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猴王复仇
重点:道童斩妖卫道,猴王杀贼报仇。
第十九章 猴王复仇
郡守大怒,急令当场审那县令、师爷与二差人,先将每人各打二十,又斥问铁匠的儿子被卖去何处。
官差才说,原是此地税收时有不足,众人便编纂名目,巧取豪夺,转挑羸弱的人家横征暴敛,卖人子女抵税。所卖银钱,一方面交由县令充税,骗取业绩;余下的由众吏分了,以平众口。如此行径,竟已行数年有余,迫害百姓无数。
而那除妖的备金和赏银,也早被众官吏分了,以至那铁匠只得变卖家产才得除妖。
众人闻言,方知铁匠大德,无不感叹。
正审间,那玄清早至那孩童被卖之处将孩子抱回,交予猴王验明,正是铁匠之子。便抱着孩子不肯松手,一大一小,啼哭不已。
郡守闻言,当即令将一众案犯全部收监,待罪证齐全,再判死罪。
在场百姓闻之,无不欢呼雀跃,高呼英明。
那玄清也感欢喜,便道:“本呈师尊之命,当以‘人道’处事,奈何人身总有不及,如今你们可向上天祈祷,我当以‘天道’之力,助你们除灭海妖。”于是驾云向海村而去,众人闻言,纷纷跪地向上天祈祷。
时不到两刻,那玄清便驾云而归,云下托着的,正是那何罗鱼的尸身,尸身的脑袋上还插着那两根巨大的弩箭。
玄清将何罗鱼的尸体扔进县衙的院内,落地的声音将屋顶的房瓦石都震了下来,众人前呼后拥的围上去观看,一眼就看见了何罗鱼脑袋上的两根弩箭。
猴王道:“那就是我那铁匠兄弟用弩机打中的两根箭!”
玄清笑道:“亏得这两根箭,我才能找到这怪。发现它时,已是重伤,我用五雷咒劈了一下它便死了,这全赖你兄弟的功劳啊!”
众人闻言,纷纷倒地再拜。又将铁匠的尸体从义庄小心移出,将铁匠妻子的尸身从乱葬岗挖出来,放入当地大户的灵堂供奉祭拜。
那木匠即捐了两副棺材,裁缝捐了两套寿衣,将尸身仔细收敛。
木匠妻子和裁缝妻子此时哭的比谁都要哀戚,又给自己披麻戴孝,称死者是自家结拜兄弟,又称自己亦曾助铁匠建船制帆。
又图那除妖的赏钱,都抢着要收铁匠的儿子为养子。
然而当猴王向他们再要一套棺材和寿衣,收敛救自己性命的老者时,两家人却一言不发。
猴王闻言,便紧抱孩子,不愿给这两家抚养。这两家又不停的说猴王是妖,养不得孩子,便争执起来。
玄清见状,便掏银钱与那木匠、裁缝,添买棺材和寿衣各一副。两家哪里敢收,只道送了。
然而玄清坚辞不受,只将银钱交予猴王,令它自己另寻别处再行购置。
又将铁匠之子交予郡守,道:“此子父母乃大德之人,此子此生必有福报。你当好生养着,视如己出,使他远离贪名图利之辈,日后必有好处。如若有误,拿你是问!”
那木匠妻子和裁缝妻子听了,知道玄清口中“贪名图利”是在说自己,便躲到了一旁,不敢再言。
那郡守亦感惶恐,当即将孩子抱入怀中,答应下来。
此处事毕,玄清亦感轻松。又闻那郡守打算在此地修一处道观,为天尊歌功颂德,一时心欢,便决定在此地留宿一夜,来日商议修观之事,再走不迟。
至夜,那玄清忽然感受到一股妖气,立即从房内跃出,跳到房顶四处观察。忽听那县衙牢房内传出阵阵尖叫声,便急转而去。
进那狱内,闻见血腥阵阵,却见两个狱吏昏厥在地,两恶差被剖心挖腹,堆在了角落;那师爷被割颈拔舌,钉死在墙上;那县令被割掉双耳,血流满身,泣叫不止。
玄清不禁长叹一声,又闻人声将至,便使了个隐身法急出了狱中。
且说猴王到了铁匠夫妻和老者的墓前,先是将那带血的精钢匕首埋在了铁匠墓旁,又分别焚香祭拜,道:“我已杀了那贪官污吏与那弃约的买主,为各位报了这血海深仇,你们若是泉下有知,亦当瞑目矣。”
瞬息间,那猴王忽闻背后有人声,急转身回看,却是玄清至此。
玄清见猴王浑身浴血,叹道:“糊涂,糊涂啊!那几人早已罪证确凿,又已签字画押,秋后难免一刀。我本欲为你寻个修仙的机缘,奈何你却多此一举,白白坏了自己前程!”
那猴王却只冷笑道:“仙童有这神通,众人敬畏,才将那几个歹人打入那牢狱之中。待明日仙童走了,那郡府便真能如他们所言,治他们死罪?何况死者乃我兄嫂、恩人,恩情所至,当由我亲手复仇,何待他人?”
“复仇?”玄清恼怒道:“此间仇本已毕,奈何又要复加?此三人本乃是有德之人,虽已身死,却也是命数使然,修的德行今世虽未得报,来世必也可托个富贵良善之身。你也是个修道的妖精,怎却不通此道?”
那猴王站定身体,嚷道:“我至此所见,有道向善者寡,贪名图利者众!‘人道’离我虽近,但却不为我所信;‘天道’离我虽远,但众人却为之敬畏。我区区妖身,便是与他们讲理说法,又有谁人信得?不如去寻个名师,学一手本事,届时,不管为善作恶,全凭本心!”
玄清闻言,眉头倒竖,手搭在背后长剑的剑柄上,喝道:“你若有此心,日后必行歹事,今不早除,恐日后成患!”
猴王深施一礼,道:“今蒙仙童搭救,本就无以为报,如果你想杀我,就请立刻动手,我既不躲闪,也不反抗。但等我来日学成了本事,想杀我可就难了!”
玄清握剑的手加重了几分力道,但是却仍未将剑拔出。
那猴王只以为玄清不想当面出剑,便转过身去,闭上双眼,慢慢的向前走着
玄清的身体向前倾了好几次,但却依旧没狠心下杀手。那猴王见玄清迟迟不动手,便猛的急走而去,遁入了那黑暗之中
且说那玄清回到山顶见了太乙救苦天尊,只说自己已经将事情解决,亦将那猴妖放走了。
天尊既不询问,也不惊讶,只道:“我已知矣。”
玄清方才想起,当日天尊说的——“当以‘人道’救之,莫以‘天道’处事。”的道理。
如果自己当初不曾用那法术,只是用人间的言语来解决这件事,那个妖猴的行事是不是不会变的那么极端?如果没有因为修道观一事停留,而是带着它直接离开,事情是不是不会恶化至此?它会不会受自己指点,潜心修道?会不会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又或许,自己从一开始就错误的理解了天尊的意思?
一切都已不得而知,一切已成过眼云烟。
也许那猴子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明白。
于是玄清什么也没说,只是将剑取下,默默地坐在师尊的身旁,开始盘膝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