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在晚唐开发东北 > 第五十三章 高思继

第五十三章 高思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想来大哥你也看出来了,这里算是三不管的地,毕竟挨着契丹、渤海国的官们根本看不上。”

    “正因为别人看不上,我才敢卖命的干。不管是因为这是我的家乡,还是因为这些百姓,老子必须守住这里。无论是谁来了,想要砸了老子的饭碗,老子回头非得砸了他的锅不可。”

    “听老方说,你以前应该也是军伍里的人,身上的那些伤、和你身上的味,老方绝对不会认错的。”

    也不知对方听没听进去,反正李悦已经习惯了,与其说是给对方听,不如说是借着机会来释放压力。

    几千人的吃喝、顶头上司的窥视,还有外族的威胁,无一不让李悦每天担心。

    “你有什么打算?”

    “打算?挣钱、建城、招人,我也不想惹事,但是谁惹我、我就揍谁。”

    说出心底的话,李悦随即一愣,抬头一看,对方正微笑着看着自己。

    “你、你能听见,会说话?”

    大汉点了点头。

    李悦心底的尴尬完全表现在了脸上,这么长时间了,自己的那点想法从来没对人说过,如今无意中透露给了外人,像是赤身裸体被人参观了一样。

    从自身来讲,李悦胸无大志,一是有自知之明,二是不想招惹太多的麻烦。

    大家不愁吃穿、有房有地,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的日子不是挺好嘛。

    可惜这个世道根本不让人消停,你不招惹别人,别人就以为你好欺负了。

    “你说的老方,应该是边军的头吧?”

    李悦点了点头,同时有些诧异,或许这就是当兵的能力,对于同类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在下这些日子听你们说话,多少也了解了一些情况。躺了这么多天,也该活动一下筋骨了,要是信得过在下,明日我就去给方校尉做个副手。你看如何?”

    李悦随即一喜,对方既然敢如此回答,必定对军伍有所了解。

    “多谢大哥。敢问大哥如何称呼,我也好向老方打声招呼。”

    对方沉默了片刻,像是下定了决心一样,缓慢地说道。

    “在下高思继,感谢大人这些天的照顾。”

    “高大哥,兄弟李悦,以后扶余县的安危全都依仗高大哥了。”

    高思继默默点了点头,对方年纪不大,可是相处却是很舒服,完全不用像以前那样顾忌许多。

    尤其是从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对方和以往接触的高官不同,大多数事情都是从百姓的利益出发,这不禁让他极为好奇。

    如果自己的上司也是这样,或许就不会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了。

    想到这里,高思继不禁有些烦闷,如果当初知道他把弟媳侮辱,说什么也不会和他一起上阵打仗。

    这样一个禽兽不如的人,难怪会被弟弟抄了老家。

    说到底自己心里无愧,为了救他、命都丢了半条,算是报答了当初的知遇之恩了,以后该为自己活着了。

    ……

    自从得知刺史大人要高升,扶余县也安静了下来,再也没有人来打扰。

    黄粱小心翼翼的去上京走商,也再没遇到任何的麻烦,一切全都顺顺利利的。

    大环境稳定,也吸引了周边的百姓,不仅是附近村寨、就连临近的县城百姓,也来这里谋求一份活计。

    如此一来,扶余县辐射的范围达到方圆一百多里,更有甚者在县城附近建房定居。

    惹得四周的县令到刺史府告了几次,却碰上了对方的软钉子。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刺史明显是偏向对方,或者出于马上升迁,不想操那些闲心,更有甚者传出谣言,说那个小李县令是他的私生子。

    无论外面传得多么恶劣,李悦根本不予理睬,甚至还想亲自造谣,说自己是朝廷某位重臣的子嗣。

    只要别人不来打扰,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结果。

    上千的男女老少,像是蚂蚁一样穿梭在工地上,一垛一垛的红砖,转眼变成了房屋。

    瓦匠、木匠、石匠,所有工种集体配合,几乎是几天的时间,就能看到一排排的房子建成。

    按照做工的不同,无论男人、女人,每天都有工钱能拿,每顿都有肉食能吃,傻子才会偷懒不干呢。

    转眼间夏天过去,天气慢慢变凉,整座城池已经初具规模。

    城池占据方圆六里,每一个方向都开了一道城门,松花江城池旁边划了一条弧线,像是伸出的双手、保护着一样。

    或许真的是老天照顾,在城池附近居然还挖到了一眼温泉,泉水清澈透明,没有任何杂质,显然是一处上好的水源。

    借助这样的地利,有工匠开凿了一条河道,把松花江和温泉水引入到城里。

    城内更是修造了四通八达的水道,如此一来既方便了百姓们用水,又平添了一处风景。

    由正门进入城池,眼前是一条宽约十几丈的大道,整条道路绵延几里,道路两旁尽是大型建筑,这些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成为酒楼、客栈等商铺。

