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大汉后世谈(十二)
尽管有公孙丞相的百般遮掩,但霍去病奉命出玉门关后一月有余,皇帝还是在纷繁复杂汗牛充栋的情报中发现了一点诡秘的端倪朝廷的制度,北地、陇右边地诸郡的太守月有月报年有年报,每二十日会以密奏将边关要事直呈至尊御前;而数日间郡县长吏纷纷上奏,却都报称边关的胡人异动频频,难以弹压,乃至流言纷起,称大汉磨刀霍霍,即将对西域出手;届时天兵一至,必当犁庭扫穴,血流成河云云。
大汉讨平匈奴后威名远慑万里,往来买卖的胡人商贾惶惧不明就里,惊慌哗变时常有之,原本不足为奇。但此次的骚动却迥然不同于往常,不但商贾罢市流民四起,甚至有与大汉交好的小国偷偷派来了心腹,暗自向主持边境军务的太守、郡尉等询问消息
大汉不会真的要动手吧动手前能不能给诸位自愿敬奉的藩属国透点消息好歹人家真的舔得很卖力啊
这流言委实是无稽之谈,边地长官都不知用兵一说从何而起,当然更不知如何解释,只能讷讷推脱而已大汉筹备未毕,自不会贸然动兵;但兵者要事不可轻泄,给他们再大的胆子也不敢暗示给这些自称“忠犬”的外邦使者们;纵然群议汹汹,亦只能闭口不言,同时暗中疑惑而已这些人是哪里来的假消息
不过,在应付数日之后,却连边境长官们坚守不移的心志亦为之动摇了。他们早早便曾接到消息,称冠军侯霍去病奉旨持节出关,检视边境武备整顿防护,坐镇玉门关为博望侯张骞远行之后援;此种种任命都属寻常,原本也不以为意;但十数日来沿途的驿站传递消息,却令太守郡丞们惶惑不解原来冠军侯此行赫赫扬扬,不但盛设仪驾旌旗逶迤数十辆马车随行,更有贴身的百余轻骑左右护卫,霍去病更身披重甲,亲为领兵,组织每日结阵演练。
如此大张旗鼓煊赫而来,声势之盛真是莫可比拟,甚至惊动了沿路地方的州府。而北地诸长吏收到消息,更是摸不着头脑且不说天子钦差为何还要披坚执锐全副武装,单凭这随身带的百余名虽为轻骑实则偏将的手下,那以此指挥数万精锐部队也是绰绰有余,如若再随身带着皇帝调兵的密旨,那搞不好立刻就能掀起大战
所以霍将军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惶恐迷惑之余,诸位太守长官也在密奏中开始了疯狂暗示,百般试探陛下若真要开战,总不能瞒着我们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吧
至于陛下陛下
只能无语而已。
皇帝自家知道自家事,当然晓得所谓出兵只是妄想而今正值夏末,秋粮都尚未收割,军器辎重一概缺如,还能出个什么兵估摸着只是霍去病少年心性,出行仪仗太过甚大,一不小引发了点难以预料的猜忌而已。冠军侯富贵出身天资纵横,生平未尝稍有挫折,这样飘逸高举莫可比拟的人物,有些自矜狂傲之气也是难怪
不过,反复奏报,他却也不觉生出了疑惑话说,大夏天穿着钢制的重甲领兵演阵,霍去病真的不嫌热么
大概是因这一点疑窦而福至心灵,皇帝收到冠军侯自玉门关处呈递来请罪的奏报时,才没有被这详尽细密的自白震得当场失态,竟尔勉强保持了平静。
