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靠山吃山 > 铺路<!>

铺路<!>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果果在一大家子人的看护下, 健康茁壮的成长着。

    “三翻六坐八爬爬”古语说的好,满一百天了,陈晨惊喜的发现果果在自己没发现的时候翻了个身,她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奶奶听,

    “奶奶,果果自己会翻身了,我看了下, 小腿一蹬, 身子就侧过来了, 可真机灵。”

    “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果果可真能干, 不过这段时间你要更小心些, 把他周围能碰到的地方都清理干净, 现在要注意别捂着他,看孩子一点都疏忽不得。”

    果果六个月大了,陈晨会慢慢扶着他坐起来、躺下。果果还以为在玩啥呢,开心的咯咯咯笑。

    果果自己能坐起来了,周围放上几个玩具, 陈晨用花布缝的几个小水果,里面塞上干净的棉絮被拿来逗孩子了。

    陈花帮着收集的草木灰水隔几日就被姐夫送过来,这用量一天天的增加,其实也有人上心的,只是没个门道,还没捣鼓出来罢了。

    陈晨听说了这个草木灰水有点紧张的时候, 就赶在大丫姐带娃来玩的时候说起了这事,

    “大丫姐,你们现在腌咸菜忙不忙啊?”

    “不忙,现在都做熟了,而且现在天热,做的少,现在新鲜菜多,咸菜也不好放,这时候挺清闲的。”

    这是入夏的季节,瓜果蔬菜都开始大量上市的时候了。咸菜在饭桌上开始慢慢减少了。

    “来,壮壮吃这个,好吃吗?”陈晨拿软软的点心给孩子吃。

    “好吃!”小嘴鼓鼓得壮壮点头。

    “那我以前和你说过的让你帮忙的事情你还记得吗?”陈晨转头问大丫道。

    “啥事啊?你直说吧,我哪想的起来是哪桩呀。”大丫坐旁边喝着茶,笑眯眯的看着胖儿子吃的欢,果果现在这个点正在睡觉呢,壮壮就中午睡一会儿,精力旺盛的很。

    “就是我做香皂用的草木灰水,现在每天都要做好多,咱村和小花姐姐村里用起来比较紧张了,想让姐姐帮着做。”

    “行的,农忙过去也没啥事,我在家帮着做点费不了多少事。”大丫想起以前晨晨确实提过这事的,当时自己也答应等需要自己帮忙就说一声。

    “那就麻烦姐姐了,到时候让姐夫帮你做,几天送一次也让姐夫去和我爹商量吧,我先带你去我娘那里看看怎么做。”陈晨起身牵着壮壮的手说道,“壮壮,我们去看小舅舅好不好?”

    “舅舅!”壮壮含糊不清的喊着,已经快两岁的壮壮说话还不是很嘹亮。

    “果果呢,要不要抱着?”大丫指指屋里道。

    “抱着吧,估计也睡得差不多了,带去让我娘稀罕稀罕。”陈晨去里屋看看,果然小家伙已经在动来动去的了,赶紧抱起来摸摸,已经都湿了,换换尿布,快手包起来抱走。

    大丫不愧是会做咸菜的,一说就明白,

    “我也就是这时节能做些,等上秋了,家里就要忙咸菜的事情了,可能就忙不过来了。”大丫先把话说在前面,好让晨晨心里有个数。

    这两年宁县人手里零钱多了,也舍得花钱买些现成的吃食,填饱肚子了,也开始想着吃点好吃的,清汤寡水的太没滋味,有滋有味的咸菜吃点好下饭啊。所以天冷后这咸菜是一年比一年好卖,也不是没有别的人家做来卖,可谁让他们家的味道好呢。

    大丫的帮忙让这边香皂每天做的量加大了,水路的畅通把一些小商小贩都引了过来,都想直接来拿货,顺便来见识见识这个近些年让人津津乐道的地方。

    外地的小商小贩早就听说宁县集市特别大,卖棉花、棉布、羊毛线、油茶籽的特别多,还都便宜的很,各种小手工活像头花、帽子、还有手套和衣服之类的,都是勾针勾出来的,可是人家的样子就是好看,好多人都去买了回去照着做呢,如果便宜,他们去拿了走街串巷的是不是也更好卖些。

    宁县的集市这两年确实又扩大了,钱大人当县令的时候往外扩了一片,到了城墙边上,这两年小摊子长期租的人越来越多,弄得想赶集卖东西的人越来越没地方摆摊了,反映到县衙里,赵家明把周围仔细查看了一遍,和县官大人商量沿着城墙边再扩建一块地出来,

