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综红楼之重生之后 > 林如海(十一)

林如海(十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王阁老是林如海的座师,在六部转了一圈之后,终于于五年前,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致仕。圣人感念他的品德,保留了他文华殿大学士的称号,又另赠太子太保。

    王家本就是京城人士,自前朝起就在朝中颇有影响力。前朝末帝的时候,朝纲败坏,许多有识之士都隐入山野,以求明哲保身。唯有王家的先祖不肯隐退,要与国都共存亡。

    太_祖听说了王家的事迹,十分仰慕,在城破之后,命人迅速寻到王家,堪堪把王家当时的家主和几个儿子从上吊绳上给解了下来。

    王家家主原本是誓死不降的,但他的二儿子却因不忍心,偷偷把他的小孙子藏了起来。看着嗷嗷待哺的小孙子,他实在是不忍心再下杀手,便降了太_祖。

    王阁老品德操守颇有先祖之风,林如海一向十分敬服于他。林如海相信,若是老师知晓他不欲在京城蹉跎,想到地方上为百姓做些实事,他老人家一定会大力支持自己的。

    而他这一次拜访恩师,也有求教的意思。

    王阁老桃李满天下,林如海虽然高中探花,但因着性子圆滑,不大和性情刚直的王阁老的胃口,并不算他的得意弟子。

    因而,这次拜访,林如海特意花大价钱收来了两副唐伯虎的画,迎合老师的胃口,也是有意拉近和老师的关系。

    后宅这边,贾敏打听到王阁老的老妻崔氏喜爱翡翠,便也让陪嫁的首饰铺子里的人搜罗了上好的翡翠。

    这唐伯虎的画还好说,虽然金贵,毕竟年代不远,只要肯花钱,还是能找来的。但翡翠就不同了。

    时人更爱软玉,其中以黄玉和羊脂白玉为尊。翡翠是缅甸那边传过来的,因其质地通透艳丽,不符合君子美德而不为世俗所喜。

    因此,质地尚佳的极品翡翠,极难搜罗。

    好在贾敏的嫁妆铺子经营的好,门路也广,前段时间刚好弄来了一批翡翠原石,很是开出了几块儿好翠。

    贾敏亲自选了一块儿鸡油黄的,让人挖了两个镯子,剩下的磨簪子是不够了,干脆就打磨成了一颗颗拇指肚大小的花儿、叶儿,嵌在点翠的金制头面上,十分的绚丽多姿,又不失华贵。

    崔氏是个爽朗的性子,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却依然不改年轻时的本色。她见了贾敏送的礼物,当时就表达了自己的喜爱。

    “人都说,像我这个年纪,就得服老,首饰什么的,选些青玉、乌沉木的才相衬。我就不这么想。难不成,老了就不能爱美了?”

    这话真是正合了贾敏的胃口,她自己就是个爱美的,除了子嗣之外,日子过的又顺畅,已经三十多岁的人,却很有些小女儿情态。也因此,没少惹得那些夫人太太们背地里说酸话。只是她自己不在意,林如海也乐意顺着她罢了。

    听了崔氏的话,贾敏抚掌赞道:“师母这话,可是说到我心坎儿里去了。我在江南时,不知多少人劝我,已经三十多岁的人了,就别跟个小姑娘似的,净捡着鲜嫩的穿了。我就奇怪了,我爱穿什么,碍着别人什么事儿了?”

    她说是别人劝她,崔氏如何不知道,这哪里是别人劝她,多半是背地里说酸话被她给听到了。

    崔氏也觉得贾敏合自己胃口,当下便安抚道:“你本就年轻鲜嫩,很是不必把自己打扮老气了。”

    贾敏笑道:“今日,我可算是遇见知音了!”

    女眷这边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前院书房那里,林如海却不是很得老师的待见。

    王阁老只有一字,如今带着家眷在甘肃赴任,时任甘陕总督。因此,今日接待林如海,也没有小辈作陪,只有他们师徒二人。

    落了坐看了茶之后,王阁老便淡淡地问:“你在江南那边干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想着回来了?”

    林如海了解老师的性子,当下也不卖关子,直言道:“学生前些日子病了一场,突然就病明白了。”

    “哦?”王阁老不以为意,意味不明地应了一声。

    林如海也不气恼,接着说:“那会儿,学生的独子夭折了,学生受不住打击,昏昏沉沉好多天,突然就明白了:什么名啊利啊的,争的再多又有什么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再想想自己在江南官场沉浮数载,整日里与人勾心斗角,替圣上办差也只求不功不过。到头来,除了让自己的荷包肥了点儿,竟是于国于家无益!学生实在是惭愧至极!”

