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理想大世界 > 第119章 清真寺的中国风格

第119章 清真寺的中国风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也有许多清真寺,殿堂不施彩画,朴素简洁,高雅明快,别具风韵。

    这一类寺的装饰,多以雕刻精美的小木作和砖作见长。

    也有的寺,殿内不仅有精美动人的雕刻,而且在殿内金柱上悬挂着一对对长大的木雕金地阿拉伯堆体经文的对联,使深沉的殿堂金光闪烁,显现出尊严华贵的气氛。

    以洪水泉清真寺为例。该寺的砖雕艺术非常精妙,大殿前卷棚左右筒子墙、八字墙及照壁等处的砖雕,是国内少见的精品。

    寺门左右八字墙上布满的雕花,呈现出优美的质感,尤其是迎门那座青砖照壁,正面全部用六角形绣球式的花瓣雕成,如百花齐放。

    在阳光的照射下,花卉瓣纹形成一种柔和的韵律,使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这些青砖磨雕的美丽纹样,正是中国穆斯林多少世纪以来积累的智慧和技艺成果。

    寺内的小木作装饰也极精美可观,如邦克楼的六角形网状窗棂、大殿的格门雕刻,全是佳作。

    后窑殿内部壁面尤其精致,壁面全为木镶,做两部分处理。

    上部作天宫楼阁式,由平坐栏杆、格门、斗栱,上承天花藻井。

    下部为格门式屏风,格心雕有各种山水花卉,裙板雕刻寿字。

    最下面是须弥座,也雕满各式博古纹样。

    圣龛边缘,雕有卷草花纹;龛顶尖拱上部雕一硕大伞形图案,图案内满雕卷草花卉,与龛边缘花纹相连。

    圣龛的左右及上部,则为极光平的木板墙,全无雕饰,衬托出花纹的丰富和美丽。

    这些精美的木雕,绝不使用一丝一毫的油彩,均露出淡黄褐色木面,古色古香,淡雅清丽,朴素大方,确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中国清真寺的石工装饰亦足有道者。

    如山东济宁清真东大寺,抱鼓石、蟠龙柱、盘花柱、石柱础上面的雕饰,全是少见的精品。

    寺内照壁上的二龙戏珠、麒麟走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八字墙上的琉璃、六角形的磨砖,均属上乘之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座康熙三十九年季春所建的石刻日月坊。

    它立于全寺第一道木栅门及大门之间,3门4柱,宽厚安稳,气势威严。

    中门额枋上雕有“敦化”二字,笔法浑厚,刀法有力。

    坊上雕刻狮、羊、麒麟及山水、花卉、云朵,大小额枋上全刻卷草。

    正中顶端有一石刻宝瓶,两旁各飞一团石云,云上分别托着一轮红日和一弯新月。

    令人感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宇宙苍穹尽在眼底。

    石坊通体洁白,与后面大门八字墙的绿色琉璃交相辉映,别具风采。

    伊斯兰教建筑装饰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用动物形纹,最常使用的花纹是卷草花卉等物,即使是正脊、大吻等,也全部以植物叶茎形式塑成,然后进行烧制。

    彩绘、木雕、砖雕、石雕一般也均如此。

    这种装饰手法,突破了中国古建筑使用龙凤及各种走兽的制度,丰富了中国古建筑装饰内容。

    但是也须承认,由于中国传统装饰已经根深蒂固地渗入到清真寺的建筑细部,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了一些兽形题材的装饰。

    如泊头市清真寺屋脊的吻兽,北京东四清真寺门前抱鼓石的狮子,济宁清真东大寺的跑龙脊,石柱上的蟠龙,石坊上的麒麟和羊,照壁上的二龙戏珠和麒麟,石碑下的玄武等。

    尽管总的数量不多,但这种不符合伊斯兰教义的装饰确有存在。一般群众喜闻乐见的这些吉祥物,被用于清真寺的建筑装饰,也是别具一格的。

    中国清真寺大多具有浓厚生活情趣的庭园风格,反映出中国穆斯林不避世厌俗、注重现实的生活态度。

    他们在寺院内遍植花草树木,设置香炉、鱼缸,立碑悬匾,堆石叠翠,掘地架桥,大有“小桥流水”的园林风味。

    试想,人们在完成严肃的宗教功课之余,漫步庭院,观赏那袅袅香烟、吐芳花木,站在小桥听流水潺潺、赏金鱼游嬉,内心该是何等欣慰。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的庭院布置可谓中国清真寺的佼佼者。

    在其第四进南北庭院中央,建凤凰亭一座。主亭六角形,两座边亭为三角形,承袭中国传统木牌楼手法,三亭相连,有如凤凰展翅,风格轻巧,极富庭园趣味,与那宏伟壮观的礼拜大殿及月台的严肃宗教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极佳。

