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没点手段可不行
第275章
“臣妾想带着带上慈烺,前往辽东,在辽东待一段时间,即可跟程大将军学一学治理地方,处理政事,顺便看看辽东周边的风土人情,对慈烺大有好处,总强过天天被关在深宫中,日复一日的读那些千年前留下来的文章。【】”
在崇祯皇帝将傅宗龙的想法告诉周皇后的时候,周皇后第一反应并不是反对,而是支持,程世杰在面圣的时候,曾经跟崇祯皇帝在讨论经济的时候,这让她的记忆非常深刻。
平心而论,崇祯皇帝少年继承大宝,本身也非常努力,为了处理国事,在诸多大家教导下学习,可是,崇祯再怎么努力,国事非但不见好转,反而日渐艰难。
在崇祯皇帝询问程世杰,他为什么可以在辽东打开局面的时候,程世杰告诉崇祯皇帝他都是被逼的,军田太少他就想方设法去修水渠打灌井,将原本不适合耕种的荒地变成良田;比如说,他会按照时令变化采取轮作,一年种上多种作物,充份将土地利用起来;比如说,他会想办法多养一些牲畜,积累粪肥,增加土地的肥力,而不是一味的拼地力。
程世杰想得多,看得书多,懂得也就多了。崇祯皇帝非常惊讶,他也看了很多书,可是书里就没有程世杰所说的这些。程世杰当时就告诉崇祯皇帝,因为教你读书的人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他们不知道老百姓过得有多惨,更不知道一碗饭,一碗面条得经过多艰难的劳作才能吃到嘴里,当然,他们也不屑去知道,他们脑子里只有那所谓的圣人之道。
周皇后就将程世杰的话记在了心里:“身为皇帝,要懂得识人之明,用人之能,育人之道,驾人之术,这些圣人文章是没有办法教你的,只会告诉你,要亲贤臣,远小人。可问题是什么是小人?什么是贤臣,这个界线在哪里?”
崇祯皇帝当时就被程世杰给问懵了。
崇祯皇帝问程世杰,他什么可以治理好辽东,程世杰告诉崇祯皇帝,作为领导,要懂得
要懂基本的理财之道,至少得看得懂下面交上来的帐目,对日常开支和库存财货有直观的了解。
身为一方大吏,你得知道如何选拔自己最需要的人才,并跟他们相互信任,同舟共济。
身为一方大吏,懂一点统筹指挥,一个地方一旦发生了天灾,该调拨多少人手钱粮进行赈灾,并将这些东西用到实处。
还有当时一些醉言,这都是非常离经叛道的话:“什么天子只要修身养性,恭廉自俭,自会风调雨顺,天下太平,更是屁话中的屁话,身为一国之君就得黑心肝厚脸皮!那些开创了太平盛世的皇帝,就没有一个是靠读这些圣人文章读出来的!”
周皇后回想起崇祯皇帝刚登基时被东林党众君子玩弄于股掌之中,不知轻重免掉商税茶税矿税,国势一落千丈时的狼狈,她深有同感,她认为太子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靠读这些千年前的文章过日子了,必须跟在有能力的人身边学一些实际的本事,免得登基之后又像崇祯那样两眼一抹黑,被人家当猴子耍!qubu
对于周皇后要前往辽东的事情,崇祯皇帝却有些迟疑起来:“皇后和太子一起,若是前往辽东,只怕……”
不等崇祯皇帝说完,周皇后笑道:“当年若无建文皇帝削藩,太宗皇帝会不会起兵靖难?”?
“不会,太宗皇帝当年并没有造反的想法!”
“那么,太宗皇帝为何要起兵靖难?”
周皇后接着道:“若是建文皇帝不削藩,太宗皇帝就算想造反,他也不会成功,毕竟建文皇帝当初占据着大义!”
