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让你家媳妇再怀一个
官道上,一辆马车缓缓向着聚云镇的方向行驶着,周淮之坐在车厢内,面色沉沉,手中紧紧捏着一小锭银子。
这,便是上面给顾昀的奖赏——五两银子!
还是知府大人从私库里拿出来的。
想到这,周淮之忍不住叹道:“文瑾,你说皇上每天有那么忙吗?”
这一趟来得糟心,他把长青村水稻产量翻倍的事亲自上报给知府,哪知对方却认为他在白日话梦,直接把他写的折子退了回来。
递一次,退一次,来来回回数十遍。
最后知府被扰得不耐烦了,才答应他把折子往上递。
周淮之担心知府阳奉阴违,坚持要住在郡上的驿站,等着折子批复后的回信,知府见他如此倔,也只好派人把折子往京城送去。
一连等了四十多天,回信才终于到手。
信中说:阅。
知府大人还笑着打趣他:“皇上日理万机,有空给你的折子批个字,已是极大的恩典了!”
最后见他愁容满面,知府就特意掏出这五两银子,说看他等得这么辛苦,就当鼓励百姓种地种田,自掏腰包赏给那什么顾昀了!
文师爷也是很无奈,他说道:“皇上重视百姓生计,或许是上奏的折子太多,看漏了……”
罢了,大不了明年他让官府的人挨家挨户去普及水田种稻的法子!
不过,好歹他这边的府衙可以制水泥售卖了,这事情只需跟上级报备一下即可,在他的死缠烂打下,知府大人也算勉强同意,给了他一纸批文。
周淮之重重地呼出一口气,白色的雾从口中吐出,他又拢了拢脖颈处的毛领,看向马车外苍白萧条的景色。
降霜了,真冷啊……
……
大晋的粮食税是十税一的比例,顾家几亩水田共收五千多斤的大米谷,八百来斤江米谷子,缴税过后总的还余下了五千多斤,全入了仓。
这可把长青村的一众村民馋坏了,这得吃多少年才能吃完!
镇上铺子也因为出了更多新酒品,搭上几条出海路线的商船,销量更是翻了好几倍!
王氏就出钱把酒坊旁边的地又买了几块,扩建了坊子,工人也陆陆续续扩招了几批,现在长青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这里做工,还有不少是从其他村子招过来的。
趁着这股劲儿,原先酒坊的工人全涨了工钱,把二钱的月银直接提到了七钱一月,提拔上来的几个小组长也升级成了不同的管事,每月也有一两多的工钱!
十里八乡的人,都以能在顾家酒坊做工为荣,纷纷盼着哪天再招工把自个儿选进去。
“咱家今年丰收了,找人把圈里的猪杀一头,腊了过年吧!”王氏把手裹进袖子,搭了个椅子坐在院门口,瞧着门外满地寒霜,又添了句,“找人给二郎也送些过去。”
张氏在一旁烧炉子,选的火引子有些润,担心半天烧不起来反倒熏了屋子,便把陶炉提到院里来,等燃着了再放回屋里。
听她这么说,张氏手里的活不停,问道:“需要再给二少爷捎些厚衣裳吗?”
王氏恍惚了一下,啊,对!
二郎走的时候天不冷,就带了几件薄衣裳。这孩子,是个傻的。
“能捎就捎上吧!”
二郎走了半个月后,就来信说在郡上镖局找了份工,一月能得八两银子,还包吃住,平日里得空出去帮人写写信,也能挣些铜钱。
王氏听了很是高兴,二郎也有出息,就是偶尔会担心他走镖会遇到危险,他在信里也没说过这些。
正想着,顾老爹背着个手从外面回来了。
如今悠闲,顾老爹每天都要出去溜达好几趟,跟这个东家长,跟那个李家短。
王氏都说他,才过了多久,竟不像个种地的了!
顾老爹从身后拿出一颗包心白菜,上面的霜已经被他拍掉了,表面一层的菜叶有些蔫儿嗒,他伸手把外面那层剥了,露出新鲜的内里。
递给张氏,说道:“今天再单炒个白菜,霜打了的好吃。”
张氏接过,把白菜抱进厨房放下。
顾老爹抽来椅子,坐在王氏身旁,摸出一根烟杆子叭了两口。
王氏嗤笑一声:“就没见过抽杆烟不点火的。”
“我可不敢点,大郎说抽烟对身体不好。”顾老爹又假意叭了两口,叹道:“我就想学学村长那做派,他儿子送他个铜铸的烟杆,得意死他了!”
