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战场相遇
四月正值农忙的时节,如隋玉猜测的那般,官府安排守城的驻军分批赶着耕牛下地犁地,各村的应募士响应号召,人丁兴旺的人家,各分一两个男人来帮忙耕种。br/>
妓营里的营妓,留守垦荒的小奴隶,修筑烽燧的劳工,成群的赶往地里,不论老幼,挑担的挑担,扶犁的扶犁,撒种点豆,为春播忙碌。br/>
成片的庄稼地,湿润的土壤被铁犁翻起,小奴隶们跟在耕牛后面,手持木棍敲碎成坨的土茬。人丁单薄的人家会分得一两个营妓,营妓跟着军户家的女主人,一起负责撒种播种,再拖着木耙翻土。br/>
隋玉家分得了一个营妓和两个年幼的男奴,可能监工安排人前调查过,这三个人跟隋玉一族没有关系。br/>
营妓死气沉沉,两个瘦弱的幼童丝毫没有孩子的稚气,矮小的躯壳里似乎装着行将就木的老人的灵魂。他们漠然而平静,耕种的时候像是不知道疲累,赤着脚在地里走过一垄又一垄地,中途不喝水也不借机撒尿歇气,比拉犁的耕牛更吃苦耐劳。br/>
为了春种,铺子关了,隋玉到地里来干活,赵小米留在家里做饭,到了饭点就送饭到地里来。这次奴隶过来帮忙干活,由各家负责他们的吃喝。br/>
到了晌午,驻兵跟隋玉打声招呼离开,男奴见状牵耕牛去吃草,剩下的一个男奴和营妓继续忙敲土茬和撒麦种的活儿。br/>
隋玉看了看,她也拉上木耙继续翻土,早点忙完早点开铺赚钱。br/>
赵小米挑着两个桶过来了,她站在地垄上喊:“三嫂,吃饭了。”br/>
“吃饭了,手上的活儿先停下。”隋玉跟另外三人说。br/>
四人从地里起来,赵小米盛饭递过去,一人一碗黍米饭,菜是酸菜炖猪血,外加一个卤蛋,此外还有半桶荠菜豆腐汤。br/>
营妓端着碗带着两个男奴走得远远的,坐在另一方地垄上大口扒饭,他们一年也难吃一次有油水的菜,荤腥更是不沾,碗里的卤蛋扒拉来扒拉去,硬是没舍得咬一口。br/>
隋玉不时瞥过去一眼,她转头跟赵小米说:“明天多买两碗猪血,卤蛋一人两个,做菜多放点油。”br/>
赵小米点头,她戳着米粒,同情地说:“他们好可怜,我刚刚递碗的时候发现一个小子竟然有白头发。”br/>
隋玉看过去,她倒是没注意到。br/>
隋良跑过来了,他现在负责看守猪羊骆驼,上午的时候打草,下午将猪羊骆驼送回去了再来地里干活。br/>
赵小米给他盛饭,抬手时轻掐他一下,低声说:“你差点跟他们一样了。”br/>
隋良低着头不说话。br/>
隋玉扭头看过去,对面的一大两小是她跟隋良的另一种处境。br/>
一大碗干饭,比隋良还矮的男奴不一会儿就吃完了,他们握着卤蛋端碗过来打汤。见隋良端着碗吃得慢吞吞的,长有白发的男奴沙哑地开口:“小少爷,你是不是吃饱了?剩饭赏给我吃吧。”br/>
隋良怔怔地看着他,他将碗递过去。br/>
男奴快速夺过br/>
碗,生怕其他人会阻拦,他迅速抬手从碗里抓两块儿猪血塞嘴里。br/>
“别撑着了,明天还是这样的饭菜。”隋玉开口。br/>
“不撑不撑。”看不出年龄的小孩含糊不清地说一句,他扯出个比哭还丑的笑,讨好地说:“太太您是好人,多谢您发慈悲。”
br/>
隋玉心中酸涩,这他娘是什么鬼世道,她哽着嗓子说不出话。br/>
急促的脚步声在地头响起,是佟花儿步履匆匆走来,她着急的四处张望,看向地里或站或坐的男奴,满眼的不确定。br/>
“童哥儿?”她试探着喊。br/>
两个男奴不作声。br/>
“你们认识隋松吗?他小名叫童哥儿。”佟花儿问。br/>
两个男奴摇头。br/>
佟花儿失望,她跟隋玉对视一眼,又疾步去下一块地里寻人。br/>
“你们回去帮忙打听打听,若是找到人,告诉他……”隋玉抬头四望,大片大片的庄稼地,也没什么标志性的东西,这让一个行动受限的小孩如何寻找?br/>
“罢了,没事。”隋玉改口,“就当我什么都没说。”br/>
还是让佟花儿一块地一块地去问吧。br/>
隋良的那碗饭,两个男奴一起分吃了,吃完后,他们目露忐忑地望着隋玉,试探着自己拿过勺子,见她没变脸,两人喜滋滋地抱着汤桶捞豆腐,撑得要哕出来还舍不得停手。br/>
赵小米夺走勺子,她拿起扁担挑走两个桶,再晚一会儿,她担心这两个小孩要撑死在地里。br/>
远处传来监工的哨声,两个男奴浑身一震,一个快步去牵吃草的牛,一个捡起木棒,接着埋头捶打硬实的土茬子,又恢复到之前的模样,像两个只会干活的木头。br/>
营妓沉默地提起筐,接着继续撒麦种。br/>
隋玉跟隋良也跟着起身劳作。br/>
广袤的庄稼地里分散的人虽不少,但人声不如风声大,除了驻兵和应募士驭牛的声音再无其他,今年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充斥着死寂的压抑感。br/>
