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夜幕下的哈尔滨
丁一这才卖了个关子,笑呵呵的先敬了侯主编一杯。
侯主编对丁一这种小恶趣味倒也不反感,这才是年轻人嘛,要是丁一跟个闷葫芦老银币一样,他还不待见了呢。
再说了,恃才傲物方位我辈文化人的风采,唯唯诺诺算什么东西。
这种莫名的好感,让侯主编也是放松了下来,笑呵呵的说道:“你小子别卖关子了,我敬你一个行不行?”
丁一一看不能抻着了,说道:“侯主任,您把这专栏交给我,我来供稿,连载一个长篇小说,我能保证影响力剧增。”
侯主编问道:“对你我倒是有信心,先给我讲讲,别叫主任了,咱俩叔侄相称,来,叔叔先提一杯。”
“谢谢侯叔。”
丁一接着说道:“侯叔,您看现在电影,已经卡得很紧了,允许放映的不多,推荐的就更少了,其中有一部《永不消逝的电波》,在我们厂放映次数是非常高的,它是什么类型?”
“这个我也看过好几遍,是谍战剧,很不错的电影。”
“您再看,现在舞台剧,基本都是八大样板戏,这里面足足有5个属于谍战剧,咱们开辟个专栏,连载一部谍战长篇小说,想没影响力都难。”
侯主编也是笔杆子,一点就透,谍战剧的优点就是跌宕起伏,爽点十足,写好了真是没有不火的道理。
“丁一啊,你有把握吗?”
“不瞒您说,我一直有构思,还没付诸行动,这不没碰到您我还真下不了决心动笔呢。”
思考了一番,侯主编说道:“我认为可行,明天你再来一趟报社,咱们细谈,哎呀,丁一你可真是我的福将,你放心,你搞得集体婚礼,报社会派出人员进行正面报道,来来,陪侯叔再喝一杯。”
。。。
俩人喝的五迷三道,侯主编开车送丁一回的四合院,没查酒驾的,万幸路上没人,小汽车画着龙走路。
丁一确实早就有想法剽窃文学作品了,这年月最适合的就是《夜幕下的哈尔滨》,再杂糅点《潜伏》《风筝》等等爽文,真是不火都难。
这次和侯主编的再次重逢,也让他起了合作一把的心思,原因很简单,侯主编现在掌握了宣传媒体的喉舌。
很多人不解郭沫沫怎么那么大影响力,其实根本不是文学方面的问题,真以为靠着斯大林我的父亲就能青云直上?
人家早就掌握了媒体的话语权,这种权力才会带来地位。
从这一方面说你行你就行,反过来从另一个角度解说,你就不行!全凭一张嘴,一般人你怎么斗?
侯主任也是这一套路子,至少在改革开放前,侯主任稳稳的,攀上这个关系没有坏处。
回到家中,马英伺候丁一洗漱,折腾半天算是把醉鬼安顿睡了。
第二天。
丁一窝在办公室列小说大纲,然后吭哧吭哧写了三章。
午饭都是艾坤帮着打回来的。
下午总算完了,艾坤抽过来一看,密密麻麻全是字,说道:“丁哥,你还有这爱好?不像我,看字多的都眼晕。”
丁一趴着,迷迷糊糊的说道:“我先眯一会,下班叫我。”
昨天的酒劲还没下,今天忙着赶稿送审,乏得慌。
睡了不知多久,就听到有人敲桌子。
这是到点了?该下班了。
一睁眼,整个科室的人都围在四周,艾坤为主,萝卜粗的手指头敲桌子:“丁哥,起来,起来了,生产队的驴都没这么歇的,赶紧接着写啊!”
是啊,赶紧写,三章够看个屁。
哗啦啦啦,一堆刀片扔在桌子上,丁一吓得一激灵,看看时间,卧槽,我睡了十分钟不到就催上了?写小说没人权吗?
狗读者不管这些,下班前写不完10涨不准走!
。。。
丁一挨不过众怒,吭哧吭哧又抄了一章,这才平息下来。
没等下班,请了个假其实就是自己给自己请假,许大茂扛着呢。
抱着稿子奔四九城报社了。
由于是正事,侯主编特意带上了报社硕果仅存的识时务的一个老编辑,仨人开了个碰头会,四章小说,半个点不到就看完了。
侯主编和老编辑抬起头第一句话就是:“这就没了?”
说完,俩人都意识到这是一个原子弹,只要不崩,肯定炸,丁一也是信心满满,毕竟是经过时间检验的作品,王刚指着这个闻名全国的,改编的电视剧比《渴望》收视率都高一截。
当即拍板,下一周直接开专栏连载,每天2000字,这对丁一不难,抄的嘛,1个小时就写完了,使点劲还能有存稿,轻松愉快。
专栏样式都设计好了:标题下面写丁一着,结尾写责任编辑侯主编,校对xxx(老编辑的名字)。
侯主编大笔一挥,在报社给丁一辟出一个专门的办公室,出入自由,时间自行安排,不受报社管辖,直接向侯主编汇报。
送走丁一的时候,侯主编乐的都开花了,连连称赞丁一是千里马,老编辑暗暗不屑,你就直接夸自己是伯乐得了。
丁一算是开始了轻松愉快的码字生涯。
专栏很快发出,瞬间引爆四九城,比闫富贵十万字检查影响力大多了,一时间四九城晚报脱销,每天送报的时间总有铁杆粉丝等着抢,晚了是真买不到。
加印,侯主编也算体会了一把努力工作的乐趣,上面开会时点名表扬了,伯乐非常之爽,又带着丁一去了几次沙龙,马英也跟着享受了淮扬菜,侯夫人送了个金镯子算是恭喜俩人结婚,算上杨厂长夫人的,俩了。
丁一暗道:这人情关系感情是以金镯子为计量单位的。
利益的纽带,把丁一和侯主编一家维系在了一起。
时间慢慢过,连载小说持续火爆,在丁一的建议下,四九城晚报开辟了第二专栏,面向群众征稿,以中短篇为主。
毕竟丁一的连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已经火爆无比,没有必要等连载结束再征稿,同步进行。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信件雪片一样飞到了四九城报社。
一半是应征的,一半是粉丝写给丁一的,丁一在报社的独立办公室都快装不下了。
每天丁一倒是都带回点去和马英一块读信,倒是也挺有意思。
这天带了一包信,来到老马家蹭饭,吃完饭,小两口坐在院里拆信封,对于丁一来说,段评居多,每一期的细节都有人评论,最后写上丁老师,盼复。
复不复,那得看心情。
嗯?这封信说我写的不好?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