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七零养家记 >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新周刊并没有一上来就像红星杂志一般铺天盖地的宣传自家的“小某某”, 只是无比低调的将温知秋的新作加入了新一刊的版面。

    唯一算给温知秋开小灶的, 大概是把《蜀山》的第一章排在了靠前的版面,正数第五篇。

    也因此,时隔两年, 当温知秋这个名字又重新出现在众人的视野时, 一开始并没有激出什么水花。

    被《蜀山奇侠传》五个大字吸引的读者们起初只觉着作家名字眼熟,但大多注意力都放在了正文。等如痴如醉的读完之后, 才恍然想起。

    温知秋――不就是写了《纽扣》和《大惠山》, 还一口气翻译了整本《格林童话》的那个作家么?!

    到现在, 温知秋所译的童话还是孩子们床头故事的首选, 他所著的《大惠山》, 更是什么《特殊作战队》、《三二五独立团》的蓝本。后来的作品虽也有写的不错的, 但大抵都无法和《大惠山》相提并论。

    而这样一位作家, 在转入新东家沉寂两年之后,又凭借着《蜀山》以强势的黑马之势重新闯入到了读者的视野。

    温知秋向来是能带给读者惊喜的, 两年前的《纽扣》和《大惠山》是,如今的《蜀山》更是。

    腾云驾雾、仙剑邪魔、人间正义无不是之前神话古籍中才有的,然从未有一本书能比得上《蜀山》如此细致, 以一人视角代入整个仙人魔等六道并存的世界,亲身感受玄幻若此的世界。

    而仅在新一刊发行第三天,新周刊就迫不得已加印一次。

    要知道,新周刊每次出刊前, 都会依着上一期刊本的发行量制定本期发行数。而为了不必要的损失, 每次加印不能超过当周发行量的一半。

    也就是说, 仅仅三天,新周刊的读者群就扩增了一半。看着不算多,可相对于新周刊庞大的读者基数而言,这样的发行数量倘若全集中在沽东,几乎可以垄断大半个沽东的销售量。要是放在红星杂志身上,估计都够加刊两次。何况这才只出了《蜀山》的第一章。

    虽然其中有多少人能最终落实下来成为新周刊稳定读者群中的一部分还不能肯定,但这样的结果已经足够令新周刊欣喜一番。

    不出则已,一出便搅动风云的温知秋自然得到了新周刊上上下下的注目。

    许城阳拿着新鲜出炉的销售情况自是满意,却也并没有多大的意外。

    当初两个少年那里看见《蜀山》的时候,许城阳就已经下了“不同凡响”的判断。

    仙侠之说虽然自古有之,可大多篇幅简短,更不曾像《蜀山》一样借着陆川柏这样一个天之骄子的视角写起,带着读者深入其中体验其中种种,受挫或磨练,挣扎或决断。

    虽然自从《大惠山》发表以后,形式的作品层出不穷,但较为成熟的作品并不多。文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日积月累的深厚底蕴,哪怕是成名已久、德高望重的作家,也不能说在两年内就完全摸熟一个新体裁,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在温知秋的半隐退的两年期间,也出了几个有潜力的作家,也写的差强人意。只不过如今《蜀山》一出,到底是力压了群雄。

    新周刊自然也有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好作家,也刊了不少的好作品,从而为新周刊巩固了基数庞大的读者群,可从短期时间、短期读者数量来说,温知秋却称得上是新周刊里最叫好又叫座的作家了。

    但两年前许城阳责令温知秋潜心学习,不得参与外事,以至于到如今,还没在杂志里露过脸。趁着这一茬,许城阳正好让温知秋认认人。

    这么一个好苗子,许城阳自然要好好施肥。毕竟杂志里几位大家在沽市作家协会里可都是挂了名的,甚至还有两位在国家作家协会里也有一席之地。倘若温知秋能和他们交好,自然裨益不小。

    温向平自然没有不应的。穿着整齐,收拾的利利索索,在第二章《蜀山》堪堪发行前,站在了新周刊办公大楼里。

    许城阳也没有搞得多正式,只是引着温知秋依次见了见正好在杂志里的几位一级作家,其中大多年龄在四五十岁,初初三十的温知秋往人面前一站,自然是新的不能再新的新人小辈。

    哪怕温知秋已经有了几本成名作,哪怕他正在连载的这本引起了轰动。

    温向平自然恭敬有礼,虚心以待。

    就比如面前这位五十余岁,胡须半尺的老先生,最近这刊刊本里的《白水豆腐》便是出自他手。

    这两年温向平也是期期新周刊必看,对其中一些大家自然是不甚敬佩,眼前这位自然是其中之一。

    《白水豆腐》看似是写了作者在冬日寒凉时,在楼下买了一块豆腐自己煮着吃,实则表现了作者于世于时于人的种种看法,笔锋看似温和隽永,实则犀利不已。没有点水平的人只怕看完全文也只是不知其所以然。

