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两人的小家(二)
陆轻舟说的轻描淡写,温冉听到之后还是挺震惊的,还以为自己家和陆家没有多大的差异,他们陆家有钱那也是建国前的事情。
结果没想到原来他们不仅留下了之前的全部财产,还有公私合营的分红可以每个月拿。
依照他们陆家之前的公司和工厂的规模,即使公私合营之后占据的份额很小,但是算起来也是很大一笔钱啊。
陆轻舟还告诉温冉,自从他上了大学,陆爷爷和陆爸爸就说他也已经长大成人,是时候学习怎么管理财富,把手上的一些股份和财产都已经转交到了他的手上。
所以现在陆轻舟已经是一个有钱人了。
温冉都没想到自己的男朋友居然是一个富三代啊,她转头看着陆轻舟,眼睛里都闪起了亮光,还不禁感叹道,“我眼光可真好。”
陆轻舟都被她的话逗笑了,他知道温冉并不是只爱钱的人,之前不知道的时候,他们俩也照样在一起了。
温冉拉着陆轻舟,“你赶紧说说,这房子是怎么找到的?现在房子买卖不是比之前困难多了吗?我听说好多地方都不允许房产买卖了。”
其实本来陆轻舟家在北京和上海都有自己的房子,爷爷也将大部分的房产和土地捐献给了国家,只留下了自己居住的一处地方。
陆爷爷和陆奶奶之前也和陆轻舟说过了,他们小两口以后结婚之后,自己想住哪里自己决定就好,他们不会干涉。
所以陆轻舟这次也是完全按照温冉的喜好来挑选房子的。
前段时间陆轻舟就是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了在外交部附近的居委会工作的王大妈,麻烦她帮忙找一找附近有没有合适的房子。
陆轻舟的要求很明确,必须得是四合院,大点小点的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要求,但是也不能太小了。
院子最好是一体的,可别跟现在北京越来越多的大杂院一样,里边住了好几十户人家,人员复杂,里面的环境也乱的不行,生活起来都困难。
他想要的必须是完整的四合院,最好没有什么大的破损、破旧的地方,方便日后打理。
因为陆轻舟的朋友就是王大妈娘家的亲戚,人家已经诚心拜托到自己身上了,王大妈也是卯足了劲想帮他找到合适的房子。
王大妈对这件事情还挺上心的,陆轻舟和她说了没两天,王大妈就帮忙打听到了两户人家,要把自己的房子出手。
陆轻舟为了给温冉一个惊喜,还没有告诉她,藏着掖着地去看房子。
让王大妈帮忙自己关注合适的房子没多久,就等来了她的消息,陆轻舟就和何教授请了一个下午的假,准备和王大妈一起,好好看看这两家人的房子。
陆轻舟从科研院赶到居委会时已经是下午了,找到了正在里面工作的王大妈。
王大妈便带着他去看看那两户人家的房子。
“第一户是四区7号的房子,原来是连着那边一个资本家的房子,是资本家的后罩房,听说这个资本家已经逃走了,他的房子就被国家回收了,分隔成了好几个独立的院子。”
“现在的这户人家,条件倒也是蛮好的,家里打扫的也挺干净的,就是有一点不好,她夫家的成分不太好,她丈夫原先是小业主,但是她本人是贫农出身,家世清白。不过她丈夫已经去世了,现在就剩她带着几个孩子住在这里,也没有什么亲戚朋友了,她就想将房子卖了,回老家去。”
陆轻舟一听,这套房子只是资本家院子的后罩房隔出来的,想来里面的设施也不会很好,便直接拒绝了这套房子,王大妈带他去看看下一套房子。
王大妈想想也是,“确实,这套房子的来历不清白,下面那套房子的住户一家人都是工人阶级,房子绝对没问题。”
陆轻舟没说话,任由王大妈误会他是因为房子的历史问题才不想去看那套后罩房的。
既然不看那套房子了,王大妈便带着陆轻舟折返了一段路,又拐了几个胡同口,到了三区。
“另外一户是三区23号的住户,是一个老太太的房子,她家房子倒也不小,就是有些时间没有修缮过了,看着不怎么鲜亮了。当时建的时候,他们家还在院子里还搭了一间小房子,不过现在塌了,老太太一个人,也不方便修补,就没管他。”王大妈领着陆轻舟,一路上先给他介绍了一下这栋房子的情况。
陆轻舟听到房子长时间没有修缮过了,还塌了一小间房子,心里就没有抱什么希望了。
但是既然来了,那就也先看看,说不定地方还能凑合。如果看了之后觉得地方不错,好好修缮一下应该也能接受。
王大妈继续说道:“这家老太太,她老头子前几年没了,自己又只有这一个儿子,现在儿子又被安排到河北的钢厂上班了,工作也忙,再加上现在交通也不怎么方便,从河北倒腾一趟回来也是够呛,所以一年也难得带媳妇孩子回来几趟。”
陆轻舟询问道:“老太太是想卖了房子去河北投奔儿子去?”
“是啊,老太太年纪也不小了,一个人住她儿子也不放心,而且儿子媳妇都在河北工作,回来的可能性也不大,老太太就想着把北京的房子卖了,到儿子那边买房子,一家人也能长长久久地住在一起,她也能多帮着看看孙子。”
王大妈毕竟是在居委会工作,家长里短的事情,她还是了解的很清楚的,向陆轻舟介绍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陆轻舟闻言,了然的点了点头,是不是还附和王大妈几句,也让王大妈说的更加起劲了,觉得陆轻舟这个年轻人真是不错。
走着走着,很快地方就到了,王大妈上前叩了叩大门,还对着里面喊了几句话,里面的人很快应了几声。
王大妈和陆轻舟站在门口等了一小会儿,一个老太太从里面打开了大门,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