好吧,也不算如何平静。至少皇帝反复阅览了数次冠军侯从头到尾毫无隐瞒的叙述,却依旧是不敢置信霍去病汲黯公孙弘居然一齐搅进了西域乱局这是天上下红雨了么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白发苍苍素服布衣的公孙丞相立刻撩开下摆,笔直跪了下去
臣有罪。
说完此语,公孙丞相五体投地拜伏于地,俯首不敢仰视,尽显臣下犬马畏怖之情。
当然,拜伏归拜伏叩首归叩首,公孙丞相一双褶皱横生的老手依旧牢牢撑住地面,并无颤抖摇晃;俨然是胸中仍有定力,迥非寻常大臣可比。
皇帝垂目打量一眼,立刻露出冷笑
这份奏折是丞相帮着递上来的吧想来霍去病只是听命行事而已。公孙丞相匍匐不起,语气平稳
陛下圣断。
不错,霍去病这封请罪的奏折正是公孙丞相精心筹谋的步骤;皇帝毕竟是雄才伟略明察秋毫的英主,纵使一时隐瞒,长久也必将显露马脚,祸端更不可计量。为长远而计,还不如寻找时机自己承认,将损失降到最小。
至于特意安排霍去病上书,则更有隐秘微妙的暗示虽然这几位重臣是有些牵扯不清行迹难以解释,搞不好还可能搅动西域的风云,但人家罪也认了屁股也设法自己擦了,陛下还能有什么非分的责备呢
再说,冠军侯与汲公的忠诚是真正无可置疑,纵使一时侥幸愿意与公孙弘联手,设若将来自觉欺瞒有罪
良心不安,老老实实给皇帝尽数交代了老底,这两位幸臣或者还不会有甚大碍,却不是把公孙丞相一人丢火坑里了么
那还不如安排霍去病在恰当时开口,顺带着自己还能描补两笔呢。
皇帝垂目打量公孙丞相,神色高深莫测,隐约有几分不可言说的怪异。眼见公孙弘俯首匍匐,恭敬之至,他终于移开了目光,淡淡开口
丞相倒是很会推诿塞责,拉人顶缸。
公孙弘膝行而前,语气谦卑沉重之至臣有罪。
不错,相较于少年心性资历略浅的霍去病,皇帝的眼光天资均为不世之选,帝王心术早已炉火纯青;在摆脱了单方面信息污染的困扰以后,至尊立刻发觉了丞相老谋深算秘不可告人的筹谋在这场莫名其妙搅乱西域的奇特变局中,冠军侯与汲太傅都是阴差阳错被时势卷入的纯粹冤种,唯有公孙丞相蓄意在边境流布他公羊一派的学说,却是真正“居心不可问”
公羊派最激进躁动的儒生为什么会一波又一波的向边境进发真当皇帝一无所知么
某种意义上,汲公与冠军侯这阴差阳错的无心之过不算大事,即使皇帝再如何刻薄寡恩苛上而厚下,也不过高高举起罚酒三杯而已;反倒是公孙氏这隐秘不可告人的心思,一旦发作必定触及皇帝逆鳞,结果恐怕不可设想。大概也正因如此,这位数十年的老吏才一改往日滑不溜丢湿不粘手的脾气,竟尔全心全意为使团谋划,不惜犯下欺瞒君主的忌讳。
不过老滑吏苦心筹谋,这番算计的确是毫无差池。皇帝固然风裁峻肃、御下极严,但对有功之臣也真是垂爱殷殷,呵护唯恐不至。而霍去病此行雷霆万钧,却也真是赶在事情曝光之前,立下了足以挽回天心的功勋他耀武扬威煊赫而行,暗中却派遣匈奴降将驰入西域,软硬兼施的游说滞留于大漠绿洲的匈奴残部;一边是以冠军侯赫赫威名当头震慑,另一边却是网开三面,为这些惶惶如丧家之犬的败军们了穿行戈壁必备的舆图,勒令他们即刻西行,不得延误。
当然,至于西行途中必经的大夏、大宛等国,大抵便只能自求多福,各寻出路了。横竖大汉已经为西域乃至中亚牵制了数十年的游牧精骑,而今放过来的亦不过一点败兵残将而已,诸位西域国主该当感泣涕零,终身叩拜中华天子大恩才是。
如此里应外合,手段百出,真有攻
