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第324章 誓师北伐

第324章 誓师北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一年。

    大宋总兵力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五万之多。且连续数年的丰收以及从海外购买的粮食足够整个大宋军民食用两三年之久。

    这一年,武备方面更是好消息不断,除了蒸汽机铁甲舰的试航成功外,各式火器完成改良换代,后装枪逐渐成为主流。

    这一年,大宋可谓兵精粮足,士气高涨。

    朝堂上,北伐之声再度响起。

    在整个宋军序列中,威力更加恐怖的后膛炮也已经交付使用,只不过因为制造工艺极其复杂,在数量上并没有成为主流。

    甚至也可以说数量上很少的存在,毕竟这玩意儿太难搞了。

    宋军的这款后膛炮几乎是后世西方被称为“日耳曼雷鸣”后膛炮的翻版。

    在西方近代历史上,这款快速推进的后膛炮曾经让普鲁士军队傲视欧洲战场,横扫千军如卷席。

    先进的坩埚炼钢技术可以炼制出大量成型钢,为制造先进火炮提供了材料支持。加上西方造炮技术的日渐积累,使得大口径后膛炮应运而生。

    “日耳曼雷鸣”,这是一款出自大名鼎鼎克虏伯兵工厂的产品,其既能够快速装填定装圆锥形炮弹,又能减少和避免火药气体的泄露,再加上内壁刻有线膛,此款火炮不管是在射程还是精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当传统的滑膛炮遭遇后膛炮,只有被虐成渣渣的存在。

    西方历史上,或者说拿破仑时期可以说是前装滑膛炮的巅峰之战,但短短数十年之后的普法战争中,却成了后膛炮的天下。

    曾经以炮火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法军突然发现几乎一夜之间被老对手全面超越。

    玩炮的高手败了,败得一塌糊涂。

    老旧的滑膛炮每分钟最多打两发炮弹,但对面的年轻人根本不讲武德,居然每分钟能打六发之多。而且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这款“雷鸣”火炮有效射程高达3500米。

    而法军的前装滑膛炮最高射程也不过2500米。

    这就尴尬了,眼看着无数炮弹呼啸而来,只能躺板板了。

    直到液压、气压式助退复进机构的发明,开启了火炮技术的新篇章。

    凶狠的管退式火炮令无数敌人闻风丧胆,成为战争之神。法国施奈德m1897型75mm加农炮就属于液压管退炮。

    影视剧里的“意大利炮”其实就是这款法国制造的火炮。

    赵昺的滑膛炮依旧采用的是架退式。

    不管是液压的还是气压的,都不好搞,这种技术处于试验阶段。科技需要一步一个台阶,赵昺需要做的就是多鼓励,而不是埋怨。

    就如同小孩子学习一样,多鼓励,多肯定,不要总是挖苦讽刺,这样慢慢就能进步了。

    数月之后。

    时间来到祥兴十一年,即公元1288年,元日,也就是大年初一。

    这一年,陆秀夫五十二岁,文天祥五十二岁,张世杰六十二岁,江钲五十九岁,陈吊眼三十八岁,阿里海牙六十一岁……

    这一年,赵昺十六岁。

    大宋皇宫,殿内齐聚大宋重臣,寒冷的天气难掩众人喜悦之态。

    最兴奋的当属兴王赵与珞了,自从得到官家的许诺不用再做什么“监国”的差事之后,赵与珞可以说高兴的睡不着觉。

    “陛下驾到!”

    随着李邦宁的声音响起,赵昺走了过来。

    “臣等见过陛下。”众人停止三三两两的讨论,行礼道。

    这是一场讨论北伐事宜的会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都坐吧。”赵昺指了指早已经摆好的小锦墩。

    “臣等多谢陛下。”众人道。

    “整整十一年过去了,老了,都老了,果然是岁月不饶人,岁月催人老啊。”赵昺看着逐渐老去的众人,心中突然有一种“青丝白发一瞬间,年华老去向谁言。”的感慨。

    就算是年轻的苏景瞻,黄鹤,武磊等人都已经快步入中年了。而老将军江钲如今更是到了耳顺之年,头发花白,让人不忍直视。

    “江老将军,最近身体可好?”大战在即,赵昺最是关心手下大将的身体状况。

    “老臣多谢陛下挂念,臣身子骨硬朗得很,臣期待着时刻追随陛下左右,北伐中原,恢复我汉家江山。”江钲站起来,中气十足地说道。

    “善!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卿老当益壮,当为朕之黄汉升。”赵昺赞誉地说道。

    这话透露出来的期待就很重了,听了赵昺的话,江钲也是颇为激动。连忙说了一些不辜负陛下厚望之类的漂亮话。

    (历史上,黄忠可不是演义中所描述的被马忠一箭射中,不治身亡。北伐即将开始,赵昺可不会用一个被射死的古代将领来夸赞自己的大将。不吉利,绝对不吉利。)

    “启奏陛下,大宋在陛下治理下,时至今日,已经十一年了,我朝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如今,我大宋更是国力强大,兵精粮足。臣启陛下当顺天应人,为天下计,发布讨贼檄文,率领三军北伐中原,还于旧都。”文天祥率先起身奏道。

    “臣复议!”

