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真没想火葬场啊[快穿] >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你就放我走吧。

    我都死了。

    世界三

    十月朔,秦岁首,烧寒衣。

    本朝有过寒衣节的传统,十月初一这天,要祭拜、扫墓、送寒衣,亡故久了的用五色,新亡者要用白纸。

    规矩不能乱,乱则不吉,必遭祸殃。

    “白的有什么好看。”时鹤春这么跟照尘说,“等我死了,你就给我烧五彩的,再添两朵花。”

    “怕什么,你只管烧,祸殃我背。”时鹤春说,“我可只穿漂亮衣服。”

    这时候他们十几岁,离死其实还远得很,离分道扬镳也还远。

    时鹤春没长成千夫所指的奸佞,没翻手云覆手雨,搅得朝堂乱七八糟,再罪有应得死无葬身之地。

    照尘也还没还俗,没做回秦王世子只不过是个被咬着枝红杏、翻墙进来的时小施主拐出寺庙,跑去河边看戏的小和尚。

    “这个世界怎么也能出问题”

    庄忱想不通“秦照尘不是正道魁首吗我是大反派,我们是死敌。”

    秦照尘是这个世界的主角刚正不阿的世子殿下、秉公任直的大理寺卿,生来大概就是要做正道魁首的。

    时鹤春不一样,时鹤春是这个世界的反派炮灰。

    本朝最大的奸佞,毕生所求钱权二字,随心所欲荒唐恣意,生前把朝堂搅得一团乱,最后也死得惨烈。

    像秦照尘这种出身坎坷,自幼被送去寺庙礼佛,礼出一身的迂阔清正、从不出格半步的正人君子和他注定不是一路人。

    时鹤春活了二十七年,专心扎在朝堂里当了十年奸佞,也跟秦照尘分道扬镳十年。这十年里,绝没少和这位专门抓奸佞的大理寺卿作对。

    系统同样想不通,不只是因为这个,还因为到现在为止,他们已经收了一百多件五彩寒衣、几百支干花,看来还有要继续的趋势“宿主,宿主。”

    “您还记得这个世界的具体设定吗有人在烧纸问您,想问清楚些过去的事。”

    系统抱着一百多件棉袄,摇摇欲坠“我们可能要从头整理主角在为您著书立传。”

    庄忱“”

    什么传,奸佞列传

    系统对着眼下导入的剧情,也有些犹豫,看了看不远的方向,又慢慢飘回到庄忱身边。

    烧寒衣、著书立传主角就在这么做,所以只是这样说也没错。

    但也有些更不容易说清的隐患。

    越是循规蹈矩、生来迂阔无趣的人,越不该有这种称得上荒唐的举动更何况秦照尘礼佛。

    这是个从不做荒唐事的主角。

    这些年来,秦王世子自己都从没逾礼,上朝穿玄端朝服,夜间换轻便深衣,坐公堂就穿公服,獬豸冠从来端端正正摆放堂前。

    那些本不该在第一年烧的五彩寒衣,全是秦照尘

    一件一件折出来,在最不该烧纸的佛塔里烧的。

    这几百支干花,从春夏留到现在,都不用烧,一碰就碎成齑粉。

    秦照尘眼下做的这些事,显眼又不显眼,或许最多只是被几个言官不痛不痒地弹劾但这么下去,或许就不一定了。

    “设定记得。”庄忱对自己负责的世界,总不至于毫无印象,“他想问什么”

    系统又从棉袄地下翻出厚厚一沓纸。

    大约有一尺厚,大约有一两千张。

    庄忱“”

    “宿主,宿主。”系统抱住转身要走的宿主,抽出第一张纸。

    系统“他想问您给他起的名字,为什么是照尘。”

