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非黄泉路上,王不见王
第一百零二章 非黄泉路上,王不见王
“接下来,就让我给你好好讲讲,那位白龙王的故事吧。【】”
斯卡哈用一种有些凝重的声音,慢慢讲述道。
这是一份关于伏提庚的情报。、
对于将伏提庚视为宿敌的阿尔托莉雅来说,这份情报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事实上,在这之前,她也尽可能地搜集过有关于伏提庚的事情。
但无一例外的是,那些努力,全部都失败了。
对于撒克逊人们来说,那位常年将自己关在王宫中,不见踪影的王,同样是无比神秘。
并且,就连梅林这个喜欢偷窥的梦魇,也无法偷偷溜进伏提庚的梦境,从中窥伺到几分重要信息。
对于现在的阿尔托莉雅来说,那个白龙王伏提庚……“四三三”就是一个谜。
她想要知道关于伏提庚的一切信息,从而为日后打败伏提庚做准备。
然而,令阿尔托莉雅感到震惊的是:
“你会杀死他的。”
不仅仅是梅林。
就连此时此刻的斯卡哈,都能用这种笃定的语气,说出她身上背负的命运。
“他必将失败,而且是必将死于你的手中。”
“或者说,他存在的意义。就是等你成长,然后亲手将他杀死。”
“他早已经明悟这一点。所以在攻陷了卡美洛的王都之后,他并没有再做出任何大规模的军事拓张行动。”
斯卡哈用一种缓慢且有力的声音说道——其话语中,却是包含着一种深深的无奈。
在很多时候,所谓的命运,就是这样令人无奈。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那位白龙王极力挣扎,最终却依然落入了命运女神提前设计好的剧本之中。
对此,阿尔托莉雅表示十分疑惑。
“我不明白。”
她用一种无法理解的眼神看着斯卡哈,希望这位已经从世界中毕业的前辈能够给予她更详细的指导。
“他为什么要等着被我杀死?”
阿尔托莉雅疑惑地问道。
在此期间,她预测了很多答案。
比如伏提庚良心发现,不想成为凯尔特人的叛徒。
又比如伏提庚认识到了自己的实力不足,所以打算拱手投降什么的。
然而,令阿尔托莉雅完全没有想到的是:
“因为只有他死了。”
“你这个红龙王,才能将神代引领至真正的末路啊!”
“!!!”
……
这是一个听起来有些荒谬,但实际上却真实存在的事实。
毕竟,不列颠的双龙,互相争斗了五百多年。
在世人的眼中,他们是不死不休的那种敌人。
但与此同时,却很少有人知道。
不列颠的双龙……也是相互依存着的【共生体】。
岛屿的力量,一分为二。
红龙引导【和平】;白龙引导【纷争】。
自此之后,双龙相争,互有胜负。
不列颠岛上的和平与纷争,也是此消彼长,没有停歇。
但是,不管一方是如何的强势,却从来不会对另一方痛下杀手,斩尽杀绝。
反而会暂时的偃旗息鼓,给对方以喘息之机,以及东山再起的机会。
“这就是双龙间隐藏的奥秘。”
“一方存则双方存,一方亡则双方亡。”
“以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论如何都承载不了岛屿的全部意志的。”
“当然,对那个伏提庚来说,也是一样。”
“当你们其中任何一方死亡之后,都会导致这座岛屿的神秘快速流失,从而加速神代的消亡。”
斯卡哈轻飘飘地说道。
但言语中流露出来的沉重,却是令阿尔托莉雅彻底沉默。
此时此刻的她,已经知晓了斯卡哈真正想要表达的含义:
“杀了伏提庚,你也就离死不远了。”
但是……这又如何呢?
“我必杀他。”
在沉默片刻之后,阿尔托莉雅抬起头,一脸坚定地回答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或许,正如斯卡哈所说的那样。
这一切,都是命运设计好的圈套。
但在阿尔托莉雅这里,那个将外族招致到岛屿上,带来动乱与纷争的卑王伏提庚,却有非死不可的理由0
她的这种为了终结乱世,而不惜献祭自己的觉悟,当然是令人赞叹。
但此时此刻,真正令斯卡哈关心的,其实是阿尔托莉雅身体内,另外一个灵魂的反应。
她很好奇。
在这种近乎于无法违抗,只能乖乖顺应命运安排的前提下。
那个能够“将不可能化为可能”的神秘强者,又能做出怎样的挣扎?
……
与此同时。
石中剑中。
正如斯卡哈所预想的那样。
在听到这份关于【不列颠双龙】的情报之后,夏亚也沉默了。
此时此刻的他,已经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命运的必然”。
明明阿尔托莉雅什么都没有做错。
但在命运的安排下,她却依旧是不可避免的,走向那破灭的结局。
而与此同时,更加糟糕的一点还在于。
在经过斯卡哈的提醒之后,夏亚还意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阿尔托莉雅与不列颠岛之间……其实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样的不可分割,让阿尔托莉雅获得了强大的力量。
在不列颠岛内,她就是无敌的。
41
但与此同时,这种命运的关联,也将阿尔托莉雅紧紧锁死在了这座岛屿上。
——如果她离开,她就会迎来真正的死亡。
这,恐怕才是原本历史中。阿尔托莉雅在远征罗马后,遭到莫德雷德背叛,并毁灭于剑栏之丘的直接原因。
就如同眼前这个斯卡哈一样。
为了战胜伏提庚而被制作出来的阿尔托莉雅,在享受着命运赐福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命运的诅咒。
而与此同时,在阿尔托莉雅的对面。
就仿佛是看穿了夏亚心中的犹豫与不安一样。
知晓这么多隐秘的斯卡哈,又给阿尔托莉雅,或者说是他,提供了最后一个忠告:
“非黄泉路上。”
“王不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