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玄幻小说 > 龙飞七朝 > 第22章 视察边地防务

第22章 视察边地防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前往渔阳的一路上,韩安国不断抱怨自己时运不济。别人当官是越做越大往上走,而自己则是越做越小往下滑,越做越心灰意冷。刘龙飞也只能是好言相劝,让他将眼光放得长远些,着眼于未来好好在渔阳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等到达了渔阳后,刘龙飞也没顾得上休息,带了守备渔阳的几位参将,仅用了七八天的时间,便将渔阳地区现有的防务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渔阳地区常规守军为五六千人上下,而粮草及所需各类物资皆依靠朝廷调拨。这五六千人多为步军,骑兵数量目前不足八百人。而渔阳地区与匈奴接壤的边境,则长达近三百余里,是在各个边地重镇中与匈奴边境接壤最长的。如果真是用这区区五六千的兵力去防守这么长一道防线,明显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而渔阳地区的防线,自然就成了块豆腐任由匈奴人切揉摆弄了。再向朝廷申请增加守备力量,不说又要耗费西汉朝不少钱粮加大开支,三百余里的正面防线就是投入个十万人,防守也做不到没有漏洞可言。一个渔阳地区就要投入这么多军队守卫,那么上谷,右北平、辽东、代郡、雁门、云中等地呢?全部依靠朝廷增派兵力,显然不现实而汉武帝刘彻也不会同意。这样的想法考虑也别考虑,真要大量增兵也纯属愚蠢之举。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因地制宜,依据各地的地形有利的方面,在现有驻军的基础上结合渔阳的实际情况针对重点环节分别进行有效的防守。他打算先在渔阳地区凭借现有的这五六千人马,暂且打造出来一个抗击匈奴人的防守样板来,进而给国内西面和北面方向的各个边地重镇树立起一个榜样。

    接下来三天时间里,刘龙飞把自己关在驿馆所住的房间内,精心构思绘制出了一套可行的渔阳整体防御计划。这套计划完成后,他先把韩安国请来,让他这位好朋友看了计划,询问下有何意见。韩安国看完这份计划后,眼前顿觉一亮。刘龙飞的这套计划投资虽小但用途却大,把这五六千人防守力量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韩安国看完后连连表示赞同,刘龙飞急忙附带这份计划,连夜给汉武帝写了一份奏疏。刘龙飞的计划说起来其实很简单,用八个字即可概括:深壕高垒,屯军垦田。深壕高垒,就是在渔阳地区与匈奴人接壤的这三百余里防线上,充分利用地形地物构筑起三道防线。整个渔阳地区的第一道防线,则是开挖一条长约三丈,深约一丈左右的深壕。地形险峻一些的地方,这道深壕则挖得浅些。而针对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这条大沟则挖得深些。在这第一道防线前,则无需用人来加以防守。而在第一道防线的后面,每隔三到五里地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用石块砖瓦砌筑成一个个坚固的堡垒。每个堡垒内驻扎10—15名士兵,武器以弓弩长枪与滚木礌石和引火瓦罐等物为主。匈奴人突破第一道防线后,直接面对的是这些一个个坚固的小堡垒。匈奴人的骑兵所擅长野战,却不善于进行以攻坚为主的防守战。而这些一个个小堡垒内的士兵在匈奴人未攻到近前时,可用弩箭大量杀伤匈奴人的骑兵。

    即便匈奴人的骑兵攻到近前,小堡垒内士兵也可以用长枪从堡垒内的枪眼或上方刺杀,还可以投放滚木礌石与引火瓦罐等类防守用品。这样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上给予匈奴人杀伤,同时有效迟滞匈奴人进攻的速度,为第三道防线加强守备争取大量的时间。而匈奴人的骑兵打算将这些小堡垒清除干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死伤不少的将士才行。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在军事防守上的效果肯定立竿见影。第三道防线,就是依托秦朝与西汉王朝文景两帝时期修复起来的长城,对匈奴人进行抵抗。刘龙飞一圈转下去,发觉渔阳地区的长城只有小部分地区有些破损外,其余均完好无缺。为以防万一,韩安国完全可以在渔阳地区长城最险峻处筑垒起两座与地下相互连通的大城堡来,进一步加强对第三道防线的守卫。长城上每隔十几里,都有一座烽火台。而每座烽火台上,全天候都需有士兵值守监视周边的动静。远远望见匈奴人骑兵来犯,就迅速点燃起狼烟报警。见到狼烟示警之后,防守的统军将领以最快速度派遣手下将士进入到第二与第三道防线。而在平时,这五六千人守军除了正常的军事训练外,还能够利用渔阳地区长城内大量荒芜的土地进行屯田耕种。如此一来,不光能很好减轻朝廷的财政压力,守军将士的所需的粮食自给自足也有了保障。只要守军不懈怠,无论匈奴人何时前来进犯渔阳地区,均能有效快速组织起强大的防御。如果构筑这样三道防线,依靠这五六千名守军绝对不够,但是方法深谋远虑的刘龙飞也为韩安国设想好了。

