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苏维埃之崛起 > 第72章 “我们一开始就低估了苏联这个巨人”

第72章 “我们一开始就低估了苏联这个巨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第二次科特卢班进攻战役之中,朱可夫机械性的执行着斯大林同志的命令,莫斯卡连科也在机械性的执行着朱可夫的命令。

    9月20日中午,一个留着寸头,脸很长又有些圆润的男人走进了崔可夫的地下掩体。他名叫罗季姆采夫,他来这里的目的,是从崔可夫那里借兵,重新夺回火车站。

    马马耶夫岗刚又再次失陷,崔可夫也正在气头上。一听罗季姆采夫说要反攻,立刻就把第10步兵师批给他——这个师此时有9000多人,但步枪只有4600支(黄条不到一半)。

    崔可夫还额外给了罗季姆采夫19辆t-34坦克,此时罗季姆采夫手下有一万七千人,这样的庞大队伍给了他信心,他相信,一定能够重新夺下火车站。

    下午三点,罗季姆采夫的反攻正式开始。在t-34坦克的协同下,部队很快就突破了德军的街垒,开始向火车站内部渗透。战线稳步推进,很明显,火车站的德军没有什么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可正当罗季姆采夫高兴的时候,德国人的飞机来了。俗称“大炮鸟”的反坦克歼击机每一次俯冲都会带走一辆t-34坦克。

    眼见着优势即将消失,罗季姆采夫便给崔可夫打电话,请求空军支援。

    一个多小时后,24架雅克战斗机升空迎敌。他们的目标是正在俯冲友军坦克的“大炮鸟”,一般来说战斗机打轰炸机都是有优势的,然而这24架雅克战斗机却在8架斯图卡的后尾座双联机枪下纷纷坠落。

    24架飞机出动,战果0,17架被击落。

    崔可夫得知消息之后气得直咬牙,他老早就对瓦西里很不满了。这个斯大林同志的至亲总是嚷嚷着要上前线,而且好大喜功,总是想要自己开飞机去和德军交战。他从来也不想一想后果:如果他死在崔可夫的指挥下,崔可夫会被怎么样?

    因此在这天傍晚0:17的空战之后,崔可夫就给华西列夫斯基写信,要华西列夫斯基把瓦西里调到后方去。

    当然,华西列夫斯基没有同意崔可夫的请求。他只是颁布了一个调令,宣布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下属的所有空军部队都归总统帅部管辖,这也算是给崔可夫卸了担子。

    如今在城内留着的高级指挥员也就崔可夫一个人了,他可不能出岔子。

    9月21日凌晨,近卫第13步兵师到了窝瓦河东岸。

    这支部队是一支精英部队,就像之前在盾河畔肉身抵挡德国重装甲营的近卫第33步兵师一样的训练有素。但即使是这样的一个精锐部队,也只有9000条步枪(黄条不满)。

    仔细想想看,就连挂着近卫头衔的部队也都是黄条不满的状态,其他杂牌部队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要么是有枪没有子弹,要么是有子弹没有枪。

    比如同样是近卫的第35步兵师,此时已经被打的剩下454人,但全师只有217支步枪,115支冲锋枪,3挺机枪。

    从城外德军的包围圈中逃回来的第112步兵师,此时有2297人,但全师只有1181支步枪,117支冲锋枪,11挺机枪。

    卡图科夫手下拿来填线的步兵独立第10旅和步兵独立第42旅,一共有6943人,但只有1148支步枪,18支冲锋枪。

    城北崔可夫手下的第87步兵师和第98步兵师,一共有2384人,却只有728支步枪。

    朱可夫手下用于反攻的近卫第9摩托化步兵旅,近卫第38摩托化步兵旅,一共有3443人,步枪2501支。

    从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缺枪对这个时候的红军来说是一个普遍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这个事实极大的影响了红军的整体战斗力,也是红军普遍伤亡较大的原因之一。

    很多人都觉得,联盟这样一个欧洲第一的工业强国是不可能缺枪的,所有说红军没武器的人都是在尬黑,不是蠢就是坏。

    然而我们从之后红军自己解密的资料来看,缺枪是存在的。而且不止是缺步枪,机枪,迫击炮,什么都缺。面包,饮用水,药品也是根本不够用。

    总的来说,生产力和供应之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成正比的关系。生产力高,并不代表不会短缺。

    在被斯大林同志革职之前,铁木辛哥元帅就曾经报告说:

    “步兵师步枪数量仅有编制的512,机枪数量不到编制的24。火炮支援一直没有到位,迫击炮营目前还是一门迫击炮都没有。”

    造成这种紧迫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工厂没有跟上军队扩编的节奏,计划的生产量始终没有达标;

    第二,41年和42年的战斗中,大量武器装备被德军缴获,且工厂生产线都因为战争而不得不搬迁;

    第三,后勤能力跟不上生产力,导致大量装备堆积在后方。

    在这几点原因的共同影响之下,红军战士只能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生命去迟滞德军的进攻。

    (德)以利亚·施瓦茨中将是这样评论41年和42年的红军的:

    “我们一开始就低估了苏联这个巨人。如果按照我们部队的标准来看这些红军部队——这些两个人三个人,甚至五个人六个人共用一把武器的部队,就和赤手空拳的民夫没什么区别。而且他们的指挥官也没有战术素养,只知道单纯的进攻和防御。但就是这样的部队,形成一堵血肉的长城挡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包围他们,歼灭他们,可隔天他们就又补充上来几万这样赤手空拳的人。就在这样无休止的消耗战中,我们把自己的元气耗尽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