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文状元抗倭寇 > 第5章 古镇夜色美如画 运河红船听南音

第5章 古镇夜色美如画 运河红船听南音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却说这天打铜巷吴府张灯结彩,夫人精心呵护承恩。吴老爷吩咐下人照顾好夫人月子。

    “老爷你就放一百个心,我这就叮嘱厨房调整莱谱,同心协力服侍好夫人月子,保证把小少爷养得白白胖胖的。”李管家唯唯诺诺地说道。

    “伺候好了,有赏。”吴老爷特地又赘了一句。

    “老爷你瞧好吧。”

    吴老爷布置好了一切,他又向店里走去。河下大街水巷里的居民,大多经营着巷名中所列的行当,如销售铜器、铁件,石灰、衣物等日用商品。

    吴家处在这环境之中,也跟着经营着一些小商品。当经商有了余利,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吴家便开始重视教育,希望子孙能够进入仕途,光宗耀祖。

    吴承恩的曾祖吴铭曾做过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的县学训导,而他的祖父吴贞则做过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今杭州市)的县学教谕。教谕实际上就是县学的校长,训导则低一级。

    训导和教谕的收入很低,且远离家乡,颠沛流离。在吴承恩父亲吴锐四岁之时,其母梁氏就曾带着他一起去仁和县,而未过数月,吴承恩的祖父吴贞竟病死在仁和县任上。

    梁氏无奈,只得带着四岁的孤儿吴锐回到淮安。此后,吴家家境越来越穷,以至于吴锐到了上学的年龄也不能上学,只能进入教育条件较差的社学读书。他母亲怎么也没想到,吴家两代人读书为官,到了第三代竟然沦落到如此境地。

    但是吴锐聪明懂事,不但课上能专心听课,而且读书也很刻苦。吴锐在社学结束学习之后,家庭经济条件窘迫的他便没有再继续读书,直到二十岁之时,便和小商人徐家的女儿成了亲。

    徐家世代以卖花边花线一类小商品为生,婚后吴锐承袭了徐家的产业,也成了小商人维持生计。

    今日承恩出世吴老爷自然笑得合不拢嘴,回想着刚才县令说什么文曲星,实在太可笑了,他不由摇摇头叹息道:“大人啊大人,我吴家哪有那个运气啊?”

    可他内心深处当然不甘,吴家到了他这一代时家道中落,与官家无缘了。这也是他给儿子取名承恩的良苦用心,渴望皇恩浩荡眷顾吴家。可他更知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吴老爷当然想不到他这个儿子吴承恩,后来承恩虽饱读诗书,官样文章写得一点也不差,可却屡试不中,让他在河下街颜面尽失。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话说县太爷中午多贪了两杯,加之上午徒步河下古镇走得累了,故而酒足饭饱之后昏昏而睡。

    “卿御淮扬酒家”果然名不虚传,三层楼宾客如云,平常不提前三天,根本定不到位置。今日县太爷莅临,老板立即打开备用厅,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宋老板的精明。

    下午伙计们忙完客人,收拾好一切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宋老板一个人关上门盘着账。中午县太爷这一单表面是亏了,但是他知道自己赚大了,一是食客们知道县太爷作客卿御淮扬酒家,必然传遍十里八乡,二是县太爷在诗墙上留下墨宝,且不讲诗写得如何,单凭这两点今后势必客流如潮。

    现在县太爷还在后院客房里睡着午觉,宋老板自当好生伺候,说不定哪回县太爷一高兴再光顾,那酒店生意更红火了。想到这里,宋老板眉毛上翘,他得意地端起紫砂壶细细品味起来……

    也不知道何时,宋老板也许是太累了,居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一阵强烈的敲门声把宋老板从睡梦中惊醒,他揉了揉双眼责骂了自己一句后大声回应:“别敲了,来了,来了!”

    “宋老板,怎么到现在才开门,大人呢?”师爷一头闯进来气急败坏地问。

    “师爷不好意思,睡着了,大人在后院呀。”宋老板说着拿起一锭银子塞到师爷手上,“今后还请师爷多多美言。”

    师爷笑了笑穿过通道来到了后院,他径直走向客房在门前站住,整理一下衣冠后轻轻敲门:“大人,大人,天色不早,打道回府吧。”

    可是门里无人回应,于是师爷又敲门重复了一遍,让他奇怪的是还没有回应。他一脚揣开门,大人在床上正打鼾。

    黄酒好喝,可是喝醉了难醒。师爷上前推了推大人,县太爷终于慢慢睁开眼睛:“这是哪?”

    “这是河下。”

    “什么?”县太爷一骨碌爬起来,在师爷帮助下快速穿好了官服。

    宋老板连忙打好井水端到面前:“大人,请。”

    看到老板县太爷彻底清醒过来了:“宋老板,卿御淮扬酒家名副其实,本官会替你美言的。好了,感谢盛情款待,告辞了。”

    “大人请,欢迎县太爷再次赏光。”老板躬身相送。

    太阳早已西沉,天色竟然都暗淡下来了,县太爷这才觉得自己今天有点失态了。一行人沿湖嘴大街由北向南,巷子里灯光摇曳,点亮了大街小巷,人们的脸上也因此亮堂堂的。

    商家们早已大红灯笼高高挂了,他们吆喝着招呼着南来北往的客人们,不知不觉中快到古镇南入口御码头了。

    河堤上孩子们追逐声吸引了县太爷一行的目光,淡淡的月光下,一群萤火虫迎了过来,它们一闪一闪的,与里运河中渔火遥相呼应。看着水中摇摇晃晃的灯火,耳边传来运河水潺潺流淌的声响,县太爷脱口而出:“好一幅美妙的夜景图啊。”

    “大人请上轿!”师爷猛地合上折扇。

    “慢着,你们听!”正欲上轿的县太爷落下前脚。

    师爷静下来,一行人随着县太爷手指方向看去,果然运河里一条红船上传来婉转悠扬的琵琶声。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此情此景让县太爷诗兴大发,他吟唱起白居易流传千古的《琵琶行》,“本官好久不闻丝竹声了,师爷带路。”

    “是,大人!”师父知道大人兴致来了,他岂敢不从?

    向着河岸走去,河面上停泊的既有长长的拖队,又有形单影只的大小船只。

    红船显然发现了岸上有人靠近,船家长篙一撑红船慢慢从运河中靠了上来。县太爷看到船头一个二八佳人手持琵琶,一曲《十面埋伏》弹得淋漓尽致。

    县太爷情不自禁地吟诵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师爷悄悄吟诵道:“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家分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