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唐士无双 > 第一一零章 书

第一一零章 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翌日清晨,春寒料峭。

    长安却依旧火热,无数人抱着钱袋子,等待着开市。

    尚未开市,长安城四门洞开。

    一辆辆马车排成一字长蛇阵,蜿蜒而入。

    百姓们好奇的看着马车,尤其是车辙下深深的痕迹,更让人浮想联翩。

    “这么重,肯定是粮食。”

    “粮食有啥用,俺家的昨日囤了不少,今日打算买几匹布,也好给孩子们做几件衣裳,可怜见的,俺那小闺女,都三年没做新衣了。”

    “嗤!你就抠门,家里又不是没钱,还不是觉得闺女以后要嫁人?”

    “瞧你说的,俺是那种人吗?”

    。。。。。。

    李恪今日从南而来,入明德门,在车队最前方,意气风发。

    从活字印刷术研制以来,一直秘而不宣。

    今日,将是大唐士林值得铭记的日子。

    因为从今日开始,书籍,再也不是世家的专属。

    只要有心,就算是赤贫之家,也能买得起书,识的起字。

    足足百万册四书五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还有诸多大儒的文集、经注等等。

    而这里的,不过是十之三四而已,更多的书籍,已经运往大唐各地。

    这是真正的决胜局。

    粮食、丝绸、茶叶、酒水等等,不过是一步闲棋而已。

    商战,从来都不是决胜于某一项,而是全面之战。

    马车进入东西两市,这里已经挤满了前来购物的百姓。

    不要怀疑大唐百姓的购物欲,尤其是长安城。

    这里的百姓更富庶,稻米流脂粟米白,便是最真实的写照。

    长安城有六条主街道,分割出一百零八坊,坊内除了住宅,便是商铺,百姓生活在这样的大城市中,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提高。

    所以,长安人不只是追求温饱层面的需求,还会追求其他的娱乐活动,比如青楼,很多文人到那里谈诗论画,把酒言欢。

    长安城里,充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方人士,这些人当中不光包括当时的大唐本地势力,还有国外的很多势力也都慕名而来。

    我们都知道当一个地方的生活人口密度超出一定水平线之后,总是会出现很多关系到民生方面的问题。

    就好比饮水、饮食等问题就设计到方方面面的要求,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大唐对于整体规划不比现代人弱多少。

    而且大唐人的宠物一点不比现代人少,宠物主要具有娱乐属性,休闲属性,竞技属性以及观赏属性,包括犀牛,蟋蟀,猫,狗,狮子,鱼,仙鹤,蝴蝶,鸡,鹦鹉等等不一而足。

    百姓喜欢斗蟋蟀,舞马,斗狗,斗鸡,很多百姓和贵族都热衷于斗鸡,人们可以直接在大街上腾出一块地方斗鸡,妇女小孩都可以参与其中,当然也有人养宠物是为了当坐骑。

    相比之下我们现代人在养某些较为特殊的宠物之时还是着很严格的要求,毕竟像团团圆圆这样的大宠物是不容许的。

    可是这些问题到了大唐就真心不是问题,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某个人养了一只小团,然后将其当作坐骑,然后骑着它招摇过市,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或者说出门的时候遛一下小团又是什么样的风情。