    “那边都是搭了些草棚子住的人家,官府帮着另择地方让他们住,咱清理出来那块地也不小,反正是摆摊位,能长期用下去最好,如果摆摊的人少了的话也可以用来盖房子。”

    能给县衙增加银钱自然是好事了,县官大人亲自去看了看,把几户草棚人家安排到了县城另一边,这边离城门比较远,就把卖牲畜的摊子都挪到了这边。

    以前卖牲畜的摊子重新整理,整个集市重新安排,粮食瓜果蔬菜一片,布料棉花鞋袜一片,杂七杂八的又一片,最好的位置在交汇区,就用木头搭上棚子,作为固定摊位,可以天天来摆摊的,这些年光这摆摊的铜钱也收了不少,所以官差来干些杂活也都乐意的很。

    固定摊位定好了,比以前又加了几十个出来,就这还争的厉害,早早的就被抢光了。

    陈晨的大舅二舅都各抢了一个,大舅家就是固定卖鱼虾,现在鱼虾稳定的很,两个表哥都成亲分家了,这摊位就一家一天的来卖,逢大集两家一起挤

    一挤也是可以的。

    二舅家就是种些瓜果蔬菜,陈晨嫁接的枣树结的枣子又大又甜,枣子晒干也能存放,二舅就选了块好浇水的山地种了百十棵枣树,冬天卖枣子,其余时间卖瓜果蔬菜,一年下来也忙活的很,小表弟被送到了县城读书认字,小表妹的亲事被小姨安排定了下来,就在县城里,也是亲近的很。

    另一边油茶园的路修好了,亭子建好后,天气好的时候茂原会带着妻子和孩子来这里作画,果果大些了后,茂原在家的时候看着天色好就爱抱着孩子出来走走。

    现在水路畅通,谢田和宋平也商量着带家人来玩。

    茂原架着马车来码头接人。

    兄弟三个互相抱拳,都为相聚而高兴。

    “嫂子,巧巧你们来啦!”陈晨高兴的看着下了船的两家人,热情的迎了上去。

    “晨晨,我们来打扰你啦!他们上次来过后回去就说你这里多漂亮,把我们都说的想来看看。”谢家嫂子很是客气的说道。

    “嫂子你这就见外了吧,说啥打扰啊,走吧,咱上车再说话,这一路上也累了吧。”陈晨帮着接过巧巧抱在怀里的菲菲,和巧巧相视一笑。

    王家来了两架马车,男人一辆,这边女眷一辆,马车拉着远来的友人往陈家村赶去。

    “今天是大集,走,咱赶集去,我们宁县的集市东西又好又便宜。”到了赶集的日子,陈晨开始吹乎家乡的大集了。

    三个女人都没敢带孩子,都放在家里有婆子看护着,集上乱糟糟的,出个危险可是后悔不来的。

    集市上人潮涌动,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还有相熟的人打招呼声交织成一片,好一番热闹景象。

    “人真多啊!感觉比府城的集市上人都多。”

    “怎么还有人举个木牌子的?上面写的啥意思?”两人眼睛都看不过来了,问题不少。

    “那是没有摊位的,货物就一种,数量写上去,有想要货的定下来,人家就送货上门了。”陈晨回道,这些人也是太聪明了。

    “这棉花能像他们摆出来的一样好吗?”巧巧的女儿还小,就挺喜欢这长绒棉织的棉布。

    “你看这格子布,边上勾上这白色花边看上去是好看啊!我咋也没见过啊?”谢家嫂子喜欢这些家里的小物件,特别是有了自己的小院子,可是爱收拾了,看着这稀罕的花边,赶紧买了一块,回家学着做,这格子布做床单和桌子布可是公认的好看。

    陈晨上前看看就猜到肯定是小姨的手艺又被人学了去了,她有时候会和小姨说这勾针的各种花样,小姨闲暇时爱鼓捣这些,她的手巧心思也巧,做出来的东西格外好看,被一些来往的小娘子们学了去,慢慢的就会传扬开来,毕竟好美是女孩子的天性。

    陈晨是个爱赶集的,可能是从小帮老爹卖东西的缘故,她特喜欢集市的氛围,摊子上挨着转转,挑选自己中意的物品,再来个讨价还价,真是很有意思的。

    三个人挑选了自己中意的物品,挤出了集市都松了一口气,这人也太多了吧。

    “我带你们到我小姨家的茶馆歇歇脚去,看看茂原他们到了没有。”陈晨指了指不远处的茶馆说道,他们进集市之前约好了在这碰头的,不然六个人逛街可是没法逛的。

    掌柜的自是认识陈晨的,忙给安排个雅间,三人坐下后才舒了口气,可算是安静下来了。

    “你们县城光靠这些小商小贩都能养活不少人吧。”

