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萨尔浒迷(2)
“第一,努尔哈赤如何得知明军兵分四路,且对我军主将、人马、时间和路线如此了如指掌?我军主力为西路军杜松于二月二十八日,率三万精兵,从沈阳出抚顺,沿浑河右岸入苏可素浒河谷,从西面进攻赫图阿拉城;北路军马林率二万兵马,亦在杜松发兵的同一天,经开原、铁岭,从北面进攻赫图阿拉城,为次主力部队;东路军为刘綎率一万二千兵马,于二月二十五日从东面宽甸堡做佯攻之态进攻赫图阿拉;南路军李如柏率二万五千人马于三月初一从清河堡出鸦鹘关从南部进攻赫图阿拉;而杨镐率两万大军在沈阳居中指挥,随时出兵策应。mqiweishuwu这个作战计划,由杨镐和兵部尚书黄嘉善在京制定,以密函方式当面交给万历爷,继而万历爷和当时首辅大学士方从哲做最终决定。由于事关大明国运,就算司礼太监也不得而知这份作战计划的具体细节。也就是说,该作战计划只有万历爷、方从哲、黄嘉善和杨镐四人知道。”
“孙阁老的意思是说,若是泄密,必然是这四个人中?”
孙承宗连连罢手说道:“老夫不敢这么说。万历爷自然不会犯如此糊涂事情;方从哲是京师人,贯籍浙江,而今归隐在京师;黄嘉善在天启四年病故,他曾任宁夏巡抚,身先士卒打败鞑靼,不仅公忠体国也善于用兵。”
令狐过心想这孙承宗话中有话,一句“不好说是”可是模棱两可,那按照这意思岂不是杨镐最为可疑?孙承宗看到令狐过在沉思,内心明白令狐过在想什么,“杨镐因为这场大败,本应处斩,只是万历爷一来念及杨镐当日在朝鲜抗倭劳苦功高,加上方大人为其求情,所以让其下狱至今。这些年,无论是明察暗访还是拷问,老夫都没有任何线索证明杨镐卖国。”
孙承宗再说:“即使本次路线、时间和军令被鞑子得知,可鞑子在短期内做到天衣无缝,轻而易举灭掉杜松、马林和刘綎三路大军岂不怪乎?令狐大侠,你想一下,杜松将军于二月二十九日直抵浑河岸,此时杜松得知后金兵约一万五千人正于铁背山上界凡城修筑防御,这是后金都城赫图阿拉的咽喉要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过了界凡之后便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于是杜将军决定大军一分为二,他亲率轻装一万余人渡过浑河,进攻界凡城下以北的吉林崖。世人都说,杜将军贪功冒进酿成大祸,确实杜将军冒险了下,但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三月初一早上,杜松将军渡河,但因辎重营渡河困难,被遗留在大军之后,鞑子于浑河上游毁坝放水,我军颇有损伤,但杜将军渡河后连破两个鞑子兵寨,可见将军之威力,随后全力攻打吉林崖。此时杜将军看到大批鞑子兵陆续到达,但已无法改变三万大军被分在浑河两岸的困境,无论亲率一万多明军渡河往到萨尔浒大营会合,还是令对岸的明军渡河到吉林崖山下会合,都必定在渡河时被后金军阻击,于是杜将军继续强攻打吉林崖,虽未能攻下但也给予鞑子沉重打击。”
“申时阶段,天色渐晚,努尔哈赤率军赶到,鞑子合共三万七千骑兵,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攻向留守的明军大营,结果大营被破,全部溃灭。随后鞑子和吉林崖的人马汇聚,约五万大军前后包抄杜将军。杜将军看似败局已定,但仍浴血奋战。从傍晚打到夜晚,鞑子数倍兵力居然不能击溃杜将军。”
说到这,孙承宗的眼露出一丝自豪神色,毕竟像杜松之类的名将,大明太少了。“杜将军当时留了一手,他留了两千兵马插于杜军和马林之间作为互报军机之需,因此马林得知杜军遇围,就能汇合北路军救杜松。若是杜将军能熬到天亮,大军来至,或能对鞑子进行反包围,扭转战局。”
“为何杜将军令人点燃火炬?从明击暗,以致大军全军覆没,杜松本人更是让鞑子射成蜂窝!”萨尔浒战后,众人都说杜松有勇无谋,让人点燃火把意图和鞑子血战,反而酿成大祸,为此有言官弹劾杜松兵败无能。
“令狐大侠说的是,老夫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杜将军虽然勇猛有余,智谋不足,但也不至于连这作战常识都不懂啊?敌暗我明,自古以来只有死路一条啊。除非有……”孙承宗叹气说道。后面的字,大家都很清楚,就没有再说杜松事了。
小奕问着:“然后下一个就是打马林了吧?”
