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例行检查
两人骑着摩托车谈着话,不知不觉已经来到船厂。
“胡姐,经你这么一说,周恒还真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呢!”
“呵呵,妹子,再怎么说,他可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你先去忙吧!”
胡丽适时的提醒了一句,便和杨蕾分手,回到各自办公室。
时间如白驹过隙,合作挂牌仪式的日子终于到来,在鞭炮声中挂牌仪式正色开始。
在船舶学院一众人等和船厂所有职工的瞩目中,掌声雷动,胡万才和张传定揭开大红绸布。
“张院长、周总,祝贺你们,合作愉快!”
“谢谢胡县长!”
……
三人一阵寒暄后,周恒将胡万才送到了厂门口。
“胡县长,廖书记怎么没来?”
“周总,廖书记在临行之前接到上面电话,因计划有变,由我全权代表。”
胡万才笑着说道:“廖书记没来,是不是觉得有点遗憾?”
“呵呵,虽说廖书记没来,你来了,我不是一样倍有面子嘛!”
“呵呵,你小子,还跟我打马虎眼!”
“没有、绝对没有,胡县长咱们晚上老地方见!”
“行!就这样,我先回县里了,好好干!再见!”
等胡万才上了车,周恒挥手致意,看着车子渐行渐远,不禁蹙眉沉思了起来。
“周总,怎么了?打捞船铺板开工仪式要开始了。”
吴家顺小跑着过来说道:“张院长等你过去,一块剪彩呢!”
“没什么,走吧,去晚了不好。”
周恒答应着,和吴家顺一起往场地跑去。
胡万才回到云都县政府,下了车径直往廖达荣办公室走去,到了敲了敲门,见没有回应,轻轻推门一看,见办公室里空无一人,心中疑惑,只好又关好门,便转身折返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而此时,在县委小会议室里。
“廖书记、黄县长,根据市里面指示要求,我们今日到访云都,是例行检查工作来了。”
“欢迎袁副市长,及各位领导,前来我县指导工作!”
“呵呵,首先你们县的整体工作的成绩,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值得肯定的!”
袁志军面带笑意地着说道:“特别是适应时代的需求,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率先在我市打响企业改革的第一炮值得表扬!”
廖达荣一听,“这哪是来检查工作,分明是带有针对性的目的来的。”心中虽然这样想,但却面色镇定,丝毫没有任何表情。
“呵呵,袁市长,这都是市里的英明决策,领导有方!”
黄宗明笑着说道:“您是芜州市主抓工业经济的领导,还请您对我们多批评多指示!”
“呵呵,这也跟你们执行市里的方针政策的力度分,不开嘛!”
袁志军笑着说道:“黄县长,你们云都到目前为止,一共改制了几家企业呀?”
“袁市长,自从我县企业改制以来,一直都是廖书记亲自抓的。”
黄宗明不紧不慢的说道:“具体情况要问廖书记。”
“哦!你作为一县之长怎么能甘为人后?要团结共进才是!”
袁志军沉声说道:“既然这样。达荣书记,那就请你讲一讲情况吧!”
廖达荣一听,正题来了,面对袁志军和黄宗明的一唱一和,抬眉扫视了一圈。
“袁副市长,目前我县一共改制了七家,乡镇企业改制六家,县里面直接领导的企业,改制的只有云都蚕丝厂一家。”
“哦!当时改制的原因涉及什么?现在都是什么样的情况?能具体的讲一讲吗?”
袁志军一听,对廖达荣一口一个副市长地叫着,心中很不痛快。
“谢秘书,做好笔录,以便做好上报资料,到时市委常委会上也好做工作报告!”
“是!袁市长!”
秘书谢其定答应了一声,打开记录本,抬笔专注着廖达荣。
“袁副市长,各位领导,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中,在市里英明决策的领导下。”
廖达荣手握茶杯,沉声说道:“我县紧跟时代的步伐,对我县部分企业作了改制。”接着说道:“所改制的企业,都有一特点,那就是经营不善,出现资金周转不灵,岌岌可危、甚至面临倒闭的状态!”
“哦?企业本身的资产都是集体所有或国有,那你们是怎样进行改制的?”
“除了极个别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其他六家都是招标拍卖,价高者中标的形式进行的。”
“呵呵,如你所说,那你们在进行改制拍卖竞标时,有没有对改制企业本身进行资产核算?”
“袁副市长,这是肯定的,真如你所说,每一笔钱疏忽、计算不到位,都是集体的财产损失!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哦?工作做的挺仔细,也很到位嘛!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
袁志军阴鸷的眼神一闪而过,面带笑意地说道:“比如蚕丝厂,是你们县第一个改制的企业,现在又是个什么样的状况?能具体说一说吗?”
“可以,袁副市长,云都蚕丝厂……”
“哦?蚕丝厂最终以两百五十万的价格被周恒所得,资产当时是否都经过有关部门仔细核算?”
袁志军听了廖达荣的话后问道:“现在企业发展得怎么样?”
“这都是必须操作的流程,至于当时竞标会上的详细过程,黄宗明县长亲自在场可以证明。”
廖达荣坦然道:“至从,周恒买断蚕丝厂以后,现在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见廖达荣将自己也抛了出来,心中一时想到了当时细节。
“袁市长,当时蚕丝厂拍卖,我是参与了整个竞标会的过程,没有什么差错。”
黄宗明闻声应答道:“不过,事后得知,周恒虽然竞标成功,竞标价却是分期给付的!”
说完瞄了廖达荣一眼,嘴角不经意的翘起了弧度。
“嗯?既然竞得标底,怎么分期给付?这不是相当于借鸡生蛋吗?”
袁志军诧异道:“就算是借鸡生蛋,万一经营不善,余款续不上来,这个损失又怎么算?”
“袁副市长,这是根据当时蚕丝厂的情况而定的,周恒愿意在买断蚕丝厂时,也将工人全部留了下来!”
廖达荣蹙眉说道:“而且,事实胜于雄辩,至少,现在的蚕丝厂的生产总量是以前的双倍,地方财政收入较以往也提高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