    温向平拜读之后受益匪浅,也因此记住了这位老先生,自然恭恭敬敬唤一声“前辈”。

    几位大家见温知秋进退有礼,不骄不躁,加之有几本不错的作品,心中对他的好感自然不少。

    在见过了杂志里几位重量级作家之后,温知秋就被责编罗家和接过手去,好好商谈一下

    《蜀山》排版的问题。

    “我给你找了个杂志里数得着的画家,专门给《蜀山》画插画,你看看有什么要改动的。”

    罗家和掏出两张画稿,放在温向平面前。

    只见其中绝大多部分都只有黑白二色,偶有几处带些彩色,占的区域也是零零星星,但却颇有些画龙点睛的意味。

    除去彩刊成本太大的原因,文字为主插画为辅也是新周刊着力强调的重点。

    毕竟是杂志,不是画刊。斑驳的色彩反而会分心读者在作品上的注意力。

    一看纸上线条勾勒,就知道画手是下了大功夫的,温向平自然也仔仔细细的瞧了每一张。

    说实话,新周刊数得着的画家真不是盖的。人物有人物的细致,就如陆川柏眉眼间的悲天悯人和急厉交融的恰到好处,一瞧就是个斩妖除魔的世外人。场景有场景的生动,就如陆云二人被困尸镇,面对尸人面不改色,一见就满心揪起。

    不仅比温向平之前画的卫华水平高出了不少,一瞧便知是有认真读过《蜀山》才下笔的。

    温向平啧啧称奇,自是没有不满。

    “你估摸着,《蜀山》大概有多少章?”

    罗家和小心的收好画稿,等着拿去刊印。

    温向平答到,

    “虽还不能具体确定数值,但三百章是跑不了了。”

    罗家和虽然早就窥得《蜀山》格局不小,篇幅不少,字数百万倒也正常,只不过…

    “按着眼下一周一章的速度,只怕没个两年还登不完,还要考虑过年放假不出刊…”

    罗家和心里飞快的盘算着。

    虽然连载时间越长,按理来说会引来更多关注,可就像之前连载《大惠山》一样,过长的连载周期只怕会引得读者失去兴趣,反倒不美。

    温向平也清楚这个问题,但早有了解决之法,胸有成竹的笑道,

    “《蜀山》的大纲我已经全部打好了,如今要做的无非就是扩展情节脉络,丰富血肉,一周写三章并不吃力,等节假日的时候再多更一章,勉力也能写出来。唯一有些麻烦的,就是年前的最后一刊,只怕得印不少章节才行,但下半年没什么节假,我每周多写一点,到时手里大概也能多攒五六章出来。如此,等到明年过年前,大概就能连载完整本了。”

    罗家和听着心动,可到底没有立马应了,

    “你当真没有勉力而为?这可不是一周两周,一月两月。万一哪一次你没坚持下来,整个杂志都会因此蒙受形象损失和经济损失,责任太大,你可要仔细想清楚。”

    清楚罗家和对自己的一片爱护之心,温向平直直迎上他的视线笑道,

    “当然,我一向都是量力而行,何况我手中如今还有五章的存稿,足以应付一些突发事件。只不过这事儿也不是我说了算的,杂志的版面是否能给我宽裕,能宽裕多少也不清楚。”

    罗家和笑道,

    “这不叫事儿,杂志和…不一样,多亏了你的《大惠山》,如今等连载体系的作品也算是盛行,每刊都有一个基本页数,在此基础上,倘若有写的好但字数太多,或者当周要加更的,都会补相应的页数上去。其间产生的空白部分,就拿来给杂志里的新作家们练练手。”

    温向平也是知道这些小板块的,里面故事笑话一应俱全,有时不比大段的文章逊色,只不过没想到来源竟是如此。

    “你唯一要担心的,就是稿子按时交上来,其余的都有我在呢。”