崇祯皇帝明白周皇后的意思,建文帝削藩是在诸藩王无过的情况下强行削藩,削藩的过程中逼死王叔,出于自保和兔死狐悲感觉,让所有的地方诸王和皇帝成为对立面,太宗皇帝造反造反,诸王袖手旁观,建文能力低下,战略和战术上都存在巨大疏漏,使建文帝削藩功亏一篑。
崇祯皇帝现在也明白了周皇后的真正意思,现在国事如同烈火烹油,稍为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可问题是,程世杰在无过的情况下,如果朝廷还想以莫须有的罪名处理程世杰,天下各镇总兵,肯定就会想当时的诸侯藩王一样,站在朝廷对立面,哪怕不站在朝廷的对立面,也会袖手旁观。
说不定,程世杰也会起兵清君侧,那样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事实上,在削藩的问题是,建文帝出发点是没错的,哪怕太子朱标不死,朱标正常继位,他也会削藩,从建文帝角度来说,建文帝的削藩之举是并非势在必行,是急功近利下而导致了最后的失败,建文帝削藩手段,方法并不高明,甚至有些愚蠢。
如果现在自己着手对付程世杰,那就是比建文帝更蠢了。
更何况,程世杰就算想造反,他也没有大义,而且现在的程世杰已经位极人臣,他若是真想造反,应该学习王莽,赚名贤名。
可是,程世杰呢?
与天下士绅针锋相对,得罪人无数,在攻打郑芝龙这個海盗的时候,弹劾他的人就一大片,在镇压张献忠的时候,同样受到了士绅的弹劾。
黄州知府许文岐短短一个月前后上了两道奏折,弹劾程世杰,其一,就是程世杰在黄州府派兵强抢三千余名女子,逼他们与宁海军士兵婚配,无数百姓,告到知府衙门,黄州府无法解决此事,需要朝廷出面处理。
第二道奏折,则是程世杰在黄州与民争利,致使黄州数万百姓,家破人亡,哭声震天。许文岐这个知府的奏折,甚至还有黄州府三百多名士绅联名。
崇祯皇帝隐隐有些明白,程世杰现在并没有反意。
如果他真反了,肯定会与士绅搞好关系,现在的程世杰,非常有钱,虽然他经常会向崇祯皇帝哭穷,可事实上,崇祯皇帝也知道程世杰有钱。
可问题是,明明程世杰花点小钱,就可以收买一大批人为他摇旗呐喊,为他歌功颂德,然而,程世杰却没有这么做。
很显然,程世杰是用这种方式来向崇祯皇帝表明,他没有反心。
周皇后看到丈夫年轻轻轻就长出了丝丝银发,她挺心酸的,认为当皇帝就该像程世杰那样开开心心,轻轻松松便处理好了国家大事,像这样日夜操劳,累得吐血,国事却越来越坏,皇帝当着还有什么滋味?
位于赤壁山的八角楼,已经建好了,这座角楼位于于赤壁山伸入长江的最边缘,八角楼建得又高又陡,共计八丈九尺,最顶层立柱加顶、四壁透空,一座油灯大如铁锅,三股子粗如婴儿手臂的灯芯同样点燃,拿琉璃罩遮着挡风,远远望去,明亮恰如围拢屋角楼上又悬起一轮明月。
这座角楼的建立,若是附近遇到袭营,或有夜船靠岸,角楼上的守灯人还会拿带凹面的大青铜镜将灯光聚射到更远处。
平时的时候,还可以为夜航的船只指引航向和方位,可以说一座八角楼,身兼灯塔和哨塔两职。受限于光源及反射材料,灯塔的远照距离自然是远远无法跟后世的探照灯相比,但也勉强能照差不多有八百步的光照距离,在当世已经能令人满意了。
角楼在提高营地安全性的同时,也使得堤上堤下夜间开工成为可能。由于赤壁城的设计并不大,施工区域有限,不可能无限度的增加劳力,恰恰轮班劳作极大的提高了工效。
随着这座八角楼的出现,负责运输船只的宁海军海军运输分舰队就意识到了这个灯塔的妙处,可以光照到八百步的位置,加上探照灯的光照距离,完全可以在熟悉的航道上进行夜航。
当然,这名发现问题的军官无法直接与程世杰对话,他们层层上报,终于汇报到李志祥这里,李志祥在辽东也是嫌着没事干,就借着这个理由,来到赤壁城。
“拜见大帅!”
