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舌尖上的大唐 > 第27章 审批试卷,初露头角

第27章 审批试卷,初露头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长青的病很奇怪,他自己就是学过一点医学的,他自己清楚,一个普普通通的感冒怎么可能会昏迷不醒呢?

    就算原主身体的底子差也不至于一发高烧就昏迷不醒吧?

    不过李长青也只有奇怪的份儿了,他自己也搞不明白这其中的道道。

    王朗中也搞不懂,这样的病例已经算是奇迹了。

    在病床上的李长青虚弱无力地挣扎着想起来。

    明兰见状连忙将他扶起来,并且端过来药碗一口一口地给李长青喂药。

    “郎君,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明兰关心地问道。

    李长青摇了摇头,“头还是昏沉的,有些发痛,四肢也是无力的,看来还是锻炼的少了。”

    明兰呆呆的点了点头,随后放下药碗在李长青嘴角上用小帕子擦了擦之后又继续喂药。

    李长青其实已经认清了现实,他是觉得自己是不可能回到现代了。

    至于现代的父母,李长青觉得很憋屈,因为连个招呼都没有打就这么莫名其妙的魂穿来到了唐朝。

    至于唐朝的这些亲人,李长青可不想再失去他们了。

    总之李长青现在正在慢慢认可魂穿这一件事,同时也在认清自己的身份。

    李长青,大唐人,父亲是李子文,母亲不明,原是陇西李氏的一个小分支却被逐出了宗室,有个可爱又活泼的小丫头明兰作伴,打小儿两小无猜,是青梅竹马。

    李长青愿意娶明兰便是他一大进步,说明他内心正在慢慢接受自己是个大唐人。

    李长青是大唐人,这个是事实,却又不很现实。

    他骨子里,灵魂的深处却住着一个现代人。

    不管怎样,李长青决定好好地在大唐活下去。

    先是从认可自己认清现实开始。

    “明兰,你说咱们成亲之后,是生儿子好,还是生女儿好呢?”

    李长青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让明兰直接羞红了脸。

    明兰轻轻拍了一下李长青,娇嗔道,“当然是儿子好啊,能传宗接代。”

    李长青却摇了摇头,“儿子可是前代的冤家,还是女儿好,能宠,要是以后我成了侯爷,那我的女儿就是侯府的嫡女,往死里宠的那种。”

    明兰放下药碗,理着自己的头发,一缕秀发在两根小食指上绕来绕去。

    嘴里小声嘀咕着,“郎君看来是是病的不轻,大白天的竟做白日梦。”

    李长青有些无语,看来这小丫头不相信自己啊

    不过也是,现在的李长青还是一个商人,要想从商人爬到侯爷这确实有点儿痴人说梦了。

    不过他李长春可是注定要做海贼王的男人的!!

    咳咳!!

    不要意思,串戏了。。

    李长青喝完了药再一次躺了下来,看着明兰卡姿兰大眼睛说道,

    “兰儿,你还别不信,我真的能够当侯爷!”

    明兰一副好姐姐的模样,给李长青盖好了被子,

    “好的好的,郎君说什么我都信的,不过现在要休息哟,切莫不要在劳累过度了。”

    说完她便收拾收拾药碗出去了、

    李长青望着明兰离去的背影,叹了口气。

    也是哈,到目前位置连李世民的面儿都没见着,他心中就算是有百般点子又能如何呢?

    可怜的李长青到现在还不知道李伯爷其实就是李世民。。

    在太极宫里,李世民正在和主考官以及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等官员批改试卷。

    李世民及其重视这一次的科举,甚至请来了孔颖达这位大儒,还有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勗(xu)这十八位学士。

    先有侍郎共同阅卷,在初步审核之后在递给十八学士一一查阅,十八学士投票选出最好的试卷来给孔颖达,若是孔颖达觉得好那最后再给李世民。

    本来就是一个会试(唐朝其实没有会试)被李世民玩成了殿试。。

    不仅亲自做了主考官,考试的时候亲自监督,就连最后的批卷也是亲力亲为。

    “诶,这篇文章不错。”许敬宗说着把一份试卷给了苏世长。

    苏世长结果试卷后看了看,点点头同意许敬宗的说法,随后这份试卷又被传阅下去。

    最后这份试卷落到孔颖达手里。

    孔颖达首先看了看试卷的署名,写着陈荩臣三字,不由得皱眉。

    这难道是世家子弟?