    听了他这番剖白,王阁老的脸色渐渐缓和了,到了最后,竟然还露出了赞赏之意,微微捋须点头:“你能悟出这些,可见还不是无药可救。对了,你回京时,不是带着儿子的吗?”

    林如海把林瑛的身世如实说了。王阁老听了,也是一阵沉默,许久才道:“只要好好教导,孩子总是孝顺出息的。”

    林如海露出感动之色:“自过继了瑛儿,许多人都不赞同也不理解学生。今日得了老师的肯定,学生才算是安心了。”

    王阁老一吹胡子,就护起短来:“那些庸人俗人的看法又有什么重药的?总不能为了要个孩子,连自己的身子都不顾了!只要你们一家子过的和美,就让别人妒忌去吧。”

    林如海连连称是:“学生受教了。”

    王阁老这才缓和了脸

    色,问起了他以后的打算。

    林如海道:“学生想着,就先在礼部待上两年,将养将养身子。待身子好了,能受的住奔波了,就想法子挪到偏远一点儿的地方,为百姓出一分力。”

    “这才是大丈夫该做的事呢!”王阁老大赞,承诺道,“只要你有这份心,到时候,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再帮你活动活动!”

    林如海也不矫情,真心实意地谢道:“多谢老师。”

    接下来,王阁老又和他说了些京城的事,林如海一边与贾家听来的相互印证,若有不一样的,便出言询问,王阁老也耐心解答。

    虽然王阁老已经不在朝堂,但他能接触到的层次,是如今的贾家不能企及的。林如海从贾家收到的消息,有许多谬误和不详尽之处,都在王阁老这里得到了纠正和补充。

    “老师的意思是,这三皇子……”感觉不妙啊!

    王阁老冷笑:“自以为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却不知自己已然站在了悬崖边上,再前进一步便是粉身碎骨!”

    林如海却道:“只怕三皇子不是不知道,而是大势所趋,不得不为了。”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就算三皇子自己想退,他身后支持他的那些人也不会允许他退的。因为此时三皇子的进退,关乎的已经不是他一个人了,而是站在他身后的所有人。

    而且,三皇子真的舍得退吗?

    这是一场豪赌,赢了就是天下在握,输了一无所有!三皇子既然已经在圣人的纵容下走到了这个地步,就不会想着要退了。

    王阁老“哼”了一声,道:“这些权谋之道,你倒是擅长!”

    林如海干笑着给老师续了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任谁像他一样,同一个副本已经打了两次了,对其中的弯弯绕绕也得门儿清。

    却又听王阁老叹道:“奈何太子殿下,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王阁老虽然不是□□,但像他这种的老成谋国之臣,一向都是赞成“立嫡不立贤”的。

    因为,只有嫡长子承位的制度得以延续,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不动摇国本。

    说的再诛心一点儿,在他们这些能臣、贤臣们看来,君王根本就不需要有多少才干,更不需要精明强干,只要能纳谏、会用人就行了。

    就像汉高祖时的名臣曹参,因着一句“萧规曹随”,可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实人。可你瞅瞅他干的事儿。

    ——在汉高祖崩逝之后,汉惠帝继位了。就像每一个新登基的皇帝一样,汉惠帝也有一腔雄心壮志,准备实现一下自己的政治抱负。

    可是,这个想法被曹参当堂给喷了回去。

    嗯,是真的“喷”了回去。

    听听曹参是怎么说的:

    “陛下垂拱而治,臣等各司其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嫌弃汉惠帝手伸的太长。

    ——陛下您就高居庙堂,安安稳稳地做您的圣君就行了。底下的事儿,我们做臣子的都会替您办好。咱们各干各的事儿,谁也别越界,岂不就是皆大欢喜了吗?

    且不说汉惠帝听了这话是什么想法,反正在太史公的《史记》里,曹参就是个大大的名臣、贤臣,还是个老实人。

    这就可以看出来,做臣子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天子了。

    精明强干的那种,只能称得上明君,却绝不是最好的天子;愿意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天下的,说白了就是万事不管的,才是正儿八经的圣君。

    这种“致君尧舜上”的心思,从古至今,诸子百家是共通的,林如海很是理解。

    因此,他私心里虽然不怎么赞同,却也不会傻到出言反驳。

    作者有话要说:曹参:陛下别多事,轻轻松松地做圣君不好玩儿吗?

    汉惠帝:我有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

    ps:谢谢大家的关心。

    我现在是在家待产,暂时不出去工作了,所以平时就是睡的多,宝宝很健康,没有其他问题。我写文虽然也想赚钱,但这也真是我的爱好所以,对我来说,并不算是负担。

    只是希望,到时候大家不要抛弃我,因为我真的不会坑掉的呀!:,,,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