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老太太的咸鱼人生 > 第53章 第053章<!>

第53章 第053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053章

    二牛也就是欺负人家驴子不会说人话,不然人家一定喷死他。

    真以为驴子晚来老魏家是在享福?想啥呢,这不是上一家也想着在卖驴子之前,先将自家田里刚收上来的粮食给磨了,省得回头卖了驴子,还得靠人来磨磨。

    卖牲口之前肯定要物尽其用啊!

    多么合乎情理的事儿。

    好在,瞪了驴子两天后,二牛也就放下了这桩事,不然他还能一直跟头驴计较?

    结果他前脚放下心事,后脚他娘就给他安排了一项新任务。

    带着驴子去别人家做工。

    早先也有类似的活儿,不过那会儿是牛。秋收割麦子时,牛帮不上啥忙的,耕牛嘛,主要还是春耕前夕,将冻得邦邦硬的土给犁松了。不过,就算牛没办法帮着割麦子,可它能将地里收上来的粮食拉回去。这可比用人力挑、扛省事省力多了。

    前阵子,收完自家地里的粮食后,二牛就赶着牛车帮忙了。碰上自家亲戚,顺道也就帮了,别家就按照先前牛车载客来算,看距离,单趟收两到五文钱,一天下来兜里能揣不少铜板。

    同样的,驴子也能挣钱。

    给人家磨磨呗。

    “……人家运粮食就是集中那几天的,磨磨就不一样的,你可以这家折腾完去下一家。咱们村的都磨完了,就去隔壁村。”杨冬燕说着说着,眼神古怪的看向二牛,疑惑地问道,“你咋了?不乐意干活?”

    二牛哪里是不乐意干活啊,他是不想跟那头傻驴子待在一块儿。

    因为那头傻驴子,总让他产生一种自己比驴子还傻的错觉。

    呃,也许……不是错觉?

    杨冬燕只是交代任务,她其实没打算给二牛说不的权利。因此,疑问的话刚出口,她很快就又添上了一句:“你要是不乐意干这个活儿,就跟你哥换一换。我让他拉着牛车去十里八乡收东西,粮食家禽啥都收。”

    听了这话,二牛连个磕绊都没打,立马把脑袋点得跟小鸡啄米一般:“我去磨磨,我拉着驴子挨家挨户的推磨去!”

    生怕亲娘反悔,二牛一溜烟儿的跑了。

    杨冬燕露出了迷之微笑,心说傻娃子还跟老娘斗!

    不过,她也没说瞎

    话,大牛的任务的确非常之重。

    早先方氏为了在草市上摆摊挣钱,就经常跑到各村里收东西。可一则,她是要两头兼顾的,二则,就她一人也收不了太多东西。再就是,杨冬燕这回是掺了私心的。

    让大牛赶着牛车去各个村镇收东西是真的,但趁机多收一些粮食也是真的。

    面对未知的灾祸,且很有可能是地里粮食减产,如今的杨冬燕能做的也就是尽可能的囤粮了。

    偷偷摸摸的囤粮……

    这事儿搁在一般人家里还挺难办的,毕竟乡下地头谁家也不是门户紧闭的。尤其是农忙过后,就算部分人往镇上去打零工挣钱了,但还是剩下不少闲人,串门子就是他们的家常便饭。

    幸好,老魏家不是别人家。

    住在村尾就有个好处,村头的人不是真的有要紧事儿,都不会往他们这儿来。再有收货一事打掩护,只需要每次收了粮食截留下一部分,天长日久的,谁也不会真就那般细心的发现问题。

    挖地窖也不着急,听大牛的意思,明年的收成都不一定会明显减产。

    不过,最好还是在年关之前挖好地窖,挖出来的土,也可以随着牛车每天运一部分出去。

    杨冬燕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只是这么一来,大牛二牛今年是肯定出不去了。

    那也不要紧,计划赶不上变化,早先杨冬燕也不知道地里庄稼减产。大不了就跟今年年初那般,等来年正月里再让大牛二牛出门。

    老魏家上下非常痛快的接受了这件事儿,没有任何人反对。

    只是等消息传出去后,倒是有不少人倍感失望。

    大家都等着跟在大牛二牛身后,想趁机发一笔小财。

    杨冬燕才不管外人是咋想的,倒是在确定了大牛二牛下半年不走后,特地跟魏大嫂支会了一声,大意是,今年是不走了,要是想跟的话,来年正月里倒是可以一起出门。

    魏大嫂听了这话,未开口先叹气。

    “咋的?还非要赶在今年?”杨冬燕就纳闷了,至于嘛!