    按理说该叫“法号”。

    因为那时候的秦王世子还在庙里,还是个扫地洒水、等着剃度皈依的小和尚。

    很少有人知道这法号是时鹤春起的,倘若叫人知道了,寺里的大和尚只怕就不会用因为法号庄严,是不能沾罪孽的。

    时鹤春一身罪孽,从生下来那天就是这样,他其实姓鹤,不姓时。

    这是个古姓,“蚕丛及鱼凫”,中间其实还有个柏濩,后来就有了柏鹤氏。

    到了本朝,鹤家成了被满门抄斩的叛逆。罪证确凿,一家上下百余口人在闹市处斩,血泼在青石板上,叫雨洗了三天三夜,还有红痕。

    时鹤春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他母亲是公主。

    鹤家三郎曾是尚了公主的驸马,生下来的孩子也曾是金尊玉贵的凤子龙孙这些虽然都成了过眼云烟,但稚子无辜,那年时鹤春也不过七岁。

    一个七岁的孩子,说破了天,大概也是策划不了阴谋、谋不了反的。

    先帝仁慈,叫公主深居古寺、带发修行,免了那七岁稚子的死罪,只要废去丹田气海,断掉手筋脚筋。

    古蜀部落以武传家,哪怕只是个七岁的孩子,也曾在耀武楼前折柳献艺,一身燕子抄水的轻功,拔了世家子弟中的头筹这副身手若是留下养大,只怕后患无穷。

    就这样,时鹤春被公主亲自喂下剧毒、废去丹田气海,一身经脉毁净,又挑断了脚筋手筋换回一条命。

    这一条命跟着公主,住在寺院背后的深山里,青灯古佛不问世事,每日只抄写佛经。

    直到寺里来了个小和尚。

    小和尚和他一般大,据说是命里犯煞,克了爹娘又克亲眷,被送来庙里避祸。

    刚养好手脚,躺不住了的时鹤春,从深山里偷跑下来,吭哧吭哧爬过去一折身就能上去的树,翻墙进庙去看小和尚。

    小和尚板正无趣,天生严肃不苟言笑但也勉强凑活,能玩。

    时鹤春每天跑去勾搭小和尚,念经时打岔、打坐时捣乱,被对方忍无可忍按着教训了几顿,就自认交下了个新朋友。

    “你真想当和尚”

    时鹤春坐在树上,低头看树下的小光头“和尚无趣

    ,不能花天酒地,不能穿漂亮衣服。”

    他手脚无力,爬上去费了不少力气,那一树花被他摇下不少,落在小和尚的念珠跟佛衣上。

    小和尚抱着把笤帚,低头只管扫那些花瓣。

    “你哪天剃度,哪天皈依”时鹤春继续问,“我送你一串无患子,你拿那个念佛。”

    小和尚依旧不理他,像是没听见,脊背板正笔直,像是栋梁木。

    时鹤春叹了口气“小小年纪,怎么一把子心事,你九十岁了”

    小和尚九岁,无可奈何,停下扫帚抬头“施主,人都有心事,莫非你没有”

    时鹤春被他问得怔了下。

    那一阵风吹过,春风很柔软,掠过衣襟袍袖时,狰狞盘踞的伤痕就又开始疼了。

    时鹤春有没有心事

    自然有,时鹤春不想青灯古佛,也不想做什么栋梁木或许本来也想过,但早就没了这种念头。

    时鹤春想有钱,想有很多钱。士农工商,本朝商人是劣等下九流,所以要有钱还想逍遥快活,就只能做官。

    他想做大官,想发大财,想过快活的、没有忧愁的日子,想白日簪花夜里喝酒听人说只要喝到醉倒,手脚就不疼,就能舒舒服服这么过一天。

    母亲叫他隐姓埋名,他就给自己起了个“时鹤春”的新名字。

    他长得不像父亲也不像母亲,细看的确能看出两人的眉眼轮廓,但因为各挑一半又拼凑得不错,得了个相当出挑的好样貌。

    再过几年,没人能认出时鹤春是谁,他就要去考功名,做官,弄钱,过这种梦一样的好日子。

    这算不算心事九岁的时鹤春不知道。

    但他早学会了嬉皮笑脸,一回过神,就得意洋洋把怀里的一捧花瓣全撒下去。

    攥着笤帚的小和尚“”

    “我自然没心事。”时鹤春晃着腿问,“你有什么心事我看你愁眉苦脸好几天。”

