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文化遗存
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存在着早期文化、中期文化以及后期文化。早期文化比较典型的有裴李岗文化,在中期则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到了新石器后期则有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马家窑文化,这些文化分布在中国的大河流域,多地开花。
裴李岗文化
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因1977年首先在河南省新郑裴李岗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以嵩山为中心的河南境内。根据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距今7500到6900年左右。裴李岗文化在经济上以农业为主,主要生产粟,同时渔猎和采集经济占有一定比重,主要饲养猪、狗等家畜。在陶器制作上以泥质红陶为主。村落具有一定布局,居住址集中于遗址中部,窖穴在南部,墓地在西部和西北部。该文化存在于仰韶文化之前,与仰韶文化有一定的源流关系,特别是石器和陶器等文化遗物,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
磁山文化
中国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因1933年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磁山发现而得名。磁山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的河流沿岸。根据碳-14探测,其年代大约是公元前5400年至前5100年。出土有石斧、石铲、石镰、石磨盘、石磨棒等农具,许多窖穴保存着粟米,主要饲养猪、狗、鸡等,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磁山文化是一种以种植业为主、已经进入锄耕农业阶段的定居农业文化,同时采集狩猎仍相当发达。
仰韶文化
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1921年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是在中原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在关中、豫西、晋南一带。根据碳-14测定,其时代距今六七千年左右,前后延续达2000年之久。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饲养猪、狗等家畜,属母系氏族公社制的繁荣时期。该地出土石器主要是磨制石器,有石斧、石铲、石锄等。原始制陶业相当发达,出土大量带有彩绘图案且制作精美的陶器,曾经被称作彩陶文化。著名仰韶文化遗址有姜寨遗址和半坡遗址等。
半坡遗址
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典型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半坡村。半坡遗址发现于1953年,经过1954年到1957年的发掘后,建成中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年代距今6800到6300年左右,前后延续500年时间,包含早、中、晚三期文化遗存。北面是公共墓地,南面是居住区。居民主要过着定居农业生活,使用石斧、石锄、石铲、骨铲等农具,种植粟和各类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陶器多施红底黑花彩绘,以动物、几何图形为主。半坡遗址对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社会面貌有着重要意义。
马家窑文化
又称甘肃仰韶文化,中国黄河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23年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甘肃的洮河、大夏河以及青海的湟水流域。其年代距今5000到4000年左右,由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发展而来,后来发展为齐家文化。经济生活以经营原始的旱地农业为主,种植粟和黍,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同时饲养猪、狗、羊等家畜。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富有特征,以发达的彩陶著称,它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发展的高峰。
齐家文化
中国黄河上游地区的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1924年发现于甘肃和政齐家坪而得名。主要分布于甘肃洮河、大夏河、渭河上游和青海湟水流域。距今4000年左右。经济上以农业为主,以石器为主要工具,饲养猪、羊、狗、牛、马等家畜,开始使用红铜和青铜制造的手工业、农业工具。各墓葬遗址的随葬品数量质量差别很大,出现妾奴从殉墓,显示出贫富差距,表明私有制逐渐形成,一般认为齐家文化处于原始社会向阶级国家过渡的军事民主阶段。
四坝文化
中国西北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因甘肃省山丹四坝滩遗址而得名。1948年首次发现四坝文化陶器,1976年正式开展发掘工作。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根据碳-14测定,年代距今3900年到3400年左右。其主要特征有:陶器质地较粗,主要是夹砂陶,器形多样,以罐、壶为主;房址有半地穴式和平地起建式两种;大量使用铜器,冶铜业发达。四坝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一支青铜文化。
红山文化
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35年在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遗址发现,1954年提出红山文化的命名。红山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吉林西北部也有所发现。经碳-14断代并校正,红山文化距今5500年左右。红山文化是已进入锄耕阶段的定居农业文化,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代表农业工具为石耜,细石器也占相当比重。此外,有发达的玉器手工业,玉器用于装饰和祭礼。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有较多的联系,所在的年代大体相近,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
大汶口文化
中国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59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的鲁中、鲁南、胶东半岛和苏北地区。根据碳-14断代并经校正,该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4300~前2500年左右。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粟,家畜饲养业发达,有猪、牛、羊、狗等种类,陶器则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还有少量制作精巧的白陶。大汶口文化早期处在母系氏族社会末期,中期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晚期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大汶口文化前承北辛文化,后发展为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
又称黑陶文化,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的城子崖,因此得名。龙山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年代距今5000年左右。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面貌,可以分为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等。经济上以农业为主,畜牧业较发达,渔猎采集仍占一定地位,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获得初步发展。制陶业达到前所未有高度,以灰陶、黑陶为主,曾有黑陶文化之称。学术界一般认为龙山文化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之父系氏族社会
河姆渡文化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73年最早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镇发掘,因此得名。遗址主要分布在浙江地区。根据碳-14测定,年代在公元前5000到前3300年左右,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生产工具以骨器为主,木器技术突出,石器简单粗糙、量少而原始,陶器以黑陶最具代表性。在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的遗迹和水稻的遗存,为我国发现的最早人工栽培稻。河姆渡文化突破了中国原有新石器文化的类型和分布界限,其发现扩大了人们认识原始社会物质文化的视野。
马家浜文化
中国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59年发现于浙江马家浜,故名。马家浜文化距今6700到5700年左右,是在河姆渡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家浜文化的主要特征有:以农业经济为主,过着定居生活,主要种植籼稻,饲养猪、狗、牛等家畜,同时兼营狩猎和采集;陶器以手制为主,后期出现轮制陶;房屋为地面木架结构建筑。一般认为,马家浜文化承袭了河姆渡文化,后发展为崧泽文化。
良渚文化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36年在浙江余杭良渚镇发现,1956年根据考古惯例定名。年代距今5300到4200年左右。该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以钱塘江为界,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良渚文化的主要特征有:有发达的稻作农业,有粳稻和籼稻两种;石器磨制精致;大型墓盛行随葬玉器;养蚕业和纺织业发达;陶器以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等。根据研究,良渚文化应是马家浜文化的继续和发展。学者一般认为良渚文化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正在向阶级社会演化。
石家河文化
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古老文化。1955年在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群发现。主要分布在湖北、豫西南、湘北一带。石家河文化是在屈家岭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当于中原龙山文化的晚期阶段至夏代统治的前期。石家河文化的主要特征有:经济上以稻作农业为主,同时家畜饲养业在稳定地发展;陶器上有大量刻划符号;玉器小巧精致。石家河文化是研究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以及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重要考古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