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匡扶汉室,还是诓汉室?
[滴滴,第四次召唤植入的平衡人物为:明朝开国宰相李善长,政治能力值93,智力值91,武力值46,统率能力值77,植入身份为兖州人士,姓李名韩字善长,欲前往北海郡高密(今山东高密县)拜大儒郑玄为师,路遇黄巾,停留在平原郡国。]
(汉朝有点身份的都取单字名。李善长封爵韩国公,本书中就以封号为名,原名为字。)
如果说刘伯温是朱元璋的陈平张良,智计百出的话,那李善长毫无疑问就是那个萧何。
明朝开国丞相,开国六公之首,有萧何之才的李善长作为平衡人物出现在了青州?
不会便宜了大耳贼吧?
刘和赶紧找来地图,一看还真是。
特么的北海郡在山东半岛上,也就是现在的潍坊一带,而平原郡在德州一带,一东一西距离六百里左右,中间还隔着两个郡国。
虽然离北海郡远了,但他离幽州涿郡近了啊!
这是故意还是不小心走错的路?
“主公!”
刘和正在沉思如果刘备得了李善长,未来会如何之际,陈二风风火火地掀开帐篷闯了进来。
“主公,营地外来了一个商贾,说是您二叔!”
刘和正在思索刘备之时,闻言也没有细想,随意挥挥手道:“我爹是独生子女,我哪儿来的什么二叔?”
陈二立刻点头,转身就往外走:“这老家伙占主公便宜,我这就去揍他一顿!”
“等等!”
刘和回过神来,赶紧叫住了陈二问道:“自称我二叔那位,可是叫刘伯温?如果是的话,那就是我二叔无疑。”
陈二眨了眨他那充满智慧地眼睛,开口道:“不是刘伯温,他说他叫刘基!”
…
“草民刘基,拜见中郎将!”
刘和风风火火地跑出营地大门,就迎面看到了,远远地就冲着自己行礼的中年文士。
不得不说,刘基也姓刘这一点,给了系统植入身份好大的便利。
刘和翻捡了一下刚出现在脑海中的记忆,发现自己和这个二叔的关系还特别亲近,甚至连刘和小时候在刘基头上撒尿的记忆都有。
系统流弊!
“二叔这是恶心我呢?”
刘和赶紧扶起刘基,拉着他的手就往营地里走,边走边说道:“二叔不是在东海郡读书吗,怎么突然跑到陈留来了?听兵卒说,你还成了商贾?”
刘基含笑摇头,反问道:“讨虏中郎将不是在镇守轩辕关吗,怎么突然跑到陈留来了?”
刘和一愣,随即哈哈大笑道:“讨虏中郎将镇守轩辕关,关我骑都尉什么事?”
刘基点点头,又拱手道:“那草民刘基,拜见骑都尉!”
刘和一捂额头。
“行了行了,二叔你就直接叫我表字不器吧,别一会中郎将,一会骑都尉的了。”
刘基退后一步,挣脱了刘和拉着他的手,表情严肃道:“刘基今天为投效而来,非寻亲觅故!”
刘和表情也严肃了起来,也退后一步,认真拱手道:“请二叔明言!”
“基有一问,今天下大乱,紫薇倾斜,七杀贪狼环伺,九州风云再起。此大争之世也,不器贤侄可有图谋大业之心?”
刘和拱手认真回答,慷慨激昂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提三尺长剑,立不世之功。和身为汉室宗亲,自然也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为”
“等会!”
刘和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刘基无情打断。
“你是要匡扶汉室,还是要诓汉室?”
刘基嘴角抽搐地看着刘和这个大侄儿,心头一阵无语。我都明摆着问你有没有图谋大业之心了,你还搁这儿跟我说匡扶汉室?
我刘基若是想匡扶汉室,我找你干啥,我直接找你爹不是更好?
还不是听你爹刘虞来信说,你小子一百斤的体格子,九十斤的反骨吗?
刘和被刘基一句话给问懵了。
啥意思?
你刘基这个浓眉大眼的,也要造反?
“匡扶汉室怎么说,诓汉室又怎么说?”刘和虚心请教。
“你若是要匡扶汉室,那老夫扭头就走,回东海郡老家继续等待下一个明主。若是你想诓汉室,老夫送你一块立身之地,以备将来!”
“何地可为立身?”
“三晋故土,并州!”
