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当作精领到BE剧本[快穿] > 第202章 笑拥江山美男梦(116)

第202章 笑拥江山美男梦(116)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王甫当即上奏,将新青苗法推行全国,以百姓之困顿。

    书颖又问苏沅的意见,苏沅奏道:“娘娘英明睿智,新青苗法实施起来比原来的顺利一些,可是这两年仍然有些情况。虽然有商家配合,但有些地方富户却对此项新政热情不高。

    民间本有借贷之事,所获之利高于青苗借贷,许多长期经营此生意的商人龟缩。还有些商户实在没有钱可借,下层官员为创政绩而强迫,手段过于粗暴。”

    书颖点头:“朕也猜到了一些,新法虽然令官府工作量大为减低,可是实施起来仍然不能尽如人意。淮南东路尚是富庶之地,淮南东路百姓还比较知礼温良,尚且如此,放到别的地方,更难有成效。”

    王甫坚持:“太后娘娘,变法之事不可瞻前顾后,必须刮骨疗毒,下定决心,才能上行下效,贯彻到底!”

    书颖摆了摆手:“王爱卿误会朕的意思了。朕不缺少变法之决心,纵观历代兴衰变换规律,那些分裂小国且不论。如两汉四百年,唐朝被安史之乱一刀切两断,是以盛世太平兴不过百余年。

    我朝便有西北之胜,在军事上已经四方无敌,可是常言道祸起萧墙,我朝如今最大的危机不是外敌而是内政。冗之患、财政之患不解决,朕便发兵北伐,有力一统天下,可是无力后续治理。”

    众大臣虽然不知她想怎么治理,但也觉得这有道理,王甫又问:“那么娘娘是赞成扩大变法吗?”

    书颖道:“朕赞成,但是朕心中的扩大不在宽度,而在深度。朕考虑到金融上的事还是要在金融上解决。”

    王甫虽然是个超越时代的金融家和经济学家了,却仍然一头雾水:“什么是金融上的事要在金融上解决?”

    书颖道:“诸君以为一颗良种要怎么样才能长成大树?”

    众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需要土壤。”

    “需要浇水。”

    “要施肥。”

    “要锄草。”

    “要阳光。”

    书颖点头:“不错,甚至这些条件都缺一不可。新法就是这种良种,朝廷需要变法求存,只代表环境只符合了一样条件,比如一点水,可土壤、阳光、肥料、锄草……这些一样都没有。

    其表现为旧党激烈反对,执行时一方面私人钱庄热情不高的情况,另一方面官府因为不直接承担青苗贷而怠政。”

    诸臣抚着胡须,暗自点头,王甫又追问如何让这种子有土壤、阳光、肥料、锄草人,这也是所有人的疑问。

    书颖道:“本朝民间虽有擅自铸币的不法分子,但官方并没有丧失铸币权,朝廷携铸币权、采矿权,朕也改进了冶炼金属、制盐技术,户部税收运营机制也还正常。

    可以此为底气成立国有银行,且进行正式的系统的银行金融立法和司法机制建设,这不关乎土地所有权矛盾。

    国有银行不是官府,也是商号,无权参与地方政务,无权号令百姓,但是员工可以得到相对丰厚的工资。

    国有银行资产和利润属于国库,并且有义务奉命于上级银行和朝廷命令,朝廷户部也要留其账务资料,随时可调阅。

    有国有银行开办的地方,就可以严厉禁止民间高利贷,限制但是民间有需求的人可以到国有银行借贷,便民利民。

    有银行法和金融法规定,新法区域内不符合的钱庄就在监督下整改,拒不整改就封查。有国有银行,无民间钱庄时,老百姓可以找到国有银行实现借贷服务。先进的金融业,可以增强朝廷的经济调控能力。”

    叶世钊忧心道:“这将增加官府的工作量。”

    王甫却有点领悟到了,道:“变法本来就要增加很多工作。如果这些工作是真正有效可持续的、为民解困的,那么就无法逃避。”

    书颖才道:“还有朝廷冗官和体系复杂问题,很多冗官非科第出仕,靠的是祖荫。我朝士大夫多是科第出身,就算父亲当官,儿子不中靠祖荫得个闲官名份,却难打入士大夫的团体内。