心为上的凌厉。只要匈奴残部军心涣散,将来讨平西域便俭省了不知多少功夫。单凭这一份料敌先机未雨绸缪的功绩,便足以令圣心回转,冲抵掉一切隐瞒的小过了。
不过,霍去病在奏报中却依旧是平实诚恳、毫无隐瞒,先是坦承此次驱逐匈奴自己并无太大功绩,而后推功于居中策应击敌所必救的博望侯张骞,最后再老老实实谢罪请罚,流程走得一丝不漏。皇帝凝视丞相片刻,而后抽出奏折,皱着眉又看了一回,却也只能无奈苦笑
这老实孩子一开口就什么都自己认了,那至尊还能单单只处罚公孙弘一人么虽然天子的心已经偏到了肋骨,但处事总还是得讲点体面不成
皇帝随手抛开奏折,浑若无事,只是平静开口
丞相起身吧。耄耋之年的长者了,也不必拜来拜去,劳动筋骨。设若重臣体衰致病,朝廷面上也不好看。而今多事之秋,朝中的琐事也多,丞相还是善自珍摄的好寻常的政务么,就不要太操劳了。
如此轻描淡写剥夺丞相权力,算是君臣数十年彼此心照不宣的体面。当然,相权虽被侵吞殆尽,丞相的名位却是公孙弘甩脱不了的烫手山芋以皇帝的意思,而今正是多事之秋,怎么能平白放过为至尊背锅的怨种呢
公孙丞相心领神会,起身俯首谢恩,却又缓声开口
“陛下不以老臣为愚鲁,老臣感激涕零,不胜犬马孺慕之心。只是老臣年高无德,实难克承朝廷的隆恩。书云俭以养德,臣惶恐不胜,愿奉还五百户封邑,以赎前愆。
先是剥夺权力,既而削减封邑,这也算是足够严厉的处置了。皇帝的面色终于稍稍缓和
可。
眼见公孙丞相后倒退着趋出殿外,皇帝收起奏折,反身步入大殿低垂的帷帐之内。却见帘幕后清香馥郁、风鸣幽幽,两侧的金丝软榻上默默跪坐着一大一小,彼此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神色颇有相似之处。
如若公孙丞相能窥见此景,大概也会愕然惊疑,不能自已原来他与皇帝彼此言语机锋,议论绝密军情之时,皇帝的爱子竟与卫青静坐帘幕于后,侧耳细听着他的辩解。
后殿聚气迎风,时有轻飙吹拂。皇帝迎风而立衣袂飘飘,面上的不悦沉着却略无影踪,又是那天子高远从容的气度。
a
34仲卿以为如何他慢悠悠道。
卫青立刻下拜“冠军侯行止不谨,臣臣亦有过。”
他本想以舅舅身份坦承“教养有差”,但转念一想,自家这外甥虽为霍姓,但识文断字稍有长成,那大半时候都是抱到上林苑教养,算是当今至尊的半个儿子。而今自承“有差”,那岂非是阴阳怪帝陛下么于是思路电转紧急改口,只含混说了个“有过”了事。
皇帝啧了一声“霍去病是不小心了一点,但斥责不谨,未免也太过既然如此,据儿,你以为该当如何处置呢
泄题都已经泄到这个份上了,太子自然知道递上台阶,于是俯首作答依臣的见解,冠军侯既小有诠误,罚金一百即可。
汉法承秦律之余,严酷繁密无所不至,对显贵重臣尤为苛刻。而今这“罚金一百”,已经是太子搜肠刮肚,自汉法中苦寻而来,最为轻微散漫的条款了。
皇帝则啧了第二声“治国以仁,御下以宽。去病的钱财也不是大风刮来,怎能随意便罚没抄检据儿,你日后秉国理政,还是要存仁恕之心
听到这冠冕堂皇正大光明的一席话,纵以卫将军之沉着持重,亦不由面色扭曲,稍有失态;至于年幼的太子,当然更是目瞪口呆,反应不能,几乎直勾勾盯住自己亲爹说实话,以皇帝素日的种种作为,而今居然口口声声说什么“仁恕之心”,那简直莫名生出一种无可言喻的诡异幽默感,几乎让人不能忍耐。
