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晋江文学城独发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在龙山阁拍板如此重大甚至到可能会伤筋动骨的决定,落到了我的肩头。fanghuaxs铺子里的事,我一向都是习惯性的去看老何,可是今天他偏是一言不发,只是在那静静的坐着。
我咬了咬牙,暂时的让步其实对各方都好,就连龙山阁也因此可以松一口气,至少在没有曹家的针对下,至少在龙山阁重整旗鼓聚拢起那些老瓢把子之前,能让我们相对轻松的面对赵金斗的施压,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不仅仅是一步简单的退让,也是打开当前困局最好的突破口。
我捏着扶手的手心开始渗出汗水,看向刘宝,他端着茶杯似乎并不起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我还是有些拿不定注意,如果站在决策者的角度来看,其实这也是未尝不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首当以保全铺子为紧要,龙山阁已经再经不起任何一次动荡。
就在我这犹豫的一瞬间,一段尘封了许久的记忆就这么清晰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个孤冷到犹如海东青一样的男人。我被人领进龙山阁前堂,他似乎就坐在那里,居高临下的看着我,而后开口说了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从此以后他在我的记忆里逐渐老去,直到朝仙墓里的永别。
“二爷。”
我被薛冬青的轻唤拉回现实,抹了一把脸,恍惚间那个被老人手札上的字字句句犹如炸雷在我脑海中走马观灯的闪过,振聋发聩,直到没来由的记起康熙爷的一句话,“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
我轻轻吐了口气,再看向刘宝时已不再去介怀龙山阁还是否会伤筋动骨,平静的对他说:“回去告诉你们掌柜的,或许在你们眼里,龙山阁就像个耄耋老人,他守旧,古板,甚至迂腐,因此日暮,潦倒,甚至被舍弃,但这没有一样是让龙山阁放弃规矩的理由。”
“不管龙山阁换了多少主人,只要二爷还在,该有的规矩,就一样都不能省。”
“你喊一声二爷,二爷恪守的道义,就是规矩。”
“我今天半步不得让,让一步,二爷便再不是二爷。”
我指向头顶的匾额,“上头写的不是龙山阁,是规矩。”
“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规矩。”老何终于开了今天的一次口,他放下茶杯,淡淡的看向刘宝,“刘账房,你也听见了,二爷说的话,就是龙山阁的态度。”
刘宝神色阴晴不定,最后几次深呼吸才憋下已经到了嗓子眼的话,只点点头:“在下明白了,会对掌柜的如实转告。”
送走了刘宝,老何似乎没有想和我说什么的意思,只是很欣慰豁达的笑了笑,轻说了一句,“干得不错。”
倒是赵牧之双手插着袖管,倚在前堂门口盯着我看,我摸了摸脸,打趣道:“我有韩静好看吗?”
也就只有韩静能让进堂后越发八风不动的赵牧之稍微脸红,不过随即便恢复正常,他轻声道:“这些话还算中听。”
“都是别人教的。”我耸耸肩。
“哦?”他好奇道:“是谁?”
“一个老家伙”,我指向前堂的太师椅,“原先坐在那里的老家伙,如果他还在,以你古板的性格,多半喜欢他胜过我。”
他笑了笑说:“我看你就挺喜欢他。”
我转身往回走,“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不爽”。
风波过后没几天,我那番慷慨激昂的言论就被添油加醋的传了出去,以青宝斋为首的几家铺子从原本的与赵金斗眉来眼去直接变得名正言顺起来。一时间龙山阁当真如刘宝所言,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不过老何和赵牧之似乎要比我预想中的淡定的多,显然早已有所准备,按照他们的意思是大风起,还不一定鹿死谁手。
不管外面如何风风雨雨,只要没事我都窝在后院的房间整理二爷留下来的资料,有一些不完整的信息虽然查起来费劲,不过好歹是个方向,总比一筹莫展强。