    可问题是陈氏一族今年并没有参加科考啊。。

    看来这个人不是世家子弟。

    随后接着往下看。

    这个考生明经这一块儿写的不错,说明基本功很扎实。

    就算是考自己的见解的这一块儿,这个考生写的也不错,往往都能写出点睛之笔来,倒不像其他考生那样,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却突出不了重点。

    再看看这考生的策论。

    果然,这个考生对于天下局势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主张先休养生息,先与突阙假和平,只要他们不惹事大唐也不打他们,鼓励生产生育,扩充军备军资,维修城墙等一些列措施,最后的结尾处点明了突阙的危害性以及对付的方法。

    文章精炼不失体统,有板有眼却又有些个人风味,实在是一篇好文章。

    孔颖达已经在心中给这个叫陈荩臣的考生定好了位置,随后把试卷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在看过试卷后也是不住地点头,这考生写的有理有据,其中提到的许多措施都是可以实施的。

    李世民看了看著名,原来还是一个熟人,是那天在溢香楼里一起吃酒坐在他身旁的年轻人。

    当时李世民就看他十分顺眼,没想到才华也是出众的。

    李世民已经在心中给他定好了官职、、

    接着孔颖达又接过一份试卷,著名的是张元芳。

    这个张元芳就不同于陈荩臣了。

    首先是明经一块,默写部分倒是挺不错的,字字正确,可是到了自己见解这一块儿这个张元芳就不行了,显然是把书中的知识死记硬背下来的,孔颖达一看便知道这个人明经一科能难拿到高分,索性直接看他写的策论。

    虽然文章白话多了一些,但是条例还是很清晰的,也是有板有眼地讲诉着大唐周边各国的情况。

    同时他还提到了高昌国,说高昌国有一种植物,虽然记不清名字,但是其花瓣可以纺线织布,竟然其功效要比麻布还要好,这倒是让孔颖达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没想到这个黄毛小子虽然书读的不咋地,但是见识还是比平常人多啊。

    张元芳还提到了如何对付突阙的骑兵,就是采用盾兵和弓兵结合的战术,弓兵躲在盾兵后,在突阙骑兵进攻的时候,弓兵先采用抛射再采用平射。弓兵主要的目标是马而不是马背上的突阙骑兵,这样以来很容易造成突阙骑兵阵营慌乱,同时盾兵徐徐渐进,配合手中的长矛刺杀落下马的骑兵或者在骑兵进攻时专门刺马的肚子。

    虽然这套战法并不新颖,但张元芳倒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果让张元芳指挥一场战斗对阵突阙的骑兵的话,兴许张元芳还有胜利的几率。

    孔颖达只希望这个叫张元芳的考生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在批改了一些错误后也递交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结果试卷,先是皱眉,没想到这小子的试卷明经这一块儿,只有默写得了高分,而其他部分改错的还是错,有的甚至错的离谱。。

    李世民突然有些怀疑这样的试卷怎么还会通过这么多检查送到御前的,莫非是有斯通款曲?

    李世民看了看孔颖达,只见孔颖达示意李世民看策论。

    李世民也只好跳过前面的部分,直接看这小子写的策论。

    果然,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就比如说张元芳提到的那个植物,李世民就很感兴趣,要是能够在大唐种植,那百姓冬天也就不会冻死了。

    然后就是这小子写的一些战术,虽然不是很新颖,但是实用性特别大。

    李世民是马背上的皇帝,也可以说是一名军事家,当然一眼就看出了张元芳在策论中提到的战术中的可取之处和弊端,但是经过筛选融合,倒是一种新的战术。

    李世民在心中觉得这个张元芳倒是一个做武将的材料,也许就应该扔到军营里练练。

    于是李世民在心中给这个张元芳留下了位置。

    紧接着就是一些其他试卷,要么就是明经中自己见解这一块有独特的见解,要么就是策论写的出类拔萃或者新颖的。

    这些试卷都送到了御前供李世民一一批阅。

    李世民从中挑选了几个看起来有才华的人,决定把他们放在榜上。

    “恩?这策论怎么这么多白话?”正当李世民在想如何排名的时候,下面审阅试卷的人中传来这样的声音。

    “什么?让我看看。”

    “恩,白话虽多,但是这三冗一说极好!”