简而言之,绷不住了。
当然,没有人敢在至尊面前绷不住。所以一大一小只能垂目静坐以眼观鼻,竭力压制怪异的表情。而皇帝亦尽显老刘家祖传的脸皮,飘然踱下金阶,轻描淡写转换话题
不过,朕当初收到霍去病奏报之时,的确有意料不到的惊愕他从袖中抽出一卷麻纸,抬手抛予卫青。
在接到霍去病的自白之后,皇帝诧异之余,立即便调阅了公孙弘先前呈递上来的那份足有十余万字的“奏报”。这奏报虽然繁琐冗长啰嗦之至,但逻辑上却是严谨缜密、毫无疏漏。而皇帝检视再三,留意到了极为微妙的细节
奏报中说,当使团在龟兹为乌孙人所辱时,是博望侯张骞于两日后做了调兵灭国的决定,才有而后种种的变局。”皇帝平静道
博望侯自然胆气无双,应变高明,但戎机军务,似非其所长,或者别有襄助
为了顾全重臣颜面,他这句话已经尽量委婉了。但以实际而论,博望侯虽则纵横西域威名赫赫,却委实在军务上没有什么建树要知道,若以天书泄漏的底细而,在原本的历史上,张骞与李广领兵征讨匈奴,那可是硬生生被坑得迷路失道、水米断绝,还赔上了自己辛苦挣来的爵位
当然,这也不好说是否是李广迷路的天赋实在太强,纵使博望侯亦抵挡不住。
所谓自知者明,张骞纵然胆略盖世,但对自家的军事才华必定心中有数,所以才会踌躇两日,难以料理。而两日后这胆大包天冒险之至的决定,多半也不是他一人独断,而是有人剖析局势,替博望侯下了军事上的决心。
那么,会是谁呢
随行的护卫中并无有名有姓的将领,多半只是自羽林军调拨入边军的微末军官而已。以情以理而论,这些出身寒微的底层军卒并无家传的学问,仅仅只有一点在霍去病手下学来的速成功夫,又怎么能明判战局,拟定出直击贼寇的军略
千里奔袭而军心不乱,这样的功夫已经绝不能归之于侥幸了。纵使不能与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相提并论,在汉军中也算是相当拿得出的水准。而这样的水准居然仅仅是几年速成功夫所造就,那便更让人惊异之至。
卫青俯首道“那是陛下圣德所感,故而人才济济,应时而生。”
能靠着这点浅薄的学问磨砺出这样果敢敏锐的本能,无伦如何都算是超凡脱俗的人才了。要是博望侯率队凯旋,大将军甚至都想私下见一见为使团筹谋军务的那位军官。
皇帝自然而然的忽视了大将军并不娴熟的马屁。他沉吟道
“中原自然人才济济只是朕实在不曾料到,一个名声不显的小人物,竟也能有这样的心
不错,能在万里绝域之外判断战局拟定策略,所需的不仅仅是才略,更是胆气。基层军官人微言轻,但也因此不承担任何失败的责任;即使使团真遭遇了什么挫折,需要担负罪责的也只是博望侯张骞而已。以区区微末之躯,挺身而出负荷此非分的重任,但只这一份勇于任事的胆略与主动,便委实超乎寻常所及。真可谓草莽之间,亦藏英雄。
而皇帝只不过是稍稍布施了一点和风煦雨,这些草莽之英便借势
而起,即将搅动风云了
只是,这位皇帝禁军出身的草莽英雄固然才略出色,但所作所为却无疑是给朝廷平定西域的计划平添了莫大的变数。若非霍去病虚张声势震慑住心惊胆寒的匈奴残部,搞不好真会打草惊蛇,提前激发出什么变故来。