    那就是采用以出人力免除适当赋税的做法,发动渔阳地区当地的老百姓自带口粮,帮助守军完成对这三条防线的构筑。对完成好的老百姓,官府出面给予特殊的奖励。刘龙飞算计下来,从现在到岁末这三道防线便能全部竣工完成。而除了渔阳地区府库支出,向朝廷申请至多三千金还绰绰有余。汉武帝刘彻接到刘龙飞这道关于渔阳地区的奏疏后拍案叫绝,不住声地对周边的大臣们夸奖道小先生的主意高点子绝,为朝廷省去了很多麻烦事情。这是典型的花小钱而办成大事,值得在朝廷上下在西部和北部各个边地重镇广泛推广。他拿起御笔当即给刘龙飞颁发了一道上谕,在对刘龙飞进行褒奖的同时,批复构筑三道防线所需的三千金马上到位,并命韩安国全面负责,用心构筑渔阳地区的三道防线。刘龙飞见自己在渔阳地区已盘桓多日,就又将韩安国请来,详细吩咐了他构筑三道防线中所需注意的各类问题。从这段时间的接触当中,韩安国领略到了刘龙飞思考事务的技巧方法与办事的能力,也清楚意识到了自身所存在的短板。刘龙飞临走前的晚上,韩安国将他请到自己在渔阳的临时府邸内,两个人喝酒聊天推心置腹谈了相当长时间。第二天他则又亲自为刘龙飞送行,走出了很长一段路还不肯回去。等刘龙飞走出好远了回头遥望,韩安国则依然站在那里迟迟不愿离去。这才是真朋友啊!刘龙飞鼻子一酸,差点儿掉出眼泪来。

    刘龙飞离开渔阳地区后,则就近去了上谷,然后又去了右北平和辽东视察防务。从辽东沿着长城折返回来后,他在渔阳做了短暂停留,检查了下三道防线构筑的质量与进度。韩安国兴奋地讲他给自己出的这个以工代免赋税的主意着实不错,因为还有额外奖励,所以渔阳各地老百姓构筑三道防线的热情高涨,踊跃前来建造的人是越来越多。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到阴历十一月底整个三道防线即可竣工完成。刘龙飞在渔阳仅停留了两日,一路马不停蹄又去了代郡、雁门、定襄、五原、云中等地视察防务。他依据这些地方的实际情况,分别拿出了不同特色的防御方案呈报给了汉武帝刘彻。刘彻则对他这些防务方案予以了高度认可,全部准奏不说还经常发上御同他交流。一时间,君臣两人间的奏疏与上御不断,频繁程度超过了西汉立朝以来的皇帝与驻外大臣交流的任何时候。等他回到长安城内已是阴历十一月十五了。在刘龙飞离开云中的第二天,便收到了韩安国的书信,告知他渔阳地区三道防线已全面竣工。等到十一月十二日,汉武帝刘彻则寄来韩安国等人的奏疏给他看,讲渔阳方向三道防线刚竣工好没几天,匈奴伊稚斜单于便亲率三万精锐骑兵进犯渔阳地区。渔阳军马完全仰仗着这三道防线,在没有向朝廷求援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就依靠这现有的五六千守军成功击退了匈奴人的进犯,令伊稚斜单于损失不小。

    在渔阳地区没能讨得便宜后,匈奴伊稚斜单于心有不甘转头去进攻云中地区。而当时的云中地区的统军将领李息,也已按照刘龙飞制定的防御计划完成了对当地防线构筑。几仗下来凭借有力的防守,李息让匈奴伊稚斜单于折损了数千精锐骑兵后失望而归。伊稚斜单于还是不甘心,则又率五万精锐骑兵进攻五原与雁门地区,这回则吃亏更大。此时负责这边地区防守的将领是卫青的好兄弟公孙敖。五原的防守在出塞之战的时候,就由刘龙飞亲自指导得到加强了。而这一次,刘龙飞制定的计划将五原、云中与雁门的防守形成了一个铁三角的防守态势,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与构建好的城堡最大优势,促使这一地区的防守进一步得到了切实加强。伊稚斜单于因所带兵力只有三万骑兵,不可能同时对五原和雁门展开猛烈进攻,只能是二选一。而当匈奴伊稚斜单于重点进攻五原时,雁门的守军主动出击,而防守云中也出来袭扰匈奴人的骑兵。而当伊稚斜单于重点进攻雁门时,五原守军照方抓药也主动出城打击匈奴人的骑兵,云中的守军派出一支援军,在李息的率领下火速向雁门方向靠拢。而公孙敖也听从了刘龙飞的主意,利用自身的优势从塞外购买了大量马匹,发展自己的骑兵。伊稚斜单于在五原与雁门两座坚城之前不断轮番进攻,却无法前进半步获取任何进展。以致于气得伊稚斜单于百思不得其解为何突然间西汉王朝的守军变得竟然如此厉害了,只好天天解酒消愁。而作为匈奴人军师的中行说,知晓五原、云中与雁门防守严密是依据了刘龙飞的防守计划,暂时他也是无计可施,一筹莫展。眼见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就主动劝说伊稚斜单于火速撤军,以免使自己彻底陷入被动。