    小和尚的心事其实也简单。

    马上就要剃度受戒了,但他还没想好法号叫什么,又有些担心烫香疤时疼。

    过去的名字也不能再用,家里人说那也带煞。

    他过去的所有东西都被一把火干干净净烧掉,就算是死了一次,再活过来。

    时鹤春靠着树干,低着头听他说“那咱们两个一样。”

    小和尚愣了下“什么”

    “没什么。”时鹤春难得遇到和自己一样的人,因为这个很高兴,送他一个脆柿子,“香疤不怕,我给你弄点香油,一抹就好了。”

    小和尚被脆柿子砸脑门,“咚”的一声,疼得扔了笤帚。

    “这么怕疼那再给你加点药。”时鹤春说,“有种好药,我娘烫我啊,我是说,我娘烫伤时用,抹上就不疼了。”

    小和尚耳力很好,这样含糊也听清了,皱了皱眉“你娘为什么烫你”

    “能为什么端茶喝水,你难道

    没端不稳的时候碰洒就烫了呗。”时鹤春摆手,“你别管这个,我在和你说正事。”

    时鹤春好不容易爬上去的,下去费力气,招他上树“你上来,上来说。”

    小和尚不想爬树,爬树非君子所为“不上。”

    时鹤春当时就抱住了最粗的一根树枝。

    立夏已过,春日只剩了个尾巴,上面全是一碰就落的花瓣。

    小和尚“”

    小和尚这地扫不完了,重重叹了口气,敛起僧袍前襟掖进腰带,又把袖子也束紧。

    时鹤春兴致勃勃弯腰,相当熟稔地指导他怎么发力、怎么使劲,该踩在什么地方,手又该撑住哪里。

    小和尚从未爬过树,叫他指导,竟也一次就成功了,有些诧异地问“你莫非身怀绝技,是武林高手”

    “哪有什么武林绝技。”时鹤春不认,“你话本看多了,坐过来。”

    小和尚定了定神,试着挪坐过去。

    他毕竟是初次爬树,看着树枝在眼前,迈过去就险些踩空,失衡坠落时,衣领被时鹤春一把捞住。

    只这一下,时鹤春的额头就渗出大颗冷汗,脸色瞬间惨白。

    剧痛从未消散,蛰伏在寸断经脉里的痛楚翻腾起来,手筋断处像是又裂开,重新再断了一次。

    时鹤春咬着嘴唇,向后仰头,后脑重重磕在树干上,把闷哼咽下去。

    小和尚爬上来,被他吓了一跳“你怎么了,不舒服”

    “叫你吓得。”时鹤春把发抖的手藏进袖子里,抹了抹汗,离他远了些,向后靠在树干上,“肝胆俱裂,吓死我了。”

    小和尚极好唬弄,真以为时鹤春是为自己担惊受怕,以至于此,一时既愧于自己不会爬树,又有些后悔过去待他太过冷淡,低了头面有愧色。

    时鹤春忙着用树叶盖住自己,熬到眼前冒完那些星星,缓过口气,慢慢咽下喉咙里的血腥味。

    “什么都当真。”时鹤春看他好笑,语气缓和下来,屈指弹过去朵小花,“醒醒。”

    小和尚捧住一朵落在怀中的花,有些惊讶,抬起头。

    时鹤春靠着身后的树干,屈起一边膝盖抱着,靠着树慢悠悠晃另一条腿。

    他问小和尚“你叫照尘怎么样”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不好。”小和尚蹙眉,这是写达官权宦耀武扬威、骄奢无度的,最后一句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时鹤春被他噎得气结“照你这么说,江南岂不是也在这诗里面,难道也不好”

    “”小和尚被他说服了,也觉得这种引用颇有些无理取闹,把剩下要说的话咽回去。

    小和尚问“那你为什么要我叫照尘”

    时鹤春枕着手臂,看着树影间落下的熹微日色。

    这样的灿烂日光让他想起不算好的事比如流不完、洗不净的血,那场雨前后都是难得的好天气,好到会叫人

    叹息一句,这天头不适合死人。

    “这是个好名字你怎么能这么说它。”时鹤春皱了眉,低声嘟囔,“花了千两黄金起的。”

    这次的声音实在太低,他又将脸埋在阑珊光影里,连小和尚也听不清了。

    “你怎么了。”小和尚有些不安,“我说错了话”

