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时间钥匙:互换人生!拯救未来! > 第11章 溶洞

第11章 溶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

    好吧!让我们回到遥远的时代——2018年。介绍一下陈品如,和那几年发生的事情。

    -----------------

    -----------------

    2018年。

    昆明的气候一直是全国公认的好。夏天不热,冬天不冷。每天看着碧蓝的天空令人开心。

    不,老陈今天一点都不开心。

    来上班的时候,和老婆吵了一架。

    小孩开学又要交学费了。当年为了孩子能出类拔萃,内卷出头,老婆执意要让孩子上了一所私立精英学校,挡都挡不住。

    这才上一年级下学期,每学期5万,一年10万的学费已经令人喘不过气来,还要还房贷,两口子一个月经常没有任何剩钱。在家为钱的事发了点牢骚,于是吵了起来。

    贫困夫妻百事哀啊。

    老陈名叫陈品如,今年44,是一个平凡不能再平凡的人。

    出生在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在一个普通的西南城市长大。

    老陈年轻的时候还是很帅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折磨,近年头发掉了不少,腰围也大不少。最要命的是现在一跑就喘得厉害。

    读书的时候人倒是很聪明,在绘画上挺有天赋的,原来立志当个画家,由于理工科一直不错,又立志当个可以作图的建筑师,最后阴差阳错的在一个普通的大学学了生物学。

    硕士毕业后,他在昆明生物科研所谋到了一份普通的工作,每天朝九晚五地坐在办公室里,忙碌于自己的生物研究。

    他与世无争,待人诚实守信,不引人注目。

    随着年龄的成长,他就像个透明人一样,默默过自己的小日子。

    在工作中,他倒是对科研充满热情,专业上还是有所成就。

    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方面,致力于揭示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除了在科研方面的有些成就,陈品如也擅长指导学生。

    他善于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年轻一代尽快的融入工作中,培养他们对工作的兴趣和热爱。

    他的学生们都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然而,在个人生活中,他与妻子时不时争吵,感情生活一般。

    陈品如还有一个9岁的儿子,他作为父亲对于教育孩子也感到困惑。

    他自己也经常身体不适,或是这痛、或是那痛。

    内心深处,他也想要过上平静、健康、和睦的生活。

    -----------------

    老陈下了公交车,站在单位门口愣愣的看着生物科研所的牌子。

    “唉!”他叹了口,走了进去,连看门的保安老李头打招呼都没注意。

    坐在座位上发了一下呆,打算先泡壶茶,再开始一天无聊的工作。

    “陈工,主任叫你!”

    “哦……”,老陈拉长腔调,对一大早就有事找自己表示出不满。

    老陈来到主任办公室,主任脑袋锃光瓦亮,在灯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陈工啊,有这么个事,上回我和你说的在西双版纳勐腊那个溶洞里发现新种菊状病毒的事……”,他看了老陈一眼:“你还记得吗?”

    老陈心想,只要有破事,这狗日的就会派我去干,这事我当然记得:“记得的,主任!”

    “你看,你也是我们所的技术大拿,这回在洞里蝙蝠身上发现的病毒和以前又不一样,只能劳你再次去披挂上阵喽?!”

    老陈是个老实人,一般不去争辩和反对,同时去那里的补贴也比较高,孩子的学费又有了点。于是答应了下来。

    回到家向媳妇汇报了一下,又和儿子谈了一下心,老陈问他以后最想干什么?他说以后最想当个赛车手。

    老陈笑了:“可以啊!但是你要学好文化知识,否则看不懂赛车使用说明书啊!”

    “我会的!”他用坚定地目光看了看老陈。

    “那好吧!陈宇霖,我们击掌为定!以后一定要做出一番大事业!”,老陈举起手掌。

    “好的,爸爸!”儿子抬起他的小手,和老陈击了一下掌。老陈看着他那忽闪忽闪的明亮的眼睛,心里涌出无限爱意。

    西双版纳勐腊县,位于云南省最南端,靠近边境,热带气候,常年高温多雨,植被茂盛。

    勐腊县属浸蚀山地,地形为低中山和矮丘陵峡谷,沟谷纵横。境内最高峰位于董宗保,也只有海拔1674米。而那个溶洞,就在这个区域里。

    上山的路有些滑,好在海拔低,氧含量充足,体力还算能支撑。

    但是空气相当湿热,就像在桑拿房里一样。没走几公里,陈品如和其他几名同事浑身就湿透了。

    走了近4个小时,终于来到溶洞。

    这个溶洞是5年前发现的,前期工作做得非常好,溶洞前刚好有一片平缓的草地,生物所与当地政府合作,在这搭了一个临时的休息所。

    在夯实地基的时候,意外打通了这块草地下的一个小溶洞,口小内大,温度较低,面积正好和一个实验室大小相当,真是老天开眼,得到了一个天然实验室,省却了很多降温设备。

    当时抬上来的最大的一个降温设备是个小冰箱,用来存储一些需要冷藏的或冷冻的样品。

    因为和大溶洞基本一致的温度和湿度,其他东西都可以直接放到溶洞实验室里,而不必放冰箱。

    简易房就建在这个实验室溶洞上,溶洞口就在简易房屋内,使居住和实验合二为一。睡觉起来就可以走下溶洞干活,门都不用出。

    前期生物所的研究人员来过好几批,对这个洞里的蝙蝠及其他生物进行了取样考察。

    老陈作为分子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的专家,主要工作并非病毒学,他主要研究这里的蝙蝠种群是从哪来的,在这里生活了多少代,有什么变异。来过两次,所以也比较熟悉。