    “倒也不是,是我小儿子的亲事不顺当。”魏大嫂生怕杨冬燕误会了,赶忙解释了起来。

    其实,都不用特地解释,杨冬燕都能猜到肯定是不顺当的。

    魏大嫂的眼界多高

    啊,从早先看中了窝头先生的闺女开始,杨冬燕就明确的知道了。

    虽说窝头的先生家里也就那样,开着村学是能养家糊口的,但真的是谈不上有多富贵。估摸着,应该是比不上魏大嫂家的。

    可嫁闺女跟娶媳妇是不一样的。

    嫁闺女的肯定要考量对方家里的条件如何,娶媳妇谁又在乎呢?

    咋地你还指望娶进门的媳妇带上丰厚的嫁妆?别做梦了,他们这一带的嫁妆约等于零,厚道一些的人家也就是将彩礼充当闺女的陪嫁,普通人家也就陪嫁一床棉被两身衣裳,空着手嫁过来的更是比比皆

    是。

    所以,就算先生家里的条件也就那样,却完全不影响他把闺女嫁到一户殷实人家去。

    魏大嫂想要比着这个标准找媳妇,那她家的条件就得先往上翻个几番。

    关键是,身为亲戚还是近亲,有些话杨冬燕实在是不方便说。

    杨冬燕耐心的听着魏大嫂吐槽给小儿子相看亲事的不顺利,总结一下就是,她看得上的人家都不同意,媒人那头提供的人家,她又看不上。

    最终,魏大嫂叹息着道:“我就是想给我小儿子找个好一些的媳妇,咋就那么难呢?”

    摸着良心说,魏大嫂也不是真想要找个四角俱全的好亲事,她挑小儿媳妇更多的看重门风。

    希望对方来自于一个规规矩矩的人家,名声一定要好,长相钱财一律不看重,但最好是家里的长女,真正的长女,没有哥姐只有弟妹的那一种。

    杨冬燕认真的想了想,就感觉这个要求贼他娘的耳熟!

    思量了半天,还真就叫她想出来了。

    “不是……你这是在挑长媳吧?”

    遥想上辈子,杨冬燕给她的长子挑媳妇的时候,也是放眼整个南陵郡,将各家各户的好姑娘都扒拉了一遍。她那会儿更烦人,不光对家世出身有着严苛的要求,还只看各家长房嫡长女。

    南陵郡那头,分家单过的更少,很多家族都是上百年不曾分家的。因此多得是好几房兄弟一起过日子的,像杨冬燕这样,只想要长房嫡长女的……

    考虑到闺女一嫁过去就是王府世子妃,各家各户虽然对此略有微词,但还是都忍住了没当面逼逼。

    问题是,堂堂一个永

    平王府挑选长媳自是可以有着百般要求的,哪怕家里没皇位可以继承,可他家有爵位可以继承啊!

    郡王的爵位!

    想到这里,杨冬燕看魏大嫂的眼神都不对了,找个小儿媳妇还那么麻烦,真想怼她一句,您配吗?

    小儿子不就是随便找个差不多的就成了吗?

    杨冬燕的小儿子……呃,确切的说,王府的三老爷是个庶出,找的亲事倒还真是门当户对的,也是异姓王的女儿,当然同样是个庶出。对方之所以答应这门亲事,完全是因为闺女长相随爹,高嫁是不可能的,这才成了这桩好事。

    可就算是嫡子好了,刘二老爷娶的媳妇,单从家世方面看,那也是远不如王妃的。

    就有病。

    拿长媳的标准去给小儿子娶媳妇,人家好姑娘图啥啊?图你家有万贯家产?可就算有好了,依着律法,也是长子继承至少七成家业的。

    杨冬燕苦口婆心的劝魏大嫂想开点儿,还勇敢的拿自己举例子。

    “你看我家,大牛媳妇不就是处处比二牛媳妇强?你要想一个家里太太平平的过日子,长房就必须比其他几房强,将来这个家也是由长房来当的。你要是找个特厉害的,这不是故意想折腾的阖家不安吗?”