    时鹤春摆了摆手,抻了个懒腰“没为什么,这名字送你,想叫就叫,不想就换别的。”

    这原本是鹤家小公子要用的学名,是吉祥的好名字,能叫人破灾免难、长命百岁。

    没人知道,请先生算好了、起好了,就一直仔细藏着,等他满七岁上学堂再用。

    本来该拜先生那天,他被母亲按着头颈,拜在那一袭明黄龙袍前,谢天子不杀之恩。

    时鹤春其实宁愿死了,但这话不能跟母亲说,说了母亲就要发病,就要拿香炉里的香烫他也不一定是香,也可能是簪子,碎瓷片,或者任何东西。

    被困在旧日梦魇里的长公主,坚信要这孩子活命的唯一办法,是毁了这孩子,毁成不能动的废物。

    对了。

    之所以会是“长公主”,是因为对他有不杀之恩的那位天子,如今已经是先帝了。

    于是,这两年中的巨变,全都只剩下茫然。

    鹤家的确是谋反了,这事不假,翻案都翻不成,站错的那个皇子都丢了命,更别说底下的人。

    可那些因为谋反被绑在闹市,一刀下去血流成河的,是他的父兄叔伯,是教他习武的忠仆,是用千金为他起名的祖父。

    皇上已经是先帝了,母亲也不是故意伤他,母亲发病时脑子不清醒,恢复理智后五内俱焚,抱着他痛哭,哭得人心碎心疼。

    很多时候,时鹤春就这么一边心疼,一边安慰母亲,一边茫然。

    他想恨点什么,都不知道该恨到什么地方去。一切都像是过去了,除了活着的人活着,除了一身的疤。

    所以他这辈子只想赚钱、只想过好日子、只想逍遥。

    “照尘”这名字,本来据说是取“明镜高悬、照彻尘寰”的寓意,这种正大光明的好事,还是给扫花瓣的小和尚好了。

    时鹤春这么打定了主意,就把这名字随口一样,不由分说扔给了小和尚,滑下树没了影子。

    佛塔内,戴着獬豸冠的大理寺卿停笔,看着纸上的墨痕。

    秦照尘把笔搁在一旁。

    他发现火盆里的寒衣烧完了,就又去取新的,工整折好,一角叫火苗引燃。

    他在回想他和时鹤春的事这一年来他时常这么做,但很少会想起那座寺庙,那太久远了。

    童年的记忆,对很多人来说,并不会十分清晰。

    对秦照尘来说,有关时鹤春最清晰的记忆,是十七岁跨马游街,随手把花抛进他怀中的探花郎。

    是十九岁就不择手段向上爬,什么事都能做、什么都不在乎的佞臣,二十一岁就挤进内

    阁,二十五岁就把控武英殿这人把朝堂搅得一团乱,却又什么都不干,仿佛就是为了敛财。

    时鹤春要权是为了要钱,朝堂上下早就行贿成风,愈向上爬银子愈多,用不着抬手,自然有人流水一样往家里送甚至有人暗中弹劾,宫中的贡品同样有不少,都被时鹤春暗中截下,也弄去了府里享受。

    任谁来说,这都是个板上钉钉的奸佞。

    这些雪片一样的弹劾,大理寺卿看过不知道多少了,几乎能背出来。

    但眼下秦照尘正在想的,也不是这些。

    世人都知道他和时鹤春势不两立,知道他活一日,就要同时鹤春斗一日。

    朝中暗流汹涌,症结太深,只有先扳倒这肆意妄为的奸佞,才能肃清乌烟瘴气的朝堂。

    世人都知道这些,时鹤春也知道,时鹤春还没少给他捣乱好些次他查案子,查着查着线索就没了,桌上就剩一堆气死人的花瓣。

    “生什么气。”时鹤春还不改往树上坐的习惯,揣着袖子喝酒,低头看闯进府上来的大理寺卿,“怎么能怪我捣乱我和你说,不是这么回事,你查错了”

