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大采购
“你去哪儿了?”见沈知南背着一筐草有些疑惑“你背一筐草回来干什么”
刘猎户咳了一声,沈知南只是笑了笑,然后对刘猎户拱了拱手,“刘叔,我上山了一趟耽搁了一些时间,让你久等了”
刘猎户摆了摆手:“无事,我们也没到多久”
反而是刘三虎一听去了山上,连忙说:“知南,山上很危险,你下次去山上一定要叫上我一起去”
刘猎户满头黑线,又咳了一声,
“爹,你今天怎么老咳嗽,是不是得了风寒”
沈知南没忍住笑出了声连忙说,“没事的,三虎哥,我就是说山边上看看,没进深山,不会碰到危险”
刘猎户对自己的小儿子无语了,也急忙说自己是来拿粮食的,于是沈知南把昨晚装好的粮食给他,今年风调雨顺,就算是种的稀稀拉拉亩产都有一点六石左右,收成的两成大约是九斗,装了大半口袋。
刘猎户看了看粮食,看是今年的新粮,心里满意,他知道昨天沈为富还了沈家姐弟往前的旧粮回来。
两人拿着粮食走了,沈知南用瓦罐熬了点粥又把昨天剩下的鸡汤倒进去,三人简单吃了一点就开始收拾背回来的桃胶,两个孩子在一旁拿着树枝玩。
先将刚采摘下来的桃胶用树枝燃烬后的灰兑水来进行浸泡,随后晒干,这只是完成初步处理,等晚上晒干以后,再用干净的水浸泡去除杂质,最后放置阴凉处晾干。
想的很好,第二天吃过饭,装好晾干的桃胶,看着两个孩子,沈知南犯难了,临平县在怀河的西面,要想去县城得先过河,往下走路过下河村才能到达。
如果有牛车过了河都需要半个时辰,若是没遇到牛车,一个时辰都是少的,一来一回不要一整天肯定回不来,芸芸和安安怎么办,带着他们也不现实。
找沈大娘?但沈大娘也要下地做活,虽然农忙已经过了,又要除草涡肥为下一次播种做准备。
想了半天,沈知南忽然想起了李奶奶,李奶奶早年丧夫,辛苦拉扯大的孩子也不在身边,孙子更是一年才能见一回,但她人很慈祥,对村里的孩子都很好,特别是对安安更是疼爱。
沈知南眼睛一亮,用布袋装了一点米,牵着两个孩子往李奶奶家里走。敲响门,李奶奶见是沈家姐弟连忙让他们进去。
“李奶奶,我就不进去了,我今天要去县城你能帮我照看一下安安和芸芸吗?”
李奶奶很高兴,家里一直都是她孤零零的老太婆一个人,有两个孩子陪着,她当然愿意:“好,好,你放心去吧,我会看好安安和芸芸”
“谢谢李奶奶”李奶奶的帮助让沈知南心里的石头放下了,她把装好的米给她,叮嘱两个孩子一定要听话,背着桃胶就走了。
今天出门晚,还没走出西河村,太阳就出来了,刚开始心里想着赚银子,脚步也快,并不觉得累,等到后来太阳完全出来了,虽然是秋天,走上一个时辰沈知南也出了一身汗,
交了一文进城费,先打听了县城里的药铺在哪儿,临平县有两家药铺,一家济世堂,一家同仁堂。两家都在一条街上。
沈知南看看了两边的药铺,决定先去济世堂碰碰运气,伙计本低着头在写什么见有人来便道:“抓药还是看诊,看诊稍等会儿我去叫大夫,抓药药方给我”
沈知南张望了一下,笑着问到“小哥,我不看诊也不抓药,请问你们掌柜在吗?我有一种药不知收不收”
伙计看了眼沈知南,惊讶于对方年纪小,看着不过十一二岁就能自己出来卖药,但转念一想看打扮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没什么奇怪的,说道:“且稍等一下,我去叫我们掌柜的出来”
掌柜的很快就出来了,也没因是个小女孩而语气不虞,只问道是什么药,
桃胶晾干后,沈知南用穿不了旧衣服改成的细布袋装着的,她将袋子打开给掌柜的看。
掌柜的见是桃胶,心下惊讶一个庄户人家的小姑娘有如此见识,居然知道这桃树上的分泌物可入药,拿出一些放在手心看了看成色,闻了闻,又吃了一颗,微微额首:“处理的还行。杂质去除的还算干净”
他又翻了一下底下的,见成色都大同小异,于是点点头对伙计说:“行,称一下,我们都收下”
伙计赶忙拿过称,称过以后道:“一共六斤半”
掌柜的道:“你这桃胶收的季节不对,最好是夏天收,你这虽然颜色不错但不够饱满,我算你六十一斤,一共三百九十文,以后若还有这样的成色的,送过来我们都收”
沈知南连连道谢:“多谢掌柜的,若还有我一定再送到您这儿”
拿着钱走出药铺,沈知南心情荡漾,这可是自己来古代赚的第一桶金啊,有了这钱,一些必需品可以买了。
首先是油盐,然后是布和各类菜种,最主要的是要买一个锅,她把家里的钱都带上了,不知道加起来钱够不够。
沈知南太想买一个锅了,所以她最先去了铁铺,她估计一口锅肯定不便宜,但听到铁匠说“三百文一口,现在没有,等五天后来拿”还是忙不迭的点头交了定金,
一口锅没有想象中那么贵,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朝代,穿的衣服有些像宋朝,但宋朝的冶铁技术还没有这么发达,铁锅不可能这么便宜,她想起了什么,拿出铜板仔细看了看,正面刻了四个字,大齐通宝。
大齐,这大概是个架空的时代。沈知南又把铜板放了回去,既然是架空的知道的历史也没有用了,不如先吃饱穿暖再说。
交了定锅的钱一百文,在杂货铺买了两斤盐四十四文文,一壶香油,连壶大概有五斤一百一十文,还买了些白菜莴笋韭菜小葱菜种花了九十多文,买完这些她又去了布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