    道路尽头是一处异常宽敞的广场。在这里,李悦打算日后建造一个剧场,无论是供百姓们娱乐,还是举行大型的活动,都将是一个超级吸金之所。

    穿过广场,便是坐北朝南的县衙所在,历经几个月的观察和磨练,县衙门的主要成员都有了合适的人选,这样也极大的减轻了杨礼的负担。

    县衙的后面和正街一样,依旧是一条宽敞的大道,道路两旁则是相对小一些的店铺,百姓们的日常杂货,以后在这里就可以购买。

    至于大道的东西两侧,则是百姓们的民房,为了以后出行方便,李悦当初把房屋的前后距离拉大,如此显得胡同异常的宽敞。

    每条胡同都有一条小河沟,虽然还没来得及用砖石铺设,可历经几天的冲刷,混合着的泉水和江水,已经变得清澈见底,不时地还能看到几条小鱼在水里游弋。

    穿门入院,空空的院子尽头,是一间崭新的红砖房,按照房间的多少、地理位置,每个院落的价值也不一样。

    在城池的一角,各种作坊正在建造,以后的这里既是百姓们做工的地方,同时也是整个扶余县经济的来源。

    虽然只是雏形,可是依旧让扶余县的百姓们欣喜若狂,这样的城池、这样的砖房,就连在梦里都没见过。

    得益于当初的铁腕条例,如今县城里人穿着虽然破旧,可是没有一个人会不讲卫生。

    不仅在城内各处还建造了公厕,而且还设置了单独的水道,如此一来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城内的卫生。

    如今整座城里没有多少动静,除了赶做火炉的敲击,就是孩子们的读书声音。

    大部分百姓这个时候都在城外收割,尽管从春天忙到了秋天,可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充满了喜悦。

    农户们没有太多的奢求,农时有地种、闲时有工做、秋季可丰收,这一年就算是兴奋了。

    黑土地肥沃在这个时候完美的体现出来,田地里的麦穗、高粱,饱满地看上去就让人欢喜。

    以白菜为主的蔬菜,让李悦欣喜,有了它至少这个冬天不必犯愁没有青菜。

    粮食晾晒入仓、青菜打理入窖,丰收的喜悦在每个人的脸上表现出来。

    按照当初的约定,百姓们用粮食上交赋税,忙了一年下来,家里竟然还有大量的余粮。

    不过大人说了,官府以官价收粮,完全不用担心粮多价低,就是家里多余的蔬菜,也可以售卖给官府。

    县衙的院落里,李悦同样建造了一个大型地窖,平时可以存储蔬菜,一旦遇到危难,又可以埋伏、躲藏其中。

    李悦完全没想到,逃难的百姓们携带了多样种子,就连甜菜也出现在了这里,如此一来解决砂糖的紧缺。

    历经一次秋收,扶余县可以说是彻底地自给自足了。

    忙完县城、趁着天气允许,百姓们继续投入建城之中,大人吩咐了,如果能在下雪前盖起城楼,所有百姓都会获得奖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是知恩图报的百姓,李悦前脚去往长山,百姓们便纷纷行动起来。

    长山脚下的稻田也该收获了,可惜自己没能见识那个盛况。

    据方平派来的人禀报,整个长山村和塔虎城,像是过年一样的热闹,小山一样的稻米,不知道装满了多少袋子。

    完全超出当初的预想,看着成堆的稻米,李悦的眼泪从嘴里流了出来,记不清已经有多少天了,自己的嗓子都变粗了几圈,如今终于可以吃上细粮了。

    李大人很是高兴,同时也不忘本,不仅没把稻米全部带走,相反还留下许多,多到足够明年开荒种植,还能让村民也吃上十天半个月的。

    如此操作一番,不仅让百姓们欢天喜地,更是让高思继对他的好感增加。

    自从打算留在这里,高思继一边训练着兵士,一边留心观察着一切。

    听说仅仅用几个月的时间,这里从一个边寨,变成了一座小城,高思继难以掩饰内心的惊讶。

    在他的印象中,当官哪有一个不是先自己捞的脑满肠肥,从没听说如此费心费力的。

    尤其是他一个小小的县令,不定哪天就要被人摘了果子,恐怕到时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了。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高思继发现自己错了,别说有人要摘果子,就是知道谁有这样的打算,恐怕马上会有兵士动身,舍生忘死去干掉对方。

    大家伙都知道,在这个地方,只有李悦的存在,才能保证所有百姓的平安。

    一艘艘船从长山出发,满载着稻米和各种粮食,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整个扶余县都会过上一个肥年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