    直到时鹤春死后,秦照尘似乎才意识到这件事。

    他走时府走得很熟。

    熟到仅次于从家去大理寺的路或者比从家到大理寺的路还要熟。

    每次他带着那些气死人的花瓣,闯进时府,闯到那灯火阑珊的院子里,就能在树上找到时鹤春。

    他费尽心力查的那些案子,盘根错节、千丝万缕,却桩桩件件都被时鹤春了若指掌。

    因为时鹤春自己就站在这洗不干净的朝堂里。

    他要焦头烂额查上半个月的一条暗线,时鹤春只要把礼单拿出来翻一翻,就知道了“你怎么会觉得吏部验封清吏司和户部河南清吏司是一伙的八竿子打不着你上来,我给你讲。”

    他站在树下,看着这个对月自斟的奸佞,实在生不起爬树的兴致。

    时鹤春都给他准备好了答案,写满了三大张宣纸,见他不动,低头问“你怎么了”

    “你要这样到什么时候”秦照尘问,“毁了这个朝堂为止”

    时鹤春怔了怔,把宣纸塞回怀里,仍捏着那个银质的精致酒壶。

    “你又发什么脾气,我祸害百姓了”时鹤春坐起来,揉了揉醉昏沉的额头,“没有啊,上次江南水患,我还开了五百多个粥铺哄你”

    秦照尘控制不住,沉声打断他“什么叫哄我”

    时鹤春不跟他争这个,抱着小酒壶“你就说江南吃没吃饱,有没有人食人吧。”

    这榆木脑袋不就是在乎这个时鹤春又没搜刮过民脂民膏,这些钱都是从朝中薅的,不给他也要给别人。

    就因为被大理寺卿念叨的头疼,每次有灾情,时鹤春赈灾赈得比他还积极,下面有什么苦难,时府的人打着灯笼赶过去平。

    因为这些,时鹤春这个大奸佞在民间的名声,甚

    至还相当好那一条靠着他养的工坊街,全都希望时大人再捞点钱。

    江南灾情的确平复得迅速,秦照尘一时被他噎住,竟没能说得上来话。

    “你又遇着了什么烦心事。”时鹤春低头问,“兵部退下来的残疾老兵不知道怎么安置了”

    时鹤春想了一圈,也只想出最近这一件事,能叫心忧天下的大理寺卿心烦“我早就替你接走了,就安置在工坊,让他们打打铁、做做东西,我管吃管住”

    “够了”秦照尘心中烦乱不堪,开口时声音竟厉,“什么叫替我若我有日死了呢,你就不做了”

    时鹤春的声音停顿,坐在树上,一动不动看着他。

    秦照尘其实不想同他发脾气,他知道时鹤春怕这个,不经头脑地吼出来,心中已经开始后悔。

    时鹤春的母亲在年轻时受过刺激,发病时就会这样大声喝骂不停,亲自下手折磨时鹤春。

    时鹤春的母亲也在前些年过世了,时府只剩下他一个。

    “不会。”树上的人先回神,又恢复那种漫不经心的懒洋洋神态,“先生算过,叫这名字的长命百岁。”

    时鹤春很有把握“我肯定比你死得早。”

    秦照尘根本不是要和他说这个,被他气得脑仁生疼,压了压火气,才沉声说“时鹤春,我是查案的官员。”

    “倘若有一天,案子查到你身上。”秦照尘盯着他,“我不会留手,该怎么判怎么判你明白吗”

    时鹤春可能是听明白了,也可能没听明白,这人醉得身上发软,趴在花枝间低着头看他,看得秦照尘心惊。

    他怕时鹤春就这么一不小心掉下来。

    时鹤春这样挥霍,这样逍遥度日,依然消瘦苍白得厉害,仿佛也成了暮春的花,一阵风就能拂落。

    “你到底为什么和我生气”时鹤春趴在树枝上,低声说,“朝堂乌烟瘴气,不是我弄的。”

    朝堂本来就乌烟瘴气,他只不过是搅进去,把本来就乱的局面弄得更乱些而已。

    就算没有他,该有私心的人还是有有私心,该钻营的人还是钻营,会有的阴谋一件都不会少。

    “你为什么要卷进去”秦照尘压着怒意,他不想吓着这时候的时鹤春,“朝堂昏聩,你可以不卷进去为什么非要涉这一趟浑水”

