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先富带动后富
大清早起来,林意婉吃好早饭,和林家奋、林四月结伴去上学。
今天是她正式成为毕业班一员的日子,她斗志昂扬。
来到教室,发现同学们已经稀稀拉拉来了一些人。
同桌王小胖腮帮子鼓鼓的,正在吃东西。
她整理好书包,拿出课本。
偷偷朝王小胖打个招呼,从兜里给他一小把炒栗子、榛子。
这种山货平常可是很难见到的,一般农户家里会收集一些,过节会炒一些,在供销社更是天价,普通工人也不能经常买来吃。昨天林意婉回去的时候,白大娘往她口袋里塞了一把。
王小胖眼前一亮,迫不及待接了过去,剥开一个榛子,就往口中炫。
他津津有味地嚼着榛果,满足的小眼睛眯了起来。
随后,喀嚓喀嚓,就把一小把坚果吃完了。
看他吃的开心,林意婉微笑,“好吃吗?”
小胖连连点头,还把自己口袋里的点心渣跟林意婉分享。
林意婉对他口袋里的点心渣敬谢不敏。
继续跟他搭话,“这些栗子啊榛子啊,不仅好吃,还能换钱呢?你知道吗?”
王小胖睁大了眼,“用生的换吗?”
林意婉给他一个认可的眼神,“二十块钱一斤,去山里捡到了,就可以拿来跟我换钱。”
王小胖震惊,“二十块钱?!”
林意婉赞同,“一斤哦,很轻的,一只手就能提动。”
王小胖攥了攥自己的肉拳头,好似在感受一斤到底是多少。
这时,王老师进来了,给他们布置了语文的早读任务就出去了。
林意婉收回发散的注意力,专注看书。
……
只一个早读的时间,全班就传遍了,一斤山货就能换二十块钱,林意婉收,交两年初中学费都够了。
于是,下了早读,全班同学就来找林意婉确认。
林意婉语气坚决地肯定了这一传闻。
“我一个叔叔在县里供销社上班,他们供销社想收购一批山货。
山货嘛,只有山里才有,所以就想到了咱们公社。
大家如果家里有存货,可以拿过来跟我兑换。
如果家里没有存货,可以去山上采,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
第一天交了货,第二天结账付钱,童叟无欺。”
在供销社上班的叔叔嘛,吴大郑二也在供销社干活来着,不过是个临时工,而且还自己倒腾货物。
她也不算说谎。
得到了本人的确认,班里瞬间炸开锅。
那可是二十块钱啊,全家得攒好几个月呢。
于是大家再也无心学习,三五成堆,聚集在一起叽叽喳喳。
看到这个现象,林意婉皱起眉头。
“同学们,现在是在校园里,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挣钱,还是放学之后再讨论。
说白了,这些都只是小钱,只有我们好好学习,努力建设四个现代化,国家富裕了,我们的生活也就富裕了。”
王小胖带头鼓掌,全班掌声经久不息。
林意婉:王小胖可真是专业捧哏。
接下来上课,明显感觉班级里的气氛积极了,大家好似都很开心,找到了新的奔头。
中午回家吃饭,林意婉把这套说辞也跟林家人说了一通。
她还特意强调,“这批收入的分红,也是算在咱们全家分红里面的。
到时候肯定村里会有很多人过来问,咱们给他们肯定的答复,把货都收了,我再拿到县里出手。”
林家人一听也很高兴,高秀云大包大揽,“婉婉你放心,这件事情我好好盯着,谁家货不好我就撵出去。”
很快,第二天,林意婉就受到了班里同学带过来的几斤山货。
放学回家,林家奋特意到五年级教室,把货物提回家。
短短一个星期,山货就收了将近上百斤。
林意婉想去县里探探风声,就坐上张小北架着的牛车,车上放着山货,慢慢悠悠晃到了小院。
她找到吴大,把这批山货以三十五块钱一斤的价格卖了出去,并保证接下来可以稳定供货。
另外打听了一下县里的风声。
吴大一边用牙嗑开一个榛子生嚼,一边回复她,
“前段时间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又戒严了,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吓得我们兄弟一批货没运出去,差点砸手里。
不过前两天,又撤掉所有人了。
黑市又重新旺盛起来了。”
林意婉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说往后把交货时间改成每周一次。
吴大有些可惜,一周只有一趟货,得少赚多少钱啊。
意识到林意婉要上小学,心情又有些复杂,打了这么多次交道,他已经不把她当做一个小孩子了,没想到人家才上小学。
交代好事情,林意婉又去跟自己的下线们交流了一下感情,把交货时间和种类说清楚。
之后,锁好小院的门,就坐牛车回家了。
接下来的日子,老林家收到了山货简直出乎了大家的意料。
第二个星期收了两百多斤。
第三个星期收了将近四百斤。
第四个星期林意婉不得不暂时叫停。
“大家好好准备这周五要举行的月考,山货这些东西等考完试再给我也不迟,大家还是以学习为重。”
于是,班里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在埋头苦学。
杨校长已经把林意婉整理的五年级考点分发给大家了。
本来大家对林意婉整理的知识点还有点将信将疑,但这几个星期,她带大家赚了一波钱,所有人都对她再没有任何质疑。
再加上班主任王老师一心准备今年的高考,对班里这帮同学持放养状态,所以大家只能靠自学。
而林意婉整理的资料,正如同久旱甘霖、雪中送炭。
全班同学在钱包鼓鼓的同时,埋头苦学一星期,以高昂的斗志迎战这次与县里同时联合的月考。
等一整天的月考结束,大家都没有马上离开,而是来找林意婉商量接下来的山货收购生意。
林意婉马上给大家吃了个定心丸,“接下来两天老师阅卷,我们放假。
大家可以把货送到我家里。
大家知道我家在哪里吧?
就是老林家,你们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大家果然放心了,收拾好书包,各回各家。
接下来两天,本村的、邻村的,还有隔壁公社的,都扛着货物,向着林家村涌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