    先帝在时荫官数量得到一些控制,但是目前的数目仍然十分庞大。要对荫官进行再教育、培训选出其中有一定特长和能力的任职于非官府部门,如朕将成立的国有商号、银行这类部门。

    父荫已给过兄长的,弟弟再得荫官官位,兄弟一起参加考核,其中成绩合格并且最优等的,拿原来的全薪待遇。余下兄弟成绩合格但名次差的、又无实差、本人也无实际贡献则俸银减半。

    通不过第一次考核,可以补考一回,再不行的就对不起了,朝廷仁至义尽,发放一笔安家费,然后解除官位为民。其中要是不服气的,该造反的造反,该骂娘的骂娘。”

    在场的人听到造反都站起来作揖,王甫却有些高兴道:“太后娘娘圣明!微臣早提起整顿太学、惟才是用,但是都没有腾出手来。这吐故纳新,选贤任能,朝廷冗官之病证就能得到缓解了。”

    书颖忽看向叶世钊,道:“爹别见怪,我知爹的才干,当年未曾科举是另有原因。倘若真要进行考核,爹有实职又没有兄弟原不用参加。但是为显朝廷决心和公正,爹到时候也参加一下,无论参加算学、法学、经学都可以。”

    叶世钊道:“若是真的举行大考核,臣愿第一个参加考核。”

    王甫朝他一揖:“叶尚书的才干,朝廷有目共睹。叶尚书执掌户部十几年,朝廷赋税收入远高于真宗皇帝在位时。叶尚书怎么都不算冗官,此时为了大义自降身份,实让人感动。”

    书颖见旁人没有意见,点了点头:“此事就由王卿和礼部官员比照诸科考试拿出个章程。至于成立银行及相关立法,司法机制的事,朕会依照经商经验拟个初案,到时再征求各方有用建议补充。”

    谈过这些议题,书颖又谈及要进行军改,在场的人再次震惊,韩平不禁担心自己的权位。

    书林道:“近些年,军改也一直在进行中,如配备火器、采用新战法。西北之胜又得了很多擅马战的西北汉人、羌人和番军。娘娘这时提出军改,是要比之前的步子迈得还要大吗?”

    书颖点头:“历朝历代都在进行军改。赵武灵王解放思想、胡服骑射,让赵力日强,甚至到可以与秦军抗衡。霍去病机动穿插、包抄突袭和指挥大兵团作战,将飞将军李广都扫进历史尘埃。

    我有领兵的经验,大哥和元均也是素来领兵的。军中最需要去繁就简、提升效率,我朝武官名目之繁多,职务之晦涩让混迹于军中的武官自己都搞不清楚。”

    皇甫元均想到自己初入官场时也不明白许多名头繁多的官位的高低。他入官场一年后都不知那些一大串的头衔的人到底是什么级别——其位置到底是职位、头衔还是差遣,更别说他下面的人了。

    恐怕只有世家子弟从小耳濡目染才清楚一些,但是世家子弟中如叶书林、裴延庆、柳非青这种有能力的人是少数。年轻参军的中下级武官大多来自于民间平民。

    书颖又列举了一些武将官、职、差遣的名称和加封名号这些一大串的名号,这进一步加深因为更戍造成的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现象,有些连将都不识将。

    “如果是训练松懈的军队,别说将不识兵、兵不识将,连各校尉之间都难分得清各自职位。假设敌军突袭,一时该听谁指挥都不知道,乌合之众哪有战斗力?”

    大家都能明白,因为无论文官和武官,并不会每一个层级的服饰都不同,当然难以精确辨认层级。是文官还好一些,因为是知识分子,心眼多、记性好,由于工作性质,有时候慢一点也没有关系。可是战时的军队,这种品种繁多的名号和层级就是一个问题了,加重记忆负担和文书工作量。

    书颖拿出现代几乎所有国家的采用的军衔制的方案出来,并且亲自设计了军装和军衔肩章,让空闲的小宫女们制好。因为现代服装的裁剪版型比较复杂,书颖还后知后觉意识到这个时代很需要缝纫机来解放妇女。

    有记载的世界上第一台缝纫机是木工托马斯-山特发明的,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以目前本朝的手工业技巧可以制作各种零件。

    书颖感谢第一个世界是一个设计师和裁缝,她对制衣方面的机械都很熟悉。就算她当初用的是电子智能的缝纫机,但是除了动力和控制系统不一样之下,其实现打洞穿线的原理是一样的。