从四月到五月,地头的野草长得快有膝盖高了,隋玉家的四十亩地才都播种上,最先种下的麦子已经发芽,河下游的黄豆种才播下。br/>
地里的农活忙完,营妓和男奴又成群地撤离,消失的迅速而悄无声息,在这座人烟鼎盛的城池里找不到他们的踪影。br/>
关门一个月的食铺又开门了,老秃过来吃饭,说:“商旅最多的一个月你关门了,错失了多少生意,要少赚多少钱。”br/>
“那也没办法,地里的活儿总不能扔了。”隋玉坐在炉前烧火,打听道:“前线可有什么消息传来?”br/>
“没听到什么动静,不知道怎么回事。”br/>
隋玉:“大客商还没返回,等他们回来了就有消息了。”br/>
“不是,我是说战场上没什么动静。”老秃喝口面汤,说:“大商队虽然还没回来,但小商队在西边跑,总能打听到一些消息。上个月说开打了,这个月却是没动静了,是胜是败总有回音吧?所以我说奇怪。”br/>
正说br/>
着(),一行神色疲惫的客商走进来()_[((),隋玉看他们的衣着判断这是刚进城的商人,她扬声问:“几位客人吃点什么?有包子有卤水汤饼,还有鸡蛋酸菜馅的扁食。”br/>
“都要,你看着上,动作快点,快饿死了。”为首的男人说。br/>
隋玉掐一把擀好的面条丢进锅里,又数一百二十个饺子倒进沸腾的水里。br/>
赵小米搬一笼包子过去,又打一碟醋,这些客商火气大舌头钝,吃什么都喜欢沾醋。br/>
“哥几个从哪里来?找好住的地了?”老秃问。br/>
“从玉门关过来,脚一落地先填肚子来了。”
br/>
老秃闻言朝隔壁一指,说:“我那里还剩上十间房,有通铺也有单间,哥几个住我那里,出门就能吃饭,也方便。”br/>
隋玉端两碗卤水汤饼过来,打听道:“西边的战事如何了?”br/>
“不晓得哪个狗贼走漏了消息,大军赶到前,匈奴大军逃了,扑了个空。”年长的客商开口,他吁一声,说:“逃了别再来就行,扰得人心里生乱。”br/>
老秃吆喝一声,他抚掌道:“这倒是个好消息,匈奴逃了,我们的儿郎受累走一遭,但能完完整整回来。”br/>
“你这话说得也没错。”客商点头。br/>
卤水汤饼和扁食上齐,客商埋头吃饭,不再说话。br/>
老秃又坐一会儿,等他们吃得差不多了,他开口问:“这消息可准?若是可靠我可就说出去了。”br/>
“从西边过来的胡商传来的消息,应该是八九不离十。”年长的客商朝隋玉挥手,“老板娘,可有蒜?给我来几瓣。”br/>
“蒜苗都长出来了,哪里还有蒜。”隋玉走到墙角翻了翻,说:“倒是还有几瓣,已经出芽了,还吃不吃?”br/>
“拿过来。”br/>
隋玉送过去,打听道:“大伯,您可晓得领兵的将军是谁?”br/>
“这倒不清楚,再等等,过不了几日,消息就会传过来。”客商抬眼看她,他打量一番,轻佻道:“仰慕领兵的将军?还是是老相识?”br/>
隋玉明白他是误会了,她敛了笑,退回到炉子后面,说:“我男人跟着常校尉西征去了,我不清楚他在哪路大军里。”br/>
客商一改之前的轻佻,正色道:“是我冒犯了,小阿嫂多等几日就有消息了。”br/>
结账的时候,客商多给一把铜子,算是赔礼。br/>
如客商所说,随着胡商入城,战场上的消息迅速传进千家万户。隋玉开门做生意,每日都能从客人嘴里听到新鲜的消息,她也打听到我方领兵的将军不姓常,此次出兵的除了我朝,还有乌孙的大军。br/>
此时,扑空的汉军正在原路折返,而常校尉率领的五万乌孙大军抄道北上,行军半月,追上了拔营逃跑的匈奴军队。br/>
晴朗的天空下,厮杀声震天响,乌孙的军队截断了匈奴撤退的后路,匈奴骑兵奋起厮杀,试图撕破包围圈杀出去。br/>
赵西平立在骆驼上,他混在乌孙的骑兵里,身披甲胄,手持弓弩射杀面目狰狞的匈奴骑兵。周围的人不断倒下,贫瘠的沙土被鲜血染透,绝望的哀嚎声掩盖在武器相撞的厮杀声里,骆驼被腥甜的血气刺激到,它乱了步子,后蹄乱蹬,有人靠近就奋力踹去,一口锋利的牙齿撕咬靠近的马匹。br/>
赵西平拽紧缰绳,他抽空吹个口哨,膝盖轻拍骆驼的肚子,然而骆驼已经失控,往日温顺的骆驼不再听令,横冲直撞四处乱跑。br/>
赵西平匆忙观察一番,他俯下身贴着骆驼的驼峰避开砍来的军刀,抬眼间看见一张汉人的脸,脸被划破,鲜血淋漓,眼中的狠意惊到他。来不及多想,他脚勾着缰绳扭身拉开弓弩,下一瞬,翻坐在隋文安身上的匈奴后背中箭,砍下去的刀失了力道,劈在地上。br/>
隋文安掀翻身上的人,他丢下手里豁口的菜刀,捡起落在地上的军刀,朝军旗摇荡的方向杀过去。!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