    “对,你看他写的这个天下局势,竟然这般清晰,不仅有进可攻,退可守的法子,还有不伤一兵一卒就能同化的法子,真当是篇极好的文章,就是白话多了点。”

    很快,这份试卷就送到了孔颖达案前。

    孔颖达看到试卷的一刹那,竟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因为李长青的字实在是好,颇有一种自成一体的趋势。著名李长青,用的是狂草,直接把豪气拉满。。

    再看看这考生的明经这一块儿。

    默写不用说,字字正确,自己见解这一块儿也是别具一格。

    不仅有自己的见解,还有其他人的见解的理解,反正只要是李长青认为对的都写了上去。。

    就跟政治考试一样,只要是觉得对的就全写上去。。

    孔颖达突然有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因为这样写实在是太乱了,很容易让人误会考生的意思,如果不细心就很难找出考生自己的见解。

    题目问的就是自己的见解,不管你写多少,只要自己见解到位也是得分的。。

    可李长青的灵魂来自现代,别说对文言文有自己的见解了,能够理解就已经很不错了。

    孔颖达又有些纠结了,因为李长青的字实在是过于好看,这么赏心悦目的试卷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可问题是这份试卷明经这一块是不可能拿到高分的。。

    孔颖达决定先放下其他想法,看这考生的策论。

    当孔颖达看完这份试卷的策论之后,不由得沉默了。

    因为李长青的策论白话居多,有点儿不合规矩。

    但在孔颖达往下看的时候,他的眉头紧皱,甚至后背上还有些冷汗。

    李长青提到突阙不可能跟大唐讲和,讲和的唯一条件就是把突阙打怕,打到他们终生不敢窥窃大唐。同时还提到大唐内部种种问题,什么制度啊,官员啊,甚至还有一下李世民刚刚颁布的政令。。

    这个家伙胆子可真大。。

    这样的试卷是怎么送到孔颖达的案前的??

    孔颖达再一次放下其他想法,继续看了下去。

    文章提到了三冗,冗兵,冗官,冗费。

    虽然是现在的大唐还没有李长青所说的那样,但是李长青之所以提出来,那是已经发现了这个苗头。

    对此孔颖达是认可的,毕竟解决了这三冗,那大唐的朝廷将史无前例的政治清明。

    紧接着就是关于百姓的一些问题,李长青主张减除农民的徭役,并且减免农民的赋税。。

    水能行舟亦能覆舟,孔颖达看到这个观点不由得在心里赞叹了三声好。

    孔颖达看完这份试卷竟然花费了看其他试卷三倍的试卷,最后用朱砂赤笔涂涂改改后送到李世民的御前。

    李世民接过这份试卷,瞥见著名是李长青。

    这是小李掌柜的试卷?没想到小李掌柜字写的不错,李世明竟想带着欣赏的态度与批阅这份试卷。

    李世民原本查阅了近百份试卷,已经有些乏累了,但此时看到李长青的试卷后又来了精神。

    他是真的想看看这个李长青到底是真才实学还是假把式。

    明经这一块儿李世民觉得可以一笔带过,毕竟明经只需要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了,他直接看李长青的策论。

    李世民不由得吃了一惊,这策论白话居多暂且不说,这小李掌柜是真的啥都敢说,就连自己新颁布的政令他都敢说,颇有魏征之勇。

    随后看到李长青提到的大唐外部、内部的问题时也不住的点头,这小李掌柜的话语就跟刀子似得精准地刺穿了大唐官场上虚伪的遮羞布。

    而且对外部问题的分析竟然和自己想的如出一辙。

    看到李长青提出的三冗的时候,李世民心中已经叫好不断了。

    看来这个小李掌柜是真才实学,还好自己早些给了他推荐名,不然这样的人才就要流入到世家里去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心中有些小庆幸。

    李世民看完正片策论后,脸上的喜悦已经藏不住了。

    虽然白话居多,不合规矩,但是条条在里,都有实施的可能性,李世民甚至在想直接让李长青主政一方会怎样。

    但是明经这一块儿李长青没有拿到高分,再加上策论这么多的白话,李长青就算中榜也不会有很高的名次了。

    李世民是大公无私的,不会因为看好谁就给谁好的名次。

    李长青中榜是可行的,只是名次恐怕有些难看了。

    不过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李长青都不在意这些,至少李长青在李世民心中已经留下了印象。

    李世民把所有的试卷审阅完后太阳已经落山了,于是安排了吃食赏赐给了一同审阅试卷的人员。

    随后李世明再一次看了看李长青写的策论,决定将这策论中提到的一些观念实行到自己的政令中去,他想看看李长青的观念的实用性如何,如果可以的话,李世明甚至都想直接暴露身份亲自把这个小李掌柜挖过来。

    随后李世明再一次赞扬了李长青的字。

    i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