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平定徐州,吕布入兖
徐州。
这一世的陶谦并没有对曹操有什么激烈反抗。
曹嵩也没有死在徐州途中。
所以曹操进了徐州之后,也没有下令屠城。
而是按部就班地和平接手了徐州。
州牧府内。
陶谦将自己的大印交给曹操后,便带着家人离开了徐州城。
他的存在对于城内官员来说,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只要他在城内一天,徐州官员的站位就始终会在他身边。
所以他必须走!
他知道,曹操之所以放过自己。
是不想徐州城内的官员因为自己的死,而存有异心。
所以让自己远走当个富家翁,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徐州城外的陶谦,深深地看了一眼城门上的“徐州”二字。
深深地叹了口气。
旋即坐上马车,踏上了自己的旅途。
城墙之上。
曹操远眺着陶谦离开的方向,心里不知在想什么。
一旁的荀彧见状,开口询问:
“主公这是不放心?”
曹操眼神不变,嘴巴却轻声念到:
“哪有什么不放心? 陶谦这个老东西虽然有些贪恋权势,但是他更热爱徐州的百姓,若是徐州百姓饱经战乱之苦,他一定不愿意看见,所以他这一走,便不会回来了!”
“主公高明!”
曹操微微一笑。
“这哪是我高明,是主公告诉我的。”
“丞相?”
曹操略微颔首。
“临行之际,主公挨个给我分析了各路诸侯的优点缺点,真正能入主公法眼的只有三人,你可知道是哪三人?”
荀彧双眼微微眯起。
“主公自己、江东孙坚,这还有一人……文若不知。”
“刘备刘玄德!”
“什么!”
“你也惊讶吗?我初次听见主公说起的时候我也惊讶,可当初十八路诸侯齐聚之时,我才发现,主公的眼光有多毒辣。”
荀彧十分好奇,自己的身子也不由向曹操靠了过去。
荀彧的小动作自然是落到曹操眼里的,曹操嘴角露出了丝丝笑意。
“当初十八路诸侯齐聚,刘备凭借三人便敢来这诸侯大营。而后的事情你也知晓,席间他不断被各路诸侯冷嘲热讽,可是表情丝毫没有变化,关羽将李榷、郭汜二人的脑袋丢进大帐内的时候,刘备更是看都没看地上一眼。你说这样的人物,袁绍、袁术此类人可比得上?”
荀彧没有发话,只是再细细分析曹操的话。
“再后来,刘备被主公擒获,带到了洛阳,被主公封了一个中郎将的官衔,掌兵六千。刘备凭着短短一个月,便将这些兵士招募完成,还得到了陈到、周仓这等猛将,你说刘备简单吗?”
“依主公所言,刘备实在是有些让人……”
“匪夷所思是吧!哈哈哈哈!主公也是这样说的,他说刘备就如同打不死的小强一般,虽然我不知道小强是什么意思,但是我能感觉到,刘备此人,若是稍加沉淀,将来一定会成为一方巨擘!”
荀彧脸色有些骇然。
“照这样说,若是刘备他心有异心……”
“他不敢的!”
曹操语气十分笃定。
“只要主公在世一天,刘备便生不出来任何异心,哪怕是主公身死!至少十年,刘备也不敢妄动!不过主公说刘备此人虽然有些小机灵,但是他热爱百姓,心向大汉,所以这些事完全不用考虑。”
“为何?”
“你忘记他姓什么了?”
荀彧完全被曹操的话题带着走,完全没有想到这最根本的原因。
对啊!
刘备是大汉皇室,论辈分,陛下都得叫他一声“皇叔”。
他造哪门子反呢?
荀彧也是被自己蠢笑了,轻轻摇了摇头。
“对了,文若!”
“主公请讲!”
“这徐州接手得怎么样了?”
“目前没有状况,再过个三五天,徐州应该就能被主公完全掌控了!”
“行!那便告诉众将,十天之后,出兵讨伐袁术!”
“诺!”
兖州这边。
吕布率大军到达兖州城外。
远远望去,城门口站了数十号人。
带头之人便是陈宫。
吕布随即策马赶到人群之前。
“陈宫陈公台见过温侯!”
“先生不必多礼!这……是什么情况?”
吕布本以为曹操写信,让自己接收兖州。
总会遇到一两个不长眼的。
自己都做好杀一两只鸡的准备了。
可是事实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这兖州城门大开,哪里是有人想要反抗的样子?
这是巴不得吕布赶紧进入兖州,接手兖州内部的感觉。
“先生,这些人是?”
吕布扫了一眼在场的众人,形形色色应有尽有。
“哦!这些都是兖州城内的世家子弟,都是跟陈宫一起出城迎接温侯的!”
“那……进城?”
“进城!”
吕布此刻都还是晕乎乎的。
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入了兖州内部。
洛阳,郊外。
这天,董卓正带着贾诩、郭嘉等人在郊外视察。
此时已至夏末,天气炎热无比。
不过众人丝毫没有任何的不耐。
全是因为这郊外新开垦的良田,实在是太壮观了。
一眼完全见不到头!
一株株水稻全都挂上了穗穗果实。
董卓心中也是十分感慨。
这洛阳百姓再也不用忍受饥寒之苦了。
汉朝是有水稻的,据文献记载,东汉初年渔阳太守张堪曾在狐奴县一带引潮白河水种植水稻。
所以董卓也大肆带领百姓开荒、引水种植水稻。
洛阳的天气十分离谱,没有春秋两季。
一年到头都十分炎热,好在冬天也不太冷。
天气炎热带来的好处便是水稻的长势喜人,甚至可以一年两熟。
但是同样问题就来了,洛阳很容易干旱。
所以开水渠也被董卓提上了日程,董卓还凭借自己的记忆画出了水车草图,并且免费提供给了百姓。
洛阳百姓对董卓是感恩戴德。
突然,董卓像是想到了什么,叫来一旁的贾诩。
“等秋季丰收后,让百姓选种的时候多选长得矮的稻株。”
“啊?主公这是何意?”
矮化这个原理,董卓自己也不太懂。
只能说个大概。
“具体原理我也不好解释,大致就是越矮的稻株,就扎根越深,穗粒就越大,加上稻株低矮,就不容易被风吹倒。”
贾诩也是听的有些云里雾里的,反正这也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农户们应该也不会去反对。
轻轻点了一下头,便继续跟上董卓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