    时鹤春看了他一会儿,又往嘴里灌了口冷酒“榆木脑袋。”

    他要不把这局面搅得更乱,连秦照尘这大理寺卿都坐不稳当,迟早要叫人扳倒到时候丢乌纱帽事小。

    被扳倒的人,是要掉脑袋的。

    要在闹市砍头,血流在青石板上,三天三夜的雨也洗不净。

    秦照尘耳力很好,听见他骂自己,蹙紧眉“你说什么”

    “我说我高兴。”时鹤春说,“照尘,我的日子过得很不高兴,我想惹些事,这能让我高兴。”

    他叫“照尘”的语气,又像是回了他们少年

    时,时鹤春给刚剃度受戒的小和尚抹香油、抹止疼的药膏。

    时鹤春扶着他的肩膀,踮起脚,给照尘小师父锃亮的脑瓜门轻轻吹气。

    想看aohoora写的我真没想火葬场啊快穿第一章吗请记住域名

    这一刻,秦照尘其实就已经开始后悔在那座寺庙里,他只熟悉时鹤春,在离开寺庙后其实也一样,他和秦王府的人并不熟。

    他父母早亡,府中为了一个世子之位争得头破血流,死了不止一个孩子,所以他才会被送去寺庙“避祸”。

    那段暗无天日的时间里,他只认识时鹤春。

    后来回了秦王府,同样是时鹤春暗中跑来找他玩,拉他出去听戏、出去跑马看景,收拾敢欺负他的世家子弟。

    除了时鹤春,他的人生里似乎只有读书、袭爵、入朝做事,他日复一日做着这些,习惯这些,以至于这么多年来他竟然直到现在,才发觉自己从不了解时鹤春。

    时鹤春为什么不高兴,他不清楚,为什么这么执着要捞钱,他也不知道。

    时鹤春低着头,醉后的眼睛仍黑白分明,很清凌,像有江南的烟波水色。

    明明他们谁也没去过江南。

    “我让你为难了”时鹤春问,“你要选了,保朝堂还是除掉我”

    秦照尘攥得青白的手僵了下。

    他这会儿甚至有些想纠正时鹤春这两件事不是用来选的,“保朝堂还是保我”才是。

    但终归没这个心情,秦照尘看他手里拎的酒壶,看着滴进尘土的些许冷酒,说不出话。

    朝堂不能一直这样乱下去,长久乱象还是要祸及民生,就像痈早晚要发出来,症结早晚要拔不是为了朝堂,是为了百姓。

    时鹤春知道他会怎么选,所以早就替他选好了。

    “我家门你又不是不认识,为难什么。”时鹤春说,“一剑捅死我就行了我就一件事求你。”

    这个“求”字烙得大理寺卿脊背一颤,沉默良久,才哑声说“什么”

    “你自己来捅死我,我送你这个手刃奸佞的万世清名。”时鹤春说,“别让别人来也别把我下狱。”

    “别把我下狱,我害怕那个,我其实还怕疼。”时鹤春说到这,又看了看手里的酒,“也别让人给我灌毒酒,那个更疼。”

    他慢慢走过去,把时鹤春从那棵树上抱下来。

    单薄的佞臣很好抱、很听话,拎着那个小酒壶,垂着手乖乖任他摆弄。

    时鹤春就这一件事求他,靠在他肩上“你让我穿件好衣服,抱着银子,美滋滋地死。”

    他说不出话,看着怀里的佞臣,这人大概是醉昏了,呼吸间都是冰冷酒气,身上也是冰冷的。

    他摸了摸时鹤春的额头,摸到一手漉湿冷汗。

    这个“为了哄他”,从没祸过国、没殃过民,只折腾本就乌烟瘴气的朝堂专心捞钱的奸佞怀里只有给他抄的官员名录,还有一个用来装冷酒的小酒壶。

    小酒壶已经倒不出酒,壶嘴上染了些暗色,不知是怎么弄的,他用力擦拭几次,都没能擦干净。

    “这么死,我就死而无憾,不用你烧纸了寒衣节都不回来折腾你,一劳永逸。”

    时鹤春扯着他的袖子,仰着头兴致勃勃,同他商量“多划算,行不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