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赴宴
李春儿带着好消息回来时,楚澜正在昭德店内读王峥多年留下的为官笔记。
永林党联合太后,给王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判处抄家,族人流放岭南三千里。
楚澜向太后提出留下王峥多年的笔记,被应允了。
“王峥此人,功绩全在看不见的地方。若不是他和先皇一起撑着,恐怕大齐早就完了。”
“放心吧,王大人,如果我大事能成,定为你沉冤昭雪,还要追封你为齐国护国公。”
楚澜在屋内喃喃自语。
“皇上!”李春儿飞奔入室,跪地高呼万岁。
楚澜立刻放下笔记,将其扶起来,随后将大门关上,两人坐在桌案前。
“春儿哥,怎么样?”楚澜看着李春儿的眼睛充满了渴望。
“皇上。”李春儿左右张望一番,附耳道,“三位统领已经同意,您的密信起作用了!只待今日就要行动,不过今夜还需要一点小小的配合……”
李春儿将计划讲完,楚澜露出掩饰不住的激动神色。
她有些紧张地在屋内转来转去,又用手整理了整理凌乱的鬓角。
近些天,她为了此事殚精竭虑,寝食难安。
“好,好,好。”楚澜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白皙的脸因为激动变得有些泛红,这使她像画了浓妆一般,明艳动人。
“皇上,不要激动,您现在……”李春儿有些结巴。
楚澜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兴奋瞪大眼睛,露出一副咋回事的表情。
“您现在,像个姑娘……”李春儿声音像蚊子一样。
楚澜轻咳一声,深呼吸几下,又整理了衣冠,让自己保持稳重。
但李春儿只是摇头,又指了指镜子。
楚澜走过去一看,立刻就明白了,她现在脸蛋和嘴唇红润异常,就像是一个浓妆艳抹的闺中少女。
她过完年就十四岁了,发育一天比一天快,尤其是在皇宫中吃喝不愁,个头都窜了一窜。
也难怪李春儿会惊讶了。
楚澜走到窗户下的鎏金脸盆前,用清水将脸洗净。
“春儿哥,今晚靠你了!”楚澜恢复平静,“你速速离去,不要因为我被限制了手脚。”
李春儿也知道大事将近,一切都要小心谨慎,于是匆匆离开了乾灵宫。
墙角处,露出一双眼睛,看着离去的李春儿,若有所思。
临近中午,一个老太监来到乾灵宫,在南书房中找到楚澜,道:“启奏皇上,太后邀您共进午膳,请您赏光,移驾康宁宫。”
楚澜心中一紧,担心是太后听到了些什么风声,今晚李春儿就会动手,她现在可根本不想过去。
但是不去,又担心露出破绽。
楚澜略一犹豫,便对太监淡淡道:“走吧。”
门外已经准备好了轿子,一行人前往康宁宫。
楚澜刚一进入正屋,却发现其中客位上,竟然坐着一个年轻男人。
那男人最多三十岁,一身黑色薄鳞甲,戴着雁翎冠,身上竟然配着一把长刀。
看到楚澜到来,年轻男人先是看了一眼,迟疑片刻,才站起来,只是单膝跪下,道:“吾皇万岁。”
说完,不等楚澜说平身,便自己站了起来。
楚澜心中判断,这人应该就是三万禁军总统领,沈聪。
太后看见这一幕,竟然和没看见似的,对楚澜道:“皇上,这就是禁军统领沈聪,他长期处于军营之中,君臣之礼上有所欠缺,皇儿多担待。”
楚澜自顾自走到太后身边,坐在另一侧的软榻上,笑道:“沈统领保卫魁京和皇宫,辛苦劳累,自然不被小小礼仪所束缚。不碍事,不碍事。”
沈聪听到这皇上,果然和太后说的一样,又怂又软,露出得意和轻蔑的神色。
楚澜看到也假装不知,依然和太后随意说道:“母后,听闻大臣对儿臣多有不满,这几日母后为了保护儿臣,不让儿臣出乾灵宫,不知道政事如何?”
张太后缓缓摇头:“哎——,皇上不必操心政事,如今首辅王峥已死,内阁由其他三位老臣共同处理政务,各地灾民正在救济。灾民感激朝廷,就不会跟着叛军乱跑,更不会给叛军提供帮助,这样一来,天下可定矣!”
楚澜内心冷笑,却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放心道:“母后所虑极是,如此就有劳母后和大臣们了。”
张太后似乎也感觉眼下楚澜这个小妮子,被软禁之后,似乎变得更乖巧了,为了安抚楚澜,便道:“这次叫皇上来一起用膳,就是想告诉皇上,现在王峥一死,很多大臣对皇上有所不满,尤其是不按规矩京察,令他们怨气颇大。皇上登基时说过,这不仅是楚家的江山,更是所有人的江山。这句话说得很好。”
张太后顿了顿,又说:“咱们虽然是皇家,但是也需要大臣们处理政事,有时候也得考虑大臣的心思。现在他们只是不敢弹劾皇上,但私下里也表露了很多不满。这几天皇上先在寝宫安心休息,等到大事已定,皇上还是皇上。”
楚澜恭恭敬敬答道:“是。”
张太后很满意楚澜的态度,笑道:“好了,时间到了,传膳吧!”
一道道精美的菜肴,从门外流水般传上来。
楚澜对美食从来不拒绝,自顾自对着桌子上的饭菜吃起来。
饭毕,楚澜恭敬道:“儿臣不扰母后休息,暂且告退。”
张太后手一挥,道:“不急。哀家这里请了一个戏班子,听闻皇上爱听些曲儿,特地叫他们唱来听听。”
楚澜有些紧张,担心太后离开康宁宫,去别的地方看戏,到时候李春儿的计划将会大打折扣。
“在哪里?”楚澜问。
“奥,就在这康宁宫的后院,他们搭好了临时的台子。今日风大,就不去远的地方了。以前先帝都喜欢去御花园里看呢。”张太后说完,就站起来,往后院走。
“沈统领,你也跟着一起来吧。”太后又道。
楚澜来到后院,这才看到里面是热热闹闹的戏班子,少说也有十七八人。
她心里放松下来,甚至有些高兴。
这样一来,李春儿更好浑水摸鱼了。
看到太后到来,戏班子的人也加快了速度,很快台子上便传来了紧密的鼓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