而这“变数”,却委实大大超乎皇帝的预料简而言之,至尊再如何聪明颖悟善用权术,终究只是生于深宫不问世事的天子而已;他或许能轻易体察近臣亲随心腹将领微妙难言的心境,以此量才使用彼此制衡所往无不利,但此深邃敏锐的洞察也不过仅仅限于朝堂而已。对于公卿以下芸芸士卒小吏,那基本就是漠然待之、视若无睹,多半只当作执行命令的工具人。
对正统王朝而言,这种心态或许不能算是错误。但而今皇帝仔细阅览冠军侯的奏折,却在这怪异的细节中隐约留意到了自己长久的疏忽
这些沉默寡言无声无息的底层兵卒,并非真正是无心无念逆来顺受的木头与工具,他们实际上也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百般诉求,其情真意切、心绪激烈之处,未必在所谓的公卿之下;只不过这些士卒在愚昧与混沌中困顿得太久太久,已经无力也无心表达自己的情绪。于是一切情绪终告沉默,而话语亦随之木呐喑哑,终于沦为不会表达的工具、纯粹的木偶。
可一旦时有凑巧,皇帝无意为他们播撒下了一点求知的甘露无论这甘露如何的稀薄、微小、不值一提,那为愚昧所求困的干涸心境都会在这罕见的甘霖中滋润、萌发,竟由此而勃然生长出令至尊都惊骇的心气与豪迈来。
原来原来这些人并不是天生的木偶呐。
如果说数年前皇帝在羽林军内推行改制、“有教无类”,还只是萧规曹随照搬手册,不过期望着底层的兵卒读书明理以后更增战力;那么而今稍作实践,在收获惊人战绩之余,却也敏锐发觉了新制的副作用这些底层军官读书明理以后,固然是聪明百、倍机敏万分,妙想非同寻常;但他们的思路,却是再也不可把握、不可琢磨了他们不再是乖乖的工具,已经渐渐变成了某种活生生的人。
而自古以来,这些活生生的人便是最难把握的东西,其艰深微妙,恐怕尤在军务之上。
怎么说呢而今大汉通晓经纶、有情有智,能够被视为活生生“人”而非工具的团体,也不过只是百家诸生
、诸侯外戚、朝堂上为数不多的重臣公卿而已。但单要平衡这寥寥可数的群体,维护中枢的权威,皇帝所耗费的精力时间也已经是艰难繁重、不可胜计。
而如果如果人的范围一旦扩散开来,千万人所思所想所欲所求缤纷错杂彼此冲突,那么他还能在这千奇百怪、不可计数的心思与诉求中保持艰难的平衡,维系往日的地位么退而言之,人人心思各异,又该如何维持平稳
以至尊数十年有限的见识而论,他简直都想象不出后世那人人习学经纶,奇论异见满天乱飞的所谓“新世界”
难道大汉变革的根本,也终究会演变为这样莫可理喻的“新世界”么
如此沉默片刻,皇帝终于喃喃开口,自言自语如果都是这样的心气,恐怕未必是什么好事。
无怪乎那本手册念兹在兹,反复强调什么统一思想”了。之所以不厌其烦要“统一思想”,不正是因为被教育开阔视野后的人思想各有差异,实在太难统一么
所以这思想到底是怎么个统一法数千万人乃至数万万人的思想,真的可以统一么
眼见至尊的神色恍然而怪异,卫青与太子一齐跪伏,虽然莫名其妙,却不敢抬头窥视,只是恭敬俯首而已。如是以眼观鼻默然长久,他们终于听到了陛下振袖挥舞的声音。而后是叮咚一声清脆鸣响,熟悉的天幕提示音。
皇帝抬手自袖中抛出光团,神色却随之一肃,收敛了一切沉思与迷茫的情绪。这就是上天所说。他一字字道所谓变革的风险么
光球叮咚响了第二声,冰冷的机械音一如既往的呆板
是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