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王家有子 意欲成圣 第十五章 新学
吾之志乃是让天下所有的黎明百姓,不分男女老幼,不分高低贵贱,人人都可读书识字,都可明辨是非。
吾之志乃是为了让这天下人人平等,再无阶级压迫,让这世间再无不公。
吾之志乃是为了继承圣贤的理想,继续走完先贤未走完的路-天下大同!
当时说完这番话的王大学子只觉得自己的身形高万丈,自己的光辉普撒世间,连他自己都差点相信了自己上课睡觉是为了黎明百姓。
众学子当时也是听的目瞪狗呆,这厮是如何这般理直气壮满口胡诌,不过这诌的…好燃啊!
当时的学子哪里听闻过这番道理,从小到大固有的认知让他们心中理所应当的认为,读书本就是少数人的餐宴,穷人读不起书是很正常的事,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圣贤著书立言的本意就是让世间人人都能读书明理。
这番忽然听闻王智这等言语,就像是给自己的封闭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当下就有热血学子站起身来拍手叫好,高呼我辈学子当以此为志,愿为王同学马首是瞻,愿为天下大同的急先锋。
当时的王智却不知道他的此番言语将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杀身之祸,只是他王大学子一听到这般奉承之语那还得了,那不还是馋猫见了腥,火上浇了油。
王同学当场就再放豪言:你道我此生难有作为,可在我看来你却不知何为做为?
是整天摇头晃脑之乎者也是为做为?
还是整天吟诗作乐写写画画是为做为?
这些做为在吾眼里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
什么是做为?我且告诉你罢!
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才叫做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有学子痴痴呆呆的反复呢喃着这四句,只感觉浑身颤栗,毛孔炸开,鸡皮疙瘩都起了一身,仅仅只是读起来都令人激荡不已,热血沸腾,是的!这就是做为!这才是做为!
和这四句一比,往日的自己一身的才学都学到狗身上去了,这四句话才是我辈男儿人生在世的意义和价值。
关于此四句名言乃是本朝神宗年间关学大儒横渠先生张载所著,只是此时横渠先生的关学尚未发扬,还仅限于在关蜀之地少数人所知,甚至连张载所立的横渠学院,因为张载的离世此时也濒临倒闭,历史上此四句名言世人皆知的时候还是在南宋时期,在大儒朱熹的宣扬下才为人所知。
至于现在,一众学子还是都未曾听闻过的,乍一听到如此振奋人心的话,只觉得浑身热血翻滚,就算此刻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
王智享受的看着众人的震撼,脑袋又是一热,再次大声高呼:只要能为当世百姓某生,为后世子孙某利,三百六十行,行行皆可成圣!!
此言一出,众人大惊,这可是破了天的话啊,不比横渠四句还是儒家之言,众学子深有认同,可是这三百六十行,行行皆可成圣…
谁人不知这成圣之人皆是儒家先辈,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名句可还在台上刘学政身后的墙上挂着,自古至今这士、农、工、商阶级分明,儒家士大夫高高在上,掌控天下几千年,你这如今一句三百六十行都可成圣,那岂不是说就算一介商谷贱籍只要做了利国利民的事,那也可以和孔孟并列?
这可是要颠覆如今儒家在这世间的地位,这是要翻了儒家的天啊!
在宋时,读书人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比之前的历朝历代都要高的多,太祖皇帝乃是武将篡位起家,为了不让后世武将有样学样,太祖太宗二帝制定了一系列崇文抑武的政策,连军队也都是由文官控制,甚至到了一个三品武将见到七品小文官也得下马行礼的地步。
儒家的地位到了此时可谓是空前绝后的高,甚至连他们太学学子不但不收学费,还会给与伙食补助,而且还会给一部分学生发放奖学金和生活补助,比后世学子的待遇那简直是天差地别,至于世人敬仰的医圣、武圣、书圣之称,那都是后世子孙所冠,在当时可没有这种说法,也不会有这种说法,谁敢与孔孟二圣并列,怕是会被天下文人学子吐沫星子淹死。
当时的众人皆沉默不敢搭话,只有刘学政气的那是胸膛起伏,须发皆张,连话都说不明白了,只是指着王智一顿乱斥:你你你你…简直胡言乱语,一派胡言,满嘴…满嘴大言不惭。
王智当时却是没有在意到众学子的神情,只当他们是被自己的霸气所摄,于是双手背后,鼻孔朝他说道:我大言不惭?我且问你,想那东汉张仲景,立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活人无数,福泽何止万代,可为圣也?