    魏大嫂沉默了半晌,若说她完全不懂这个道理是不可能的,可她就是觉得真这么做了,委屈了她小儿子。

    “可我觉得,我幺儿比我大儿强啊!”

    杨冬燕真是没忍住,偷偷的翻了她一个大白眼,考虑到魏大嫂以前总是帮衬自家,她这才忍住了,继续劝:“就照你说的,你大儿不如你幺儿。那你应该咋做呢?给你大儿娶个好媳妇,多给机会让你大儿历练,实在要是扶不起来,你就扶你大儿的孩子!”

    魏大嫂听不进去的,她怎么想都觉得是自家幺儿吃了大亏。

    又片刻后,魏大嫂蹦出一句话:“我想分家了。”

    “分呗。”杨冬燕是无所谓的,南陵郡的世家大族是没有分家的习惯,可那是世家大族,跟乡下地头的习惯本来就不一样。

    像老魏家当初,不就是杨冬燕的公婆都还在世时,就做主分家的。还是那种相当公平的分法,房屋田产几乎都是对半分的,给长房略多的那一些

    ,也是因为长房到时候要负责养老送终。

    杨冬燕以为,魏大嫂也想学公婆那种分法。

    这种分法最大的问题就是,哪怕上一辈辛苦几十年好不容易攒下了一份不薄的家当,几房一分,又都成了穷人。

    在南陵郡的世家大族里,是几乎不能想象的。但在乡下地头,却是最常见的分法,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家当一共也就那么一点,若是分少了,只怕分出去单过的那一房都活不下去。

    结果没过多久,杨冬燕就被一个消息震住了。

    隔壁家啊,是要分家了,可魏大嫂根本就不按牌理出牌!

    别家就算分了家,那也是留长房在家,由长房赡养父母,将来给老人办后事送终。就算财产平分好了,起码当爹娘的,都是跟着大儿子过日子的。

    结果,隔壁家是把大的几个全轰出去,只留小儿子在身边。

    杨冬燕:……???

    原来,活得久了真能见到很多稀罕事儿。

    不过在这个事情上,杨冬燕其实是没有话语权的。隔壁家的请了老叔过来商谈,其他族里的长辈也都过来了,一时间热闹得跟个菜市场似的。

    杨冬燕就很烦。

    她本来就是那种喜欢清静的,宅且讨厌一切热

    闹的环境。

    结果隔壁家冷不丁的就搞了事儿,连着好多天,都是热闹非凡,有人同意有人反对,更有不少人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来。除了没打起来,吵架啥的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就他娘的烦人!

    隔壁吵成这样,老魏家这边肯定不得安宁的。兼又有人往这边来,指望她也过去劝一劝。

    劝?劝个屁!

    该说的能说的,她老早就跟魏大嫂说过了。眼下过去,劝啥?是劝隔壁几个大的老老实实的带着媳妇孩子分家单过,还是劝魏大嫂依着正常模式分家?

    可眼下都闹成这样了,真要是按着正常模式分家,魏大哥和魏大嫂还能跟大儿子一家处得好吗?如今兴许看着还不显,等以后呢?等老得走不动了呢?

    所以是劝不动的。

    劝那几个大的就更扯淡了,明摆着是吃大亏的事情,咋办啊?如果今个儿是老大老二老三闹着要分家,趁此机会当爹娘的给几个大的一个教训,倒也合适。可眼下,是

    当爹娘的不要几个大的了。

    就怎么着都不占理,偏不讲道理的还是爹娘,能咋办?

    杨冬燕两边都不想帮,索性承担了送窝头去上学的重任,她还找了个结实的竹篓子,用来装猪崽。

    猪崽沉啊,入手都是坠着的,所以竹篓子必须结实。

    搞定以后杨冬燕就开始了两头奔波,背着猪崽去上学……咳咳,送窝头上学。

    这一送就送了半拉月,隔壁家也总算消停了。

    杨冬燕都懒得去打听到底接下来要咋办,她只忙着追问家里人各项任务的进展。

    还真挺不错的。

    大牛连着跑了好多地方收货,得亏他前阵子就因为想买地的缘故,接触了不少人。这回要收获了,又是秋收以后,本来好多人家就是要卖掉部分粮食的,因为大牛给的价格比镇上粮店的收购价也不差多少了,为了省事,不少人选择直接将粮食卖给大牛。