    伊稚斜单于这次倒是没再犯牛脾气,知道屯兵坚城久攻不下的危险性,也便同意撤兵完事。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得知匈奴骑兵开始撤退,公孙敖这家伙居然带着新训练出来五千骑兵,外加两万步军,兜着伊稚斜单于大军的屁股从雁门城中追了出来。伊稚斜单于这下彻底被激怒了,命令大军折返与公孙敖展开激战。公孙敖则按照刘龙飞传授他的骑步兵配合作战的方法,见匈奴人调头转向进攻也丝毫不慌乱,临时结成营寨与伊稚斜单于展开了阵地防御战。匈奴精锐骑兵一轮又一轮的冲击公孙敖的临时营寨,却都是铩羽而归还在汉军的弓弩下死伤了不少人。正当伊稚斜单于感到己方就要筋疲力尽之时,镇守五原城的汉军将士只留下五千步兵守城,另外的五千骑兵与一万五千名步军快速向雁门方向,从匈奴人的背后发起了攻击。而李息带领的云中的援军,也从侧后杀到了。李息更是一马当先,一箭将匈奴伊稚斜单于的战马射中倒地。见大势已去,伊稚斜单于晓得双方再混战纠缠下去则对自己这区区三万骑兵愈发不利,就命令全军火速撤退。见伊稚斜单于脚底抹油溜了,雁门、云中与五原守军也不追赶,敲着得胜鼓吹吹打打高高兴兴返回了雁门城中。稍事休整后,雁门与云中来的援军便按原路返回。临行前公孙敖为表示感谢,还特意请李息等人喝了一顿。此一战经公孙敖统计,五万匈奴骑兵在五原与雁门伤亡损失了至少将近万人。偏巧这个时候匈奴的境内连降大暴雪,冻死的牛羊无数。中行说见此情形,只得劝说伊稚斜单于去进攻西域地区那些弱小的国家,能劫掠多少东西算多少,总算是勉强维持住了匈奴全国这个冬天所需要的东西。

    几个方向匈奴人的侵扰均被成功击退的消息传来,汉武帝刘彻心情大好。晓得这些都是刘龙飞的功劳,便又重重赏赐了他。刘龙飞则趁热打铁,在回长安城的路途上又向汉武帝呈报了一份奏书。在这份奏疏中,他向刘彻建议在北平、曲逆、广武、晋阳、渭南等地调派国内部队屯军垦田。这些军队一方面在当地加强训练,一方面进行耕种与畜牧。开垦出来的大量良田,也可适当承租给当地的老百姓。而这些地方的驻军,可与驻守抗击匈奴第一线的部队定期进行轮换。长此以往,抗击匈奴人第一线的部队势力始终能够保持在最强的状态。而通过这些地方部队的屯军垦田,军队增加了收入不说,还能为朝廷节省下不少开支。见到他的这份奏书,汉武帝立马召见刚上任不久的大农令桑弘羊商量。这位刘彻最亲信的大臣,也是西汉朝全国的理财专家看完刘龙飞的这份奏疏则心动不已,连声讲此策可行。经过桑弘羊给刘彻现场计算,就刘龙飞的这个建议,一年就能给西汉朝节省至少近两百亿钱的军费开销。汉武帝刘彻闻言,简直不敢相信。桑弘羊则耐下心来,掰开来揉碎了同这位皇帝陛下分析了有将近一个时辰,最终让汉武帝确定他讲得只少不多。如果再加上桑弘羊刚推行的盐铁专卖政策,用不了几年西汉朝存钱的金库就得扩大。此时的汉武帝刘彻,都快爱死刘龙飞这位小先生啦!自此刘龙飞的这份见识与才智,也得到了桑弘羊的深深认可。

