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农门长姐 > 第369章 掌中莲和爱莲说<!>

第369章 掌中莲和爱莲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掌中莲和爱莲说

    如今想起,犹记当年读这一段时对沈复之风雅所着迷。常想贾宝玉那般贵公子,怎么会对做胭脂香粉那样熟悉?一如这沈复对盆栽,都是兴致痴迷而已。

    当然,这种玩法也就只有他们这些富贵闲人的贵公子有兴致了。寻常人家谁暖鸡仔的时候会想着暖莲子?

    谁有空为了种个能掌中把玩的莲花费这么多功夫?若是普通百姓听闻,只怕会骂上一句“吃饱了撑的!”

    幸好如今的柳城主,也有钱有闲清雅一回。特意取了红莲子,磨平两头让小芝拿到母鸡窝去覆。其它材料也是随便一找便得。

    见娘亲捣弄种花,轩轩很是好奇:“娘为什么不找邹姨姨要花?”

    邹夫人家里花多,全城共知。轩轩去她家做过几回客,对她那满屋子的花花草草一点也不感兴致,到是对花盆中的地龙很好奇。

    “这个花邹姨也不会种,得娘亲自来种才行。”

    “种出来给妹妹戴吗?”

    “呃,等你妹妹能戴花还要好几年呢!还有,还没生呢,你天天妹妹的叫着,万一生个弟弟怎么办?”

    “生弟弟就送到军营去,娘再生妹妹。新的床和小车,是给妹妹的,弟弟没份!”

    风细哈哈大笑起来,这臭小子到底是有多喜欢妹妹!

    说是风细亲手种,其实也是把流程告知小芝,莲子入泥后就由她看护,不能有水藻和小虫。

    碗是蓝边莲花碗,到很应景。一举种了几十碗,小芝就此照看莲花都快忙不过来了。

    除了这碗中莲,风细又把周敦颐的《爱莲说》给抄了。就如陶渊名写菊第一,这首当得写莲第一了吧!

    至于作者嘛,自然不能说是咱写的,咱脸皮还没那么厚,再者,说了只怕也没人信!

    依旧拿老爹当背锅侠了,只说是在亡父遗稿中发现的。若罗老先生有兴致,这里还有几篇,

    掐着日子让小芝和张梦威一起把几十碗莲,和这篇暮大将军手写的爱莲说一起送到蜀中去。

    呃,为何又让暮大将军写一遍呢?自然是因为柳城主的书法太差不敢见人啊!

    据小芝事后回报,出良安才堪堪发芽的碗莲,一路到蜀中,有九碗开花了。莲花小小,比酒杯口大不了多少。却是玲珑可爱,任谁见了也想放在手心把玩。

    当九碗莲送到罗老夫人寿宴上,顿时喝得满堂赞叹之声,掌中莲,罗老先生种了好几年,就为给老伴种出能在手中把玩的莲来。却一直未成功。

    天下皆知柳城主心思灵巧,当真不是虚言啊!竟然连这掌中莲都种出来了!

    不过凭这莲花让罗老先生出书,却还差一点。郑重答谢张梦威和小芝,却绝口不提出书之事。

    张梦威明白,这莲只是讨了老夫人喜欢,想让老先生诚服还差一些。

    当下取出爱莲说:“先生,我家城主也爱莲花,如今良安满城十之荒地,五分开垦成塘种上莲花。

    到了盛夏,真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城主爱莲,闲时也爱作文写赋,却作不出好的来。

    前年清明祭亡父,城主到在其遗稿之中发现一篇写莲的,读之令人深思。听闻老先生亦爱莲,城主愿意将此赋与老先生共享。”

    柳父背锅,如今所出的文本,只限兵书和数理化,还没有文学类传播开过。待罗老先生接过文稿,当众诵读之后,全场赏碗莲之人都被吸引过来了。

    若说看到碗莲是赞叹,听闻此赋便是狂赞了!罗老先生一遍读罢不过瘾,又高声再诵一遍。只觉口齿留香,思绪万千。

    激动的脸红眼圆,恨不得把赋吃进肚中一样。最后只化为一句:“此赋当得千古名赋也!老夫有生之年能观此妙文,不枉此生啊!”

    今日来客本就多是罗老先生的弟子,可以说蜀中名仕十之八九都在此,都对这篇爱莲说赞叹有加。

    有狂草圣手之称的易放白先生,当堂写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句,被罗老先生直接挂在卧房中。

    很快此篇《爱莲说》从蜀中传开,直传遍大周,被无数文人墨客奉为圣典,乃是我辈高洁典范啊!莲花更是一举取代梅花和菊花,成为文人最爱。

    风细得知后,当即令匠人将此文刻于五尺高的石碑之上,立于良安最大的莲塘旁边。

    不想盛夏时节到吸引不少文人墨客前来观瞻,为良安本就热闹的盛夏商贸节又添一份景致。

    甚至把山庄的生意都带好不少,当然,这些还是后话。

    再说罗老夫人寿宴上,因为碗莲和爱莲说的出现,良安柳城主这个未现身的女子到成了

    宴会的话题中心了。

    张梦威为了让罗老先生再下定决心,悄悄与他道:“城主说,像这样的遗稿还有几篇,只是亡父所做,不便给外人看。

    若是罗老先生有意一观,与我良安书局合作出书,那便是生意伙伴,到是可以看的。”

    罗老先生摇头道:“此等高洁之文,岂可与商贾之事沾染?”

    张梦威面不改色的笑道:“老先生误会了啊!我家城主出书并非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推广文学圣典!

    您的注释文,对学子来说读之醍醐灌顶

    ,如听圣贤之音一般!奈何您不喜出书,都是学子手抄得之。

    可这手抄能抄录几本?传读几人呢?百人已是顶峰了。

    可若出书呢?千人万人万万人,皆可拜读老先生之书,受老先生教导,这可是与万万人为师啊!”

    此言不可谓不动人心,大凡学者,哪个不像效仿孔圣,有教无类,教化三千弟子七十二贤的。

    奈何或时或运,有此建校者,千古只一孔圣。罗青彦再年轻些的时候,也想开个学堂广

    招弟子。

    可一运行,才发现开个学院是如此之艰难。凭自己,财力有限。若与人合作,那便又受制于人,学院不能全心按自己的想法来。

    想个两全其美,发现事事诸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最后此打算一停再停,转眼自己年过古稀,只得如所有大儒一样,收几个弟子传道解惑。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