“马林是马芳将军的儿子,马芳将军三代为将,父子兄弟先后殉国,堪称满门忠烈,但以事论事,马林效仿班超投笔从戎,却无大将之才,事以虚名。建虏早已探知北路军虚实和行踪,加之杜将军兵败,马林虽有两万多人,但早已成为惊弓之鸟,结果让努尔哈赤击破。马林得亲兵拼死保护,仅以数骑逃回开原。北路军全线崩溃,呜呼尸体弥满山谷,水流尚间崖,以致水为之赤!”令狐过看那孙承宗激动到流泪,看出杜松和马林二人虽都为败军之将,但孙承宗对二人态度明显不同,看来孙阁老对无能之辈颇为鄙夷。
“努尔哈赤终于灭了两路心腹大患啊。”令狐过叹了口气,这两路是明军主力,被击溃后明军败局已定。
“他只灭了一路心腹大患!”孙承宗哼道,“马林也算是努尔哈赤的心腹大患?若非马林三个月后于开原城破时殉国,老夫真想参他个庸臣误国!”
“若只是杜松将军殉国,那只能说萨尔浒之战大明败了,但不是完败!刘綎将军的殉国则是明军随后十年万劫不复的根源。若刘綎将军存活于萨尔浒之战,以他的英勇谋略,他日必能东山再起,灭建州复仇。努尔哈赤当然知道刘大刀的厉害,所以第三场大战是三战之中最难啃下的!”
令狐过也听说过,杜松勇健绝伦,出征萨尔浒之战时,于京师誓师出发,路过街边时,脱下盔甲,秀出一身战痕,满街百姓鼓掌喝彩,因此声名远播,但毕竟过于粗蛮卤莽,论谋略远不如刘綎。刘綎才是当时大明第一猛将,据说他在万历初年随着父亲讨伐九丝蛮,冲锋在前,挥动一百二十斤的镔铁大刀,舞动如风,率先登城抓获蛮人首领,自此一战成名,世人称之为“刘大刀”。万历十一年,刘大刀征讨缅甸王南达勃因,大破缅军于姚关以南,并招抚孟养、木邦、孟密、陇川各土司,又曾参与播州之役、万历援朝战争,堪称常胜将军。南征北战,刘大刀威名让贼人胆战心惊!
“刘綎将军的人马最少,只有一万两千余人,本来的计划就是佯攻牵制建州,但将军一路无敌,二月二十五日出師,士兵多由南方兵组成,未能适应严酷气候,加上孤军深入,粮草也未能及时供给,但与阻击明军的鞑子骑兵相遇都大胜之。三月二日东路军渡过深河,与鞑子兵激战,东路军作战十分勇猛,一路告捷,到了三月初三,东路军已经距赫图阿拉约七十里,若是杜松、马林不败必然围歼努尔哈赤!”说到这,孙承宗语气变得激昂,像是看到了扭转战局的希望,只是分秒中又从激昂变得悲痛。
“刘将军误以为杜将军大胜,确有意气之争,轻军前进,遇到建虏四万大军。鞑子蜂拥四起,将刘綎包围。双方激战多时,刘綎军虽人少且饥疲双至,但仍打得难分胜负。从辽东传来的描述,刘将军虽深陷重围,但面无惧色,手舞一百二十斤镔铁大刀左冲右突让鞑子杀得人仰马翻,左臂中箭,又战,右臂受伤,仍鏖战不止。从自巳时战至酉时,被砍去半边脸颊,仍左右冲突,浑身是血,砍毙数十人,最后力竭而死。”
“李如柏,贪生怕死,毫无战意,所以南路军进军缓慢。听到西路杜松军、北路马林军相继战败,更是害怕!若是三月四日火速进军刘大刀会合,或能拯救东路军,且明军未必战败。此贼却急命回军,鞑子偏师偷袭,竟然自身大乱,奔走相践,死者千余人。荒唐!他老爹李成梁年轻时也不失为一条好汉,兄长李如松在朝鲜打倭贼的时候更是英勇,想不到居然有这样一个鼠辈后人,家门不幸,大明不幸!”
众人沉默片刻,都为杜松、刘綎感到不值,尤其刘綎将军智勇双全,堪称当时大明第一名将。令狐过心想,据闻努尔哈赤生性凶残,萨尔浒一战将明军视为狩猎之物,不断追杀漏网之鱼,即使放下武器的明军都被女真鞑子砍头,难怪当日满桂、祖大寿等在宁远大捷后,哭拜萨尔浒阵亡的明军。
“令狐哥哥,小奕小时候,也听家师说过,刘将军是我们四川总兵,当年播州作乱却慑于刘大刀威名而不敢进犯四川。刘将军在四川的时候,训练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四川兵,战朝鲜,平播州,虽然他不是我们四川人,但我们都把他看成四川的大英雄。可惜这样的一个英雄好汉,却死于鞑子之手,真令人难过。”小奕说起刘綎的时候,一脸崇拜。
孙承宗顿时怒容满面:“害死刘綎的不是鞑子,而是奸人!外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刘綎将军生性粗犷,得罪了好些朝中权贵。朝廷十万火急召唤刘将军,他只好匆匆带了五千名精壮川兵,从成都万里迢迢赴辽,你可知道,朝廷克扣军饷,以致大多南兵穿着简朴号衣,还没入辽就冷得直哆嗦。更可恶的是,刘綎将军因为于万历援朝之役中与杨镐结怨,结果被派往东路做偏师,且器械龃龉,又无大炮火器,兵少将寡,除了所部五千,就是另外七千杂牌军仓促征战,这可是为四路中最弱的一支,皆为杨镐刻意安排,简直就是借刀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