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一个小总结
李长青自认为自己是没有什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的,所以一开始他来到大唐,志向并不是很远大,也仅仅只是科举做官,守护一方百姓而已。
他确实也是做到了,守护了定安一县的百姓。要是说以前的定安县连个地级县城都算不上的话,那现在至少也得是三线城市,无论是商贸还是手工业都极为发达,也很难想象,李长青在定安做县令不过一年而已。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定安县作为一个边防城市,原本的商业和手工业就已经很发达了,只不过相对于现在来说很零散而已。
李长青做的只不过是将他们整合,合并,同时打通上升渠道以及完善奖惩措施而已。
在县衙的背书作保之下,打击地痞流氓,让商铺安心做生意,几个帮派都被刘有恒带队围剿,就相当于是练兵了。
至于手工业的发展速度,其实也是超过了李长青的想象。
还是那句话,定安县作为一个边防城市,随时随刻都将面临敌人的入侵,来这里做工的工匠不仅有饭吃,还有工钱拿,只不过他们过来做工,那便是一辈子都要在这里做工,所得的钱财倒是可以拜托车行送回家长。
因此,原本的工匠过得日子也仅仅是温饱而已,一眼望到头的生活让他们没有多少动力,也仅仅是完成当天任务量而已。
李长青来到定安也就是把定安所有的手工业整合起来,制定并且完善了奖惩措施,以及任命班组长和生产部长而已。
这全新的职位不属于朝廷体系,是吏员,但也算是吃皇粮了的,以前这群工匠哪里有想过自己还能摇身一变成为官府的人呢?所以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干活更卖力了,研发也更起劲了。
如果突厥没有在年关入侵,李长青有自信能把定安在五年内发展成边关第一大城。
说真的,现在家和商行所赚取的利润已经足够李长青一家后半辈子的优越生活了,如果李长青辞官,那也能做个富家翁。
今日无事,勾栏听曲,啊不对已经娶了明兰呢,勾栏是去不成了的。
每日赏赏花,吃吃点心,逗逗明兰,这日子不也挺好的吗?也不用去什么庙堂勾心斗角,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便是幸福了。
所以一开始穿越过来,他便想着远离朝堂,实在不行就科举做个小小县令,干到退休游山玩水去。
再跟明兰生几个丫头,这日子简直不要太美妙了。
咳咳。
但是,不到一年的县令生涯就经历了几场硬仗的李长青变了。
他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同时他的心与大唐的联系也更加的密切。
守护一县的百姓,不如守护大唐一国的百姓,或者说守护华夏大地上赖以生存的人。
守成便可,扩张为妙。
心境的改变怪罪不了别人,仿佛一切都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一般,仿佛自己穿越而来,就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般。
华夏文明璀璨辉煌,那就让它一直这么下去。
然而,本以为那些士族会率先发现自己,但是没想到的是第一个注意到他的竟然是李世民。
李世民不愧是能开启贞观之治的明君,李长青的这些政策只不过是后世与当下相结合得出的适合在大唐运行的而已,但是李世民很快就察觉出这些政策的优越性。
也许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本来李长青跟李世民的叔侄关系就是一个名号而已,但是李世民似乎是真的想要发展这一层关系好把李长青牢牢的绑在皇族这辆车上。
家和商行在皇室以及士族参股之后,开始迅速壮大,俨然成为长安城内的一个庞然大物,别看家和商行的老板是个县男爵位,也仅仅只是个县令而已。
就连地痞流氓都明白这家商行背后的能量,凡是与之作对的商行,总是在三个月内破产,要是明言说要搞垮这家商行的人,总是第二天直接消失,对于这一点李长青很不爽,但是也无可奈何。
初来长安,他就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小角色,就算是被李世民认了叔侄关系,但一开始也只是表面文章,所以想安稳下去玩最好的方式就是先作出一定的成绩,在让李世民入股,让士族看到其中惊人的利润之后再让士族入股。
这样一系列操作下来,家和商行已经变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的产物,而且也在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不过好在李长青及时发现,直接通过李世民收回了那些股东的经营权,现在的他们包括李世民都只有分红权。
李世民的经营权是他自己让出来的,理由是实在不会经商,反正到时候记得分红就行了,还不如直接甩出来让李长青管去,这不就是躺着也要把钱挣了嘛?
这便是家和商行的情况,经过内部改革之后的家和商行,没人知道其中流水有多少,可能要比国库还要多,当然啊,是流水不是利润,至于利润嘛。
你看李世民自从拿了家和商行的股份之后,微服私访就没断过,每次微服私访不是吃吃吃就是买买买,长孙皇后的金银首饰也没断过,甚至开始给他的女儿准备起嫁妆来了,这一系列操作,他都没找民部(后改为户部)要一分钱!
至于工部侍郎这个职位,是李世民临时安置给李长青的,毕竟定安的发展还离不开李长青的指引。徐枫树守成有余,但是开拓不足,王元正似乎在那几场仗磨出了胆子,天天嚷嚷着要北伐北伐,完完全全变成了跳脱的性子不够稳重。
至于那两位兄弟嘛。。。拉倒吧,刚经历过科举连官都没做几年能懂什么?打打下手还差不多。所以总结下来,定安县县令还是需要李长青去,而且李世民特准可以带家眷。
工部嘛,是要改革,李世民收到过线报,说是定安县的工匠不知道采用了什么办法,在同等人数下比拼,效率要远远高于工部那些工匠们,这就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要是能改过来,或者说学过来,那以后工部日产弓箭上万,甲胄上千就不在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