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历史学名词解释 > 第22章 西汉王朝的衰亡

第22章 西汉王朝的衰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西汉王朝的衰亡

    汉元帝以来,西汉重新走上衰亡的道路,土地兼并严重,大批自耕农沦为奴隶,社会矛盾尖锐。针对西汉的社会危机,汉朝统治集团提出各种解决措施,汉哀帝实行“再受命”,丞相孔广等借鉴董仲舒的“限民名田”,提出“限田限奴”的主张,但最终都未能挽救西汉衰亡的命运。

    限民名田

    西汉中期董仲舒提出的限制私人土地占有数量的主张。西汉中期以来,贵族、官僚、地主、商人肆意兼并土地,大量自耕农流离失所,社会矛盾非常尖锐。为了安定社会秩序,董仲舒提出限田主张。他认为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土地允许自由买卖,加以财政赋税过重,贪官污吏的克扣残暴,百姓困顿不堪,因此主张限制私人占有土地的最高数额,即“限民名田”。董仲舒并未说明限田的亩数以及具体实行的办法,只是强调应当限制私人占田最终未能付诸实践。

    再受命

    汉哀帝时为了挽救汉朝的衰亡而采取的举措。自汉元帝以来,土地大量集中,农民流离失所,社会矛盾尖锐,西汉重新走上衰落的道路而积重难返。一些方士儒生根据五德终始论,制造出“汉运将终”的言论。公元前5年,汉哀帝受到方士的蛊惑,相信图谶“汉运将终”的说法,实行“再受命”,改年号为“太初元将元年”,自号“陈圣刘太平皇帝”。但事实证明,这种手段毫无作用,社会危机不断加深,汉哀帝只能取消“再受命”。再受命是两汉神秘主义政治思潮的延续。

    限田限奴婢之议

    西汉末年限制土地兼并和抑制自耕农奴婢化的主张。汉哀帝时期,针对土地兼并和奴婢化两大社会问题,丞相孔光和大司空何武等提出“限田限奴”的方案。按照规定:私人占有土地数量,自诸侯王到官吏百姓,都不得超过30顷;占有奴婢的数量,诸侯王200人,列侯和公主100人,关内侯以下30人;商贸禁止占有土地;土地和奴婢数量超过限制者,一律没收。限田限奴的方案,遭到外戚丁氏、傅氏以及董贤的反对,最终政策未能推行。

    王莽改制和新莽的灭亡

    西汉末年,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社会矛盾日益严重,西汉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王莽乘机夺得政权,最终篡位建立新朝。王莽即位后,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行“王田”“私属”制;推行“五均六篼”;改革币制;统一度量衡;征伐少数民族政权。但是由于改革本身的弊端和既得利益阶层的阻碍,王莽改革非但未能解决统治危机,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全国各地爆发农民起义,如绿林起义、赤眉起义等。昆阳之战后,王莽军的主力被消灭,各地官僚和豪强地主争相反抗王莽的统治,新莽最终走向灭亡。

    王莽改制

    王莽在位期间为了挽救统治而推行的一系列改革。8年,王莽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新”。为了解决西汉时期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王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王莽改制”。主要内容有:推行王田、私属制,严禁买卖土地和奴婢;实行五均六,限制大工商业者;改革货币制度;更改官名、地名等。王莽改制改革本身存在着极大弊端同时受到既得利益者的抵触,未能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反而在实际上加重了人民负担最终以改革失败结束。

    王田、私属制

    王莽针对土地和奴婢问题推行的一项改革举措。西汉中期以来,土地兼并问题严重,大批农民沦为奴婢,社会矛盾日益尖锐。9年,王莽下令:全国土地改称王田,禁止私人买卖;每户不足8口男丁的,如果占有土地超过900亩,要把多余的土地分给宗族、邻里、乡党等;没有土地的农家,根据夫妇授田百亩的标准授予土地;奴婢改成私属,严禁买卖。王田、私属制企图通过冻结土地和奴婢的买卖,抑制土地兼并和自耕农的奴婢化问题,但是最终未能实现,反而激化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

    五均六筦

    新朝王莽改革的一项重要经济举措。五均指在长安和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置五均官。五均官负责管理市场物价,征收工商业税,并按照规定办理赊贷。赊贷即借钱给要举行丧葬或者祭祀的贫民,贷款给想要经营工商业而缺乏资金的人。五均赊贷,再加上官府经营的盐、铁、酒、铸钱、山林川泽之税,合称六。王莽推行五均六筦,本意在于限制豪强富商的高利贷剥削,但是由于用人不当,弊端很大,反而导致社会普遍不满,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绿林起义

    王莽统治期间爆发的农民起义。西汉后期以来,百姓日益困顿,王莽改制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王莽的统治岌岌可危。17年,荆州一带爆发灾荒,许多饥民来到绿林山挖野菜求生,首领王匡和王凤率领饥民起义,称作绿林军。绿林军发展壮大后,拥立刘玄称帝,在昆阳之战打败王莽军队,最终攻陷长安。此后绿林军和赤眉军围绕最高权力展开斗争,结果绿林军兵败,刘玄投降,各地绿林军残余力量遭到镇压。绿林军是两汉之际的一场重要农民起义,在推翻王莽统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赤眉起义

    王莽统治期间爆发的农民起义。西汉后期以来,百姓日益困顿,王莽改制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王莽的统治岌岌可危。18年,青徐一带爆发灾荒,大批饥民起义,推举樊崇、徐宣等担任首领。为了和官军相区别,饥民将眉毛涂成红色,称作赤眉军。赤眉军打败王莽军后,拥立刘盆子称帝,又攻陷长安,消灭更始政权。27年,刘秀军打败赤眉军,最终赤眉军投降。赤眉军是两汉之际的一场重要农民起义,在推翻王莽统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昆阳之战

    两汉之际王莽军和绿林军爆发的一场决定性战役。23年,王莽派出42万大军前来镇压绿林军。当时王莽军包围了昆阳,绿林军守军仅有数千人。绿林军一面由王凤和王常拥城坚守,一面派刘秀率兵突围,前往定陵求援。求得援兵后,刘秀率兵和城内绿林军夹击王莽军,大获全胜,史称昆阳大捷。在昆阳之战中,绿林军消灭了王莽的主要军事力量,各地的官僚和豪强争相起兵反抗,新朝的垮台已成定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