“志祥,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李志祥指了指这座灯塔道:“大帅,不知这座灯塔造价多少?”
其实明朝在浙闽、两广沿海的一些港口和一些险峻峡口,就有海商或渔户集资建灯塔。用不起灯油的,就积薪燃火,只是实际的光照强度跟距离都有限,灯塔在夜间引航上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所以灯塔问世较早,却没有普及。
可是这座灯塔的设计,却是来自南京工部正九品照磨司永强,这是大明最低的官职,司永强也是世代匠户出身,当司永强将图样画出来的时候,程世杰瞬时就想到后世的灯塔就这种模样。
司永强设计的灯塔,已经非常成熟,巨型的灯柱,可以储存三千多斤的油箱,挡风的玻璃罩,位于让程世杰给司永强完善的,其实是,反射镜的材质,在设计中,司永强采取的是凹面大青铜镜,并专门给凹面青铜镜做了可以移动并调节角度的木架子。
程世杰给司永强改进的只有玻璃镜,准确的说是玻璃镀银工艺,将铜镜换成了玻璃镜,采取镀银工艺,而非传统的贴附锡箔的锡汞齐法。
“造价嘛,三千二百多两银子,你是想在旅顺也造这种灯塔?”
“旅顺自然要造灯塔,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将这种灯塔装在船上!”
“装在船上,那就不用这么多银子了,灯塔最贵的其实还是塔基,如果只要上面一个灯,二百两银子就差不多了!”
“大帅,如果我们的战舰上装上这种灯,就可以在夜间航行了!”
在风帆战舰时代,战舰是没有夜航能力的,除非是吃水很浅,在湖面或者河面上航行,比如说漕运船,在两岸有人指引的情况下,夜间可以航行。
可是在大海上,那就不行了。
就在程世杰与李志祥说话的时候,岸边的流寇里发生了骚乱,直到宁海军的迅雷铳响起,骚乱这才平息。
程世杰有些不悦的问道:“怎么回事?”
“都是孙可望这个家伙搞出来的事情!”
孙可望追上了张献忠,他准备诓骗张献忠,将张献忠生擒,可问题是张献忠太聪明了,孙可望那点道行在张献忠面前可不够看的,他还没有来得及发动,就被张献忠发现了,张献忠设了一个套,将孙可望装了进去。
如果不是当时下了雨,张献忠的火药受了潮,没有办法开炮,否则孙可望就交待那里了,好在孙可望命大,从包围圈里逃了出来,这孙子实在太贼,他短短时间内就册反了他的好兄弟,张献忠麾下八大统领之一刘进忠。
刘进忠残忍好杀,在投降宁海军后,发现宁海军的军纪严明,他就不乐意,可是他不敢逃跑,就派人蛊惑麾下女人营三千余众妇女逃跑。
刘进忠的做事不够机密,被宁海军的丰厚待遇册反的流寇已经将刘进忠出卖了,可问题是,这些陕西籍的女营,他们都是张献忠铁杆的家眷,非常不配合。
程世杰不愿意养活闲人,问题就尴尬了。
韩氏在这个时候道:“大帅,把他们交给奴吧!”
“伱准备怎么做?”
“奴看过了,这些女营,大都带着孩子,把孩子和母亲分开,母亲工作的时候,要把孩子留在难民营内,这样就就不用担心她们不会努力工作,甚至连看守都不用,就拿肉当薪水,孩子们正处于需要营养的时候,相信很多人一定会很愿意好好工作。”
听到这里,程世杰感叹,真是最毒妇人心。
“你厉害,突然有点怕你了。”
程世杰言不由衷,怕是不可能怕的,厉害也是真厉害。
果然最了解女人的还是女人,程世杰估计想不出这种办法,对于母亲来说,孩子确实是最好的理由,为了肉,怕是难民营里的那些母亲会抢破头。
“大帅,您要是不好意思出面,奴出面。!”
韩氏不以为意,一个女人,还是个寡妇,要在乱世生存下来没点手段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