    罗家和道。

    温向平从第一次投稿到现在一直深受罗家和照拂,加之这几年的友好往来,更有一起跳槽回怼老东家的革命友谊,如今,见罗家和一如既往为自己扫平障碍,心中自然更是感动。

    温向平虽然跟妻儿说起话来偶尔带着肉麻,可实际上却更爱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想法。当下不仅一口气上交了所有存稿,还提着苏玉秀准备的吃食又给罗家送了去。两家交往也因此更加紧密。

    从《蜀山》连载第二刊起,读者们就惊喜的发现,原本一刊一章的《蜀山》变成了一刊两章,页数直接翻出一倍去。

    一时之间,街头巷尾的报亭和书店前排满了长龙,纷纷翘首以待,恨不得立马抢上一本回家去以解相思之苦。而这样的场景上一次出现时还是在两年前,温知秋的《大惠山》出刊之时。

    可哪怕字数增多了,情节能多看些了,六页纸也不足以撑过漫长一周的艰难等待。

    白衣束冠的陆川柏,痞里痞气的云霄,大小姐脾气的白芨,在尸人遍布的尸镇里举步维。谁知道好不容易熬过了陆川柏揭穿白家对头下尸毒只为私欲,又迎来了神秘蓝衣女子,在众人看不见之时竟化身红鬼要取白芨性命…

    读者胸腔里的一颗心当真都要从嘴边跳出来,故事却偏偏戛然而止,引来不少叫苦连天,纷纷寄信给新周刊一抒内心的愤懑之情。

    而只有这断文的熟悉之感,才叫温知秋起先的一众读者真真切切意识到,

    苦心潜修的温知秋,当真回来了!

    两年前,温知秋突然刊登一句潜心学习,深造修习,从此沉默无声,让还在为《格林童话》和《太阳的公主》鼓掌叫好的忠实读者吃了一大惊。

    而联想到温知秋一夜之间突然和红星杂志解约的事实,不少读者纷纷猜测其中真相,心疼猜测温知秋必然是在红星受了天大的委屈,纷纷要求红星出言给个说法。

    虽然后来在新周刊和红星杂志的操作下,流言逐渐平息,但仍有不少温知秋的忠实读者开始抵制红星杂志而转身大力支持新周刊。

    温向平虽然潜心读书,但也亲耳听闻他的读者们为他争一个公道,甚至还曾亲眼见到。

    而在温知秋复出后的第一篇作品,也是这样一群人奋斗在第一线,大力替他宣扬,替他鼓掌。

    而这也是为何温向平这一次主动提及加更的原因。

    有这样的一群读者在为他发言,为他争执,温向平没有其它能一一回报的方式,只能尽心竭力,以作品相报。

    温朝阳开了学读六年级。因着是从沽西转学过来的,虽然和班上的同学都还不熟悉,可也有人主动好奇的凑上来跟他聊天,问问沽西这和那。再加上温朝阳遗传了来自温向平和苏玉秀的好相貌,没多久就在班级里有了一群好朋友。其中还有着一班最漂亮的姑娘――小英。

    这自然引起了小英爱慕者小壮的不满,奈何温朝阳学习比他好,长的也比他俊,小壮一时半会儿还真奈温朝阳不得。

    但今天,小壮总算是有了一雪前耻的机会。

    在众多同学羡慕的眼神中,小壮得意的从书包里掏出一本金光闪闪的新周刊,里面赫然是《蜀山》的最新两章,

    “我自己攒的零花钱买的。”

    新周刊主要面对的读者是十到五十的人群,孩子们虽然能看,但不是要等着跟班里有书的人借,就是自家爸妈正好也在看。

    平时也就罢了,最近新周刊连载的《蜀山》,连老师们都追的狂热,孩子们起初还没注意,多亏了小壮发挥同学爱精神,主动把自己的收藏带来学校跟同学们分享――虽然主要是为了小英,但最终的结果是大家都认识到了《蜀山》有多么多么好看。

    小壮在同学们,尤其是小英羡慕的眼神中不自觉挺了挺胸膛。顺带得意的瞥一眼坐在一边故作淡定的温朝阳。

    温朝阳接收到小壮炫耀的眼神,一时也不知道该露出一个什么样的表情好。

    唉,要不要告诉他自己家里有特别版的《蜀山》合集呢?

    偷瞄一眼小壮对着小英挠着后脑勺傻笑的模样,温朝阳决定,还是算了吧。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