    “可不是,你看着路边这些茶馆、饭馆和客栈,以前可都是小院子,都是这两年陆续翻盖的,那些小商贩基本都是昨天到了住一晚,今早去采买了就回去了,其实这个时辰他们都已经回程了,现在集上的都是附近村子上的人来赶集的。”陈晨解释道。

    看着陈晨的油茶园,谢家嫂子和巧巧都很是震惊,她们都动了自己回去也要有份家业的心思。

    巧巧回家盘算着手里的银钱,她想开个点心铺子,宋平是想让她过两年再开,等孩子大些再说。

    “我不要,过两年说不定又生老二了呢,更没时间了,我现在先开着,要是忙不过来我就把铺子租出去。”巧巧的犟脾气上来了,她是个急性子可是想到就要去做的。

    “好吧,好吧,那再雇个小丫环给你帮忙,你只要做重点的地方,一些杂活让他们做行吧。”宋平退一步说道。

    “这个可以,我肯定还是多看顾孩子的。再说连挑铺子带准备的怎么也得过完年了,那时候菲菲也懂事了。”巧巧也缓和了语气说道。

    陈有亮经过一年的反复实验,修路的方子终于被定了下来,油茶园的两条主路开始铺了,一条从通往县城的主路延伸进来,经过陈有全手里的一百亩地延伸到陈晨的三百亩地一直到山脚下,另一条是从河边堤坝上又经过陈晨的园子一直延伸到大伯家的园子,这两条路正好几家用来晾晒果子。

    铺路的动静有点大,引得来看的人也挺多,路铺好后都来看新鲜,上去踩踩跑跑,很是招人稀罕。

    待这新鲜的灰泥路经过了马车的碾压,雨水的冲刷,寒来暑往后,有相熟的人家开始想着在自家院子里铺一块试试了,这自家家里粮食的晾晒也是个大问题啊,有这么一块平整的

    地面可是省事多了,不要小看农人举一反三的智慧。

    陈家村自是最先享受了这好处,家家户户开始陆陆续续的在出屋门口的院子里铺一块长方形的新地面,方便晾晒粮食,屋里也干净很多。

    新盖房子的把屋里也有人尝试着铺上了新的地面,搬新家后亲朋好友进了家门都很是惊喜,虽然地硬了些,可是确实好打扫,再配上清爽的墙面,比原来的黄泥墙黄泥地可是亮堂干净多了,下雨天,屋里也不会潮乎乎的,墙角都能长蘑菇了。

    最最关键是便宜啊,青砖瓦房大部分人家是不敢想的,可这房子想想还是可以有的,谁不想住个干燥整洁的房子啊,衣食住行,吃饱穿暖了,想的就是能住的舒适点,干燥的房子住起来冬天也暖和,人也不容易生病,那些因潮湿的环境而得的疾病是不是子孙后代就不会再得了呢,人们心里都在盘算着。

    宁县的石灰价格又面临着一波上涨的行情了,这些年买石灰的人越来越多,山上去烧石灰的劳力又增加了,谁人能想到这几年石灰竟然成了金疙瘩,很多附近的汉子都去挑石灰下山赚点辛苦钱,蜿蜒的山路洒下了这些汉子无数的汗水,那挑石灰下山的山路也被挑着担子的大脚踩得平实多了。

    西西是个男孩子,成亲年龄大点也没啥,主要等女孩子满了十六岁,所以两家商定明年成亲。

    李氏现在看着各家盖的新房子眼热了,对自家老院子就有点嫌弃,可这里自己住习惯了,新的院子又是给大儿子准备的,三个人商量了一番准备翻盖,先住到女儿的作坊里两个月,新房子好了再搬回来住。

    宽宽敞敞的院子起来了,这两年李氏也不养猪了,没空弄猪食呀,就养了几只鸡好吃个鸡蛋,还有小黑,西西的小玩伴,再就是那头老骡子了,把牲口棚安排好在后院,前面盖成了个小四合院的样式,人多力量大,房子很快就起来了,通风晾晒后搬进了新家。

    东边两间还是老两口的起居室,西边两间给小儿子做新房,中间一间做了堂屋,招待客人的地方,一间做了书房。又给大儿子和女儿安排了两间客房出来,别的房间都拿来当库房和做活的地方了。

    房间里全部铺了新的灰水泥地面,院子也铺了一半,空余的地方种些菜和花花草草,

    “你看,这地面硬硬的,下雨也不怕弄得鞋子上都是泥了,水沟这样一弄也好下水的很。”一家子看着新房子都满意的很。 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