    在此期间,刘龙飞抽空又回了两次现代社会,只不过都是快去快回,主要是为了给吕幼兰买些女孩子喜欢的小礼物。吕幼兰见自己的心上人回来,虽说消瘦了不少,但给他却带了很多未曾见过的礼物回来,这位大小姐自然心花怒放快乐感爆棚。回到长安城内后,刘龙飞简单洗了个澡,换了身便赶到了未央宫觐见汉武帝。刘彻瞅他人比走前清瘦了有小一圈,不免心痛不已。见他一如既往神采飞扬,汉武帝才心安了些许。听汉武帝刘彻讲王太后前几天还唠叨许久未见到刘龙飞了心中甚是想念,便连忙又去长乐宫拜见了王太后。等从王太后那里出来,刘龙飞则又去了卫子夫那里,主要是看看刘据,顺便检查下他临走前布置的那些作业小家伙完成的情况。见他对刘据如此上心,卫子夫也是欢喜不尽。而刘据尽管此时年纪尚小,可从中秋节期间第一回与刘龙飞见面起就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而这段时间又听母亲卫子夫与舅舅卫青讲了刘龙飞的许多故事,便成为了他的头号忠实粉丝。刘龙飞在检查了刘据的作业后,感到非常满意。作为奖励,他从怀中掏出了在现代购买的一个玩具小青蛙送给了这位西汉朝未来的太子。刘据欣喜地收下,后来还不时拿出来向其他人炫耀。这个玩具小青蛙被他珍藏了许久,直到巫蛊之祸还被携带在身边。

    刘龙飞回来后没两天,李瀚与朱家也从凉州回到了长安城。此次去凉州,他们利用平时从刘龙飞这里学习到的很多技巧,最终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确定了兴龙门总坛位置所在。当时的凉州属于西北边陲,只有武威、宣威等少数县城在西汉朝的控制之下,绝大部分则为匈奴人暂时所控制。而武威等少数县城,也时常遭受到了匈奴人的袭扰。但这里居住的居民,依然是以汉族为主。直到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春,但是与卫青齐名的西汉朝将军霍去病击败了匈奴,河西走廊才正式全部纳入西汉版。后来汉武帝刘彻在凉州很多地方筑城,又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个郡。李瀚与朱家此次去凉州,听从了刘龙飞的建议,先去了蜀地与天水、庆阳等临近凉州的地方。到了那里,李瀚负责与当地的官吏与各个衙门机构打交道,而朱家则利用自己的众多弟子,与这些地方的江湖人士交往。经过了一番打探之后,两人对凉州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熟悉了兴龙门在此地区势力的发展后,才动身前往西汉朝控制之下的武威等地。按照刘龙飞的判断,兴龙门的总坛必然是在这几个县管辖范围内。因为从兴龙门的起源与多年发展判断,兴龙门与匈奴人并无多大渊源,不可能将自己的总坛设置到匈奴人管辖的地盘上。如果真的那样,兴龙门极有可能成为匈奴人的附庸。听任别人随意摆布,这是兴龙门这一当时江湖最大的门派之一绝对接受不了的。他们之所以将自己的总坛设置在凉州,主要是看中了天高皇帝远,而西汉朝对这些边陲之地管理比较松懈。

    李瀚与朱家等一行人刚到武威县,便遭遇到了匈奴人的袭扰。幸亏两人机灵,也未进入到武威城内,而是在城外找了个僻静的小村子作为临时住所,躲了三四天后才成功避开了匈奴人的。等匈奴人走后见武威城门已然开了,他们才进入到县城内。武威县城内不大,总共才只有两家客栈,临街的商铺也少得可怜。在这么一个巴掌大的城内设置兴龙门的总坛,显然有些不可能。而武威县城在当时的凉州西汉朝掌控的几个县中,可算是最大的了。李瀚就对朱家说打算去周边的山内转转,看看兴龙门的总坛是否在那里。朱家则比李瀚显得更为老道与沉稳不少,便对李瀚讲道既然来了还是先就近挑选一家客栈住下然后再说。李瀚与朱家一行人都是商人打扮,一般不大可能会引起人的注意。在客栈住下后,李瀚去了趟武威县衙,见到了武威的县令。他拿出印信等物给县令核验后,主动说明了来意。县令讲兴龙门的总坛就应在武威附近,他也是听别人说的。但具体在什么位置,他并不清楚。去年夏天的时候,因有几个兴龙门的会众在武威县城内寻衅滋事,被县衙内的捕快抓了起来。前脚县令刚将这几个兴龙门的会众审完关入牢房,后脚县衙门口竟聚集了近千名兴龙门的会众要求放人。其中,还有不少人还携带了刀剑等武器。县令见此情形担心他们闹事,把那几个兴龙门的会众打了几板子便给放了。武威地区本来就人少,能在不到一个时辰内聚集近千人还真不是能轻易做到的。所以县令讲他这时才相信,极有可能兴龙门的总坛就设置在武威县城附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