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七零嫁糙汉,极品媳妇超旺夫 > 第336章 79年过去

第336章 79年过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麻辣烫炒粉炒面一加上,炸串摊子生意又红火起来。

    李二姑终于来了,“大宝,我的炸货不好卖了。”

    “二姑。”

    李冬扶额,“我不是说让您年前卖炸货吗?谁过了年还买炸货?我等你半个多月了。”

    李二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年前疯抢,我以为年后也能卖动呢。”

    李二姑尝到麻辣烫后,关心的是价格,“贵不贵?贵了谁吃?”

    “您去西外街租个门面,卖早餐,卖小炒,顺带卖这个麻辣烫。”

    “租门面?”

    李冬颔首,“是的,租个大一些的,开个小饭馆,一家都住进去忙着,忙个两三年,什么钱都不缺,还能剩钱盖楼房。”

    盖楼房的话李二姑虽不太信,但也知道肯定有赚,不然大侄女不会这么教她。

    ……

    李二姑的小饭馆开张时,已经春耕了。

    刘大勇早就向生产队里请了假,他们一家五口连带刘奶奶都来了。

    李冬给出的主意,叫刘奶奶来洗碗,按月给开工资,开了工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免得留在家里不放心,还给添乱。

    小饭馆不小,三间门面,后面还带个院子,院子三间正屋,两间偏屋,还带有压水井,太适合做饭馆了。

    西外街上有不少单位,李二姑的小饭馆有李冬给备下的是食材和酒水,中午的生意比早餐还好。

    麻辣烫也卖得不错,都是一些单身青年来买,加点挂面和粉丝,三四毛钱就吃得饱饱的。

    晚餐生意不行,大家下班了都往家跑。

    李冬叫李二姑晚上蒸包子馒头卖,有那来不及和发面的人,顺路买了包子馒头,回家煮点粥,炒个小菜就很好了。

    李二姑的小餐馆生意红红火火。刘大姑坐不住了,她家四个男娃,最大的都17了,婆婆越活越精神,她不能耗在家里等婆婆咽气啊?

    如果她挣了钱,赶快给大儿子娶个媳妇回来,也能给她分担分担。

    李冬问刘大姑,“年前年后您看出什么来没有?”

    刘大姑摇头。

    李冬叹口气,眼界问题,她也教不了,“这时候,大家都饿,您只要不要票,什么吃食都能卖动。我这里食材供应的也不贵,又不要票,您想做什么不行?”

    刘大姑不好意思地道,“我,我怕亏,我也亏不起。”

    李冬给她一个主意,“那您就在向阳公社开个饭馆吧,只要会炒家常菜,舍得放油,都好吃。”

    刘大姑犹豫,“公社上行吗?”

    “怎么不行?”

    李冬耐心给她分析,“县城的竞争会越来越大。您胆子小在公社很合适。食客去哪家吃惯了就去哪家吃,您抢个先。”

    “您也别自己忙,叫上你家老大老二学着炒菜做菜,他们才是你家未来的顶梁柱。给你家老大老二开工钱,将来他们小家庭也不需要你操心。”

    想到娘在冷水里洗碗,脸上还露出开心的笑容,刘大姑懂了,“我这就回去商量去。”

    等刘大姑的饭馆开起,已经进入五月,五月下旬准备麦收了。

    李二姑和刘大姑的饭馆被迫歇业,李冬叫他们贴上麦收假的通知,可不能把收拢来的食客给散了。

    高家人全部回牛坳了。

    李爷爷也回牛坳去了,他的摊子生意不错,每天都有几块钱进账,他很满足,把摊子交给老婆子和小孙子看着,他带着大孙子回去收麦子去。

    余二清跟着向玉苗回牛坳。

    二月二时,李冬和贺明帆带着余二清去的高家,把余二清和向玉苗的相看走在了明面上。

    清明后,余家就选了个吉日来向家下了定亲礼。余二清是向家准女婿了,他去帮忙收麦子。不会没关系,他学做事很快的。

    ……

    看着地上爬着两个儿子,李冬叫贺明帆还电单车,这都几个月了?

    贺明帆嘿嘿傻笑,“别急,再等等。”

    这一不急,就拖到了年底。正确来说拖到了80年元月。

    79年的下半年,向玉苗和余老二结婚,陀螺和邵海燕结婚,饶艳玲和于琛订婚,余四清和刘彩霞订婚。

    在李冬这个媒人忙得忘记了自己的电动车时,腊月十三,贺明帆把‘面目全非’的电单车推回来。

    李冬围着这个任何部位都比单车粗、比单车矮,刹车和单车没区别的车子打转,“你们研究出来了?”

    贺明帆的嘴咧到耳朵根,“是的,这是还给你的。”

    “还给我的?我的电动车呢?”

    “入股新厂子了。”

    “我占多少?”