    当然,老魏家是吃不下那么多粮食的,再说这不是要掩人耳目吗?就将其中大半又拖到了镇上卖掉。

    虽说收购价跟卖价是没差多少,但有牛车在,一趟能运送几百斤的粮食,这么一算,差价就算再少,总得来说还是有赚头的。

    一来一去的,老魏家里囤了不少粮食。

    二牛那头,初时是放了话出去,若是有人需要驴子推磨的,就唤他过去。不过,礁磬村这边还是穷人家多,多半舍不得出这个钱,因此生意也就那样。哪怕他后来领着驴子各个村里都逛了一圈,舍得钱的还是在少数。

    干了一阵子后,他就索性隔天出门,不出门的那一天,就留在家中后院挖地窖。

    隔壁就算再咋闹腾,最多也就是跑来前院瞅瞅,发现没人后,也不会特地往后院去的。再说老魏家还养了一只大黄狗,真要是像魏大嫂那种经常来串门子的熟人倒是还好,碰上眼神的,它一准瞎叫唤,就是不怕狗的,这么瞎嚷嚷,也挺吓人的。

    只这般,杨冬燕开溜了半拉月,家里其他人倒是将事情都完成了个七七八八。

    像囤的粮食,已经堆满了一间屋,这就很多了,足够他们老魏家吃上两三年的了。

    还有地窖,就差个收尾工作了,最多三五天,就彻底完工了。

    所以二牛是

    真能耐,木讷是不假,但凡是卖力气的活儿,他一准儿干得格外漂亮。

    杨冬燕寻思着,自家都明知道未来几年可能会发生灾荒,那得提醒一下亲戚家吧?

    大牛道:“老叔那头,早在我怀疑地里收成有问题的时候,就跟他提过了。老叔说他经历的事情多了,会上心的。还说,就算咱们猜错了,粮食这玩意儿耐放,多留一些也不亏。”

    “那他岂不是知道咱们家囤了粮?”

    “不知道啊,他只叮嘱我今年收上来的粮食别卖了。”

    杨冬燕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大不了等地窖挖好之后,将别处收上来的粮食放到地窖里,自家地里的收成就还是堆在粮仓里。

    “娘,那大伯家……”大牛欲言又止。

    “提醒是肯定要提醒的,不过也得挑时候。你不是说,明年应该不会太差吗?索性过阵子吧,再说我看他们今年收上来的粮食也没卖,应该没事儿的。大不了等过年那会儿,我再跟你们大伯娘提一嘴。”

    杨冬燕觉得问题不大,地里的收成要是真出大问题,最早也该是来年的秋收前后,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作准备。

    这么一想,她就淡定了。

    ……

    又过了一段时日,先是地窖的收尾工作完成了,不过还不能立刻使用,得再晾一阵子。

    晾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个哭笑不得事情,有只母鸡跌了下去,倒是没摔死,而是随着天气突然转冷,第二天发现的时候,已经冻得够呛,没死也差不多了。

    那还能咋样呢?杀掉吃了呗。

    这事儿也给家里人提了个醒,本来洞口是草草的用木板遮住的,母鸡是从缝隙处跌进去的。

    可这回是母鸡,下回是孩子怎么办?

    窝头当然没那么傻,他压根就不往后院跑的。早出晚归的上学,哪怕回来也都是待在前头的。再说了

    ,叮嘱过一遍他就记住了,不怕有啥问题。

    可猪崽……

    猪崽平常是懒得很,有时候却会突然勤快了,譬如偶尔会跑去后院的鸡窝里摸鸡蛋。

    鸡窝跟地窖入口当然不在一起,可谁也不能保证这小屁孩子会不会突然心血来潮的跑过去。

    “那木板太薄了,这回是鸡一不留神从缝隙里掉下去,这要是猪崽跑

    过去了……”

    杨冬燕脑补了一个画面,木板的缝隙是肯定不够塞猪崽的,但就猪崽那个份量,只怕能把木板给踩塌了。

    就很吓人。

    当下,杨冬燕就吩咐二牛,在前后院搞个篱笆。

    “也不用太夸张了,反正就是防着猪崽的,你比着你闺女的身高,弄个间隙大一些的篱笆就好了。”

    篱笆要高,防止猪崽跃过去。

    但缝隙却要大一些,因为后院的鸡有时候是要跑到前院来吃虫子啥的,所以要允许鸡通过,不允许猪通过。

    虽然要求比较多,但二牛还是充分的发挥了他的能耐,只一天工夫就将篱笆装好了。

    碰巧过来串门子闲聊的人看着拿矮篱笆还纳闷呢,问杨冬燕干啥搞这个,看着也不能防贼啊!

