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拍板
周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清晨的微风拂过脸颊,带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
昨天李杨回到宿舍后和舍友们打了一晚上的牌,没有藏牌的他差点把床褥都输干净了,不过他今天的心情却很好,陈鹏一大早就给他打来了电话,说他们都同意了,让李杨过去和他们详谈。
李杨也是很爽快起床走了过去,推开大学生创业中心103的大门,他看到了两个戴眼镜的男生,他们和陈鹏一样,带着一股颓废的感觉。
“李杨同学,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梁晓波,负责游戏的美术,这是王永新,是我们游戏的策划。”
陈鹏指着这两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介绍道。
“李杨同学,你好。”
两个人很客气的上来握手,他们投资碰壁太久了,见到自己送钱过来的人有些惊喜。
“你们好。”
李杨和他们握了握手,“既然都同意了,那我们就好好谈谈吧。”
“好。”
四个人热火朝天的谈了起来,这一谈不要紧,不知不觉一整天过去了。
李杨一看窗外天都黑,他的嗓子就像着了火一样,连忙干了一大瓶水才好了不少。
而眼前的这三个人除了震惊还是震惊,他们手中的笔记本记的满满的,游戏的地图,植物和僵尸的种类和各种属性,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各种其他模式和特殊玩法。
最震惊的是梁晓波这个游戏美术,李杨竟然把植物和僵尸的造型都给画了出来,而且惟妙惟肖,生动形象。
要不是亲眼所见,他都有种错觉,就是李杨玩过这个游戏!
“游戏大体上就是这样,明天我们一起去成立一家游戏公司,我出二十万入股公司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剩下的一半你们三个商量!”
李杨和他们合作打算严谨一些,成立公司资金入股最为妥当,而且留给他们一半的股份能够更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个没问题。”
陈鹏点了点头,成立公司也是他们的想法,而且游戏的内容和资金都是李杨提供的,他们三个也就是前世投入和后续的技术支持,能占股百分之五十已经很好了。
“那后续的推广和盈利方式怎么进行?”
王永新很关注这一点,毕竟他们做游戏一是为了梦想,第二点就是为了赚钱。
“这点你们不用操心。”
李杨心中已经有了想法,只不过现在还不太成熟,“到时候我会告诉你们的,你们只需要尽快把游戏搞出来就行。”
“植物大战僵尸这款游戏虽然有我们这个半成品打底,但要完全做出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梁晓波和其他两人讨论了一下说道,“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不行!”
李杨立马否定道,“时间太长了!”
虽然popcap公司发布《植物大战僵尸》是09年5月,但他们开发这款游戏需要的时间也很长,可能07就已经开始规划这款游戏了。
所以他们必须抢占时间发布,不然后果可不是打官司这么简单,甚至更加严重。
“那就只能招聘更多人手,不过这也得需要一年的时间,而且二十万的资金可能也不够。”
梁晓波想了想后说道。
开发游戏最贵的就是人工成本,他们三个当然不需要,但要是招聘人手的话预算那就很高了。
“一年的时间可以考虑,但资金方面……”
李杨有些头疼,他的创业重点当然是放在奶茶上,他的目标也很明确,将“香遇”这个品牌在科院做起来,然后迅速向周边辐射,等品牌知名度提升到一定程度以后,再围绕全国各地开展连锁加盟,一口气占据整个国内的奶茶市场。
但现在他能拿出来的只有二十万,装修和采购,再加上店铺的租赁花去了他将近十万,剩下的二十万是他应急和分店的本钱,这个不能动的。
沉默了许久后,李杨忽然想到了什么,“有办法了!”
对面三个人好奇的凑了过来。
“其他地图,模式,和特殊玩法先放弃,主线只做白天和黑夜两个地图,这样一来工作量就少了一大半,是不是不需要招聘其他人手你们也能在一年内完成?”
听到李杨的话陈鹏点了点头,“少了这部分的话的确能完成,甚至不需要一年,但,要继续制作剩下的地图和模式也得花费很多时间啊。”
“这点你们就不用担心了。”
李杨招招手让他们凑了过来,“这两个地图我打算先免费推广,等他们认可这个游戏之后再逐步的推出后续地图,这样你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制作。”
“至于盈利就采取付费解锁的方式,池塘,屋顶,地下,生存模式,冒险模式,除了这些之外你们还可以推出更多的地图或者玩法,假如每个地图和玩法需要花费两元解锁,那么一个人解锁完全部游戏得需要多少钱?”
陈鹏和梁晓波脸上写满了震惊,王永新直接“卧槽”了起来。
2006年的单机游戏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买断的盈利方式,李杨口中这种分段解锁式的盈利模式对他们来说还比较新颖。
而且持续的更新更能增加玩家的期待和粘性,这样一来只要游戏不差,推广到位,想不火都难!
“好!就这么办了!”
四个人一拍即合,王永新负责游戏整体的策划,陈鹏负责游戏程序代码的开发,梁晓波负责游戏的模型美术,其他项目他们有专门的途径外包给其他大学生。
而李杨负责的就简单多了,主要协助王永新策划游戏,还有就是之后游戏完成时的推广工作。
“一起出去吃顿饭吧,有了李杨的加入我们也算是重获新生了。”陈鹏提议道。
“李杨同学的眼光和思维确实要比我们长远,我感觉你才是最适合做游戏的人!”
王永新心中对李杨的评价瞬间提高了好几个档次,他的想法和独特的思维完全不像是一个刚入学的大学生拥有的,尤其是对市场的分析和见解,更像是一个混迹职场多年的老油条。
“我觉得也是,李杨同学更适合做游戏,不如转专业吧,现在还来得及!”
梁晓波扶了扶眼镜,一脸认真的劝诫李杨。
“不用了,我只是思维比较活跃,真要学这种费脑子的专业恐怕坚持不下来。”
李杨委婉的拒绝了他们的提议,计算机专业语言学习的东西很多,什么代码,语言的,以他现在的脑子根本就是天文,还是踏踏实实在学管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