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元末明初时期,九华山区的崇山峻岭间,出没着几支神秘而又强悍的农民武装,他们占山为王,反抗元蒙外族的侵略,后又在朱元璋和陈友谅涿鹿天下时,家事、国事和个人的爱恨情仇纠集在一起,演绎出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他们的故事至今还在九华山一带流传,以致在400多年后,我们仍然可以在九华山的荒山丛林间,寻找到它的遗迹和残留的建筑。比如:寨门、瞭望台、旗杆石,和那些隐约的石板路,以及当地百姓的口头上,还在继续流传他们的故事,现在听来仍很感人。本书就是要将他们的事迹再现给读者,将时间倒回到400多年前,让我们一同感受那个时代,那个与九华山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故事。本书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的。
九华山地处皖南山区,绵延上百里,是中国四大佛教之一、道教三十九洞天福地。宋代状元王梅溪在一首诗中写道:“江南一岳占青阳,多少神仙此地藏。闻说仙翁捣药处;鸟声依旧克叮当。”他这首诗是写九华山三宝之一叮当鸟的。然而,“多少神仙此地藏”却道出了九华山水的神秘和丰厚的文化蕴涵。
话说元朝末年,也是蒙古帝国在中华大地上统治极其黑暗的年代,那些来自蒙古草原的征服者们,将自己统治下的老百姓根本不当人看,甚至连牲口都不如。他们将治下民众分为四等人,元蒙贵族,色目人,北方汉人,而南方汉人却是最低一等,任人宰割。他们经常考虑把这些占地方的百姓都杀掉,然后把土地用来放牧,从赋税到徭役,只要是人能想出来的科目,都能用来收钱:过节要收“过节钱”、干活有“常例钱”,打官司有“公事钱”,平时无事也要收“撒花钱”;就连新婚之夜的新娘子,头一天晚上都要先陪他们过夜,完了,还要收“初夜钱”。
源于此,九华山一带豪杰并起,纷纷占山为王,安营扎寨,形成了九子岩的刘公寨、莲花峰的牛皮寨、石宝山的石宝寨、六泉口寨,黄石溪中寨和北寨。王亮和他的兄弟们,为了吃饱饭,不被外族统治者欺压,不再为那些说不清的苛捐杂税弄得民不聊生,为了自己的女人不再先陪那些鞑子过夜,他们也占山为王。官兵来了,就号令百姓聚集在一起共同抵御,官兵走了,各自回家种田。
在这几大山寨势力中,要数赵普胜的六泉口寨兵马最多,势力最大。这些山寨人马团结在一起,在赵普胜和王亮的带领下与蒙古鞑子兵马做长期不屈的斗争,并最终打败赶走了元蒙在池州境内的统治,虽然在后来与朱元璋争夺天下的斗争中,最终失败了。但前期与元蒙的斗争历程,对最后打败元蒙王朝在中华大地近百年的统治,起到了不可磨灭作用。
这篇《九华烟云》经过我一个多月仓促码字,又多次修改,终于在我欣慰的叹息声里结束了,但我心里仿佛还有很多话要说出来,还有很多关于九华山的故事、人物、事迹没有写进来。在那个元蒙统治中华近百年的历史中,九华山民众也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奋起反抗,抵御外族侵略。那些有志之士,带领乡邻民众,占领山头,利用地理优势,纷纷揭竿而起,唱出了九华山历史上悲壮而又悦耳的壮歌。现在这些山寨人物,关于他们的传说依然遍布民间,那些遗留下来的寨门、城垛,依然还清晰地遗落在九华之巅。说实话,我不知道读者对我这个二十一世纪的人写十四世纪的事件有什么看法。在写作过程中,因为没有完整的史料,只能在我行走九华的过程中获得的一鳞半爪的资料进行充实发挥,确也不易。但我认为:自古以来九华山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是道教仙山,更是历史文化名山。早在远古时期,九华山名曰陵阳山,后改为九子山。直到唐朝时期大诗人李白与一帮子朋友来到九子山,好发奇思妙想的他,改九子山为九华山,使得九华山传扬天下。唐朝那个时代,注定是九华山发生蜕变的时代,一是:李白、刘禹锡等一批诗人的到来,给九华山带来从前没有过的喧闹和繁荣,也因此给九华山一个扬名的机会;二是:佛教的地藏王菩萨金乔觉,不远万里从新罗来到九华山,并在这里修行六十余年,最后坐化成佛,又使得九华山由风景名胜之地成为中国的四大佛教道场之一;如今更是一座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名山。
在这座山上,曾留下许多历史名人的活动遗迹,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杯渡和尚;道教的八仙之一张果老;葛洪炼丹;汉朝的窦子明的得道成仙;唐朝时辞官不做的费冠卿,王季文;道教的赵之微;北宋时期的隐士刘放,历史名人滕子京;南宋时期的陈岩;元朝的杨少愚。
到元末明初,这里又出现了山寨,常遇春的大鼓岭山寨,赵普胜、钱清的六泉口山寨,王亮的莲花峰牛皮寨,等等。这一大批的山寨,已经成为九华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再加上佛教界的应声菩萨,肉身不腐的真身,王阳明的东岩宴坐,这种种的物、事、人,使得九华山成为一座历史文化的大熔炉。
作为九华山脚下的一介文人,每当想到这里,我心中都有一股愧欠的感觉。我想,我是有责任挖掘这些历史宝藏,并将这些呈献给读者,呈献给我们的下一代,给天底下所有热爱九华山的善男信女们的。如果我做不到这些,辜负了我手中的这支笔,枉为一个作家的称谓。我创作这本小说的意图,就是要将九华山的道教文化、佛教文化、隐士文化,山寨文化,以及九华山地区和皖南的民俗文化,尽可能地融合在一起,并奉献给读者,使他们来到九华山,看到的不仅仅是九华山俊山秀水,还有深厚历史蕴涵的文化名山。
而这些山寨的山民们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谱写了九华山历史上英雄的壮歌。
作者:苏华民,笔名:文岩,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下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民俗协会会员。
作于九华山下青阳县蓉城
2015年初稿 2023年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