    真要跟现代相比起来,说不定大唐所养的宠物种类会更多,毕竟当时的生态环境跟现在完全没法比,很多已经灭绝的动物,在当时都有可能保留下来。

    从侧面反应出,长安百姓兜里的财富,并不少,只不过这年头大家都喜欢藏钱,所以寻常时候,看不出来罢了。

    大唐百姓的食品种类,自然也更丰富:主食有“煎饼”“胡饼”“蒸饼”“稻米饭”各类,“蒸饼”更是大唐各阶层大爱。

    汉朝时还非常珍贵的芹菜韭菜,在大唐已经遍及大江南北。

    瓜果的种类也更多,樱桃梨杏都能吃到。

    比起汉朝百姓年节常吃鸡肉来,大唐百姓过节却能吃上猪肉,《北户录》等史料里大唐百姓过节吃猪肉的桥段,写得十分热闹。

    更能反映盛唐生活水平的,当属喝酒。

    中国古代粮食充足时,喝酒风气才会火热。

    放在大唐,这事更是大热。

    长安自昭应县的官道,两边全是各类酒店,各类美酒一路排开,客人们先喝后买,甚至按照饮酒感觉随便给钱。有时更是甩甩手就白送。

    客人们可以边逛边喝,每天散集后常见喝躺下二三十人,真心喝的高兴。

    这喝高兴的场面,着实证明盛唐的温饱水平,果然不错。

    人一有钱,就容易冲动。

    市面上的东西便宜,就更能让兜里有钱的人产生冲动消费的想法。

    崔中云、李勋、李崆,一大早就起来,稳坐在伊人居中,准备大杀四方。

    “今日价格再压一分。”

    崔中云云淡风轻,道:“谢昭根基浅薄,某倒要看看,他能撑多久。”

    “崔兄大才。”

    李勋与李崆哈哈大笑,随手一记彩虹屁,捧的崔中云也乐呵呵的。

    李恪来到东市,对着一干管事嘿嘿笑道:“今天,咱们换个花样卖,不卖粮食布匹了。”

    为首的管事一脸狐疑,道:“王爷,那咱们卖什么?”

    李恪大手一挥,朗声道:“打开!”

    “喏!”

    随行的工匠傲然上前,揭开一辆辆马车上盖着的幕布。

    “这”

    管事们一脸呆滞,卖书?这玩意几个人能买得起?

    书多贵啊,寻常百姓又不识字,买了回家擦屁股吗?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文一本,四书五经,三文一本,大儒注释的经书,两文一本。”

    管事们机械的扭过头来,一脸不可思的看着李恪。

    这是真的,还是某的耳朵出了问题?

    “你们没听错。”李恪一脸恶趣味的道:“咱们家的书,就是这么便宜。”

    顿了顿,李恪面色严肃,朗声道:“诸位,从今以后,学问,将不再是某些人借以牟利的工具,纵然是贩夫走卒,只要愿意,也能买得起书,识得起字!”

    一个管事疯狂的扑向一车书,颤颤巍巍的抽出一本论语,翻开,深深地嗅着墨香。

    “好书!好书!”

    那管事大笑道:“另辟蹊径,从根上断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王爷威武!郎君威武!”

    李恪一脸矜持,但是双眸之中的得意之色怎么也掩藏不住。

    东西两市,同事有大量书籍涌入,价格便宜的令人发指。

    以往一文钱,连一片纸都买不到,但是今天能买到一本书,而且还是公认的启蒙经典,连传说中的《三字经》都有得卖,甚至还多了一本叫做《百家姓》的书籍。

    卖书的人说,这本《百家姓》也是顶好的启蒙读物。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卖卖卖!

    就算是自己用不着,自己的儿女总能用到吧?儿女用不到,还有孙子呢?

    这可是书!以往家里面连张纸片片都没有,几辈子人摸都没摸过的好东西,今天这么好的机会,要是不买几本回去镇宅,老祖宗都会从坟里面爬出来骂自己。

    于是乎,东西两市,无数人头,蜂蛹着向书籍商铺而去。

    至于昨日还大火的粮食、布匹等等,已经无人问津。

    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粮食够吃就行,布够用就行,酒够喝就行。

    但是书,谁嫌多?

    有些地方的百姓,别说摸了,一辈子连见都没见过。

    如今这么便宜的书摆在面前,印刷的还如此精美,纸张是如此坚挺且雪白,就算是买回去擦屁股,也比厕筹好了数倍不是?

    再不济咱垫桌脚呢?总之买就是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