“这就是你找我要银子买铜烟杆的原因?”
“嗨,我出去在村里长脸了,那不也是长顾家的脸嘛!”顾老爹又是嘿嘿一阵笑。
随后敛了笑,又说道:“方才我碰上杜有财,他家儿媳昨夜里生了个大胖孙子。”
“我都还没听说这事儿,你倒是成村里万事通了!”王氏嘶一声,说道,“看来得备一碗红鸡蛋了,洗三那天给那秦氏送去。”
村里的洗三礼简单,亲人邻里送些红鸡蛋,说两句祝福的话,主家回一碗面条,再给孩子洗一顿温热的澡,就算完事。
当然,这是只有村里生了男娃才有的,若是生的女娃娃,不管是洗三还是满月,都不办。
到了那天,王氏就带着郑子衿一同去了杜家,家里男人和未出嫁的女子是需要避讳这种事的,所以顾老爹和顾芸顾沁,加上蓁蓁都被留在了家里。
杜家没什么亲戚,大部分都是村里人,王氏把带的礼递给了杜家富的娘——李氏。
就是先前偷师不成,反被打得下不来地的李婶子,现在她老实多了,来了客人也都殷实地招呼着。
瞄了一眼顾家送来的东西,一碗红鸡蛋,装了九个,还有一袋大米加两件儿奶娃子的棉袄,这可比单送鸡蛋好多了。
李氏顿时喜笑颜开,连忙喊人坐下,去厨房端了一碗面出来。
王氏把那碗面放到郑子衿面前,示意她吃:“蹭蹭吉利,后面生个大胖小子出来!”
这里的风俗就是这样,洗三礼得来的面,基本上都是拿回家给儿媳吃的,有时也会有长辈给嫁得离家近的闺女送去,大家都认为这面吉利,吃了都能生男娃。
闻言,郑子衿悄悄红了脸,心道,这怎么可能呢?
不过王氏一直盯着她,她也不好不吃。
见她吃下一口面,王氏欣慰地笑了笑,又嘱咐她一定要把面和汤都吃完,这才转头去里屋看秦氏生的儿子。
秦氏床的周围已经围了一大圈婆婶儿,费了老大劲儿王氏才挤进去。
“这男娃子奶嘟嘟儿的,多喜人呐!”望着秦氏怀中还没睁眼的奶婴,王氏满眼羡慕。
一旁有村上的婆子起哄:“你家大郎才几岁啊,跟郑氏成亲那么多年,再生一个呗!”
屋里除了还听不懂话的婴儿,都是乡下女眷,开起这种玩笑,竟也没人觉得不妥。
王氏却皱起眉头,道:“咦,那不行!大郎明年二月要参加科考,现在还不能让郑氏怀上分了心,学业为重!”
如今的大郎可护着郑氏了,要是她怀了娃子,指不定看不进书去。
吴村长的媳妇先前是跟李氏一个村的,同姓,比李氏虚小两岁,故此村里人都叫她小李氏。
此时小李氏也坐在人群中,只听她说道:“夫妻俩睡一块儿的事,那咋能叫分心呢?你是不知道,怀了身子的女人是给男人带运的!”
“怎么说?”王氏有些好奇。
小李氏环视一圈,见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心中满意不已,这才说道:“咱们镇上前些年中了个举人姓武,你们知道不?”
有人点头有人摇头,小李氏就特意解释了一遍:“他可是咱聚云镇近十年来,出的唯一一个举人老爷!”
“乡试连续落榜三次,你们说巧不巧,第四次去的时候,他媳妇正好怀上,一下就给考中了!诶~当时连举人老爷都说是他媳妇怀了的功劳!”小李氏得意的模样,活像是她也占了一份功劳似的。
一众妇人惊叹不已:“啊!还有这样的事!”
“可不是嘛!女人怀了身子,本就是喜事,那喜上加喜不就引出来了吗?”
众人点点头,也是。
人群里有不少在酒坊做工的,顾家给的工钱又不低,心里头那肯定是想顾家千般万般好,就有人劝道:“王氏,趁还没到二月,赶紧让你家媳妇再怀一个!”
王氏摆摆手,嘴上说着信不得这些神神叨叨的,心里却有了些计较。
万一真有用呢?
可是大郎现在住书房,都不住屋里,让郑氏怀个娃,恐怕有点难。
这种事情,要怎么跟两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