    她在上学时也学过制衣历史,对早期缝纫机的结构也相当了解。第二世时后半生当科学家,也是机械高手,她召集工匠帮着打造零件,一定能造出缝纫。

    这些尚是外话,却说这时候她让太监取出新式冬季军官制服、皮带、授带、军官大衣、大沿帽、皮靴、头盔和士兵作战服、头盔、负重背包、弹药袋。

    书颖让书林和孟承志去偏殿更衣,书颖一边解释简化后的军衔,引入军功章。军功章引导将士的集体与个人荣誉感和责任感,并且这是所有将士的履历相关。

    “同样参军年限和起点的竞争一个升级职位时,军功多的升级。由于文化水平和领导能力限制而不能当将校却有一技之长和贡献的士兵也可以升级。从列兵到一级军士长,待遇也有所不同。”

    苏沅道:“这也相当细化工作了,文书工作难以减轻。”

    书颖道:“同样的精力,花在华而不实的上面和花在精确的事上面是不一样的。军改除了消去这种华而不实的复杂名称,还要保持军队的上下通畅和思想建设……你们喜欢称之为教化。”

    这时礼部尚书徐朗道:“要教化那些武人,谈何容易?”

    书颖微笑道:“朕以前常下部队,本朝将士,特别是禁军的士兵都是良家子,他们除了不识字或识字不多,大多数是通情达理的。”

    很多文人比较清高,天然看不起当兵的没有文化。这种常态将持续千年,就算到了现代,很多普通部队士兵是贫寒人家子弟没有考上高中或大学,在征兵时符合要求就入伍了,他们离开部队后仍然相对弱势。

    正谈着,书林和孟承志换好衣服出来了,大家正惊奇地看着他们。书林身材结实修长,就是穿衣显瘦,脱衣有肉那种。

    本朝并不以胖为美,他这样的身材就是所有男人都嫉妒,所有女人都喜欢的。穿着合身的军装、帽子、皮带、皮靴、授带,相对于汉服的飘逸,军装更显有板有眼和迫人感。

    书颖一看,笑道:“大哥不愧是天下第一美男子!穿上朕设计的将军礼服,果然帅死人不尝命。”

    书林抚了抚襟前的铜扣子,拉了拉“短袄”,问道:“这是什么布料,非丝非麻的。”

    书颖道:“朕设计的新面料,让宫中的绣坊用新式织机用新的经纬法新织的面料,将棉、麻、羊毛按一定的比例混纺的,内衬是纯棉的。”

    书林道:“娘娘自小做的衣服就比别的绣娘精美,如今又钻研面料了。可你一边临朝,一边在宫里养胎,还要做这些琐事,岂不太累了?”

    书颖摇头:“这可不是琐事。改进纺织技术,不断创造新的面料,降低布匹成布,可以减轻军需财政支出。成立新的布料工厂,在西北推广棉花种植、采购羊毛,西北的农牧民就多了一项收入。

    西北自唐脱离已有数百年,万民归心需要时间,现在已经从武力上征服,思想上教化,还要靠经济上控制。”

    王甫抚须想了想:“昔年管仲借缟布对鲁国发动经济战,不战而屈人之兵。太后娘娘这长远之计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甫是这个时代的经济天才,别人未必领会书颖的长远眼光,王甫第一个能理解。

    书颖笑道:“知我者,介修也!经济在于流通与循环,朕还想将来的新面料厂和服装厂大大赚钱呢。”

    孟承志忽道:“太后娘娘,如果军改,将士要穿着没有片甲的军服上战场吗?”