而且让人可喜的是,上次我从日光站带回的那张照片有了眉目,老何在当年的一片老友口中记起了这人,他拍着额头和我说怎么把他忘了。
照片上的人叫曹宗吾,本名曹延宗。
这人很有故事,性格乖张,有着一身老辈身上都不具备的匪气和霸气,年轻时就脱离曹家。
没错,这人也是曹家人,不知为何单独跑到新疆去当兵戍边,在那时候这也是一件挺轰动的大事,当时曹家还特意放出消息,在族谱上削了曹延宗的籍号,这家伙也硬气,直接改了名字,宗吾,只宗自己。
尽管曹家势力很大,不过基于地理原因(我国屯垦戍边事业源远流长,其实从西汉开始屯田戍边就有了,历经西域都护府,伊吾郡,支度营,到我们熟知的左宗棠赴西),直至五几年,政府创建了党政军企合一的建设兵团,所以那边的局势一直和中原地区有些割裂,简单说就是曹家的势力还影响不到那里。
听老何讲到这,我心里多少有些明白,看来当初曹宗吾也不是瞎跑的,去那边显然是为了躲避曹家。
曹宗吾去了新疆从军,便从
此杳无音讯,在老何的印象中,似乎只听二爷年轻时提过一句,有在新疆见过此人。
我问老何能不能查查曹宗吾,老何摇头说已经动用关系去查了,不过从新疆那边传回来的消息只有四个字:查无此人。
新疆,火车,曹家,曹宗吾,二爷,我爹,7号站台。
曹宗吾为何断然出走,我虽然好奇但却已经没有精力去追查,我只关心当年在星星峡到底发生了什么。
曹宗吾这条线索算是断了,与当年事情有关的人也都不知所踪,现在能查的就剩下“报废列车”这个方向,就在我焦急等待中,有一人找上门来,自称六耳。
薛冬青把人请领进内院,我过去时这个个头不高自称六耳的男人正在屋内观看墙上挂的碑拓。 见我进来,来人抱了抱拳,朗声笑道:“外面传闻龙山阁的小二爷十分年轻,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过誉了,快请坐。”我示意他随便坐,见他落座,便尝试问道:“你就是六耳?”
他笑了一下,没摇头也没承认,回道:“我们都是六耳。”
我点点头,明白六耳只是一个代号,便问他:“那你的伤怎么样了。”
“哈哈哈。可能阎王爷不愿意收我。”他拉了一下衬衫领子,露出脖子上一条触目惊心的暗红色伤疤,不在意的说:“再偏一点,坐这和您聊天的就该换人了。”
我暗自咂舌,没想到这么险,我还以为只是小摩擦,看来曹家人上次真是下了死手。
我忙说道:“真是对不住了,给你们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该说抱歉的是我们。”对方一脸歉意的摇头,从怀里掏出一张卡,推倒我面前,说道:“这是之前二爷下的三倍定金,您别推辞,按您的话,这是我们这行的规矩,二爷买的消息,只要没到他手里,走漏了就是我们的责任。我这次来,一是表达歉意,二是三倍退还二爷的定金,至于三,二爷之前特别嘱咐过,要留意消息来源,我这次来就是想亲自和您说一下。”
我纳闷道:“消息来源?”
“对,那条消息是一个叫刘生平的男人放出来的。”
听见“刘生平”这个名字,我心里不禁升起一股异样的感觉,足足花了几秒钟才想起来,这个名字我最近刚刚听过啊,就在前几天收拾二爷留下来的资料里,有一份名单,没头没尾,我照着名单,把上面的人挨个查了个遍,可这些人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一无所获。
六耳见我脸色变化,
没有着急说下去,坐在那里喝茶。我收敛好情绪,继续问他:“那个人你们有消息吗?”
他放下茶杯,“人就在你们去的那个地方,当地人都管他叫‘刘辫子’。”
我疑惑的看着他:“刘辫子不是那个……啊!”
我随即醒悟过来,刘辫子就是发现龙洞的村民,无论是曹家,还是当时给我们带路的薛冬青,一切的起源都来自这个家伙。
刘辫子就是刘生平,他既然在二爷的那份名单上,就说明他一定与当年那些事有关。
在秦岭老山中的经过犹如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逐一闪过,我对这个人的怀疑越发加深,最后的我倒吸一口凉气,得出一个惊人的发现,或许这次盗墓事件,根本就是这家伙的一次计划。
送走了六耳,我急忙叫薛冬青过来,想起在秦陵地宫里根本没看到刘辫子,当时没在意,以为是他不幸遇难了,此时看来,那人多半不会那么轻易的死掉。
薛冬青一进来,我拉过就他问道:“刘辫子是什么时候到你们村子的?”
他一脸奇怪的看着我,疑惑的说:“他一直都在啊,他就是我们村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