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生活艰难 寻找商机
退路好找,退下来也容易,但退完之后该怎么走,却是当时所未能深谋远虑的。
陈岩是个孝子,自从买房后就给老母亲开了一个银行存折,钱存得够够的,随她老人家怎么花,若兰也没有反对,她也想老人能安享晚年。所以,家里人都传言陈岩是个大老板,在外面赚得盆满钵满。有盛赞的,有眼红的,当然更多的是嫉妒。
等长长的一大货车东西到家后,乡亲们就议论开了,说什么的都有。有惋惜的,有幸灾乐祸的,当然更多的是,想要来踩一脚,以安慰之前被他的成功而嫉妒过的心。
人性如此,自古皆然。
若兰生性淡泊,容易随遇而安,加上也听不懂老家的土话,所以好多东西入不了她的耳,她也不屑于听这些,但陈岩就大不一样了。他自幼好强,有些话如尖刀直刺胸膛,不见血腥却刀刀见血。本来就心力交瘁,这下旧伤添新伤,再也承受不起,一下子就病倒了。
老妈也很郁闷,这么多年就自己一个人生活,自由自在惯了,这一下子加了四个人,还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不同,慢慢也不禁牢骚满腹。若兰不想和她计较,毕竟是长辈,说一说就罢了,自幼见多了嫂子们和老妈因家长里短吵架,她下决心要搞好婆媳关系,人心都是肉长的,你不计较她能奈何?
可是,人心真是个不可琢磨的东西。若兰的忍让,换来的是变本加厉。直到那天老太太的突然爆发,陈岩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家里原来是容不下自己的!
起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若兰煮好晚餐请大家吃饭,老太太嘟嘟哝哝说了一堆要干活才有得吃之类的话 ,若兰心里已经堵了一段时间了,加上盛夏暑热难耐,就说那我先洗澡你们先吃,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简直不把长辈放在眼里!晚饭大家都没吃好,老太太声泪俱下的哭诉了一晚。边哭边历数自己一生受了多少苦得了多少累之类巴拉巴拉。若兰不吭一声的上了楼。陈岩随后上楼,静静的开了口,“你这下可是惹了大祸。”“是吗?那你知道,回来这一段时间,我是怎么过来的吗?你在老太太啥也不说,你不在,她一直是对我牢骚满腹!我不想生事,想着你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所以尽量能忍则忍,何况,说了你也不一定相信。可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忍字心上一把刀啊!我认识你之前也是自食其力的吧?不是乞讨被你捡回家的!大道理谁不懂?可天天耳提面命的在耳边嘀咕,好像我就是一个啥也不懂、啥也不会,只会白吃白住的白痴!”陈岩这才心下了然,毕竟自己的老妈自己了解。
原以为这就过去了。没成想,一早起来老太太气不仅没消,还更甚了。她大声对陈岩说,“你们以后在你楼上煮饭吃,我自己一个人过!”回来以后楼上只是简单装修了一下,楼梯入户是装成了一个书房,摆了从广州带回来的那个鱼缸。根本就没有厨房!这不是挑事儿吗!陈岩气极,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好,好得很!我们马上收拾行李走!早知道回来是这样的结局,我死都要死在外面!”老太太一听话风不对,马上软了下来,“和你开玩笑的,饭已经好了,叫大家下来吃吧!”
若兰愕然,算是彻底体会了什么叫变脸。看来和婆婆过招,以后会是家常便饭!
俩孩子的入读已经办妥,就在三公里远的小学,也不算远,若兰小时候读书的学校还4公里呢,只是对两个自幼在大城市出生长大的孩子来说,的确得适应一段时间。不过对于茜茜跳级读6年级,老师颇有微词,认为好多从外面回来的孩子都跟不上进度,你这还跳级……陈岩百般解释无果,只好说,“那我保证!保证孩子绝不拖班级的后腿,可以吗?”老师这才闭了口。
安顿好了孩子,安抚好了老人,陈岩和若兰开始考虑该做点啥。中央的政策天天在宣传,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可实际上,农村能做的,无外乎就是养殖和种植。听说每年中秋节后,每天都有不少人来乡下买鸡蛋,送人的,给儿女寄的,市场不小。于是,陈岩和若兰跑了不少地方看市场、拜访当地养殖户和防疫站,学习防疫知识,最后认为这值得一做。
说干就干,在村上一个山凹处承包了一块几亩的平地,请来师傅简单规划一下就开了工。
事后若兰回忆起来,都挺佩服当时的自己。每天5点多起床,给孩子们做早餐和带去的午餐,然后准备十几个人的午餐,期间还得不停的准备茶水,午饭后收拾完,还得去工地上帮忙搬砖,收拾满地的水泥袋子,期间不停的加茶水,弄完准备晚餐,吃过饭后给老太太准备洗脚水,热水袋。老太太已经80多了,有好多基础病,还时不时的住一回院。等所有人都睡了才能躺下来,揉揉酸痛的腰背,抓紧时间睡觉,明天又是忙碌的一天!
那天若兰意外的接到文娟的电话,她说托管班的老板问若兰还能回去不。“不回了,家都搬回来了呀。”“可是,她说她不给开月薪,她想和你合伙,赚了钱和你分红。唯一的条件就是你在托管班开一个英语培训班。“为啥想起开培训班?”“你记不记得有一个四年级的女孩子胖乎乎的?”“记得呀,她口齿不太清楚的,但很乖巧。”“是的,她妈妈说,自从你给她讲了英语发音和记单词诀窍后,她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然后好多家长听说了都想要你给他们的孩子补习英语。而且老板还说了,她可以给你找住处,免费。”
尼玛,原来是这样!若兰有些犹豫了。
逸飞放学了,若兰无意中说起这件事,逸飞认真的说,“妈妈,你都要当老板了,为啥还要去打工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自己不就是回来陪着孩子们读书的吗?为啥还想入非非?
老太太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半年后,终于油尽灯枯去世了。
那时候鸡场主体建设做完了,但所有的内部设备都还没到位。为了省钱,若兰和陈岩决定自己组装鸡笼、周转笼甚至粉碎机。三间20几米长的鸡房,光笼子就是几十组,每一组6个,将近200个笼子,每一个笼子都是一个长方体,要用钳子钳不下100个卡扣,一天下来手都弯不了,有时睡着了也能被手痛醒。这还只是大鸡笼,还有几十组小鸡笼和中鸡笼!
等到所有的设备准备完毕,又是半年过去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