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综红楼之重生之后 > 林如海(四十八)<!>

林如海(四十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那杯茶有问题?”

    立时就有人反应了过来。

    贾珍冷笑道:“我那日穿的衣裳颜色深,又是洒在了衣摆上,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想来,那丫鬟是以为我自己喝了的。”

    他从袖子里抽出一张纸,朝众人晃了晃,朗声道:“那时,因着先父的缘故,府里有大夫常驻。我把那件衣服脱下来之后,请大夫帮忙验了,结果就在这张纸上。”

    几个族老把那张纸传阅一番之后,脸上或多或少都露出了怒色,还有的甚至有些膛目结舌,显然是没有想到,堂堂荣国府,居然会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对付同族。

    原来,那茶里果然有问题。茶里加了药,药效也很简单粗暴,就是助_兴。

    这若是在平时,也不算什么,顶多为贾珍添上一桩风流韵事罢了。

    可是,在父亲病重垂死的时候,若是闹出了这种事,贾珍在贾氏一族之中,将再无半分威信可言。甚至于,凡是这件事的人,都可以以此来拿捏他。

    而这件事发生在荣国府,如果荣国府的主子发了狠,不让流传出半点儿,他们就可以独自保留这个秘密,保留这个拿捏贾珍的筹码。

    待到那时,荣国府非是族长,却也胜似族长了。

    想明白了这其中的险恶用心,众人截是到抽一口凉气,吴氏更是气得浑身发抖。

    “这……这也太不讲究了!”只吴氏书香门第出身,性子又不是那种泼辣的,大半辈子都没和人争执过,此时想骂荣国府几句替儿子出出气,都不知道该怎么骂人。

    闵氏亦是怒道:“贾史氏仗着辈分,也未免欺人太甚!”

    不管这事究竟是不是史氏主使的,在族老们面前,闵氏都决定先下手为强,把这锅先扣到史氏头上。

    这其实也不算冤枉他不是?毕竟事情是发生在她荣国府的,而史氏,就是荣国府的宝塔尖儿,整个人荣国府不管是谁做的,她都有连带责任。

    顿时,族老们对史氏的感官更加不好了,甚至有人直接就表示:史氏一介内宅妇人,目光又如此短浅,日后族中之事,切不可让她插手!

    闵氏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自然不会反对。

    一旁的吴氏见儿媳轻描淡写就把史氏给解决了,突然就想明白了:儿子本来就吃着辈分的亏,如果再娶一个像她一样性子柔弱的儿媳妇,哪里能帮儿子撑起家业?

    原来,吴氏一直对儿媳妇闵氏不满,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她心目中令有儿媳的人选。

    那是她本家的侄女。

    原本吴家是不想再嫁一个女儿过来的,可是圣人登基之后,贾敬一跃成为了天子近臣、圣人心腹,吴家的态度也就变了。

    而吴氏因着夫妻感情淡薄,心里自然就一直念着娘家。如今娘家的态度软化了,她就露出了想要娘家侄女做儿媳妇的意思。而吴家那边,也有这个意思。

    但是,只他们有意又有什么用?贾敬不同意呀!

    时下的审美偏向弱柳扶风那一款儿的,贾敬也不是不喜欢。但在贾敬看来,那样的女儿带回家做个妾室,闲暇时赏玩儿就好,若是娶正妻,自然还是要能与他共患难的,能帮助他支撑家族的。

    但这些期待,吴氏一样也不能满足他。

    他年轻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做过背后教妻的事情。但吴氏是书香门第出身的小姐,与他们勋贵之家的姑娘差别不是一般的大。可以说,贾敬与吴氏的理念完全不和,他说什么,吴氏根本就听不进去。

    到了后来,贾敬也烦了,干脆也就不指望她了。

    也亏得贾敬不是那种宠妾灭妻的人,要不然哪里还有吴氏的好日子过?

    他自己都已经被吴家的女儿坑害了一辈子了,又怎么可能会为儿子再聘一个吴家的女儿?

    因此,贾敬一听到风声,不等吴氏开口跟他说,就抢先替儿子聘了闵氏。

    闵氏她爹不过是个五品的知州,虽治理一方,但到底是比不过吴家的。因着这个,吴氏与吴家倒也没有怀疑他是提前知道了,却看不上吴家,只能说两个孩子没缘分。

    但这并不耽误吴氏不喜欢闵氏也就是了。闵氏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婆婆不喜欢她,她却是感受得到的,也曾疑惑地问过贾珍。

    对于其中缘由,贾珍是一清二楚。但他又不傻,怎么会在妻子面前说透?因此,他也就假装不知道,只是尽力调和婆媳间的矛盾。

    可以说,吴氏突然想通了,无论对贾珍还是闵氏,都可以说是意外之喜。

    荣国府那边,史氏见过了这么久,贾珍都没有把事情闹出来,还以为就此揭过了。她却不知道,她因着身份与辈分是缘故,好不容易在族中争取到的一点儿话语权,这下子全都没有了,更别说她心心念念的宗妇之权了。