    一直未说话的皇甫元均看了孟承志一眼,道:“原来禁军士兵的甲胄的保护作用也不强,并不能让其在战事中免于死伤,而且很重。

    火器化的军队,大多数敌人杀不到跟前就被打死了,穿甲胄不是……多此一举吗?未来军队中,士兵的负重能力要用于带弹药上面。给我足够的弹药,我就能为太后娘娘征服一切土地。”

    书颖淡淡一笑:“光有火器可不够你征服一切土地,你到不了海外的地广阔的很,而且金矿、银矿比咱们中原多得多。朕需要建最好的战船和最好的航海家,建立最强的海军,才能纵横四海。”

    孟承志眼睛一亮:“娘娘,微臣曾在海外游历七年。”

    “朕知道。但是先统一南北,再开拓域外,是国家战略步骤。”书颖顿了顿吩咐道:“大哥、元均,你们直接带的部队将作为军改的第一批。你们问头拟好所辖将校的档案,给他们按照军衔制定衔级。”

    “微臣遵旨。”

    书颖又看向吏部尚书范敬仁:“范卿,你整出所有无实差的荫官的名单和档案,朕出月子后也会亲自抓这吐故纳新之事。别怕得罪人,谁要为此闹事,就说朕的父亲尚要参加考核,他算老几?这是朕的原话。”

    在场的官员眼皮子都一抖,范敬仁起身:“微臣遵旨。”

    书颖看向礼部尚书徐朗:“徐卿,你主张科考改革,那么考核荫官的事也要交给你和徐卿一起办。万一其中有擅长杂科的人才,比如极擅长算术、格物和机械的人,千万不可放过,这比进士还实用。”

    “是!”

    “朕月子期间要多休息,还要亲自草拟新法区银行法和金融法。”书颖顿了顿道:“苏卿主持全国内政,要多辛苦一些了。还有,法科与算科的人才太少了,朕拟明年特增开两科,你看能不能操作?”

    苏沅道:“微臣不敢称辛苦。增开两科取士虽是为了满足需要,但还在先帝孝期里,不知合不合适。”

    兵部尚书道:“苏相公,此时民间已经不禁嫁娶,到明年时,太后娘娘和皇上都快出孝了。真宗爷驾崩第二年,先帝也开科取士了,可见这并不冲突。”

    大家也暗自点头,苏沅追问:“只开算科和法科吗?”

    “医科也可以开。”

    “进士科呢?”

    书颖道:“早年录取的进士,很多还没有职位,进士科还是等两年吧。”

    在场的进士虽然心中有点异样,但他们是上了船的人,还不至于为此大动肝火。

    书颖又道:“政事堂诸卿先去忙吧。朕留爹说一说话,大哥、元均、承志也留下。”

    余下大臣施礼退下,叶世钊问道:“娘娘有何吩咐?”

    书颖叹了一口气,说:“我比先帝更支持新政,把手伸到冗官上,这要得罪一大批人了,底下怕是暗潮汹涌。我们叶家要约束族人,别被人抓到把柄。”

    叶世钊和叶书林、叶玉堂对看一眼,揖道:“是。”

    书颖挥退身边的人,沉默了许久,余下的人都等的有点儿心慌。

    书颖忽然问孟承志:“承志当年出海,应该认识一些擅长航海的人吧。”

    孟承志道:“有些海商招募到一些东南沿海的渔民作水手,这些渔民几代都靠海吃饭,是以对海上的事比较熟悉。”

    书颖问道:“朕不知福建水师是何光景,承志知道吗?”

    孟承志道:“东南承平数百年,论实在能力,还真不好说。”

    书颖道:“昔年太宗时期,曾调水师配合北伐,可惜北伐未成功。我若调你去福建水师做副都指挥使,你敢不敢去?”

    孟承义道:“太后娘娘有心栽陪微臣,微臣若还不敢去,也太没胆了。”

    书颖轻叹道:“不管怎么样,水师中总有几条船,一些水兵。你去了,了解后将情况汇报于我。你应该知道东南方的大琉球,你可以往来几次。等你们走熟了路,咱们迁居百姓过去安居。

    这个天下是病入膏肓了,我不负天下生民,难保天下人负我。天下人若负我,我就在海外重建家园,叶家也可搬迁去海外安居。”

    皇甫元均惊道:“娘娘何出此言?现今娘娘在朝野皆有威望,天下人又怎么会负你?”

    书颖轻叹道:“凡事要未雨绸缪。叶家到如今境地,进退艰难。我也不能保证,熙儿长大后如何看待我和叶家。我也不能保证,他长大后如何看待你。”

    叶世钊揖道:“皇上聪明贤孝,如今不足六岁,娘娘如此想,未免杞人忧天。”

    书颖淡笑道:“孩子都是这样,小时候听话可爱,长大后就不一定了。”

    书林也道:“娘娘是不是那后……抑郁症?不然怎么如此悲观?”