    队伍由老陈带队,老李和王小宝是主攻病毒采样和分析的,赵大头负责协助他们三人,也就是打杂的。

    晚上在这睡觉别有情趣,房间虽然是简易房,但是足够牢靠,不怕任何野兽的侵袭。不过现在山林里也没什么大型的野兽了。

    白天柴油发电机供电,兼给电瓶充满了电,晚上关闭噪音奇大的柴机,靠电瓶能满足给冰箱,照明,和一个对着他们床狂吹的风扇供电。

    蚊帐非常管用,听着大型轰炸机蚊子在蚊帐外无可奈何的飞来飞去,安然入睡。

    第一天和第二天的采集很顺利。

    在地洞实验室里分离样本,并保存在了冰箱里。

    因为要往外运输样品,路漫漫而温度高,有些对温度敏感的样品只能采取低温冷冻干燥的方法,才好运输。

    比如蝙蝠血液,在低温真空泵里升华干燥,将细胞内外水分抽走。干燥的粉末样品可在4c或室温下长期保存或运输。

    第三天出了点事故。

    在大洞穴里,王小宝踩着梯子爬到了3米高的脚手架上,那是生物所特意搭在那的,为了不打扰洞内蝙蝠的生活,科研人员只搭了这个唯一的脚手架。

    “队长,你最好上来看一下,这几只蝙蝠长得好奇怪!”

    老陈爬了上去,脚手架上沾满了蝙蝠的粪便和分泌的黏液,又臭又滑。

    “你看”,他们半蹲着,王小宝指了指在上面一米多高的地方,岩壁上挂着几只正在睡觉的蝙蝠,这几只蝙蝠的确和洞里别的蝙蝠不一样。

    这个溶洞里基本上都是菊蝠,身体大多呈灰棕色,在洞穴里昏暗的光线下,更加黑。而这个蝙蝠体形较小,鼻子上有个管状长长突起。身体呈更明亮的灰白色。

    “奇了怪了,这种蝙蝠在西双版纳应该没有啊!”老陈慢慢站起身,用专用手电微弱的光照了照这几只蝙蝠,蝙蝠下面的岩壁上淌满了黏黏的分泌物。

    “这种蝙蝠叫圆耳管鼻蝠,特征就是鼻子上有个管子,而耳朵呢,是圆形的!”老陈说道,“它们应该生活在海南啊!”

    “小宝啊,你来看,拍几张照!”

    王小宝拿着专业的照相机,站了起来,由于起身太快,惊醒了那几只蝙蝠,一下突然飞起,向老陈他们冲来。

    老陈和王小宝下意识的躲闪开,小宝一下踩在滑腻的脚手架板子上,一个侧滑,眼看就要掉下去,老陈眼疾手快,右手一把抓住他,同时左手下意识地抓住岩壁突起。

    老陈的左手感到一阵刺痛。不知道抓到岩壁上什么锋利的东西了。好在抓住了王小宝,没出事故,否则回去要被光头主任抓住把柄,好好地被修理。

    安全无小事啊!以后上来一定要扣好安全带。

    下来后,老陈用生理盐水洗了伤口,并把手上、身上的黏液洗掉,做了消毒杀菌。伤口不深,只是在手掌中间横横的划了一个口子。

    但是晚上老陈开始发烧,按理说不应该是破伤风。

    第二天发烧更加严重,并且出现了意识模糊。三个人一合计,这样烧下去人会出问题的,于是呼叫了支援,三个人做了一个简易的担架,扛着老陈,高一脚低一脚地向山下走去,当地政府支援人员向山上走。终于在日落前汇合了。

    陈品如躺在担架上,看着落日的余晖,迷迷糊糊地想到了儿子,想到了他和自己的击掌,耳边想起了他的笑声。

    他似乎看见他长大了,在一堆高科技的仪器前面搞着研究,那么的专注,那么的优秀。

    陈品如扭过头,看到了远处的麦田,阳光的余晖洒在麦田里,风徐徐吹来,麦浪随风起伏,金光闪闪。

    半夜,车将老陈送到了县医院。经过降温和相应治疗,老陈算是捡回了一条老命。

    老陈很感谢这三个兄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