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怕不是神童吧
马元元的父母是媒妁之言的婚姻,经媒婆的游说见面一来二去两家就好上了,那个年代的新畋村属于一个小村庄,条件也没有那么好,家里的条件啥的也是比较简陋。
在爸妈结婚后的第二年怀上了马元元,那个年代经济发展也不太好,可能部分大城市都是医院生小孩的,当时的新畋村全村的人也没有医院生小孩那种概念,都是按照民间育儿习俗找的有经验的接生婆,所以马元元是接生婆在家里接生顺产的男婴。
马元元的出生是在一个普通的春天的一个普通的傍晚,随着一声啼哭,诞下了一名小男婴。
以前农村里面重男轻女的现象有点严重,按理说马元元作为一个男孩子,本应受到长辈父母的溺爱,爷爷奶奶的宠溺,但不是这样,因为前面还有个堂哥,作为长孙的他才是集齐家里的万宠于一身。
马元元刚刚出生那会,一般的小孩都是又哭又闹的,很不让人省心。不同于寻常人家,马元元到了晚上喂完了奶,大晚上的几乎没有哭哭啼啼的,省心的很。当然这也不足以证明什么神奇、伟大之处。
反而经常有人说3岁之前的马元元很有可能是个傻子。
一周岁的小孩差不多在大人的拉扯下,扶着就可以走起来,跃跃欲试的动起来,可马元元就是被大人们硬搀扶着、拉拽着,就是不敢往前踏一步,一拉起来就像一坨淤泥往下塌,真就验证了那句——烂泥扶不上墙,硬生生一岁半开始才慢慢走起路来。
一岁多的小孩也是差不多就开始叫爸爸啊妈妈啊,学牙牙语,听着大人的话就蹦出那么一两句。马元元厉害就厉害在两周岁了,嘴里也不啊啊啊的,更不用想可以完整吐出爸爸啊妈妈啊爷爷啊这些称呼,家里人也是诱导着叫爸爸啊,叫妈妈啊……结果啥也吐不出来,监狱里审犯人的遇到这种愣是没有辙。
人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站起来,这样的你才会给人一种逆袭且神奇的感觉。马元元的神奇之处就是从语言这一块开始爆发的!
当年的新畋村比较落后,但马元元家得益于爷爷的那几个儿子生产力,也就是马元元的叔叔们,外出打工赚了点钱,买了台彩色电视机给回在家的爷爷,所以村里面算比较早就有了彩色电视机的人家。
平日里粗茶淡饭之后,一家子都会围绕着那个彩色电视机热乎热乎,自然也包括他的父母,就会带着一起看电视。
那是很平常的一个夜晚,一家子正常的饭后围绕着电视机。电视里放着电视剧,一家人也是其乐融融,喜笑颜开的。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坐在小板凳上的马元元第一次开口就背起了古诗词,手里还手舞足蹈,蹦蹦跳跳的。
这几句古诗词马元元重复了两遍,那个晚上就听堂哥放学回来背了一个晚上,看着电视的时机,嘴里突然就蹦出来,当时堂哥背了2个小时还记不住。
大家盯着马元元,一时半会满脸都是不可思议。
他开口说话了?
一时间屋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怕不是神童吧。”爷爷喊了一句,打破了那份宁静。
“三岁多了一句话都没有说过,突然就会背古诗词了,还真有可能是神童”
……
家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
堂哥喊道:这不是我背了一个晚上的古诗嘛,弟弟当时就在我旁边,咋听着听着就会了呢,我都记不住。
“看来我们家元元是神童,谁说他是傻子不会说话的。”一旁的妈妈的悬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哪里会有傻子,我们家就没有傻子。”一旁的爸爸也是如释重负的。
“我们家只有神童,我的娃哟!”爷爷嘴里乐呵呵的。
从那个晚上之后,马元元的话语就渐渐多了起来,跟着堂哥唱起他的儿歌、背起他的古诗词,有些古诗词堂哥都没有背会,他就会了。
家里人看在眼里,也是应和着爷爷的那句——怕不是神童吧,父母更是在村里面人前人后的夸我,在村里面干活也不忘吹嘘神童一番。
随着马元元的年龄长大,四、五岁那会,能背的东西也渐渐多了,平时无事在村头村尾跟着父母,嘴里也是念念有词,有多大声就有多大声,父母说恨不得在嘴前面挂个大喇叭。
不知不觉就是在爷爷那句神童的美誉下长到了,该是上学的年纪了,六周岁半了。村里面没有什么所谓的幼儿园,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那个钱可以供马元元去县城里面上幼儿园,反而是村委那边有个小学。
村委那个乡村学校算是比较热闹的,都是周围几个村的小孩聚集于此读书,当时的计划生育还没有那么严厉,村里生的娃也多,自然周围村加起来的小孩就多,不像现在都往城市里面跑,有些农村发展起来之后,再也没有了村委那种小小规模,人较多的学校了。
按照马元元当时六岁半的年纪是上不了一年级的,当时规定的是小孩子上学前会有个学前教育班,通过这个学前教育过度下才开始9年义务教育。
作为家人神童称谓的马元元,在家里看来那个所谓的学前教育对这个神童来说就没有必要,完全是浪费钱,以前堂哥会的他都差不多跟着学了一遍,没有必要去上那个学前教育。直接就让马元元跳过学前教育,直接开始漫长的九年义务教育的一年级。
因为那会上学还没有实施年义务教育免费,上学还是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的,家里也想着能不能省一年的学费,反正那个学前教育也是没有啥学的,反正孩子也聪明嘛。
新畋村的村长有个小女儿叫依依,跟马元元一样大,依依跟马元元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依依的爸爸呢,觉得自己是新畋村的村长长,他的小女儿他觉得也很聪明,这面子不能丢,他的小女儿也要直接跳过学前教育班,直接一年级。
就这样,随着好发小依依,马元元一起踏入了,跟当时村里小孩不同寻常的求学之路,也正是由于这非一般的途径。