再说那太史公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一出使我华夏三千年史立于堂前,使后世子孙得以史为镜可知兴衰,可为圣也?
还有那春秋孙武子,所著《孙子兵法》十三篇,可谓是百世兵家之师,为我华夏子孙抵御多少蛮夷,免受多少人祸,其功何其之大矣,可为圣也?
还有那仓颉造字、蔡伦造纸、祖冲之的缀术、毕昇的印刷术……
随着王智一个个古之大贤脱口而出,斋堂之大,却无二话,一句句,一刀刀仿佛可以扎进人心的话语,使得众学子个个面红耳赤,呼吸粗重,就连刘学政此时也只是冷眉竖目嘴巴哆嗦的指着王智,却迟迟说不出话来。
他想反驳,却找不到理由,如此一个个史诗人杰大贤仿若一堵堵厚实到看不到头的巨墙,牢牢的压在他的胸口,堵在他的喉咙,使他面色绛紫,身躯都止不住的颤栗。
所有的愤怒,所有的言语最后只化成了一句:你给我滚出去!!
出去就出去,王智袖子一甩,昂首挺胸,大步出斋,最后还留下一句:我出此门并不是因为你的驱赶,而是我本就不乐意上你的腐酸课。
直到王智出斋后良久,斋内依旧哑然,只有那一个个粗重的呼吸声不绝于耳。
后面斋堂和太学发生了什么,王智就不得而知了,当时的他已经从太学院墙翻出了墙,窝在了聚贤堂数日后方才回府。
王富与王贵二人也只当他是在太学宿舍里住了下来,就没有多问,直到后来去了聚贤堂才从堂中人口中得知堂主和他们同吃同住了数日,然后依照惯例告诉了主母种氏,种氏也按照惯例打断了几根木棍。
“你说怎么就出大麻烦了,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思绪被秦九昭的问话拉回,王智有些懵逼的看着他道:“我和你装什么啊,我是真不知道啊,这不是一句很平常的话吗?”
王智没有骗他,他是真的不知道这句话有什么不妥,他受后世记忆影响,天生就认为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各行各业都有其必然存在的道理,都是缺一不可的,每行每业的先行者都应该受到世人的尊敬,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人人追捧文人雅士,学子都做诗词文章。
难道是那天自己太过装笔被人忌恨上了?
秦九昭看他不似作伪模样,恨铁不成钢道:“你那日在斋中所言,受到一些同窗的追捧,还整理成册,列出数条思想学说来,称之为‘新学‘。”
“其一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其二曰:弃繁从简,通俗易懂。”
“其三曰:广为传学,教化万民。”
“其四曰:人人平等,天下大同。”
“其五曰:行行平等,皆可成圣。”
……
随着秦九昭的缓缓道来,王智逐渐眉开眼笑,他当日只是不吐不快,倒是没想到还能整出这么多门道来,于是哈哈笑道:“这是好事啊,麻烦何在啊?”
“我看你是真的神经大条!”
秦九昭白了他一眼道:“其余不说,就单说这五条思想学说,哪一条都够杀你八百回了。”
“这是何意?”王智不解。
“我原先也不太理解,但觉不妥,便和秀才说了,他给我解释一番,我才明白,你这厮着实闯了天大祸事。”
秦九昭面色凝重的和他解释,“先说这第一条‘格物致知‘,本朝所有文豪大儒都在格圣贤文章致知,你来唱个反调,要格物致知,你把他们的老脸往哪搁?”
“再说这第二条‘弃繁从简‘,你说的倒是轻巧,本朝历代文人皆崇尚言辞华丽,喜好卖弄文学,你这学说一出等于是在骂他们脱裤子放屁,你说说他们岂能饶你?”
“再来说这第三条‘教化万民‘,你教化万民了,那些世家大族怎么办?他们可就因为掌握了学问,才能世世代代高人一等,你让天下百姓所有人都掌握了知识,那他们还有何利可图?还能剥削何人?古往今来嘴上说着要教化万民的人不少,可你看哪个真正去教化了?这是和所有的世家大族作对,不是闹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