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时代的中华梦 > 第431章 财政预算

第431章 财政预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财政预算,这个事情韦珣终究还是没有逃过,他也知道逃不过。往大连军港视察更多的是表示对潜艇部队的重视和不愿意在各部门争夺的时候作难,让他们自己商议个大概,最后他再根据接下来的规划做出倾向。

    在大连军港视察了虬型潜艇之后,才从天津登岸就有侍从室侍从说有哪些部门的部长在等待。

    这件事情让韦珣很头大,在不到两年的战争中,华夏欠下了将近十亿英镑的国债。

    按照和德奥意三国的约定,价值两批八亿英镑的外债要在五年后归还第一期三亿,之后五年每年一亿。

    借款的时间是1910年二月,在三年后就要归还三亿英镑。这还只是同盟国的债务,华夏银行二十亿华元的价格却是需要每年归还四亿华元,更是让华夏的财政少了一大笔。

    1910年因为华夏和日俄的战争,市场积极活跃,工厂产值大部分都是全开,财政收入达到了十九亿五千万华元。

    而在1911年,因为战争规模更大,华夏在北方的反攻进一步加剧了物资弹药的消耗,财政收入突破了二十亿八千万。

    畸形的战争经济导致的市场繁荣显然会让1912年暂时息兵罢战的华夏财政收入减少。

    所有的部门都希望在今年财政宽裕的时候多要一点经费完成更多的项目,元山的寓所不论是韦珣在与不在,总会有几个部门的部长或者在外面等待。

    从现法上来说,华夏的皇帝确实是有对财政预算的建议权和驳回权。权力下放成立内阁,建立虚君实相的君主立宪制不代表韦珣放弃了财政大权。

    这一手主要是为了避免在数十年后他的子孙没有财政大权在手,被完全的架空。

    其实架空皇帝并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但华夏特殊的国情会导致野心家嗅到机会,进一步削弱皇室甚至取而代之。

    即便没有这个想法,韦珣也担心华夏会像后世乌克兰一样,兵精粮足反而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忽悠最后一蹶不振。

    近年来,韦珣并未对内阁制定的财政预算多加干涉,最多也就在工业、军事、战争储备等为未来战争做准备积蓄实力的方向做出倾向性的调整。

    这一次如何将二十亿出头的财政收入落入实际,韦珣其实在心中已经有了打算的。

    西北建立工业储备战争物资,组织移民,恢复生产,两年内每年最少需要两亿。

    而为了减少财政收入,对于服役中的士兵,也要大量的退伍,将三百三十五万的陆军缩减到一百八十万。

    同时交通基础建设,在1912年开始计划修建国道,沟通诸省。这个计划是为了促进市场繁荣,但基建需要的大量金钱显然不是华夏一时可以拿出手的。

    华夏将会从财政总收入中拿出五亿华元,然后发布交通建设国债,设置收费卡点偿还债务。

    为期三年的交通建设预算总金额为三十二亿华元,国库出的金额第一年五亿,第二年三亿,第三年两亿,剩下的二十二亿自然要发布国债的。

    两大计划就花了七亿,加上三亿华元的战争物资储备,公职干部工资两亿五千万,裁军退伍补助及部队维护加起来将近八亿(军费78亿)。

    如此一来,财政收入就被分了个干干净净,而且这些还都是不可能削减的支出。

    剩下的教育部、工业补助、林业部、环保部、各个科研小组加起来,需要的预算资金达到了五亿六千万华元。

    其实工业补助、林业部、环保部、各个科研小组这些需求的资金不算多,总共也就一亿两千万,剩下的四亿两千万更多的是来自教育开支的压力。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第一批初中生即将毕业,华夏各地的高中学校扩建和扩充师资力量也已经完成,教师和教育的经费都提升了不少。

    而接下来还要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加大大学人才的培养,加大留学生的规模。

    韦珣知道教育部要求的经费四亿两千万真的是不多,但华夏的财政收入就那么点,显然是不够的。

    二十亿出头是华夏的财政收入,但额外的收入还是有一些的。

    华夏皇室的产业在1911年缴纳了将近八千万华元的额外收入,台岛的财政也将归还给国家,南洋六省也将从投入发展转到收获,在叶尼塞河以东及西北获得的矿产、战利品也能折算不少。

    林林总总算下来,其实在1912年华夏内阁额外筹措六亿的经费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但财政拨款提高容易,减少是极难的,除非是特别拨款,否则在国家发展的时候,极少有降低财政拨款的事情。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华夏需要为未来啥时候发生都不知道的世界大战储备战争经费。

    计划储备二十亿英镑的战争经费也只是计划,实际上能储存二十亿华元都是在做梦。所以韦珣已经开始忧虑华夏在开战之后的经济情况。

    即便是按照华夏财政部的估算,华夏在1912年年末的财政收入将会达到23亿,韦珣也知道华夏没有钱财。

    不论是长期投资的教育支出还是短期投入的工业支出,都是压在华夏财政上的重担,而且还都是半点不能打折扣的。

    如何赚钱就成为了韦珣最为上心的事情,甚至最近一段时间韦珣连准备年货都没有太大的兴趣,每天不论是吃饭还是走路,都在思索如何赚钱。

    其实华夏的财政收入比起满清已经是显著的提高,比起一亿多两靠着压榨民众财富获得的畸形财政高涨,华夏紧靠着发展工业就达到了两亿英镑的收入,让华夏的财政收入在短暂的低谷之后一跃翻了一倍。

    但韦珣的雄心壮志让华夏的财政一直都是紧缺。

    外西北在五年内是投入期,在第二个五年能基本维持自身的缓步发展,第三个五年才可能给华夏的财政带来一定的收入且并不会太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