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行军
早料定真定招抚使的官位不那么好拿,也没想到太傅大人竟是如此急切,更没料想到,太原府那边战事溃败得如此快。
高坎本还想,待将两河地界尽纳入手,再与童贯周旋。
现在突然提前这么许多,反而是叫他有些措手不及。
州府衙门大堂内,太傅大人的特使,那个生得白白净净的小太监,便颐指气使,满脸傲慢的站在正中,完全不顾他不过区区一介内廷小侍,连个品级都没有,却将面前身为真定招抚使,少说也是四品地方大员的高大人不放在眼里。
甚至,宣读完太傅大人军令以后,没立时得了回应,还神色不耐的催促。
“高大人,平定军事急,你最好不要有丝毫拖沓之心,尽快整军奉命赶赴,免得叫太傅大人恼怒。”
高坎面上带笑,只抱拳道:“公公放心,有太傅大人军令,下官自当竭力以赴。”
说话时,眼珠子一转,又道:“公公舟车劳顿前来传令,请叫下官安置下榻之所,好生招待。”
小太监睨了他一眼,冷道:“你倒是知趣,就这样吧。”
一摆手,便转身要走。
高坎见状赶忙又道:“公公稍待,下官这里有些薄礼孝敬,请公公还有诸位特使吃茶,还请笑纳。”
一边说,他一边挥手叫下人将准备好的金银用托盘托着,上盖锦布呈了上来。
小太监揭开锦布瞧了一眼,眼神当中惊喜贪婪之色一闪而过。
复又盖上,脸上颜色缓和了些,但依旧平淡道:“高大人,你还是抓紧整军,准备出发吧。”
“是,公公放心,下官已命人通传城防营都指挥使曹琦,命他即刻点兵整肃。”
面上笑眯眯的,高坎恭恭敬敬的答到。
“那就好。”小太监说话,挥手叫外面同行的手下进来,接过了托盘便行离去。
外面高坎安置好了人,引这些人去下榻之处。
目送特使一行走了之后,高坎脸上笑容才一下子沉了下来,眉头紧皱。
童贯的调令来得太急,他没有时间准备,慈谷那边驻扎的金军兵马又太少,就算知晓了自己这边大军出城,恐怕也很难有胆子敢来截他们。
在真定府内他是真定招抚使,又手握大军,自然可以肆意妄为,可是要是去了平定军,情况可就大一不一样了。
且不说平定军有军镇都指挥使,挂着至少宣威将军以上的头衔,与他这个招抚使平起平坐。
就说平定军那边兵马数万,俱都是别人亲信,他这些兵马归入其中,也难得什么便宜。
大抵到时候肯定会叫分派去正面抵御金军主力,跟炮灰没什么区别。
高坎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这一点家底,怎么可能这样白白消耗,给别人做嫁衣。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听从童贯这一番调令,将人马整肃,拼命赶去平定军救命。
只是就这么拖着不去,怕也是说不过去。
所以必须要想个办法,至少要有个合理的借口,表明并非是自己不愿奉命调兵,而是实在走不脱。
好消息是,童贯调令当中,并没有强制要求的措辞。
比如什么“限时几日之内,延期不到,军法从事”之类的,这就给了高坎转圜的机会。
眼中光芒闪烁,沉思良久之后,他心底才有了主意,还是得靠慈谷镇那一支金军帮忙才行。
于是赶忙命人去州府牢狱,把崔正叫过来。
杨志他们先前从慈谷、灵寿两地之间抓来的那些细作,放出了一部分去慈谷确认城中金军兵力,那些自是不可能回来的。
但还有一部分依旧留在监牢当中,留他们,也本来就是为了当下局面做准备。
只不过原先计较的,怎么也得再过个十天半个月才会有军令来。
心下提前这么多,高坎也只好备着,不管怎么样,试试再说。
等了差不多一盏茶时间,崔正忙忙慌慌的从州府牢狱赶来,入堂中见了高坎,便拜道:“公子,属下来迟,请公子见罪。”
“不必多礼,起来我有事儿跟你说。”高坎挥手叫崔正起身,拉他到近处说话。
“刚才太原府那边来了童太傅的特使,带来了太傅军令,叫我们即刻整军,赶赴平定军增援,这一趟要是去,怕是有去无回。”
崔正闻言脸色一变,旋即道:“公子需要属下做什么?”
“州府牢狱当中,不是还剩了几个慈谷那边金军的细作吗?”
高坎眼中光芒一闪,继续说道:“你且回去,好生调教一番,等到晚上放他们出城,小心不要叫别人知晓,让他们回慈谷镇之后,便向金人禀报,引金人半路来攻我们!”
听到这话,崔正犹豫道:“公子,若是金贼当真来,我军出城迎战,怕是要折损不少。”
“无妨,我会提前叫曹将军吩咐下去,叫下面的人都做好准备。”
高坎摆手说到。
崔正闻言便也没再多劝谏什么,直老老实实奉命回牢狱那边办事。
童贯派来那些特使太监护卫,高坎叫人给他们安排好了休憩娱乐,一晚上都在驿站当中作乐,自是不知道,州府牢狱当中会有人偷偷逃出了城去。
待到第二日午时,特使太监又派了人来问,城中大军何时发出。
高坎便回到,大军已经整肃完毕,正要通禀特使,下午就可以出城。
得了回信,那些人中午又吃喝一趟,下午时拖沓了半个多时辰才来汇合。
那些太监都坐华贵马车,四周有一队骑兵亲卫护卫。
高坎与大军在另外一边,通传之后,便叫曹琦领兵坐先锋,前部出城,叫特使人马在中间,他自己则同林冲一起,领后军在后面断后。
大军浩浩荡荡的出了灵寿城,直往西南方向而去。
从灵寿入平定军,沿途要过获鹿、井径二地,大军发出之后,便先入获鹿。
正好获鹿那边还有兵马,届时也一并收拢。
大军沿途路线,高坎提前叫人向特使太监做了禀报,得了首肯之后才定下。
其实他也不担心那小太监不同意,要是大军发出之后,便直奔袭平定军而去,沿途多荒郊野外的山路,难走得很。
那小太监白白嫩嫩,娇生惯养,怎么可能吃得了那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