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种糜子!
“您说啥?”
高一夫刚刚听起来还有些不敢置信,是说的“种草”两个字吧。
“你们这个地很明显就是适合种牧草的,种苞米确实不太合适。不过我也就是一说,还没有具体的数据分析,但是,种牧草肯定比种苞米强!”
这是高一夫从未想过的方向,林地和耕地的价值不一样,而且牧草也不如苞米好销售。
“你们不是要成立合作社吗,不调转方向,一直这样种地的话,肯定还是老样子。”
老爷子从自己的袋子里拿出来一个密封袋装起一把土。
“而且,你们村儿用农药肯定挺狠的吧,地一年比一年差,合理话使用农药才能持续性的发展啊!”
滥用农药的问题一直存在,这不是一时半会边儿就能控制好的,老专家也值是感叹一句。
耕地种植牧草的问题,这不是高准陈生能决定的,需要大家的认同,并且还要向上申请才行,不出意外,两方都不太可能通过。
“耕地种植牧草确实不太合适,您看看土地还能不能改良一下,我们明年开春种地好收拾。”
“你们化肥换农家肥就能事半功倍!”
“啊?”
“啊什么啊,农家肥还不懂?”
高一夫不是不懂,只是没想到这也是一个改善土质的方法,
“等我回去把这袋子土研究明白了再说。”
说罢老专家就往车子上走回去,高一夫赶忙跟上。
“您报酬”
“嗐,不要,麻烦,我都退休多少年了不差你那点钱。”
感情老专家是退休返聘的啊,那刚刚那一个办公室的估计都是返聘的,纯粹是为了自己的追求,还觉得钱麻烦的,高一夫也是服气。
滥用农药这件事,以合作社运营的话,也能更可控一些。
将人送回了农业站,回到村委将事情和柯袆良一说,他也觉得人家返聘的老同志思想觉悟高。
对于耕地种植牧草的意见他和高一夫一样,觉得不太可行。
“不太行。”
“告诉你一件好消息。”
柯袆良搞得神神秘秘的,让人觉得好奇不已。
“村子里的土地以各种方法进行了整合,期间还有好些个加入合作社的,总之咱们这个摊子是真的撑起来了。”
马燕的鸡崽养最近在附近的城镇热销,最近甚至还谈成了一家卤味店铺的供应。
马燕曾经来问过高一夫,她能不能把这些东西卖到店里去。
“当然可以啊,你有想法,还有执行力,能卖到哪里都是本事。”
其实她很有能力,只是缺乏自信,偶尔有个人给予她肯定即可,只需要一点点能量,就能造出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镇上卖肉的时候,马燕还是用的本办法,挨着每家商铺去问,问了不知道多少家,最终还真叫她磕下来一家卤味店。
每三天固定送一批肉鸡过去,在这期间还买了一辆电动三轮,梅花儿就看着她每隔几天拉着一车子鸡往城里去,回来时候后箱已经空空如也,也不知道她能往哪里卖出去那么多。
养了上百只鸡雏,梅花儿自认养得不错,她也学着去拉到镇上卖,一天下来竟也只能卖出去两三只。
同样的拉去城里,马燕能卖的一车后箱都光光,她梅花儿却只能卖出去一两只?不信邪的每天拉到镇上去卖,过了半个月,也刚刚卖出去不到十只。
一开始还能一天两三只,后面几天干脆一天一直都没有。
明明是同样的方法,怎么梅花儿就挣不上钱呢。
裹紧了自己脖子上的围脖,看着路边没有几个人影的街道,还是恼火。
“这是咋回事呢,都不知道咋能卖出去。”
梅花儿在这头抱怨,彭湖边卖白菜的老太太听得多了觉得耳朵疼。
“这个季节,你的鸡都蔫巴成这样,肯定不如神气活现的好卖,再说了,镇上哪有那么多人能天天买一只鸡来吃,你去旗里卖!早市摊子上一天怎么也能卖出去几个!”
梅花儿听得心动,隔天就调转了方向,早早到旗早市交了摊位费摆起来。
不一会儿,她就瞧见了马燕,开着她那辆电动三轮车一路丝滑地倒车停车,拉上手刹,和身边的摊贩打着招呼。
远远地,梅花儿没和她打招呼,却是不是朝那边望一眼。
梅花儿这头还没开张,马燕那边已经卖出去两三只,那框子鸡蛋还时不时有人过来买上一两斤,马燕总会给人家买菜袋子里过完称以后送上一个两个地。
梅花儿觉得马燕心机深沉,用这种小便宜笼络人心,同样简单的方法,让她操作起来,确实不行的,刚刚那么一会儿来了四五个人,一人塞一颗鸡蛋,白送的已经快有四五颗,咋也能值个几块钱。
梅花儿自认没有那么大方。
早市上午九点半散场,眼看马燕那头,不管是装着鸡的还是装着鸡蛋的框子都空空如也。梅花儿就卖出去三只鸡,剩下的几只还有一路奔波回村子,也是无比的心急。
回到家自己就开始检讨起来,马燕肯定是因为白送人家那些东西才能卖得那么快,索性她明天也学学。
想得倒是简单,真到了那个点儿,梅花儿还是做不到那么大方。
头两拨客人来的时候一人多送一颗蛋,到第四波的时候,梅花儿心痛得要命,怎么都不肯了。
虽然再怎么眼红马燕挣钱,但对于送出去的鸡蛋也无法释怀。
每天都在羡慕,却无法完全效仿,总在半道儿就折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折腾,梅花儿逐渐接受了她和马燕之间的差别,这门生意是挺挣钱,但她就是不如马燕能挣那么多。
所以当柯袆良挨家挨户说明合作社运营和各种什么什么事儿的时候,自然而然提出一个要求。
“你们不是新河村的合作社吗,不能光种地,把我们养的鸡和产的蛋也往外卖出去,我们都是普通农民,不懂得做生意,你们年轻人懂得多,我儿子那么相信你们,总不能让我们的钱打了水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