    三天之后,圣人的旨意就下来了:贾珍原爵承袭一等威烈将军,并赐了个刑部贵州清吏司员外郎的职位。正五品,倒比如今的贾政还高了一级。

    贾政得知此事之后,自然是郁闷的很,装模作样地勉力了贾珍一番,叫他好好为圣人尽忠,摆足了长辈的谱。

    贾珍心里虽膈应的慌,但他已经不是吴下阿蒙了,虽然还不能完全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但

    糊弄贾政这个半吊子,却是绰绰有余了。

    于是,他谦虚了几句,装作受教的样子,把贾政给打发了之后,便上折子,请求圣人允他扶灵回乡,待守孝之后再到刑部去报到。

    圣人心里正是感念贾敬的时候,见他的儿子如此孝顺,哪里有不允的?圣人非但允了,还额外赐下了除治丧费之外的车马费。

    贾珍牢牢记着自己老爹的教导,丝毫也不敢得瑟,得了批复之后,便带了几个族人,很是低调地扶灵回金陵了。

    这让许多有识之士高看他一眼,也在圣人那里留了个好印象。

    宁国府还在做水路道场的时候,林如海的任命就下来了。圣人升了他的品级,从三品,但却还是打发他去做了知府。

    唔,还是太原知府。只不过,此太原非彼太原,乃是交趾辖下的那个太原府。

    也就是说,他的顶头上司,就是他的师兄,信任的交趾布政使王琦。

    而且,从三品的知府,这可是开国以来头一个了。

    林如海知道,这是圣人想让他能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不需要受人制肘。

    ——知府虽然职位不高,但毕竟是一个府的一把手。对林如海这种想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来说,可比做一个省的二把手好得多。

    林如海记得,上辈子在六皇子登基没几年,朝中几个阁老便放弃了交趾这个省份。朝廷给出的解释,是说这个地方民风十分彪悍,不服管教,朝廷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兵力和财力。为着这么个可有可无的地方,根本划不来!

    可是,林如海后来当上首辅之后,才发现,失去了交趾,朝廷对南洋的控制力骤然减弱,南边的许多番国渐渐的都不来朝贡了。

    这些番国,若是在朝廷还控制着交趾的时候,调兵遣将,一战可下,他们自然不敢造次。

    可是,谁能想到,朝廷竟然突然放弃了交趾,这些番国一下子便成了猴子山大王,朝廷鞭长莫及了。

    记得当时,圣人下这个决定的时候,朝中许多武将都竭力反对。但武将耍嘴皮子哪里是文官的对手?

    而身为文官一员的林如海,也觉得交趾这地方就是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并不觉得放弃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直到他当上了首辅,才明白,当时朝廷放弃的究竟是什么。

    可以说,这件事算是林如海前生之憾了。

    而当今圣人比起六皇子,明显高瞻远瞩,知晓交趾的重要性。要不然,也不会接连指派王琦、林如海这两个能臣干吏到交趾去。

    既然有了这个机会,林如海自然是要好好谋划一番,改变交趾在世人眼中固有的“蛮荒”印象,让朝廷不会再轻易放弃。

    抱着这样的雄心,林如海到任之后,并没有急着干什么,而是先宴请了当地耄耋老人和土官们,尽量消除他们的警惕和敌意。然后,他又多方走访当地土人,了解了他们心中怨气的根源,这才回到府衙,召集属官与幕僚,制定详细的规划。

    或许是因着林如海态度一直十分友善,又或者是因为他这些天的走访起了效果,那些属官们虽然还是对他抱有一定的警惕,但还是愿意听他说话的。

    等人都到齐之后,林如海先宣布了两件事:

    第一,他准备在太原办学,推行教化,让交趾的太原人能和山西的太原人一样,读书科举,出人头地;

    第二,他会联系中原商户,以合理的价格收购当地产出的粮食和药材,希望土官们配合,务必让双方都满意,谁也不吃亏。

    这两条一宣布,那些本地出身的属官一下子就呆住了。

    以往,被派到交趾的官员,多是出身广西云贵等地,书读的不精,捞钱的本事却是无师自通的。这些官员之所以愿意到交趾这种穷乡僻壤里来,目的就是为了捞钱,捞够了就走。

    当地土人为什么屡屡叛乱呢?

    还不是因为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但凡能有个安稳的日子,谁愿意冒着诛族的风险造反呢?

    但这一茬官员走了,再来的还是那样,交趾的百姓已经是麻木了,对朝廷的期待也越来越少。

    就在这个时候,林如海横空出世了。他不但来了,还带来了一颗比海碗还大的夜明珠,一下子就穿透了黑暗,让土人们看到了光明。:,,,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