    书颖回神,失笑:“你才抑郁症呢。罢了,如果一切尽如人意则好,我们在海外得块肥沃的土地也挺好的。”

    孟承志奏道:“娘娘若想得海外的土地为私产,那么微臣就不宜劳动福建水师了。若真得到什么,朝廷才要分大头。”

    书颖回味过来,笑道:“这话不错。可若我不让你去福建水师,你哪来的船和水手?”

    孟承志道:“只要有钱,在沿海一带也不愁找不到船,招不到水手。”

    “你要多少钱,能组一支像样的船队?”

    “六十万贯,总不能少于这个数。如果船队发展得好,我能做起海外的生意,则每年有利润。”

    书颖轻轻笑起来:“好啊,朕可以一年给你二十万贯,你若能组建船队,朕允你做海商,还提供军火,这门生意我七你。”

    孟承志摇头:“虽然娘娘给的这些资源天下没有第二个人给得起,可是七分太严苛了,我也得找江湖朋友才办得成,还要分好处给别人。况且娘娘是甩手掌柜,我要劳心劳力。”

    “六四分。”

    “太后娘娘,你得明白,这世上有本事的人都不便宜,所以五五,不能再少了。”

    书颖沉吟了一下,道:“看你如此有信心,难道你还真认识一些有本事的人?”

    “我好歹在海上漂了这么些年,当然认识一些朋友。”

    书颖坐直了身子,目光精光一闪,道:“好!朕近些要忙于内政、发展生产,然后就要完成北伐,管控北疆。

    七八年内都腾不出手来建设海军,等我忙完银行、金融立法的事,我们再合计一下。海军是朕私房出钱养的,不受文官节制,直接听命于朕。你能拉起多大多能打的队伍,我就升你做什么官。”

    叶世钊忧心看了书颖一眼,又碍于有外人在场才没有说出口。书颖倒了解父亲,眼神示意他之后在说。

    皇甫元均从前并不认识孟承志,见书颖如此信赖孟承志一个小小昭武校尉,不禁生了疑心。皇甫元均难免想起书颖提过,她少年时因为赵玮勉强她却又背信弃义而找了一个朋友。

    难道那个朋友就是孟承志?

    皇甫元均如此怀疑,他心头又嫉妒了起来,比嫉妒赵玮还要更深一些。他有把握书颖早就不爱赵玮,最多只是同情他,可是他没有把握书颖对那位有没有感情。

    孟承志告退之后,叶世钊才说:“娘娘,你避开朝廷让人训练私兵,是否不太妥当?”

    书颖眼波一转:“没有利益的动力就不可持续。朕要是通过朝廷,士大夫们没有做出任何实际贡献,如果有利益却要分去大部分,我又不傻。”

    “可是,这到底会被人非议……”

    “我就算当个从四德的贤妇,照样有人非议我。”书颖沉默了好一会儿,“我在这一片土地上花了太多的精力,如果仍然不如我意,我们叶家也好避居海外,重建家园。”

    玉堂道:“太后娘娘想多了吧?我们叶家在朝中的关系不差,在民间的口碑也不差。”

    “以前李太后和李家也觉得自家可以富贵绵延,可是突如其然就楼塌了。”

    玉堂不由得沉默了,他是安阳郡主之子,李太后是他的曾外祖母。这样活生生的例子放在眼前,他不能再说书颖多虑了。

    书颖之前也临朝过一段时间,她儿子还小,不用上朝,可是她作为皇太后只能坐在龙椅旁边临朝。

    书颖不服气,发现本朝士大夫思维越发压制女性,她的女皇之路的外在环境条件比叶皇和武则天要差多了。

    如果士大夫非要以男女之别阻止她,她就杀士大夫,就像武则天几乎屠尽李氏宗室一样。如果她自己的轻信都反她,她就安排叶家避居海外,保证后世人难以对叶家想杀就杀。

    而中原再次天下大乱,既然天下是白眼狼,她就等于把一切都收回去。小蓝只说要沾龙气,她现在做到了,她当女皇完全是因为骨子里的不服气。

    干一样的活,她干得比历史上大部分皇帝好,凭什么她就不能坐中间?

    至于赵熙这个儿子,她现在还挺喜欢和爱护的,可是权力拥有魔力和诅咒,她不知将来会不会和儿子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