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无限召唤,从坑爹造反开始 > 第135章 张辽的家世

第135章 张辽的家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别看张辽只是马邑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吏,实际上,张辽的出身也还算不错,或者说,在东汉末年这个时代背景下,能在史书中留下名姓者,家里都还是有些本钱的。

    不说别的,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读书识字,在成年之后能有个表字,都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张辽的家族世代居于马邑,也是当地的豪门大家,族中最出名的人,名叫聂壹,是汉武帝时期一个富可敌国的大商贾。同样是商贾,聂家的地位可比现在的甄家高多了,起码聂壹能直接与刘彻对话这点,就不是甄家能办得到的。

    没错,张辽不姓张,他应该姓聂,至于为什么改了姓,这里有一段故事。

    “白登之围”后,西汉王朝不得不委曲求全,向如日中天的匈奴妥协,实行“和亲”政策以换取边境的安宁。

    而后西汉王朝在经过汉文帝、汉景帝两代帝王的“文景之治”后,经济上积累了巨额财富。汉景帝时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政治上形成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使汉匈双国的力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决定废除屈辱的“和亲”政策,转而对匈奴实施军事打击。为此汉武帝进行了积极的部署和安排:委派李广等名将带兵镇守边郡要塞,征调士卒巩固边防,同时采取措施鼓励养马。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希望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经过经济、军事、外交一系列的努力,西汉抗击匈奴侵扰,向匈奴复仇的所有条件已经成熟。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匈奴再次派遣使者来长安,要求汉朝和亲,一直反对屈辱和亲以讨好匈奴的大行令王恢大怒,上书天子刘彻请与匈奴开战,而御使大夫韩安国认为劳师远征匈奴毫无意义,既然送一个女人就能保持和平,何乐而不为?

    王恢对曰:何不请天子将韩家夫人封为翁主,送去匈奴和亲?

    韩安国表示自己老婆人老珠黄,怕匈奴单于看不上,可以送自家十三岁的大女过去和亲。

    王恢无言以对,这次和亲也没能阻止,刘彻还是从宗室中挑了一个女子,送给了来求亲的匈奴使者。

    (天子之女为公主,王侯之女为翁主。汉朝与匈奴和亲,匈奴要求汉朝必须嫁公主,而一开始汉朝送去的确实是公主,后来便改为汉室王侯家的庶女,封为公主送去。等到了文景之后,就开始随意选择普通勋贵家的庶女封个翁主,用来和亲。反正匈奴那群蛮子也分不清公主和翁主的区别,他们要的仅仅是用这种方式打压汉朝而已。王昭君就是一个普通的宫女,为了和亲,封了翁主的身份,嫁给了匈奴单于。)

    (大行令即大鸿胪,差不多就是礼部尚书的官职,掌外交。)

    月余之后,王恢就在自家府门前,碰到了马邑豪商聂壹,聂壹向王恢进言,和亲之后汉朝已经取信于匈奴,只要诱之以利,必定能将之击溃。

    王恢于是引荐聂壹到刘彻跟前详谈。

    匈奴威压大汉数十年,兵锋太盛,刘彻正苦于找不到一个必胜的机会来向匈奴开战,以此向天下人证明匈奴人也并非不可战胜,于是欣然同意了聂壹的计划,聂壹奉命以自身作饵,亲到匈奴阵营,向当时的军臣单于诈降,更称自己能斩杀马邑县令,迫使马邑举城投降,然后可尽得该城财物。

    军臣单于中计,带领十余万匈奴骑兵攻破武州塞(今山西左云县一带,由蒙恬修筑的防备要塞)深入雁门。

    这是白登之围后,汉朝与匈奴的第一战,正式揭开了汉朝对匈奴大规模反击作战的序幕,史称“马邑之谋”。

    雄心勃勃的天子刘彻,一口气在雁门集结了当时汉朝能动用的所有兵力,车、步、骑三军,拢共三十二万兵力。

    而这一场针对匈奴单于的包围歼灭战,却因为雁门郡史的出卖而宣告失败,匈奴提前遁逃,举国之力集结的三十万大军无功而返,

    而汉匈两国勉强维持了数十年的和平就此被打破。一力推行此事的大行令王恢被下狱,要承担全部责任,最后只能在狱中含恨自杀。

    可以说,聂壹这一条计策,把汉朝上到天子下到所有将军官员,全部得罪了个遍,更是将王恢给坑死了,也得罪了聂家常年经商对象的匈奴人。放到现代,恐怕得换一个星球生活了,可是偏偏他遇到的是开先河下罪己诏的汉武大帝。大度的刘彻不仅没有怪罪聂壹,反而觉得此人忧国忧民,给他赏赐了很多钱财。

    只是皇帝不追究,不代表别人不追究,聂壹为了避祸,将姓名改为了张台,从此马邑聂家便不复存在了,而张辽便是张台的后人。

    如今雁门郡守马存被刘和斩杀后,刘和自领为雁门太守,雁门诸县也在檄文到达之时,向刘和表示了臣服,而第一个上书归附了,便是马邑县长张维,也是张辽的同族长辈。

    (一县之户口数过万者,为上县,官长称县令,秩六百石。一县之户不过万者,称县长,比六百石。)

    雁门位于并州北方边陲,常年被匈奴鲜卑等异族寇边袭扰,这里的民风也格外彪悍,整郡不过堪堪二十一万人口,却常年有着一万余郡兵驻守在平城至武州塞一线,防备异族。

    张辽同样如此,年不过十五,根据系统检测,其武力值就已经高达88,统率能力值也有87的程度,更是在徐庶的游说下,带着张家三百儿郎来到刘和帐下投军,被刘和拜为军司马。

    本来在经过薛仁贵之事后,刘和是准备一步到位,把这些个有能力的大将一次性放在一个他们该去的位置上,好发挥出他们应有的能力。

    张辽的安排,刘和最开始是打算封个校尉的,能力不能力的不重要,张辽现在还没成长到巅峰,还派不上大用场。主要是张辽代表的马邑张家,第一个向刘和表示了归附,刘和必须得拿出相应的诚意,也让雁门其他的世家看到,跟着平北将军刘和混,绝对不亏就是了。

    只是张辽却以年龄尚幼,能力不足为由,拒绝了刘和任命的校尉之职,刘和只能退而求其次,将张辽封为军司马,却给了他足足五千兵。

    只因为,并州最北的强阴县已经陷落,匈奴兵锋已经抵达长城,武州塞外,数万匈奴人头攒动,大战一触即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