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406章

第406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手机版:

    &amp;lt;/br&amp;gt;

    留了他弟和妹子在家中,李问的身边只带着一个小书童就出门去了。

    昨日与陆知书一同约好了今日到礼部来,他们先到了礼部去销假,还跑吏部去了一趟。六 部的衙署都在这条街上,他们不用跑太远的地方去,很快的就把事情办好了。

    如今距离殿试结束已经两个多月过去了,没考中的考生们大多都卷着包揪归乡去了,也有 一部分人留在京城这里寻找别的出路,或者是继续准备三年后的科考。

    然而考上了进士的也并非就一定能够出人头地了,至今还有许多考中进士的人是还没有安 排到官职和去处的,这部分人至今都还在京城等待,或是到处奔走寻求出路。他们在一甲前三 名的则是比较幸运的,殿试一过就授予了官职,安心的回家去省亲,这会儿他们都回来了。

    二甲排名比较靠前的有一部分人会留在京城,二甲名次靠后和三甲同进士的人,大多是调 往地方去当官。吏部对于人员的安排是按照名次的高低,从上往下安排的,名次考前的安排便 会快一些,至于排名比较靠后的,若是没有人脉和钱去打点,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等 到朝廷的安排,快则三五个月,慢则一两年都有可能。

    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到了三年后,又会有一ftt新的考生进入京城,又一批进士进入朝堂 。若是在这三年里没有被安排官职,等三年后,官职还不知道要排到哪里去,这种情况往年也 不是没有。

    他们到吏部去登记,听到吏部的官员随口说了几句,李问大概的就知道了一些事情。

    这就好比现代,并非名校出来就一定高职高薪了,在毕业季所有高校出来的大学生都会面 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样的道理,在这个世界,考 中了进士的不一定就能有好的官职,除了看个人的才能之外,还要看有没有人脉和有没有银两 ,这两者的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在吏部办好了事之后,两个人走在长春街上,边走路边说话。

    走出了长春街,街口是等着他们的马车。

    “知书,既然你有事要去忙,那咱们就在这里分别吧,你去见陆大人,我也回去带小宝去 见先生。”李问知道陆知书要去见他大伯陆长平,他要回去带他小弟去书院见先生,两个人去 往的路不同,所以就不一起回去了。

    “好。”陆知书点点头,如今他们回到了京城,他要去见他大伯一面。

    “咱们回去再见。”两个人住的地方就隔着一个湖面,绕过去湖的对面就是对方住的地方 了,又不是相隔很远,李问平时没少往陆知书那里去窜门。

    “好,回头见。”陆知书点点头,说道。

    李问钻上了他的马车,两个人上了各自的马车,在街口分开了,往不同的方向走去。

    诺大的京城里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书院,京城这地方的人员复杂,在京城读书的学生,大 多都是官宦子弟或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京城中最高等的学府还数国子监,能进去国子监读书的 大多都是王公贵族和朝中大臣们的子弟。

    这个时候李问也没这个能力把他们家小孩送进国子监读书,但是即便他有这个能力,他也 不会考虑在这个时候把他家小孩送进国子监读书。

    一来他们家小孩年纪还小,在府试之前考的大多都是平时读过的书的基础知识,在外面找 一家稍微好一点的书院读书,都能打好基础了;再者他们出身平民,小孩刚到京城,对这里什 么都不懂,还没有那个能力去处理太复杂的人际关系。

    所以他们不如找一个环境相对简单、声誉良好的书院,送他们家小孩去读几年的书,让小 孩适应京城这里的环境先。

    这会儿李问有一种作为家长为家里的小孩挑选小学的感觉,京城这么多的书院,到底要把

    他家小孩送到哪里去读书的好。

    当然他也不能完全的把孩子读好书的责任放到书院和先生的身上,但是良好的环境还是能 够为小孩的读书起到积极的作用和好的影响。

    经过一番挑选,对比了好几家书院的优势之后,李问还是看上了距离他们这里不远的一家 书院,松柏书院。

    松柏书院是一家声誉不错的小书院,先生姓高,进士出身。

    “李问见过先生。”李问带了他弟来书院见高先生,高先生看起来四十来岁的年纪,留了 一把0须,相貌儒雅,给人的第一感觉还算是不错

    李浩鹏跟着他哥,有模有样的给先生行礼。

    高先生听到李问这个名字就觉得耳熟,再看带着小儿来的少年,未及弱冠之年,姓李名问 ,这该不会就是京城中的百姓和读书人口中谈论的李问李六元了?高先生看着面前的少年,面 上有些激动的问道,“你、你难道就是今年科考的状元郎,李六元?”&lt;/br&gt;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手机版:

    &amp;lt;/br&amp;gt;

    留了他弟和妹子在家中,李问的身边只带着一个小书童就出门去了。

    昨日与陆知书一同约好了今日到礼部来,他们先到了礼部去销假,还跑吏部去了一趟。六 部的衙署都在这条街上,他们不用跑太远的地方去,很快的就把事情办好了。

    如今距离殿试结束已经两个多月过去了,没考中的考生们大多都卷着包揪归乡去了,也有 一部分人留在京城这里寻找别的出路,或者是继续准备三年后的科考。

    然而考上了进士的也并非就一定能够出人头地了,至今还有许多考中进士的人是还没有安 排到官职和去处的,这部分人至今都还在京城等待,或是到处奔走寻求出路。他们在一甲前三 名的则是比较幸运的,殿试一过就授予了官职,安心的回家去省亲,这会儿他们都回来了。

    二甲排名比较靠前的有一部分人会留在京城,二甲名次靠后和三甲同进士的人,大多是调 往地方去当官。吏部对于人员的安排是按照名次的高低,从上往下安排的,名次考前的安排便 会快一些,至于排名比较靠后的,若是没有人脉和钱去打点,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等 到朝廷的安排,快则三五个月,慢则一两年都有可能。

    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到了三年后,又会有一ftt新的考生进入京城,又一批进士进入朝堂 。若是在这三年里没有被安排官职,等三年后,官职还不知道要排到哪里去,这种情况往年也 不是没有。

    他们到吏部去登记,听到吏部的官员随口说了几句,李问大概的就知道了一些事情。

    这就好比现代,并非名校出来就一定高职高薪了,在毕业季所有高校出来的大学生都会面 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样的道理,在这个世界,考 中了进士的不一定就能有好的官职,除了看个人的才能之外,还要看有没有人脉和有没有银两 ,这两者的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在吏部办好了事之后,两个人走在长春街上,边走路边说话。

    走出了长春街,街口是等着他们的马车。

    “知书,既然你有事要去忙,那咱们就在这里分别吧,你去见陆大人,我也回去带小宝去 见先生。”李问知道陆知书要去见他大伯陆长平,他要回去带他小弟去书院见先生,两个人去 往的路不同,所以就不一起回去了。

    “好。”陆知书点点头,如今他们回到了京城,他要去见他大伯一面。

    “咱们回去再见。”两个人住的地方就隔着一个湖面,绕过去湖的对面就是对方住的地方 了,又不是相隔很远,李问平时没少往陆知书那里去窜门。

    “好,回头见。”陆知书点点头,说道。

    李问钻上了他的马车,两个人上了各自的马车,在街口分开了,往不同的方向走去。

    诺大的京城里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书院,京城这地方的人员复杂,在京城读书的学生,大 多都是官宦子弟或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京城中最高等的学府还数国子监,能进去国子监读书的 大多都是王公贵族和朝中大臣们的子弟。

    这个时候李问也没这个能力把他们家小孩送进国子监读书,但是即便他有这个能力,他也 不会考虑在这个时候把他家小孩送进国子监读书。

    一来他们家小孩年纪还小,在府试之前考的大多都是平时读过的书的基础知识,在外面找 一家稍微好一点的书院读书,都能打好基础了;再者他们出身平民,小孩刚到京城,对这里什 么都不懂,还没有那个能力去处理太复杂的人际关系。

    所以他们不如找一个环境相对简单、声誉良好的书院,送他们家小孩去读几年的书,让小 孩适应京城这里的环境先。

    这会儿李问有一种作为家长为家里的小孩挑选小学的感觉,京城这么多的书院,到底要把

    他家小孩送到哪里去读书的好。

    当然他也不能完全的把孩子读好书的责任放到书院和先生的身上,但是良好的环境还是能 够为小孩的读书起到积极的作用和好的影响。

    经过一番挑选,对比了好几家书院的优势之后,李问还是看上了距离他们这里不远的一家 书院,松柏书院。

    松柏书院是一家声誉不错的小书院,先生姓高,进士出身。

    “李问见过先生。”李问带了他弟来书院见高先生,高先生看起来四十来岁的年纪,留了 一把0须,相貌儒雅,给人的第一感觉还算是不错

    李浩鹏跟着他哥,有模有样的给先生行礼。

    高先生听到李问这个名字就觉得耳熟,再看带着小儿来的少年,未及弱冠之年,姓李名问 ,这该不会就是京城中的百姓和读书人口中谈论的李问李六元了?高先生看着面前的少年,面 上有些激动的问道,“你、你难道就是今年科考的状元郎,李六元?”&lt;/br&gt;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