    亭西有登月台之甬道,长约10米。

    两侧置石栏板,栏板外有海棠形鱼池,池深约2米。

    池底砌盆座,叠石成峰,高约4米,南峰曰“招云”,北峰曰“邀月”。

    通道下有石拱涵洞,贯通鱼池,意境若桥,两峰顶端,泉石涓滴,时闻水声淙淙。

    分明一尘不染之佳境,暗隐园林画意之静幽。

    无论其如何花样繁多,也无论其如何大量吸收中国传统建筑手法,中国清真寺都必须严格遵循伊斯兰教建筑的一些基本原则,具备伊斯兰教建筑的某些特点。

    从主要建筑设置上看,中国清真寺一般都有礼拜大殿、邦克楼或望月楼、沐浴室,大殿的内部有圣龛及其右侧的宣教台。

    从方向上看,无论寺址位于东南西北哪个方向,其礼拜大殿一律建在坐西朝东的方向,圣龛均背向西面。

    这是因为位于中国西方的麦加克尔白是伊斯兰教朝向,全世界穆斯林礼拜时都必须面向它。

    湖北原武昌清真寺方向不正,寺门面向东北。

    所以大殿建为六角形的六方重檐周围廊式,殿门虽与寺门一样面向东北,但圣龛恰在正西,符合伊斯兰教的朝向要求。

    这种既坚持教规原则又因地制宜灵活施建的处理手法,确实是富于创造精神的。

    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中国清真寺大殿,无论其华丽还是淡雅,无论饰以彩画还是素雕,大都是以美化的古兰经文作为装饰,从而使殿内清新爽目。

    在中国,以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的清真寺也不少。

    唐宋时期是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中国时期,也是伊斯兰教建筑在中国出现时期,有人亦称之为伊斯兰教建筑的移植时期。

    从工程用料上看,多为砖石结构。

    清净寺大门及大殿石墙的砌法很独特,系长石条及正方形丁头交替使用法,使石墙外观每隔一层即是一方块形物,殿面极富装饰趣味。

    有种砖砌邦克楼双蹬道的建筑技术,不仅塔身上下全用砖石砌成,塔内盘旋而上的两条蹬道也皆为砖砌,对中国砖砌佛塔的建筑技术产生过明显的影响。

    从平面布置看,早期清真寺多非左右对称式,不甚注意中轴线。

    邦克楼或望月楼,一般都建在寺前右隅。

    清净寺大门开在寺南墙东侧,进门有甬道,沿着甬道向左转弯即为礼拜大殿,平面布置非左右对称式,用小天井而非四合院式,独具特色。

    从外观造型上看,基本是阿拉伯情调。

    广州怀圣寺光塔,其型制与中国佛塔当显然不同。

    整座建筑恰如一支兀立苍穹的巨大蜡烛,凡两层,下层如烛身,上层如烛心。

    塔为双层砖壁筒式结构,内壁之中用土填实,成为塔心柱。

    双壁间砌蹬道两条,相对盘旋而上,从底至顶各为154级砖阶。每上数阶,即设一窗口以采光线。

    塔身内外均墁白灰,故外表光洁古朴,“望之如银笔”。

    塔顶有一金鸡,可随风转,以测风向。

    从细部处理上看,早期清真寺也是阿拉伯风格。

    如还门外有门的门楼建筑,尖拱大门的发券做法,蜂巢状的小尖拱雕饰,气势雄伟壮丽,正是阿拉伯地区伊斯兰教建筑特色之一。

    中国早期清真寺采用砖石结构,平面布置、外观造型和细部处理上,基本都取阿拉伯式样,是以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的建筑物。

    但尽管当时受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影响很少,这种影响也并非绝无。

    这些清真寺的建造,一方面为中国古代建筑增添了新法式,新内容。

    另一方面也为伊斯兰教建筑的中国化奠定了基础,进行了某些尝试。

    到元代,这种尝试更加趋于大胆,除一般外观仍基本保留阿拉伯形式、后窑殿用砖砌圆拱顶做法之外,已开始吸取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和木结构体系,出现了从阿拉伯式建筑向中国建筑的过渡形式或中西混合形式的清真寺。

    以独特的无梁殿结构以及精美的伊斯兰教石雕,丰富了中国古建筑文化的艺术宝库。

    在葫芦不停地讲述中,给子慕一种启示,就是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即使是相互在排斥中,也无时无刻不在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着,建筑的融合就是十分明显的例证。一切想隔断历史,或者断绝交流的想法都是愚昧的。

    那么在阿拉伯建筑方面选什么类型,就十分明确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