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 某不造反
李纲一脸见鬼的看着谢昭,这小子真是胆大妄为,这种话也是能说出口的?
他作为两朝帝师,最清楚皇权的危害了。
但是,无论是他所学的知识,还是他的见识,都摆脱不了忠君爱国那一套思想。
这是时代局限性所造成的。
而谢昭不同,他的野心,怎么可能只是让大唐富庶起来?
一旦出现一个不孝子,他所谋划的一切,便是水上浮萍,顷刻间冰消瓦解。
所以,他并不打算让皇帝这个物种,一直掌握大唐权柄。
皇帝的权柄乃是老天爷给的,地位权利至高无上,天是老大他是老二,三宫六院七十二个缤纷,随心所欲。
也就是说,皇帝天生就有掀桌子的本钱。
而下面的大臣,就算是再忠心,再爱国,也架不住一个流氓皇帝的折腾。
对于大唐来讲,用不了百年,李隆基那个蠢货,就会把几代积累的底蕴耗光。
皇帝,专权,皇帝权利空前强大,百姓的祸福就要听天命看看皇帝的品行与德行了。
而指望出一个好皇帝,是最扯淡的事情,因为就算是牛逼如李世民,后半生也毁誉参半,没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的贵规劝,这家伙就像是脱了缰的野马,彻底放飞了自我。
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权力象征,其身份自然是无比的尊贵,自然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得,但是,因为在“家天下”的大背景下,有一些不适合当皇帝的人也会被推上皇帝的位置,导致朝纲涣散,进而导致社会不稳定,直至被一个新的封建王朝所代替,然后又是一波新的周期循环。
在封建的专制社会,皇帝对整个国家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高度集中的皇权,天下事情都要经过皇帝的决策,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整个国家造成巨大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走向。
若是一个不适合当皇帝的人强行登上皇位,无疑对于整个天下而言是一个灾难。
而谢昭从来都不认为李承乾是一个合适的继承人。
大唐从李世民开始,就注定了嫡长子继位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李世民率先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这程序正义,为大唐埋下的祸根。
李世民非常宠爱李泰,或许还有李恪,因为他说过一句话:英果类我!
于是李承乾惶恐不安,李泰蠢蠢欲动,两个儿子展开了皇位争斗。
要说李承乾,真不愧是李世民的好儿子,他在竞争失利的时候先是阴谋刺杀竞争者,刺杀不成又策划谋反,企图武装政变,想把李世民一起端了。
这儿子等于把他老子那“玄武门之变”重演一遍。
结果这位太子本事不如老爹,政变在策划阶段就被李世民知道了。
李世民大为震怒,一气之下什么太子、魏王,统统剥夺了继承权,最后把皇位给了最年轻、最老实、从不结党营私的小儿子李治。
李世民领头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的程序正义,后面的子孙们也就没有顾忌了,经常发动政变争抢皇位。
你不服怎么着?咱们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他老人家,当年也是这么干的。
不服来战!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所生的长子,通俗讲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纵观大唐整个历史,这一制度多次被打破,而原因多不相同。
制度本是制定出来维护皇权、规范秩序的一种工具。而皇权又处于交接传递中,当制度制约了掌握皇权的人,制度就成了束缚,就可能被弃之不用。
“子慎,此言不可再说。”
李纲面色惨白,道:“若是让别人听到,杀身之祸,就在眼前。”
谢昭笑了笑,他之所以在李纲面前说,就是因为这位老夫子乃是纯纯君子,告密这种事情,他是不会做的,也不屑去做。
“这些都是细枝末节。”谢昭悠然道:“您老人家放心,陛下在一天,学生绝不会动这个心思。”
“但是你已经开始做了。”
李纲面色肃然,联想到谢昭所做的事情,一步步,一招招,环环相扣。
虽然现在还看不出什么来,但是李纲的直觉告诉他,谢昭所谋之大,只怕不仅仅是皇权。
要说他想造反吧,偏偏这小子,似乎对于当皇帝这种事情极为排斥。
实在是不可以常理度之。
“您老就别猜了。”谢昭笑道:“学生既然能说出来,就会不怕。”
李纲沉声道:“你的倚仗是什么?”
“学生的倚仗,便是自己。”谢昭毫不犹豫的道:“除了学生,谁也不会知道未来的走向,而学生,便是未来。”
“胡说八道!”李纲怒了,“你小子太自信了,人一旦自信过头,便是狂妄。”
“非是狂妄。”谢昭一步不让,道:“这个世界之大,绝非区区一个大唐,学生若是想做皇帝,在海外,有大把的土地,甚至天竺那边,也不比大唐的地盘小。
随随便便打下来一块地盘,称王称霸不在话下。
但是学生没有兴趣,学生的根在这里,死也要在这里。
但是有生之年,学生想要尽可能的让华夏壮大起来,大到外敌不敢侵,外人不敢辱!”
外敌不敢侵,外人不敢辱!
李纲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知道,这绝对是谢昭的心里话。
谢昭的所作所为也证实了这一点,如今的大唐之强,可以说一天一个样,每天都在变强。
军备增强了,百姓富庶了,赋税增加了,甚至连读书人都开始泛滥了。
而这一切,谢昭有大半的功劳。
他提供了许多技术,甚至可以说无所求。
但是他的几个学生,却越来越强大,纵然是最不成器的房遗爱,如今也混的风生水起。
更何况还有李承道,这位一举拿出来令天下振动的祥瑞,那四种粮食,李纲是亲眼见过,亲口吃过的。
他知道,李承道已经有了成圣的资本,一旦推广开来,李承道便是当世圣贤。
这可比皇帝尊贵多了,标榜青史,千古流芳。
还有李恪,一个活字印刷术,让他声名大振,更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把书卖的满天下都是,那些世家,如今因为这事焦头烂额,就差跪地求饶了。
就算程处默、尉迟恭、秦怀道、李德騫这四个不成器的将门子弟,也因为操练士卒,如今竟然掌握了不大不小的兵权,再加上他们父辈的支持,假以时日,必然在军中掌握大权。
至于李泰,更是了不得,谢昭的南山集团,除了郑观音,他几乎就是二号人物了。
还有被谢昭当做衣钵传人的张大象,那孩子被谢昭藏的严实,别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但是李纲知道,一旦张大象出世,绝对是石破天惊。
如今他更有南山书院,书院里的学子,视他如神。
但凡他一句话,只怕那些孩子,就能为他赴汤蹈火。
当然,他们都还小,影响力还不算大。
但是再过十年二十年呢?
只怕这些孩子,已经位居高位,足以搅动风云。
到时候,纵然是太子登基,他有足够的能力驾驭这些人吗?
没有!
因为李承乾是传统教育的产物,而谢昭的弟子们,以及南山书院的学子们,都是按照谢昭的想法打造出来的。
一想到不久的将来,就会有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几万个如同谢昭一般的人物,李纲就觉得头皮发麻。
李承乾若真的登基了,若是按部就班还好,若是倒行逆施,只怕这大唐,就要变天了。
可是以李纲对李承乾的了解,这孩子绝对不是什么温和的性子,他与谢昭的矛盾,几乎都快摆在桌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