    “臣等复议!”

    文天祥的话代表了文臣武将的心思,一时间,众人纷纷起身,高声说道。

    “善!我大宋顺天应人,乃天道正统,我汉家江山岂容区区外人觊觎!这十一年来,朕夙兴夜寐,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每日无时不刻不在思念那梦中的汴梁城,不为别的,就为了天下黎民苍生不再做那奴隶。”

    “陆相公,这讨贼檄文还是交给你写吧,你办事朕放心。”赵昺道。

    “臣遵旨,臣今日就把檄文写好。”陆秀夫应了一声。

    檄文对于古代战争来说非常重要,要占据大义,更要面面俱到,其中各种措辞都要斟酌再三,甚至每一个字都要反复敲定,并不是如同书写圣旨那样简单的。

    檄文虽不比修史,但也是极为重要的,而且一旦发出去之后发现有错误,必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所以书写檄文需要相当慎重才行。

    “苏卿,新城那边什么情况?”赵昺目光转向苏景瞻问道

    此次北伐因为涉及到要从琉球岛出兵渡海攻打福安,故而,赵昺对于琉球府的情况还是很重视的。

    “回陛下,新城那边形势大好。经历数年征伐,蛮夷部落尽皆归顺我朝。岛内从福建路甚至两浙东、西路渡海的我朝遗民已经高达四五十万之众。琉球府除了新城以为,又筑‘新安’等十余座城池。赵定北、王彪更是不负众望,已经训练汉、蛮共计十万大军。只待陛下下令,便可随时出征。”

    “哦,这个定北还是挺有心。这么说来,整个福建路也没多少人了。”

    “回陛下,这数年来,鞑酋忽必烈忙于应付海都的反叛,又数次被海都击败。忽必烈损兵折将,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蒙元如今国力日衰,对整个江南的统治也日趋衰落。”赵与珞道。

    “呵呵,这么说来,蒙元到了多事之秋啊。”赵昺笑道。

    政治可不会心慈手软,趁你弱要你命,亘古不变的真理。

    “哈哈!也让忽必烈尝尝四面楚歌的滋味。”众人哄堂大笑道。

    经过一番讨论,初步定下了东、中和西路共三路大军挥师北伐的决定。

    其中各路统帅,进军方向,战略目标,兵力配置,在经过反复商榷之后都做出了详细的决断。

    东路军以张世杰为主帅,率领五万大军主攻福建路,收复福安,也就是福州。中路军以文天祥为主帅,统五万兵马主攻江南西路,收复隆兴,也就是后世的南昌。西路军以赵与珞为统帅,领兵五万,进攻荆湖南路,收复潭州,即后世的长沙。

    陈吊眼的情况比较特殊,令其统帅十万大军向广南西路进军,攻占原属大理国地区,随后直插成都府路,最终目标是占据夔州,控制川东地区及长江上游。

    江南地区水道密布,为了运输便利,赵昺特意从大宋水师中抽出来一部分战船化配发给各路大军使用。

    长江,才是水师真正的战场。

    十年磨一剑,经过十年的谋划和准备,此时,宋朝是不缺船的。

    封锁长江,切断蒙元的援兵,一战收复整个江南地区是这次北伐的终极目标。

    更何况赵昺手中还有王牌,也就是这个时代无敌的蒸汽机铁甲舰。

    大海、长江,珠江、赣江、湘江、江南运河、乃至汉江,以及其他众多的河道上,才是这种大杀器驰骋的疆场。堪比这个时代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存在。

    “苏景瞻!”赵昺大喝一声道。

    “末将在!”苏景瞻岂能不知赵昺是要下达命令了,“噌”的一下子站起来,大声回应道。

    “你即刻返回新城,令琉球府做好北伐的准备。待北伐之时配合张将军攻克福安!”

    “末将得令!”苏景瞻吼道。

    “张世杰!此次收复福建路,务必将狗贼蒲寿庚给朕抄家灭族,男女老幼一个不留!”

    “老臣遵旨!请陛下放心,老臣与那狗贼势不两立。”张世杰站起来,拍打着胸口,激动之色难以形容。

    不光是张世杰,朝臣们当中最激动的莫过于文天祥了。这位五十余岁,把恢复大宋河山当作一生信仰的老人,凝视着墙面上巨大的地图,若有所思,目光如炬。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