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相府炮灰嫡女87
闵郡王无语自己也不想这样,这样会多花不少钱,但是感觉秦城得什么东西都想要,而且自己也能用到:“老七,怪不得小时候经常被林辉揍,原来你长了张欠欠的嘴,赶紧闭嘴,吃都堵不住你的嘴。”
七贝子小声念叨:“霸道,实话也不让说,而且小时候不仅我被林辉打,六哥也没少挨揍。”
六贝子赶紧给老七夹了一个鱼丸塞进嘴里说:“老七,你赶紧闭嘴吃饭吧!”心想咱俩被打还挺光荣吗,我不要面子。
七皇子被塞了鱼丸“嗷”了一声道“六哥,你干嘛差点没烫到我,你谋杀亲弟呀,不就是怕说你小时候挨打的事吗?至于吗?都知根知底的谁不知道谁呀?”
六贝子心想怎么没把你烫死,烫着舌头也好,省的那么多废话,然后直接把水递给七贝子后说:“那还不是十有八九你惹事,又打不过人家,咱俩关系好,我帮忙吗?”
七贝子喝了一口水吐槽说:“关键是有你帮忙,咱俩一起也打不过林辉!”
闵郡王笑说:“老七,你再说下去,林辉之前京城第一纨绔嚣张跋扈都能被洗白了。”
林辉举杯笑说:“来,喝酒,看吧,你之前咱小时候打架不怪我。”
七贝子酸溜溜的吐槽道:“什么怪不怪你的,你不用洗白,人家都不说你林辉是京城第一纨绔了,现在是年轻有为的秦郡王,京城贵女口中的模范丈夫,据说以后都想找个你这样的,都想要以后的夫君对自己一心一意。”
闵郡王深有感触的附和道:“别说,京城贵女了,就是你大嫂自从林辉请了那道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圣旨后,在家说话经常阴阳怪气、酸言酸语,一张嘴就是你看看人家林辉怎么样!”
林辉赶紧敬酒道:“七贝子现在厉害了,转移话题转移到我这来了。来喝酒!”心想再说下去炮火就转移到自己身上了。
六贝子笑道:“老七有那脑子就好了,他那就是真情实感!”
闵郡王笑道:“那老七和我同是天涯沦落人,也没少被自己媳妇说。”
六贝子笑说:“就老七这张嘴,和媳妇说着说着差点没打起来!”
七贝子委屈道:“六哥,你这话说的有失偏颇,这事怎么能怪我,分明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人都有原因?”
众人看热闹好奇道:“要不你说说,我们给你分析分析,评评理。”
七贝子道:“就是我媳妇说:“你看看人家林辉对媳妇多好专门请了一道圣旨。”
我说:你看看人家林辉媳妇对林辉多舍得出钱出力的。
我媳妇白了我一眼说:“你先弄个地方让我出钱出力,你自己没本事弄来封地不怪我不出力。”
我好心好意的和她说:“媳妇人家林辉两口子在秦城砸那些钱,咱们还真砸不起,为了你好我也不能要封地,咱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众人觉得老七两口子半斤对八两,谁也别说谁,两张嘴都够欠的。
一顿愉悦的氛围中,闵郡王的接风宴也算完成了,期间还接到了3家府里建暖棚的订单。
第二天林辉带着闵郡王、庆国使者、还有被隆盛帝派来学习的官员,参观介绍秦城。
当众人看到宽敞整洁的街道,林辉介绍了水泥路的优点,众人纷纷心动,闵郡王、庆国使者更是当场定下要买水泥修路,大夏的官员们也都纷纷心动。
之后林辉又让大家看临街商铺上装的明亮的玻璃,不仅介绍了玻璃的好处,还介绍了其他的玻璃制品,玻璃茶具、玻璃水银镜……
晚上李青安看到高兴的林辉笑说:“今天没少赚吧?看给你高兴的。”
林辉摸了摸脸说:“很明显吗?”
李青安笑说:“别人可能发现不了,咱俩这么熟了,我当然发现了,你那嘴角上扬押都押不住。周身有一种神采飞扬的感觉。”
林辉说:“嗯,没少赚,反正咱们库存差多都能清空,而且之后还有不少订单。”
李青安让林辉去洗漱然后两人一起去餐厅,桌上摆着孜然羊肉、白灼虾、三杯鸡、排骨汤。
两人吃完饭后,由于刚回来还有一些事需要处理,就加上春耕所以事比较多所以又一起去书房呆了会才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林辉带着闵郡王、庆国大使、被隆盛帝派来的官员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去城外开荒种植的地方。
林辉叫过监督人干活的七贝子说:“对于红薯、土豆种植你都熟了,你就按照之前我教你的教给他们就行。”
七贝子看了林辉后面跟着的一群人点头说:“没问题,我都干了一年了,我都懂。”
林辉说:“我让林南在这协助你。”
七贝子高兴道:“那敢情好,林南那就是种植技术厉害,又是你的得力干将,有他帮忙那可是好事。”
林辉倒不是觉的林南比七贝子技术差,只是七贝子身份够高,能够压制住这些前来学习的官员,这样能减少麻烦提高效率。
林辉把这些前来学习的人安排好后,就去忙自己的事了。毕竟昨天订出好多东西,各厂要安排配合好!
李青安在让其他人开始玉米、西瓜、棉花育苗,毕竟土豆、红薯产量大民众温饱解决了,秦城今年在种西瓜、棉花经济作物提高大家的收入。
秦城忙的热火朝天时候,京城皇宫玉水阁中,晓璐嘟嘴生气道:“公主,怎么办那个老皇帝传话来,今天晚上过来陪你用膳!”
庆国公主金婉婉说:“既然住进宫里,早晚有这一天。”
晓璐气呼呼道:“都怪咱们国君干嘛让你进宫伺候老皇帝,他都能做公主爹了。”
庆国公主金婉婉看了看镜中花容月貌的自己:“在父皇心里永远庆国的利益是第一位的,一个漂亮点女儿而已,不能嫁给秦郡王直接拿到新粮种、其他技术的秘方,当然嫁给隆盛帝更能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