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对质
宋哲捂着脸,看向上首的老太太,又看向父亲,“不是我,真的不是我,我、我就是看着四妹妹总给祖母送吃的讨祖母欢心,我便也学着讨好……不是,孝顺祖母。”
宋哲平日里最是胆小怕事,让他做出毒害亲生祖母这种事,在场几人显然是不大信的。
宋夫人也知道,她本想一石二鸟除了宋妍,谁知宋妍身边那丫鬟好死不死把汤羹洒了,恰好这时连绣说宋哲的丫鬟跑去厨房炖汤。
宋夫人怒气冲冲看着宋哲,继续骂道:“平日里看着你胆小谨慎,可孰不知越是唯唯诺诺的人,心里的坏主意越多,这种人最是阴狠,表面上不声不响的,实不知内心里憋着什么坏呢。”
宋哲拼命摇头喊冤,宋老太太和宋大人却都没有开口说话。
不多时,为老太太炖汤羹的丫鬟被带了进来,她跟在宋哲身边,平日里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府里的几位主子,此刻低着头,身子有些发颤,进来就跪下了。
宋夫人一看嗤笑:“这是不打自招了?看把这丫鬟吓得,是知道自己做的亏心事藏不住了吧?”
宋哲一把扯过那丫鬟,慌忙问她:“汤羹里有毒,怎么回事!”
丫鬟两眼一黑,差点吓死,“奴、奴婢……”
她不停地发抖,话都说不出来,宋念温和开口:“你别怕,照实说,那汤羹是你去厨房亲自炖的吗?”
丫鬟点头如捣蒜,宋念又问:“期间你一直守着?可有假她人之手?”
“这、这鸭胗汤要炖足一个时辰,奴婢并未一直守在厨房,期间离开过,但、但厨房里有人的,厨房的几位妈妈都在。”
方才去喊人的丫鬟自然也把厨房里的人都喊了来。
此刻厨房的妈妈们说,不是用饭的点,她们不会一直聚在厨房,期间也离开了。
宋念拧了拧眉,宋大人怒道:“混账,厨房重地,就没有一个人在那里守着吗?”
几位妈妈不敢说话,府里是有规矩,厨房不能离人,可平日里没什么事她们几人惯爱聚在一起打打牌,也从未出过事。
线索好似一下子断了,汤羹在厨房炖着,而没有人看守,期间任何人都有可能去动手脚。
宋老太太看着宋哲,淡淡说道:“汤羹是你让人做了送来的,你若无法自证清白,让我们怎么相信你?”
宋哲满心慌乱不已,他就是想讨好老太太,怎么会突然遇到这种事,他只能看着身旁的丫鬟,“小莲,汤羹可是你亲手做的,莫不是你想毒害祖母?”
小莲满脸泪水,可她不敢哭出声,只是拼命摇头。
宋哲又道:“那你就得好好想想,你离开厨房有多久,是什么时候离开的,这期间到底有谁进过厨房,你盛好汤羹后又经了何人的手。”
他双手扶着小莲的肩膀:“你若记不起来,咱俩可就完了!”
“我、我……”小莲哭着说道:“我将汤羹炖上守了会儿就离开了,临走时托了厨房的刘妈妈帮我看一下,也、也就一盏茶的工夫就回来了,可那时厨房一个人都没了。”
“后来呢,你盛了汤羹离开,经别人手了吗?”
小莲摇头:“没有,是我盛的,也是我装好自己送来了安庭院,亲手交到徐嬷嬷手中的。”
徐嬷嬷仔细看了眼:“是这个丫鬟。”
生死关头,宋哲脑袋也灵光了起来:“也就是说,汤羹若被人动手脚,只可能是小莲中途离开的那一盏茶的工夫。”
宋念问了句谁是刘妈妈,一个婆子怯生生应了。
“小莲说托了你照看炉火,你为何离开了?”
刘妈妈硬着头皮道:“她也没说什么时候回来,老奴也有自己的差事做,总不能一直替她守着吧。”
徐嬷嬷在旁边听着,内心冷笑,这些个婆子就是拜高踩低的主,这要是大公子的贴身婢女,她们保准恭恭敬敬守着不敢离开。
宋念无奈道:“那小莲离开后,你守了多久才离开的?”
刘妈妈闪躲着目光,饶是一向好脾气的宋念也冷声斥道:“实话实说!”
“就、就一小会儿就离了。”
所以小莲离开的这一盏茶的工夫,就格外关键。
宋念揉了揉眉,一打眼,却见有个婆子跪在后头打颤,耷拉着脑袋,两只手缠在一起抖来抖去,宋念绕到她身后,居高临下看着她。
“你在怕什么?”
宋念一开口,那婆子就惊恐地瘫坐在地上,这模样分明是有鬼。
“汤羹是你动的手脚?”
“不!不是!”婆子矢口否认。
“那你怕什么?目前看来,你很可疑。”
宋老太太和宋大人也看向这个婆子,婆子一直抖,却不敢说实话。
宋老太太幽幽道:“你是知道了什么吧?你若不说,那汤羹里的东西便是你放的。”
“是连绣!”婆子连忙开口,“我看见了,是连绣姑娘放的。”
宋夫人倏地转过身,凶狠望着那婆子:“你胡说什么!”
婆子既然说出了口,索性膝行到老太太跟前,匆忙磕了头说道:“我们几个约好了打牌,可我钱袋子落在了厨房,就转身回去取,见连绣姑娘鬼鬼祟祟进了厨房,我在门口瞧见的,她往汤羹里加了东西。”
“你这疯婆子,说什么胡话!”宋夫人气急败坏上前,一脚踹向那婆子。
宋老太太早知道内情,可宋大人和宋念并不知情,此时见宋夫人这个态度,很难不怀疑什么。
宋大人冷声道:“事实如何,把连绣找来对质即可,夫人倒也不必急着处置她。”
宋夫人强装镇定道:“连绣是我打娘家带来的婢女,诬陷她,不就等于是诬陷我?夫君要找连绣来对质,便是怀疑我了?”
“若夫人连对质都不敢,我才真要怀疑你。”
“你……”宋夫人被架的不上不下,既不敢让连绣来对质,又不敢不让。
正不知该如何是好,自己院里的小丫鬟慌慌张张来了安庭院,隔了棉帘子在外头禀报道:“夫人不好了,连绣姐姐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