    “三成,大姐夫和他的老战友出资建厂,也各占三成,我一成。”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既然给她争取利润了,李冬也就不计较了,“我来试试这辆车。”

    见妈妈要骑车,被奶奶和大姑拽着不准爬车的贺承海和贺承江闹着喊妈妈。

    李冬对俩娃招手,俩娃像猴一样从奶奶和大姑胳膊下钻出来,快速爬上车子前踏。

    贺承江抓着车龙头,“没梁,好上。”

    贺承海言简意赅,“对!”

    打开钥匙,拧下油门,车子启动。

    行走了几步,李冬就感觉到不够轻便,在贺家巷骑了一圈回来,给贺明帆提意见,“加速太慢,车体重,能用轻便材料代替的地方改成轻便材料。”

    “后面会改的,这是第一批,就产出五辆。”

    贺明帆伸手要抱两个儿子下来。贺承海和贺承江都不愿意下,还要坐车。

    李冬叫贺明帆带他们出去溜达,她是怕冷的。

    ……

    一晃到了年二十八,今年仍然是没有年三十的一年。

    各处摊位在昨天就收了摊。一拢账,今年一年只是三个摊位就净赚一万五千多块。

    加上卖给贺明帆和两个饭馆的食材,李冬赚了小十万块。

    当然,贺明帆他们用的食材多,赚得就更多。

    但贺明帆不甘心每天这么一分二分五分的数着,“媳妇,我们什么时候出去看看?这都喊改革开放喊一年多了。”

    李冬也用‘别急,再等等’五个字应付他。

    今年说好了回牛坳过年。

    所以两口子吃了早饭,在贺父贺母依依不舍的叮嘱中,带着两个儿子骑着电单车回牛坳了。

    电三轮被余老二和陀螺借去了,他们初二要带媳妇回娘家。

    ……

    李爷爷笑眯眯地抽着烟袋等在大门口,一辈子到老了,他手上终于有钱了。

    摆了一年摊子,挣得的钱都交给老伴,老婆子每天雷打不动给他一块钱,烟酒有大孙女给买,衣服鞋子有闺女买布老婆子给做。

    他没有花钱的地方,手上存了四百多块钱,是他这一辈子拿在手上的巨款。

    这巨款意义不同,是他养家的证明,他交给老伴的,都有一千多块了。

    一千多块啊,别说农民了,就是城里人一家子一年也花不完。

    看到大孙女一家,他忙伸手,“承江,承海,快下来,太姥爷抱。”

    贺承海和贺承江自己从脚踏上下来,跑向李爷爷,“太姥爷,冷。”

    李爷爷一握曾外孙的手,立刻就瞪外孙女婿,“不会给他们包上大衣吗?”

    李冬抱着大衣从后座下来,“他俩不是去年包裹起来动不了的小婴儿了。”

    李奶奶催促,“快带他俩进来烤火,在外面说话不呛风的吗?”

    堂屋里点了两个炭盆,贺承海和贺承江被李爷爷李奶奶一人抓着一个按坐在炭盆边烤火。

    厨房里忙活的是四个少年。

    李冬进厨房要帮忙,还被四个少年推出来。

    “大宝姐,我们长大了。”

    15岁的林一,这两年蹿到一米七多。跟着高家人到处摆摊,不再像以前那样呆,一副老实沉稳的大哥样子。

    他是几个少年里最大的,比同样15岁的守成大两个月。

    林二和民子守业同年,月份是最晚的。比民子看起来还沉稳。

    李奶奶经常夸赞,背地里却说俩娃可怜,没有家人护着,成熟早。

    李冬仰头望着林一,“不错,小娃儿变大小伙子喽,催人老哇。”

    “哈哈哈。”

    院门口传来着笑声,“大宝,你这感慨,等你家承海承江长成林一这样再发才应景。”

    李冬转脸,“向大伯娘,向二伯娘,快进来。”

    林一四个人也喊了人,就回厨房继续准备了。

    向家妯娌俩进了李家,放下手上的篮子,“李叔,张婶子,我们给你们送些丸子扣肉过来。你们回来得晚,这些肯定没准备。”

    “怎么还送这些过来了?”

    李奶奶松开曾外孙,“你们家人口多,拿回去自家吃去。”

    “今年家里准备很多。”

    向家妯娌俩把篮子里的四个大碗端出来,拎着篮子就走。李奶奶随手从墙上摘下两条咸鱼追到院子里,硬往她们篮子里放。过年的篮子,没有空着回去的道理。

    三个人推推搡搡间,高家人过来了,同样是来给李家送礼的,送的是刚熏好的腊肠。

    高家人一打岔,李奶奶手上的咸鱼就放进了向家妯娌俩的篮子里,妯娌也就不再拒绝李奶奶给的咸鱼,告辞离开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