    “不是防贼的,是防猪崽的,她老跑去后头鸡窝里摸鸡蛋。”杨冬燕笑眯眯的把一口锅准确无误的扣在了猪崽头上。

    猪崽一脸懵逼,吮着手指头想了一会儿,怒指杨冬燕:“奶坏!”

    实力拒绝背锅的猪崽,最后还是没能拧得过她奶,成功的背上了小黑锅。

    而此时,冬日已经到来,年关也在冲着人们招手。

    在初雪到来的这一天,大牛二牛合力将地窖打扫干净后,又将大部分的粮食放到了地窖里保存。明面上的粮食还是蛮多的,反正吃个一年是没问题的。

    这主要还是因为,老魏家吃肉吃得多了,哪怕平常吃素菜,也习惯了添上一些猪油。肚子里的油水多了,粮食就吃得少了。再一个,大牛二牛今年出去了四五个月,来年估计也是,少了这俩食量大的,可不就是节省了粮食吗?

    也因为年关将近,方氏那头的生意却是好了不少。

    有钱没钱都要过年的,哪怕一年到头没吃过几顿油水,临到过年前,还不得多吃两顿?

    有大牛在,他索性直接去各村收出栏的猪,拉回来后,找二牛以及几个堂兄弟帮忙,杀猪分肉,再转手卖掉。

    在乡下地头,杀猪匠也是个好活儿,只是杀猪匠一般都是做镇上的买卖,收了乡下的猪拉到镇上去卖。当然,如果乡里乡亲的跟他预定,他还是会特地留出一些,略便宜点儿卖给村里人的。

    像大牛这样的,看似是抢了

    人家生意,实则却不是这样的,反而更像是合作一般。

    杀猪匠是跟镇上合作的,附近好多村民都习惯了年前去一趟镇上,年关前夕,是猪肉铺子最忙碌的时候。

    搁在往年,杀猪匠还要抽出空去别家收猪,再杀掉,切割分开,随后才运到镇上去。而今年,大牛就帮他省了事儿,由大牛赶着牛车去各个村子里收猪,跟兄弟们一起杀猪分好了送到镇上去。

    钱肯定是要给人家赚的,事实上大牛赚得还不少。不过相对的,杀猪匠的活儿也少了,他在镇上是有个铺子的,这下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安心做买卖了。

    当然,要说担心也不是没有,毕竟只有年关前,猪肉铺子的生意才那么好。

    这么说吧,过年前夕,铺子里一天能卖出去十来头猪,而平日里,只怕一头猪都卖不完。

    所以担心肯定是有的,眼下忙碌起来了,恨不得请人分担。可回头闲下来了,那是宁可多干活也要挣这几个钱的。

    好在,对于大牛二牛,杀猪匠倒是不担心。

    这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魏家这俩兄弟出息了?出门一趟就往家里带好多贯钱,又是盖六大间青砖瓦房的,又是往家里买牛买驴子的,今年更是买了好几亩地,这还能不是发财了?

    既然出门一趟能挣那么多钱,人家肯定不屑于跟他抢生意的。估计也就是看年底了不方便出远门,闲着也是闲着,就顺便赚几个小钱。

    不止杀猪匠这么想,村里不少人都是这么猜测的。

    只是不同于杀猪匠的庆幸,其他人却是忍不住扼腕。

    早知道挣钱那么方便,他们也可以啊!又不是只有魏家才有人手帮忙杀猪。唉,失策啊失策啊!

    其实还不止杀猪,杨冬燕还吩咐小杨氏杀鸡来着。

    小杨氏啊,天天就待在家里,搬了把凳子,面前放着刀和大木盆子,见天的杀鸡放血拔毛,这日子过得可真糟心啊!

    可杨冬燕说了,如今家里也没啥活儿要小杨氏做,本来还剩下一个喂鸡的,但因为这阵子杀了个七七八八的,剩下不多的几只母鸡,她就能给喂了。

    还有像杀鸡之后需要用滚烫的水,可杨冬燕包揽了生火烧水的活儿。

    杨冬燕觉得自己真的是太勤:,,,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