四月十六日,刘和率领麾下骑都尉在白马津(今河南省滑县北)停留一日,补充了全军所需的粮草后,搭乘民船渡过黄河,进入河北冀州魏郡。
黄河北岸的土地,与南岸并无二致。黄巾肆虐两月有余,留给这片大地的是满目疮痍。
即将进入五月,本来应该是冬小麦收获的农忙时节。但黄河岸边百里之地,刘和都没有见到风吹麦浪的盛景,入目可见全是荒芜。
遍地遗骨随处可见,行军百里不见一行炊烟,也未曾听到一声鸡鸣,反倒是目露红光的野狗成群结队,尾随在大军后面。
刘和见状大怒,命令狄雷带兵出战,将这些吃过人肉的野狗通通射杀。
“这就是你想匡扶的汉室!”
刘基也骑着马,跟随在刘和旁边,见到刘和居然对一群野狗动怒,不由得有感而发道:
“皇权与世家的争斗,却连累得百姓凄苦如此。这些野狗居然连大军都敢尾随其后,想必也曾经尾随过流亡的百姓,吃过不少人肉!”
刘和深吸一口气,点点头道:“二叔,昨晚我说那个科举制度,真的没有可能实现吗?
你也说了,举孝廉和征辟制度,已经腐朽不堪,成为了世家大族壮大的工具,往往真正的人才得不到任用,而被举荐征辟为官的,又是各个世家大族之人,如此世家盘根错节,权势愈大,所以为皇权所不容。既然如此,公平公正的科举制度,应该可以成为一个新的人才举荐制度才对,你又为何说科举不可能实现?”
“科举?”
刘基摇摇头,似乎回想起来了自己在东海郡数次拒绝举孝廉的往事,看向刘和的眼神中,充满了一种别样的情愫。
那是看到年轻时自己的眼神。
“首先你现在是我主公,正式奏对时,你应该称呼我的官职或者表字为好,而不是二叔。其次,主公说的科举制度,基认真思量过,发现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说它是一个王朝的千年之基都不为过。
但,目前确实无法实现。”
刘和愕然,特么的别的穿越者去三国都开科举来着,我就不行了?
“那敢问二敢问伯温先生,这科举制度是个好东西,又为何无法实现呢?”
“首先,主公的科举制度真正本意,为的是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阶层的垄断,让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刘和点头,这确实是科举制度的本意。
“那么,基敢问主公可知道,天下能读书之人几何?”
“这?“刘和想了一下,这个问题他还真不知道。
“基再问主公,除了世家子弟外,天下能读书之人几何?”
“估计不多!”
这个刘和大概还是知道一些的,但凡在这个年代能识文断字的,祖上就没有平民。
普通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你让他去读书?
这不是扯淡吗?
就算他想读书,倒是有书让他读啊?
“既然如此,那这科举制度还是为世家子而设,打破垄断自然是空谈!”
刘和不服气道:“就算如此,经过考试,以成绩举才,总好过举孝廉送上来一堆官官相护的庸才吧?”
“既然如此,这科举说穿了就是一个唯才是举而已,何必大费周章,主公直接效仿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即可!”刘基不屑地看了一眼刘和。
这大侄儿的一些见识,听起来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可惜刷子没毛。
“广开民智,大量增加读书之人数量,有没有可能?”
“可行,但要持之以恒,耗费数代,甚至数十代人之功!”
“不计成本投入,再加上印刷术和造纸术普及书籍知识,有没有可能成功?”
说着,刘和将印刷术和造纸术这一套组合技拿了出来。
刘基听完之后大受震撼。
世家之所以能够垄断人才,还不是因为知识传播不易,获取的代价太过高昂。
如果造纸术和印刷术能够大行于天下,就算没有科举制度,世家对知识的垄断也将被撕开一道大口子。
刘基倒吸一口凉气,震惊开口道:“如此,下一代可成!”
世家的垄断超过千年,但知识的推广与学习,绝非一朝一夕可成,刘基说下一代能成,其实已经很委婉了。
刘和哈哈大笑道:“那就请二叔与我,与我们这一代人,将要打的仗打完,将要铺的路铺平,留给子孙后代一个盛世!”
席君买与杨再兴齐齐拱手道:“愿随主公共襄大业,为后代子孙开盛世!”
刘基可就冷静多了,深深地看了一眼刘和道:“主公还没有回答基,是要匡扶汉室,还是要诓汉室?”
“这重要吗?”
“很重要!主公现在要做的事,超过了基的预期,所以基必须知道,主公是要做周公,还是要做王莽!”
周公辅政,还给周成王一个安稳的大周。王莽当朝,终结了二百一十年的大汉。
这二人就是忠臣与奸臣的极致对比。
“不重要!”
刘和催马扬鞭,奔驰在无尽的旷野之上。
“我之理想,昭昭星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